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書的所有評鑑

悠哉日記1:千葉徹彌半生自傳(首刷贈收藏明信片)

悠哉日記1:千葉徹彌半生自傳(首刷贈收藏明信片)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09

老師的自傳式漫畫,可以發現歷經戰爭的那個世代,他們看待事物跟現代的人都不同。
真要說的話,老師所透露出來的是真心情,跟現在的漫畫是截然不同的角度來敘述故事。
強調的不是感官上的刺激,然而是溫柔的故事,但感受卻依然是強烈的,從老師的畫作就可以感受到這一點。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悠哉日記2:千葉徹彌半生自傳(首刷贈收藏明信片)

悠哉日記2:千葉徹彌半生自傳(首刷贈收藏明信片)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08

老師的自傳式漫畫,可以發現歷經戰爭的那個世代,他們看待事物跟現代的人都不同。
真要說的話,老師所透露出來的是真心情,跟現在的漫畫是截然不同的角度來敘述故事。
強調的不是感官上的刺激,然而是溫柔的故事,但感受卻依然是強烈的,從老師的畫作就可以感受到這一點。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台灣軍機賞:護衛領空的戰機(贈品2023軍機桌曆)

台灣軍機賞:護衛領空的戰機(贈品2023軍機桌曆)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0/25

主打全民國防的入門好書,內容豐富又不會艱澀,讓人想起以前大山書店的那些簡單易懂的科普好書。
排版跟日本的MOOK非常相近,在整體上給人一股清新的感覺。最重要,他的內容適合的年齡層很寬。
圖片精美,說明清楚,讓人對國防事務有了多一層的了解。
附贈的桌曆是這本書的亮點之一,這應該是第一次有軍事相關主題的桌曆(美日進口的除外)在台灣的書店銷售,算是填補了過去所沒有的這個空缺。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諾門罕之夏:菁英之惡引領日本走向的戰爭大道

諾門罕之夏:菁英之惡引領日本走向的戰爭大道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8/29

夏日炎炎,在台灣的我們都被這樣的天氣熱到受不了了。當年在蒙古大漠草原,那又是一番怎樣的光景?

半藤一利的好書一直都讓人好猶豫。作為讀者,當然不需要猶豫,因為一定是好書。😁

半藤一利的書寫方式很特別(老實說,就是深深被這種方式給吸引住),這主要跟他有做足了調查之責,收集了能收集的資料有很大的關係。他可以穿梭在好幾個場景之間,並且把彼此的互動關係,連帶關係做清楚的交代。讀者即使不熟悉他所說的故事,也可以很快沉浸於「半藤一利式」的敘述手法,也很快可以從中抓到故事的脈絡,進而回到昭和那個引領日本走向崩壞,但也浴火重生的年代。

半藤式的寫作,先是讓你圍繞在當年的那個美好的年代,然後出現了什麼促使歷史一點一滴走向黑暗的時刻,然後再說說當時有多荒謬的決策與思考。事情不管最後是大好還是大壞,讀完之後,放下書本之際,你都會大呼一口氣,然後感嘆一聲,也許還會說了一句,「人生啊!」

看半藤的書會讓人上癮,你難免心中會對一個已然熟悉,但又有半藤見解的作品感到興趣,會想看看這個永遠有不同視角,跟當事人也許還有一面之緣的作者有什麼話想說,有什麼話想要說的。你永遠能在半藤老師的書中看到新的角度,新的說法,甚至新的故事。
如果你也是半藤老師的書迷,《諾門罕之夏》是一定不能錯過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台灣有事:日本眼中的台灣地緣重要性角色

台灣有事:日本眼中的台灣地緣重要性角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7/08

今天非常遺憾地,從日本傳來了令人驚訝的新聞。發生這種重大的國際消息,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

安倍晉三曾經提出的:「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這個概念。所謂的「有事」這個說法,也因此受到了台灣讀者的關注。

根據日本著名辭典《大辞林》的說法,「有事」指的是「與平常不同的事件、特別是戰爭等重大事件」。另一個針對法律「有事法」指出,「外國侵略或是大規模災害、騷亂等緊急事態下,國家為了維持治安、經濟與社會秩序所制定的法律」。

所以在日文來說,「有事」就是「戰爭」、「重大災害」的意思。

安倍的這一個說法,確實在短時間之內拉近了台日之間的關係,也道出台日在國家安全上唇亡齒寒的關連性。兩國之間必須在西太平洋的安全合作上有更多的合作與往來。「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聲疾呼,要所有印太地區的關係參與者警惕這個事實!顯然日本的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這一點,西太平洋的強權爭奪戰,關鍵就在台灣。

本書整合了美日中台的戰略規劃內容,以及美日台日後可以在因對危機方面合作。這是一個對未來趨勢的討論,是值得所有的參與關係者都閱讀的最佳讀本。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6 人中有 1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時光電廠(作者親簽版)

時光電廠(作者親簽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1/10

陳雨航先生的文字有一種力量,讓你在閱讀他的故事的同時,往往可以把生活中的負面情緒,或者充斥在整個社會的各種仇恨與不滿拋開一邊。

閱讀作者的散文,有如沐春風之感,回憶起過去台灣社會彼此關心,善待身邊所有人的那個年代。只能說,我們失去了那個年代的一切美好,卻把當時的所有醜陋與厭惡都在21世紀的今天給放大許多倍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攻擊高度四千米:德國空軍崛起與敗亡的命運

攻擊高度四千米:德國空軍崛起與敗亡的命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6/15

個人的感覺,可以說作者Cajus Bekker是愛恨分明的人物:對的事情他會給予肯定,但錯誤的地方也會指陳不諱。

他的目的很簡單,他愛他的國家以及共同付出青春歲月在戰場上的那些德國老兵。他對執政當局的荒謬決策感到悲憤。一個連戰連勝的軍隊——而且很多時候是險勝——最後被勝利沖昏頭的主事者帶上戰敗的路途,而不是儘快尋找和平的途徑。

他也為沙場的老兵感到痛心。他們當中許多人最後都無法返回老家度過餘生。作者撰寫本書的目的,就是為過去的同袍留下隻字片語,讓後世之人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所發生過的故事。

戰爭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人們跳過這個部分去理解歷史,如此的視角難免會出現不夠精準的判讀,對歷史的了解也就不夠全面了。戰史也是歷史!

正如作者貝克所言的,他寫書的動機是要解放真相。「只有在真相公諸於眾之後,才有人能找出獨立超然的意見。戰爭並不光榮,所有參戰國都從自己所受的苦難中明白這一點。我甚至希望我的書能幫助人們明白,不論他們有多麼不同,都必須學會和平共處。」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1 人中有 1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怒海逆風島嶼行:台海戰亂世代的故事

怒海逆風島嶼行:台海戰亂世代的故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13

有別於燎原過去的大視角歷史,尤其在歷經考李留斯雷恩連續三本的大作之後,接下來這本就是從庶民的角度,回顧台海動盪的年代,民眾在戰地、後方甚至是邊疆所遭遇的各種經歷。

鍾堅老師本身見證過許多的歷史時刻,他爸爸是原中華民國駐日本盟總的海軍武官,舉家從東京遷回左營定居的時候,正是兩岸衝突最為激烈的時刻。其他還有在台灣發生的各種重大事件,作者都與之擦身而過。另外還有一些比較溫馨的故事,例如舊左營海軍眷村生活的種種。還有讓人讀來揪心的篇章,例如撤退來台的四川老兵的終老人生,以及蘭嶼原住民與外族往來的經驗談。

這些故事都提醒了我們,今天台灣的成就,是代代的前人所累積下來的成果。他們的付出與犧牲,造就了所有在這片土地上得以安居樂業的每一個人。讀著這些故事的時候,一陣唏噓感油然而生,讓人不禁回想起這些消失在歷史長河的前輩們。

其中一篇有關荷蘭戰俘與台籍監視員的故事,更是讓我覺得老天何以如此造化弄人。

兩個原本生活在各自土地的人民,卻因為一場戰爭讓他們在異鄉相聚。最後他們相惜在敵對環境下所感受到的友情,戰後卻相繼在同一地點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情況下再次「聚在一起」。讀完心中不禁吶喊:「怎麼會這樣?」

題外話,許多民眾不知道二戰期間,台灣曾有多座關押盟軍的戰俘營。這些人其中包括了在新加坡投降的白思華將軍,以及在菲律賓投降的溫萊特將軍,都曾在台灣的戰俘營停留過。希望有朝一日,燎原可以出版一本跟這些戰俘營有關的書籍。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最後一役:納粹第三帝國的末日

最後一役:納粹第三帝國的末日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13

雷恩「二戰經典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曲《最後一役》,述說的是結束歐洲戰場的關鍵戰役——柏林戰役。如果你覺得這只是一本戰史書籍,那就得重新了解這本作品了。這也是把這套在戰爭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著作,重新出現在台灣書店的關鍵因素。

雷恩寫作的初衷是「人的故事」。《最後一役》如同作者考李留斯雷恩之前的兩本作品,他的出發點,都是那些參與了這場戰役的人們。雷恩關心的不僅僅是作戰的發展過程,他更在意的是,那些深陷在作戰當中的人們——不管他是自願或者非志願。這使得他作品的意氣與廣大的人群相通,因此他的著作不只是一般的戰史,它同時更具有文學閱讀的旨趣。從他的另一本作品《奪橋遺恨》,在台灣最早的譯本出自文學專業的爾雅出版社就可以了解到這當中的意義是何等重大了。

《最後一役》從篇章的一開始,雷恩即描述一個即將面臨戰火洗禮的城市是散發著怎樣的氛圍。每個人都有自己擔心的理由。平民百姓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如何。潛藏了整個戰爭時期的猶太人開始擔心會洩漏行蹤,同盟國潛伏的間諜深怕蓋世太保找上門,老百姓害怕自己被徵召上前線去抵擋鋼鐵洪流。戰爭不再是新聞的內容,它已經成為柏林人生活的日常。

作為首都,柏林一直是納粹德國的驕傲,也是一座充滿了文藝氣息與現代化的城市。帝都之中人們惴惴不安,它的市民還不曾想過戰火會有湧入這個美麗城市的一天——除了來自英美盟軍的例行性空襲。然而,當人們發現危機越來越接近的時候,心中的恐懼也慢慢地佔據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從東部戰線撤退出來的老百姓,不僅僅是帶來戰爭的真實故事,同時也散布著令人不寒而慄的傳言。敵人不光是針對軍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也是蘇軍要對付的對象。有一句話說得好,「地無分東西南北,年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就是這麼一回事。

作為一名戰地記者出身的作者,雷恩不僅僅是把他在現場的所見所聞寫入書本,他採訪那些能夠找到的當事人,並且根據這些見證者,不管是平民、軍人還是政治人物,讓他們的個人故事,與其他人的經歷完整地鋪陳出一個不光是歷史敘述,但還包含人文關懷、引人省思的傳世作品。這也是為何雷恩「二戰經典三部曲」的閱讀經驗最是令人難忘的,也難怪它們在西方的書市能歷久而不衰了。

讀戰史可以學到的事情很多,包括人的處事態度。國軍官兵也可以在當中了解到,一個善於領導統御的主帥是如何影響到整場戰役的勝敗,一個懂得將道的主官又是如何能夠扭轉乾坤,改變戰局往有利於自己的發展。當然,勝負之道還是有許多的關鍵因素,這也是書中所要表達的事情了。

雷恩的思緒清晰、文筆鏗鏘有力,時而幽默、時而令人沉思。在他的文字之中你看不到任何抨擊任何一方的句子,你甚至不會看到他引領你在字裡行間找到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的意圖。但讀完以後,你會慶幸自己沒有親歷那些場景,並且對那些歷經戰火的人們至上十二萬分之敬意,同時感謝他們的犧牲奉獻,使得二戰結束快80年,全球性大規模的戰爭、衝突沒有再發生。

一本書從書名、封面設計、裝幀等等外在固然重要,但是內在本身也是讀者最為在意的部分。因此,在經過審慎評估以後,燎原最後還是決定採用黃文範先生的譯稿。然而,由於成稿年代久遠,當中難免會有與今日的閱讀習慣落差的譯句。所以他們也花了非常大的功夫,為書稿本身進行現代化改裝升級的工程,使得書本讀起來更符合現代的閱讀習慣,並且藉由這個機會除錯、加入新的必要註釋,好讓不熟悉戰爭歷史的讀者,可以更親近這樣的一本好書。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

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0/11/26

【《奪橋遺恨》這本書為什麼這麼重要?】

考李留斯雷恩把他人生歲月最後的時光都奉獻給了這本書。假如把「二戰經典三部曲」都看完了以後,你會發現這一本他所花的力氣與精力都是最多的。而且在內容的安排上,他也企圖超越前面的《最長的一日》以及《最後一役》。會這麼做,除了因為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再來就是希望可以拼到一座普立茲獎吧。雖然沒有公開資料顯示如此,但雷恩卻是表達過遺憾,自己未能贏得普立茲獎。

而雷恩會挑「市場花園作戰」來寫,相信也是因為當時的1970年代,關於這場戰役的許多真實的情況依然沉睡在各國的檔案櫃裡。也因此引起了他的興趣去挖掘。

相較於《最長的一日》,閱讀《奪橋遺恨》的氣氛是從歡樂開局,擔憂在中間,哀傷在後段,生氣在結尾。一場看起來不可能會輸的戰役,結果交給一個自詡最有經驗,捨我其誰的元帥來執行,應該很穩當了吧?但歷史不是這樣發展的。當然也會有人替英國第1空降師師長厄克特少將(史恩康納萊飾演)感到不值,但結果是因為他運氣不夠好?還是一連串的錯誤找上門來?這一點也反映在燎原出版的《奪橋遺恨》的副書名上,「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

全書看下來,有人說雷恩是在為戰敗的一方洗白,但情況真的是如此?

無疑,裡面有許多提到被蒙哥馬利認為不是那麼重要的作戰情況。例如美軍的空降師,但相信雷恩要表達的是,如果這些目標都沒有達成的話,就不會有要奪取當時的安恆橋的付出了。

同時,這裡我們還可以看到身陷在戰區的荷蘭民眾。他們從一開始的萬般期待,但中間的遭受戰火波及,以及戰役之後受到納粹的報復,他們的處境更是值得我們留意的發展。到這裡不得不說,2014年敘利亞因為內戰而出現了民眾自發性組織的救援隊伍,稱為「白盔隊」,深受世人讚賞。但在1944年9月的荷蘭安恆,民眾已經自願身穿白袍、白安全帽走在兩軍還在交火的街頭搶救被波及的民眾,以及中彈的英、美、德軍官兵。他們的義行與勇氣不會輸給70年後的類似行動。

另一個值得深思的是,《奪橋遺恨》出現了兩種意義截然不同的所謂「帶路黨」。一種是與納粹交換利益的普羅大眾,希望可以在佔領區換得更好的生活。當然戰後這些人會被認定是間諜、資敵,而被判刑或槍決。另一種則是升起反攻的大旗,指路讓盟軍直搗黃龍,意圖要光復自己的國土。但兩者的結局都頗有令人思量的地方,也是很值得讀者多加留意的。

讀戰史可以學到的事情很多,包括人的處事態度;至少我們都學到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6 人中有 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212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