安久讀英文小說的所有評鑑

安眠書店

安眠書店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8/30

博客來對這本書的媒體與名人推薦名單超~級長,可見這本書在國外掀起的轟動。中文版書腰上史蒂芬金的名字比書名還大,也是讓我注意到這本書的主要原因之一。
女孩與男孩在書店相遇了,若是這樣的開頭讓你覺得這是本再常見不過的老梗言情小說,那你可就錯了。對 Joe 來說,這是他迷戀的開始,對 Beck 來說,卻是惡夢的開端。從 Beck 走進書店的那一瞬間開始,Joe 就知道她絕對是與眾不同的。她的一舉一動,她的聲音與說的話都令他著迷。透過網路 Joe 開始搜尋各種有關 Beck 的訊息,她的 Facebook 和 Twitter 都是資訊的來源,不斷的告訴 Joe 各種關於她的消息。男孩與女孩浪漫的相遇瞬間變質為單方向病態的迷戀,各種戀愛中浪漫的巧合都已然變樣。
我覺得這本書最令人感到害怕的地方在於故事本身無比的貼近我們的生活。不像是小說電影中的連續殺人魔或是精神病殺手這種雖然真實對我們來說卻仍然有距離感的邪惡,這本書讓我們真切地意識到惡魔可能就潛伏在我們身邊。Joe 不過就是個再普通不過的男人,他個性好相處,外貌甚至還頗為吸引人。他在日常沒有表露出任何暴力的傾向,也沒有任何前科。然而在這樣正常的表面之下潛藏的是扭曲的想法與病態的觀念,對於自己錯誤的作為毫無任何悔悟,甚至都會為這些舉動找到十分正當的藉口。看到一半我不禁想,如果我是女主角,在同樣的狀況之下遇見男主角,我會意識到任何危險嗎? 答案是不會,而這樣答案更是讓我心驚。
作者使用男主角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更是讓這本書增添了更多驚悚的元素。使用第一人稱等於是強迫我們用男主角的角度來看整個故事,像是把我們硬是塞到男主角的腦袋裡一樣。由於沒有任何第三人稱的敘述,所有我們得到的資訊其實都是偏頗的。而習慣相信敘述者說的一切的讀者更是容易將所有的描述當成真實,當你意識到自己接收的資訊是錯誤的時候,已經將太多失真的資訊視為理所當然,像男主角一樣,無法回頭了。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整個故事其實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當你感受到了男主角所形容的那種病態的快感,不由自主的興奮之餘卻又對自己感到害怕。這樣內心的矛盾我想是這本書掌握的最精妙的地方。
這本書我十分推薦去找有聲書來聽。就像 "The Martian" 一樣,這類型以第一人稱敘述的寫作方式,我覺得用聽的會讓你對於書中的劇情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及了解。好的有聲書其實就像是一場電影,可以讓單純文字無法確切表達的情緒躍然紙上,得以彌補書寫文字的限制。我覺得敘述者表現得非常出色(後來去查發現他是演員也是 Frozen 裡 Prince Hans 的配音員喔),你完全可以感受到男主角的各種情緒起伏,更多的時候就像是他在你耳朵邊不斷地喃喃自語,強迫性的將他的想法灌入你的腦中一樣,令人不寒而慄。聽完之後你對男主角的聲音與想法的熟悉感也會是令人顫慄的原因之一。

FB搜尋: 安久讀英文小說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1 人(5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8/30

隨著影集"使女的故事"的推出,這本由獲得無數獎項的加拿大女作家 Margaret Atwood 在1985年出版的小說,再次受到大家的注目。作家在書中描繪了一個看似平靜卻殘忍的世界,由於環境汙染與各種人為因素,人類的生育率大幅下降,即使受孕生下來也極可能是畸形兒。在這樣的環境下政府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把女性當作可交易物品的新政府。利用聖經中的篇章,新政府將仍有生育能力的女人派到位高權重的政府官員家中,代替夫人為官員孕育下一代,這樣的女人被統稱為"使女"。不只女性從此被當成男性的所有物,各種自由也被新政府剝奪,不僅女性不再擁有工作及財產,男性也不能自由婚配,各種舊有的概念都被推翻。
小說中的女主角 Offred 從頭到尾沒有說出自己的真名,被迫接受新政府的她成為新政權下的犧牲品。被剝奪了名字、權力,甚至是家人,曾經萌起的反抗之心卻在各方壓力之下最終被消磨殆盡。我們在她的口白中看到的是最真實平凡,卻也最殘酷的新生活。沒有太多的暴力,日常生活中的單調家務卻更顯現出已被眾人視為常理的新法規。種種號稱為女性著想的新政策,卻成為桎梏女性的最佳藉口。
在市面上充斥著反烏托邦式的小說的現在,我覺得作者對於新世界的描述雖然平淡,卻最令人心驚。沒有一般同類型YA小說裡,男女主角試圖改變一切的英勇事蹟,沒有反抗軍奮力抵抗的突圍,沒有新政府施行暴政的第一手描述,作者描述的是身為新世界裡再普通不過的一枚棋子,面對世界的改變與暴行卻無計可施的深切無力感。因為無力改變,因為無力可施只能接受,讓讀者在閱讀的當下更感心驚。
小說的用字雖然比一般的YA還要難上一些,文字的密度也比較高,但我覺得這絕對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小說。若是一開始閱讀感到有點難度,我建議可以先去看影集版,對於整個世界觀有一定的了解再回來看小說,會更容易理解內容。
p.s. 沒時間看小說的人我也推薦可以去看影集,我覺得影集改編的很棒,對於書中描繪的氣氛也掌握得非常好!值得一看!

FB搜尋: 安久讀英文小說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千年之咒:誓約(上)

千年之咒:誓約(上)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8/30

少女希賽兒擁有天籟般的嗓音,在即將前往首都完成自己成為歌手的夢想之時,卻被貪婪的族人綁架,被賣給巨魔國王換取大量金錢。身陷地底城的她,別無選擇的她只能嫁給巨魔王子崔斯坦。
崔斯坦在父王的逼迫之下,為了解除女巫詛咒他們的城市永恆被埋在地底的詛咒,選擇迎娶希賽兒。然而希賽兒卻遠不如他的想像,她堅強好勝,不放棄任何希望,漸漸地崔斯坦發現自己已被她深深吸引。
然而當兩人”聯結”的那一刻並沒有解開詛咒,希賽兒在地底城的地位開始受到挑戰。無法解開詛咒,她只不過是眾多甘心為巨魔服務,低賤的人類之一,而人類的存在對眾多巨魔來說都是可有可無的。
但崔斯坦並非只是紈褲的王子,對父王的高壓統治一直不滿的他在私底下串通了其他混血種,也就是人類和巨魔生下的後代,意圖起兵反抗。混血種長年以來遭受不公平的打壓,生死完全掌握在其他巨魔手中,使得他們願意放手一搏,相信這名娶人類為妻的巨魔王子。
然而詛咒的解除與否,在政變的威脅之下,已不如表面上單純。而隨著希賽兒與崔斯坦的關係愈加親近,她已經無法置身事外。面對混血種的期待,巨魔們對自由的渴望,身為人類的希賽兒,又將如何做出抉擇呢?
巨魔在許多人心中一向都是醜陋愚蠢的形象,在魔戒裡的三隻巨魔甚至因為自己的愚蠢,在太陽的曝曬下石化死亡。然而千年之咒中的巨魔卻沒有醜惡、愚笨、與害怕太陽等特質。相反的,被困在地底城市中的巨魔們英俊瀟灑且足智多謀,和我們的固有觀念完全不同。人們往往直覺的相信美麗的事物必定是良善的,而醜陋的必將是邪惡的,但作者挑戰了這樣的直覺認知,讓讀者思考隱藏在表面下的真實。書中角色的善良或邪惡完全不是外表可以決定的,唯有透過更多的相處,才能真正了解一個人的真心。
結合了奇幻、愛情、王室鬥爭等多樣元素,每個角色都描寫的有血有肉,再加上巨魔這樣新穎的定位,我想本書的確是會讓看慣奇幻小說的讀者耳目一新的著作。

FB搜尋: 安久讀英文小說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妹妹的墳墓(博客來獨家飛鳥樹影雷雕毛氈書套贈品版)

妹妹的墳墓(博客來獨家飛鳥樹影雷雕毛氈書套贈品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8/20

"崔西剛才把獎章連同車鑰匙一起放到莎拉手中。
從此之後二十年,崔西再也沒看過那兩樣東西。"

崔西和妹妹莎拉在比完射擊比賽後分道揚鑣,崔西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簡單的一句再見,卻是她這輩子對妹妹的最後一次道別。故事以這句話拉開序幕,二十年過去,崔西已是西雅圖重案組的警探,卻還是無法放棄追尋妹妹離奇失蹤的真相。即使當時的犯人已經被捕入獄,即使她的丈夫離她而去,崔西卻始終不相信這就是當時的真相。當她發現當時犯人被起訴時的證據和證詞疑點重重,崔西下定決心要找出事情真正的經過。當她的調查陷入僵局時,接到的一通電話告訴她,莎拉的屍體被找到了。新發現的證據支持了她一直以來的懷疑,崔西終於有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當時的犯人並不是真兇。然而事實卻遠比她所想像的還要黑暗糾結,拼上自己的一切再加上青梅竹馬,丹,的幫助,崔西是否真的可以解開真相呢?


"寧可縱放一百,不可錯殺一人。"

小說的第一部分以這句話作為開頭,其實這句話和我在電影裡常聽到的台詞剛好相反。當書中的發展越來越指向當初被捕的犯人是被栽贓時,這句話看起來格外的諷刺。但是當犯人先前受害者的家屬現身說法時,所謂的正義,所謂的法律制裁的定義和有效性卻又受到挑戰。若是寧願縱放一百,不願錯殺一人,那麼受害者的家屬該如何自處? 當法律無法還他們一個公道,難道要尋求私了的途徑嗎? 書中探討了這兩種矛盾的心理,當你確信犯人的身分,卻因為證據不足無法將他繩之以法時,你會怎麼做呢?


"我們有時候最好把問題留在心中,不一定要找到答案。"
"找出答案,又不會傷害到別人。"
"會傷人的。"

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段對話。當崔西開始對真相產生懷疑,她探訪了當時的相關人士,得到的卻是這種模糊不清的回答。崔西感覺到大家試圖隱藏真相,唯獨不肯告訴她,崔西不懂,對她隱瞞真相怎麼會是為了她好? 固執的她執著地想挖出被埋藏已久的事實,但當真相慢慢水落石出,她將發現事實也許真的不是她可以接受的。


無知也是一種幸福

我覺得這本書把矛盾的心情寫得非常深刻。當時辦案的警長不斷地告訴崔西,犯人已經受到懲罰,希望她放下這段痛苦的回憶,好好的繼續生活。然而崔西卻覺得在她了解事情的真相前,她絕對不會放棄自己的調查。在崔西的眼裡,她不理解警長的做法,認為他刻意隱瞞真相,居心不軌。然而警長是秉持著什麼樣的原則而做出了這種決定? 他又承受了怎麼樣的後果呢? 我覺得作者模糊了黑與白的界線,許多角色游移在灰色地帶。崔西的堅持到底是一種勇氣抑或是對其他人的虐待? 而警長的作為到底是正義的表現還是一種自以為的公平? 無知到底是不是幸福? 你比較想要知道痛徹心扉的真相,還是因為無法得知真相而痛苦呢?


FB搜尋: 安久讀英文小說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我繼承了一座莊園

我繼承了一座莊園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3

我得說這本書的內容跟我想像中完全不一樣,也不是平常我自己會找來看的書,但我很高興透過這次的試讀活動讓我讀到這本書!故事從男主角艾德在法國別墅收到的一封信開始,從信的內容我們看出男主角家道中落,直到幾近破產的邊緣。男主角別無選擇,只能在最後的緊要關頭回國處理一切事務。回到祖傳的哈特爾浦莊園後,艾德發現他熟悉的一切都改變了。他習慣的奢華生活被迫結束,無一技之長的他對於法律程序和銀行事務的處理毫無頭緒。而面對眾多的代理人和商人,他卻又不知道可以信任誰,誰是真正的想要幫助他,誰又是只想要趁機大撈一筆。曾經是茶來張口飯來伸手的大少爺的他只能自己努力掙扎著,試圖理解和處理一切。

女主角安娜貝拉是上校的女兒,三十三歲的她每天像個女傭般服侍著對任何事都不滿意的父親,靠著父親給的零用錢過活。安娜貝拉每天承受著父親的責備和折磨,卻又無法擺脫父親的控制。她並不真正愛著她現在的交往對象喬夫,只是覺得他是她脫離一切的唯一辦法。但若不論現實,她一直覺得自己的青梅竹馬艾德才會是她最後的歸宿。故事就繞著發生在艾德和安娜貝拉身上的事情轉。兩人一開始有許多相同點,但到了最後卻有完全不同的結局。

一開始艾德給我的感覺就是個無藥可醫的紈褲子弟。為了逃稅住到法國的別墅,面對家裡寄來的信件,他找盡了各種藉口就是都沒有拆看,不斷地逃避,才會導致他最後終於回國時,家裡的財務狀況已經糟糕到無可挽救的地步。但隨著故事的進行,我們會發現艾德從一開始的自我放逐和不知所措,到後來慢慢明白了自己的生活目的和人生目標。當發覺他的成長時,他已經是個可以獨立生活的人了。我覺得他的改變令人感動,曾經是那樣的驕縱的他最終已經學會扛起責任,認真地活下去。

而安娜貝拉的故事就和艾德完全不同。故事一開始她是個孝順的女兒,不忍心丟下年邁的父親,即使父親難以取悅,仍盡心地照顧著他。面對生命給她的逆境只能沉默地承受。但慢慢地從她對喬夫的感覺,我們發現她其實也不是那麼甘願,以至於她寧願和一個她不愛的男人交往,只為了可以擺脫她現在的生活。直到她終於忍受不了,她做出的決定令人不敢苟同,但這樣驚悚的事情在她眼裡看來卻是已經麻痺了,也感受不到對或錯,只覺得這就是對她來說最好的結果。但可悲的是雖然她做出了這樣錯誤的事,我們卻完全可以理解她的苦衷,甚至不敢說在同樣的情況下自己是否就會做出更好的選擇。

不只艾德和安娜貝拉,書中的每個角色都極具特色。和藹慈祥的愛麗絲,堅守崗位的哈瑞斯,投機取巧的喬夫,還有尖酸刻薄的上校。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信仰,活靈活現地被呈現在紙上。書中不只充滿了各具特色的角色,也對許多觀念提出了質疑。即將被拆除改建成現代公寓的哈特爾浦大宅,對我來說代表了古代與現代的衝擊,身為爵士的艾德的瀕臨破產也在探討古代封建制度與現代資本主義的衝突。台灣並沒有過封建制度的歷史,也許很難想像有些人可以一出生就不需要工作,靠著祖產就可以過一輩子,更別說是艾德三代都沒有工作過的家庭了。而安娜貝拉與父親的關係也對傳統孝道提出疑問。尤其是在東方,對於孝道的重視更是不言而喻,但西方一向崇尚個人主義。面對兩者的衝突,該怎麼做才能達到平橫?而安娜貝拉完全依賴著父親,即使想擺脫目前的生活,想的卻也是像中古世紀一樣,想藉由婚姻來養活自己,這在女權主義興起的現在簡直令人難以想像。

整本書的步調雖然輕鬆愉快,卻在幽默的表面下探討了許多嚴肅的議題。面對一些恐怖到近乎荒誕的事情,也以非常普通沒什麼大不了的語氣訴說,更帶來反差的沉重感。藏在幽默筆法後是嚴肅的令人不敢直視的議題。我想這是這本書最精妙的地方,將值得探討的話題以輕鬆的語調帶入,卻引人深思。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Me Before You (Film Tie-in)

Me Before You (Film Tie-in)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3

首先我想說,我不想把這本小說歸類為愛情小說,因為從太多方面來說,說這是愛情小說會讓這本書被貼上太多固有印象的標籤。比起愛情,我覺得作者寫得更多的是女主角 Lou 的成長。Lou 就是個很平凡的女孩,在咖啡店工作了六年,原本平靜安穩的生活卻因為咖啡店突然倒閉而掀起了軒然大波。家庭的經濟狀況逼得其實並沒有一技之長的 Lou 被迫一定要盡快找到工作,試過各種不同工作後,Lou 只能勉為其難地接下照顧一名四肢癱瘓的患者的工作。Will 並不是世界上最好相處的人,他尖酸刻薄,對 Lou 冷言冷語,各種嘲諷,但為了那份豐厚的薪水,Lou 也只能咬牙忍耐。Will 在發生意外前的人生是 Lou 完全無法想像的,他有一份好工作,一個他愛的女人,對自己的未來有無限的期待。但突如其來的意外卻讓他的人生突然被劃下了休止符。Lou 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對待這樣的 Will,直到兩人終於有了共同的默契進而成為朋友。

Will 帶著 Lou 體驗了很多她以前從來不曾嘗試的事情。像是看了外語電影,聽了管弦音樂會,幫她報名潛水課程。Lou 從來沒有想過要從事這些活動,因為 Will 鼓勵她去做了,才發現自己的興趣原來如此的廣泛。Will 告訴 Lou 她不應該膽怯,不應該虛度自己的人生。"因為每個人都只會活一次,所以妳有義務要活得精采",Will 這樣說。看到這裡也許你會想這就是個好老梗的愛情故事,一個曾經活得很精采的男的在那邊教一個女的怎麼過的精采,然後兩個人就會感謝竟然是意外讓他們相遇,最後就會是個完美大結局。但就像照顧 Will 的男護士 Nathan 所說的,"這是人生不是個童話故事,Will 不可能康復也永遠不可能再站起來了。" 一樣,人生總是殘酷的。當 Lou 發現沒有任何醫護背景的她真正被雇用的原因時,一切都不同了。

關於劇情的部分我就不再多說了。我覺得這本書講的是 Lou 的人生在遇見 Will 之後起了的變化,她對於身邊的人,對於自己的夢想,對人生的態度都不再相同。Lou 告訴 Will 她對現在自己的人生沒什麼不滿,她現在的生活平凡而快樂,這樣難道不好嗎? Will 告訴她這就是問題所在,她不應該對自己平凡的現況感到滿足,她應該勇敢地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去嘗試更多不同的事情,去看看更多不同的風景。小說比電影提到了更多關於 Lou 的人生,從她的生活中可以明顯看到她的改變,看到 Will 對她的影響,而不僅僅像是電影裡主要著重她和 Will 的關係。如果你看完電影之後覺得感動,我覺得你一定要去找書來看,書裡有更多的細節也更深刻,我覺得跟電影比起來注重的點並不一樣,比電影更加動人。

這本書的結局頗具爭議性,我個人是滿喜歡這樣的結局,當然並不是說 Will 的決定是正確的或是鼓勵大家什麼的,但我想,這就是人生吧。我可以理解他的理由,也尊重他的決定。我覺得這本書想傳達的想法是正面的,鼓勵大家可以更看重自己的人生,過得更精彩。我很喜歡這本書,其實要在這邊說什麼大道理都太虛偽,只能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看完之後也會有自己的感動與想法。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混血之裔:宿命

混血之裔:宿命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3

看完這本書我其實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首先我想說,這本書的設定是很新穎的,雖說同是奇幻的元素,但很少有書會把天使和吸血鬼放在同一個世界觀裡描寫,而本書的作者就這麼做了,事實證明結果並不突兀,反而十分有特色。但是對於角色的描寫,劇情走向,世界觀設定,和感情線發展,有很大的一部份我卻完全無法接受...

女主角萊拉知道自己並不是凡人,因為死亡對她來說並不是終點,只是另一個開始,伴隨著前世的片段回憶,她總是會再次甦醒。在她的記憶裡總有一個人的身影,他是充滿光明的存在,是她愛戀的對象。萊拉原本波瀾不驚的生活因為一時念起拯救了一名受傷的吸血鬼而掀起了滔天大浪。透過負傷的喬納,萊拉與她夢中的不斷出現的身影再次重逢,卻也被捲入更大的陰謀中。她發現自己謎樣的出生不僅影響著她自己,也讓她成為吸血鬼與天使獵殺的對象。卡在吸血鬼和天使間,到底誰才是她真正的朋友,誰才是真正想要幫助她的人? 她知道自己並不是人類,卻又不知道自己到底算是什麼生物,加百列和喬納對她隱藏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又會如何影響她的命運?

其實不難看出這本書獲得眾多網友喜愛的原因。跟一般的小說黑白分明,正反兩派的對立不同,這本書中的角色都處於中間的灰色地帶。在人間遊走愛上人類少女的天使加百列,為了拯救他人不惜一切代價的吸血鬼喬納,和同時受到光明與黑暗吸引的女主角。打破了我們對於正邪兩面完全對立的想法,女主角本身就是個亦正亦邪的存在。萊拉身處灰色地帶,同時嚮往光明與黑暗的她無時無刻與內心的渴望拉鋸,無法忘卻對加百列的深情,卻又無法抗拒喬納的吸引。萊拉隱約知道自己內心深處的真正渴望,卻又放不下她深愛的人,而她最後的選擇與覺醒將會影響到所有的人。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真的很努力地想找出我喜歡的地方,但只能說也許我已經過了喜歡這種青少年讀物的年紀,也許其他人會完全不同意我的想法,但在這邊提出來給大家做參考,讓大家自己決定這是不是你會喜歡的書。女主角的外貌永遠維持在十七歲,作者並沒有明確的寫出她真實的年齡,但是她的種種作為實在是讓我覺得她也許真的只有十七歲。做事各種衝動魯莽不顧後果,對於自己對加百列和喬納的感情也處理得亂七八糟,更有著這種小說女主角必備的特質: 講不聽。加百列說很危險,要她待在後面,萊拉一定第一個往前衝。不過講不聽也許是必備的特質,不然故事就無法進行下去了。再來是劇情,雖說劇情整體的走向非常地吸引人,但是在描寫的過程中卻稍顯凌亂,常常讓人抓不到具體的走向。總而言之,最讓我受不了的就是女主角對待加百列和喬納的態度了,一下子說加百列是自己的靈魂伴侶,下一秒卻又跑去親喬納,說那是她最渴望的另一半,親完喬納又覺得罪惡感很深,又跑回加百列身邊說我最愛的還是你... 也許有人覺得這就是三角戀最揪心最吸引人的地方,但我看過真正虐的三角關係,而這單純只是女主角根本就不成熟也不想做決定所以才一直糾纏不清。但這就是本青少年讀物,女主角的年紀也小,所以不成熟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只是提出這些觀點給大家參考。

我想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模糊了黑與白的界線,不再是最清楚的對立,而是讓我們發現灰色地帶的矛盾以及衝突。當天使不再是純潔無瑕的存在,吸血鬼不再是黑暗邪惡的象徵,失去了固有的道德標準,我們該如何去判斷是非對錯? 每個人其實都像女主角一樣,心中同時存在著黑暗與光明,哪一方都不可能完全的消失,但這樣的衝突該如何達到一個最完美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蟲林鎮:精綴師(上) 【首刷限量作者燙金簽名PVC手感書套】

蟲林鎮:精綴師(上) 【首刷限量作者燙金簽名PVC手感書套】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6/03

女主角薇嘉從出生以來就被教導她所在的蟲林鎮就是這世界上唯一的村落,在這裡人們在議會的統治下過著平凡而簡樸的生活,每個人的工作就是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但當她目睹了議會成員追逐著一道黑影直到禁忌的區域-魁格的邊緣,並發現那道逃亡的黑影就是自己工作上的導師昆汀後,薇嘉的世界從此改變。她不再乖乖地接受被教導的事實,而開始懷疑眼前的一切。為何昆汀會自願進入對蟲林鎮民眾來說等同於死亡的魁格中呢? 議會在事後公布的事實及處理方式又有多少是真相呢? 她發現許多她曾乖乖接受的事實都開始動搖,慢慢的她開始懷疑自己的一生是否充斥著謊言,從多年前發生在祖父身上的 "事件",青梅竹馬戴夫的病狀,直到這個城鎮的過去都令她不解。她決定不再當個被人控制的棋子,想靠自己找出所有事情的真相。

我其實很欣賞薇嘉。身為一個沒有父母親照顧,又要負責扶養弟弟的十四歲女孩,她堅強的很令人心疼。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被其他大人欺負,最後甚至還要面對議會成員給予她的壓力和威脅,薇嘉卻還是勇敢的一肩擔下所有的責任。面對壓力時她決不退縮,我想這樣的勇氣與成熟是很多大人也辦不到的。也許少了做人的純熟圓滑,但或許正因為這樣,讓她不會替自己找藉口開脫,而是正面迎擊所有的困難,我想這是最難得的。

我覺得作者也許想藉由薇嘉寫出女性主義。薇嘉是她工作場所裡的唯一女性,在生活中也不斷地被其他男性欺負,但她毫不退縮,靠著自己的力量解決所有的困難。對於閱讀這本書的年輕女性讀者來說,薇嘉可以是很好的榜樣。她教導了女孩們不用一直幻想或等待有一天會騎著白馬前來拯救自己的王子,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也可以面對所有的困難。但我不禁覺得作者有點矯枉過正了。在整本書裡薇嘉是唯一重要的女性角色,其他出現的女性角色不是可憐的家庭主婦就是無力改變現狀的服裝店店員。這樣對於女性在這本書裡扮演的角色,除了女主角的出色,反而顯得力量單薄,有時甚至令人難以相信。畢竟你很難想像一個二十三歲年輕氣盛又身材壯碩的男生會害怕一名瘦弱少女的言語威脅。這是我覺得有點詭異的地方。

男主角戴夫的出場的機會並不多,但他卻一直是支持著薇嘉最堅強的後盾。我可以理解作者也許不想要顯得女主角一直依賴著男主角,但我覺得作者對於主角個性的描寫有點薄弱。像是女主角身為 "精綴師" 這樣精確的設定現在看來對於故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也讓我覺得其他出場角色有點太多,存在感也可有可無,有時候只是出現一下表達完需要的場景就又消失,直到下次需要類似的場面時才又出現。而對於蟲林鎮和魁格,作者其實一直到書本的最後都沒有提出適量的解釋。書中出現大量的奇幻元素,像是魔法,各類怪獸,甚至是時空旅行,而魔法又有很多種。對我來說這樣的設定有點太混雜了,讓我有點不懂這樣的世界觀設定到底哪裡才是重點。

再來是最讓我無法接受的一點,書中有大量作者自創的名詞。先不提創造世界觀必須的名詞,像是特定建築物、職業、或各種怪獸的名字,作者也用其他自創名詞來取代本來就有的名詞,像是等同於某種時間等級的 "斯里弗",等同於早上和晚上的 "光" 和 "夜",或等同於酒的 "火焰水" 等等。書中並沒有特別解釋,就直接地用出來,而且使用頻率並不低,(整本書就在一堆 "斯里弗" 間度過)。對我來說這些用來取代原有名詞的自創詞並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反而有時候會讓我看得很出戲。但這些名詞的出現其實見仁見智,有些人也許會說這樣可以更完善的架構另一個世界,但對我而言,有魔法的存在就已經很完整的定義了這個作者新創的宇宙,並不需要這些名詞的妝點。但如果作者想要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觀,書中卻又提到三位一體... 實在讓人有點混亂。(我不知道是否是因為翻譯的關係,不過 "三位一體" 這個詞的確有出現)

這本書前面的鋪陳有點長,後半段才有比較多的劇情和動作出現。但在前面一些章節的結尾,作者不斷地暗示這件事情會改變一切,但在其之後的章節,故事卻又沒有太大的改變,這也是我對於這本書的小抱怨之一。我想這本書應該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在更完整的闡述世界觀的設定和故事的背景,薇嘉和戴夫之後的冒險更是令人期待。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