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廷的所有評鑑

A Philosopher on Wall Street: Fred Frank, Creative Financier

A Philosopher on Wall Street: Fred Frank, Creative Financier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2/05

這本書的書評我有投稿到《關鍵評論網》~

標題如下:
【《A Philosopher on Wall Street》:華爾街首位製藥業分析師,投資生涯也是生科產業發跡史。】

這本書是當代生命科學產業(或稱為生物科技biotech)之父Fred Frank的傳記,他是一位華爾街的傳奇投行家,在他的帶領之下,資本市場開始大規模投資生技業,生技業才有足夠的資金成長茁壯,發明無數改變世界的藥物和療法,讓人類在跟疾病抗爭的過程中取得重要的進步。

我很喜歡讀這種大人物的傳記或回憶錄,因為想到他一個人可以造成那麼積極的影響,心底由衷佩服! 歷史是一種動態的延續,所有的人事物都有”脈絡”可循,可以一層一層追溯。這兩年新冠疫情爆發,科學家在極短時間內就發明出疫苗,造福數十億人口,這種大規模的影響力是極為驚人的。生技業為什麼有如今這種能耐? 開發新藥需要投入高昂的資金,如果沒有他們這些金融家的協助,就不會有如今的成就。其他像研發出PCR核酸檢測的企業,也是他的客戶,這種人在世間留下的成就斐然!

另外因為投稿的關係,有些內容必須刪去,這本書其實很有趣,可以認識金融家的生活,書中穿插許多法蘭克跟妻子的對談,他的第二任妻子其實是他在雷曼兄弟認識的下屬,後來兩人因為工作朝夕相處互生好感而結婚,倆人也成為最佳的工作兼人生伴侶。在英語出版世界裡有一種類型的書很有意思,這種書的作者幾乎都擔任過投資銀行家。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中,投行基本上就是職場金字塔最頂尖的階級,所以能夠擔任投行家的人都異於常人。

這種作品又細分成兩類,第一種是年輕小夥子進投行後理想幻滅,從此厭惡資本主義的貪婪,如《我為什麼離開高盛》;第二種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投行家,特別是那些做到leader的人,在那種高強度高壓的環境之下,還能游刃有餘,甚至樂此不疲,徹底貫徹了工作即人生的座右銘,我加班到八點就快不行了,他們可以數十年每週工時破百,所以人家薪水高是理所當然的啦XD。法蘭克就是這種人,最頂級的交易者! M&A和IPO無限循環。除了生命科學,法蘭克也有服務不同產業的公司,例如Nike的IPO也是由他協助完成(跟《跑出全世界的人》互相呼應~)。

另外讀了本書我才知道,原來三四十年前主要的”商業模式”圍繞於實體產品。所謂的專業服務產業(professional service)竟然是不久前才逐漸成形。值得一提的是,法蘭克和妻子在職涯中後期經常往來歐美兩地協助歐洲客戶,他們在歐洲出差時有空就會去蒐購法國的老古董。法蘭克俏皮地在書中說到,法國有很多古老的莊園,這些世代傳承下來的老城堡維護費用驚人,所以主人往往chateau-ful and penniless(有很多莊園,但沒現金),必須出售很多傳家寶才能維持高額的養護開銷。主人假如認定你是”內行人”,懂得品味懷舊古物的靈魂,就會帶領你進入更高的檔次,真正的好貨都是留給知己的呢!

本書出版於2021/9/15,法蘭克此時已屆89歲高齡,他本人還在書末寫下對未來的自我期許。他希望自己能夠繼續貢獻所長,在未來服務更多的生技新創企業。沒想到造化弄人,他已於2021/9/11與世長辭,許多重要的生技業刊物紛紛刊載訃聞,可見他在業界留下深遠的遺產。

總之,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讀一下我的投稿唷,沒有付費牆喔哈哈XD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Pipe Dreams: The Plundering of Iraq’s Oil Wealth

Pipe Dreams: The Plundering of Iraq’s Oil Wealth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2/04

這本書是Columbia Global Report(CGR)書系2018年推出的其中一本書,報導伊拉克豐富的石油資源理應帶來源源不絕的財富,但為什麼伊拉克人民依然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錢究竟都跑去哪裡了呢? 答案顯而易見,當地貪污嚴重,裙帶主義盛行,當地政府跟歐美、中東、俄羅斯等地的石油公司”暗通款曲”,掠奪當地的資源並納入自己的口袋,普通人民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好處。如果你平常有在讀國際新聞,對這種調查報導的內容一定不陌生,甚至已經讀到膩了吧。如果是這樣,這本書就可以直接跳過了,因為讀起來充滿既視感,作者翻閱文獻,實地走訪,並採訪眾人,列出一堆姓名,然後說A跟B有某種關係,B跟C也有血緣關係,所以C的石油收入都跑進A的口袋裡,blah blah blah,接著說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戰爭是失敗的外交政策,布希政府應該為此負起責任。

中東的國際新聞好像永遠都有模板(跟兩岸關係一樣),報導的主題大同小異,身在台灣的我們也無能為力,國際新聞的意義到底為何? 娛樂的效果大於啟蒙的初衷? 新聞也是一種消費,一種商品,嘔心瀝血的追尋真相,變成吃飯時的電視雜音,茶餘飯後開玩笑的談資。報導文學是一個很小眾的文類,光看CGR就知道,這是哥倫比亞大學前新聞學院院長主持的一個出版計畫,主題都跟國際情勢有關,主題含括文化、經濟、政治等眾多主題,連用英語寫作觸及的讀者數量感覺也不多,在注意力經濟的框架下,這種比較嚴肅的題材曲高和寡,過濾泡泡早在演算法發明前就已存在了吧,詩與遠方是美好的想像,不容許真相玷汙異國情調的遐想。炫耀文化(flex culture)也會隨時間而演化,變成casual flex culture,一切都要輕鬆愉快,don’t be critical, be happy!

好啦,如果你喜歡報導文學,記得去看一下CGR,儘管有少數幾本比較差強人意,但整體來說這個書系的質量很高,而且主題都很吸引人~我很愛他們的選題!下周新書《The Subplot :What China Is Reading and Why It Matters》要上市了,在精簡的篇幅中,介紹當下中國的閱讀地景(literary landscape),這種題材很冷門哈哈,應該只有報導文學的死忠粉絲才會看吧~如果有興趣可以去他們官網瀏覽一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Living with China: A Middle Power Finds Its Way

Living with China: A Middle Power Finds Its Way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2/04

這一本《Living with China: A Middle Power Finds Its Way》反映過去幾年加拿大政府面對中國崛起所面臨的挑戰,作者Wendy Dobson曾擔任過加拿大財政部副部長,目前也是多倫多大學Rotman管理學院底下國際企業所的所長。她是一位經濟學家,研究新興市場的經濟、國際財政體系及治理等議題,其中她對中國的經濟環境有深度的認識。最近幾年歐美面對中國的崛起,每個國家採取不同的態度,有些國家側重經濟層面的考量,決定跟中國互相合作,盡量不去探討人權等敏感議題。有些國家採取的立場比較強硬,例如澳洲就直接跟中國起衝突,導致澳洲的天然資源無法出口到中國,影響國內的經濟情況。

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美國二戰後一手建立的國際秩序逐漸瓦解,中國正在逐步崛起,取代美國遺留的權力真空。澳洲和加拿大這些”中型國家”面臨選邊站的困境,究竟要繼續跟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以民主為號召抵禦中國的興起,還是以賺取利潤為導向,務實地順從中國模式,把經濟發展列為首要目標呢? 近幾年中型國家在應對中國崛起的議題上,存在多元的觀點,很多歐美學者也紛紛選邊站,有些人不停發出警惕希望世人重視中國的威脅,也有很多人覺得中國崛起是好事,可以平衡國際力量。總之,歐美政府對於中國經濟的歷史及框架依然相當陌生,所以近幾年有越來越多關於中國的學術作品出版,這本書就是其中一本。作者用客觀的立場介紹中國經濟的源流及趨勢,並提出一些政策建議,希望在跟中國打交道的時候,加拿大能找出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線。普通讀者也能從中理解當前的國際關係動態。

另外,本書入圍加拿大National Business Book Award 2020的決選,這個商業圖書的獎項跟金融時報和麥肯錫的年度商業圖書獎類似,有時候兩個獎項的入圍作品還會互相重疊。這個獎項頒發給當年度加拿大最佳的商業書籍,並從加拿大為視角來評審。加拿大在全球商業版圖中的角色比較尷尬,它位於北美洲,但常常被開玩笑說它猶如美國的一州,在經濟及文化實力上被美國的鋒芒蓋過去。不過加拿大多元並蓄的移民文化讓她在人權議題等軟實力上略勝美國一籌,她也積極在全球事務中發聲,這個商業書獎也是加國政府的一項努力,希望讓加拿大在商業思想的領域具備話語權,所以從1985年就開始頒獎給加拿大的商業圖書作者,鼓勵更多thought leadership。

我還蠻喜歡探索英語系國家的這種獎項,這些書反映每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讀起來蠻有趣的,例如加拿大這個獎項之前有入圍一本關於冰上曲棍球的書,講述這個產業的商業邏輯~就我所知,可能加拿大的商業世界跟台灣距離太遙遠,所以這個獎項的作品幾乎沒有繁中版,但中國倒是翻譯了不少。若在亞馬遜上瀏覽,可以看到英語系國家都有各自的商業圖書,例如愛爾蘭、南非、澳洲、紐西蘭,若有機會看看不同國家的企業傳記或回憶錄,就能感受一下在不同文化脈絡下做生意的生活體驗。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惡托邦記:核城市到鐵鏽帶,未忘之地的歷史

惡托邦記:核城市到鐵鏽帶,未忘之地的歷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2/0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本書作者凱特布朗教授在YT上有關於本書的演講,片名同書名《Dispatches from Dystopia》,演講內容就是本書的精要,搭配彩色投影片,若沒時間讀書,可以去看一下喔! 教授是一位很有個人魅力的學者。她目前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史教授(之前在馬里蘭大學執教),獲獎無數的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歷史學家。她的研究領域非常有趣,她是蘇聯的專家,所以對前蘇聯共和國(former Soviet Bloc)也有深度的認識,其中烏克蘭、哈薩克似乎是她進行最多田野調查的地點。

蘇聯當年跟美國的核武競賽對雙方都產生嚴重的後遺症。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爆炸讓核子幽靈從此盤旋在世人心中。核子技術在二戰後才逐漸成熟,人類也花了數十年的時間才慢慢了解輻射的陰暗面。在這個過程中,人類跟輻射的互動時而親密,時而疏遠,許多普通百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捲進來,在身體及心靈上的都留下了深刻卻不可見的印記。布朗教授醉心於追尋這些縹緲的烙印,花了幾十幾年的學術生涯,試圖建構歷史、科學、科技如何形塑當代的大規模災難,她親自前往當代廢土,嘗試理解生命政治(bio-politics)在這種語境下的意義。簡而言之,就是”個體生命如何被權力及政體所塑造”,這些被歷史遺忘的無語者,在核輻射的現場被銷聲匿跡,她想要重新把這群人帶回歷史學的視域中,不能讓這群人就此被遺忘,所以她目前寫的作品都跟這些生活在核子惡托邦的邊緣者息息相關。

教授成長於美國中部的伊利諾州埃爾金小鎮,這個小鎮跟其他處於鐵銹帶的美國小鎮一樣,在20世紀中葉以後逐漸產業外移,人口流失,漸漸沒落。她在這種環境底下成長,親眼見證繁華落盡後的荒涼,儘管死氣沉沉,但依稀仍有一絲絲殘破的美感,20世紀後期依然陸陸續續有來自各國的移民遷移至此,賦予小鎮一種新生的氣息。這本書充滿此類”絕處逢生”的感受,看似已經死去的地方,若細心檢視,就會發現微微閃爍的希望。有趣的是,教授把這種地方稱為Rustalgia(rust+nostalgia),故本書讀起來也有一種”銹跡斑斑的懷舊感”。

教授的寫作風格跟正統的歷史書寫也不太一樣,她把田野調查、調查報導、回憶錄、傳記、學術寫作、文學批評揉合在一起,所以讀起來非常奇妙! 一般歷史著作都是採用第三人稱的上帝視角平鋪直敘的講述歷史,這也是歷史學界的共識,寫作者必須將自身抽離敘述,對於研究的客體不能投射情感。教授對此有不同看法,她同意主流的歷史寫作風格比較嚴謹,且能賦予作者”權威",彷彿上帝一般的存在,全知地綜觀全局。但教授也認為這種寫法掩飾了作者本身的侷限性,每一個歷史學家都有知識上的侷限及主觀性,不可能達到所謂的超然客觀。她獨排眾議用第一人稱視角完成她的博士論文,引發學界的譁然,她也欣然接受。

她認為在作品中,不能故意忽略寫作者這個”我”,”我”必須置身於現場,並且對研究對象投入感情,才算真正有意義的歷史。她對於惡托邦的研究也奠基於此,她把”地方”當作一個有生命的個體,用傳記的形式記錄地方的情緒及感情,所以她的文章深具感染力,讀起來很有共鳴。教授也謙虛的自我反思,她知道自己這種寫作方式也有缺陷,若你本身也熱愛寫作,這本書也能提供另類的寫作啟示。

舉例來說,書中第三章是教授前往車諾比地區參訪的紀錄。她當初在網路上看見一個部落格,從照片中判斷,博主是一位年輕的正妹,她戴著厚重的安全帽,騎著重機,上傳拍攝的照片(廢棄的摩天輪、來不及撤走的衣服、散落在地上的書籍),並寫下文字記錄車諾比核災後的模樣。她在自我介紹中寫道,她的爸爸是一位烏克蘭的核物理學家,所以她有權限能毫無阻攔在車諾比禁區任意探險。這種形象太過浪漫,她的部落格吸引了上百萬人點閱,布朗教授也為之深深著迷。沒想到後來被揭穿這是一場騙局,照片是從書本上複製過來,至於她戴著安全帽的畫面,竟然是因為太多人點閱了,她覺得自己必須親自走訪一趟車諾比才行~所以報名參加一天的旅行團,拿著一頂安全帽到現場拍幾張照,導遊小姐也覺得莫名其妙~巧合的是,當布朗教授參加旅行團時,正好遇上同一位導遊小姐,導遊就帶教授去看博主拍攝照片的現場,原來衣服是博主掛上去的,根本不是1986年的遺跡。教授覺得很有趣,因為很多歷史研究都是在安全又跟外界隔離的檔案室進行,文本中的歷史紀錄經過前人細心篩選及分類,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但有許多文本上看不見的東西或許得親臨現場才能略知一二吧。

發自未忘之地的快電,《惡托邦記》是一本好看的知性讀本,推薦給喜歡歷史的讀者。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書之重,評之輕:陳昕書評選

書之重,評之輕:陳昕書評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2/04

我本來以為這本書在講”閱讀的心境”,結果一翻開才發現是中國當代經濟學叢書書評(暈)。作者陳昕先生是中國出版業頗有影響力的人物及編輯,主編過數千本圖書或叢書,擔任過上海及香港三聯書店的總編輯,也曾任上海交大、武漢大學等院校的教授,甚至當過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總之履歷洋洋灑灑。「三聯書店」是中國知識圈舉足輕重的出版社,他們的書籍都有濃厚的思想元素,就是思想啟蒙、人文薰陶這類的風格。作者的專業是經濟學,從1980年代他就開始主編一系列《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出版很多當代中國經濟學家的經典之作,也將眾多歐美的經濟學思潮引介給中國經濟學界,影響了改革開放後的一代中國經濟學者,甚至被譽為”三聯學派”。這本書收錄他40年來因為工作需求所寫的25篇書評,這些書幾乎都是他主編的作品。前2/3我很認真地讀,所以對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學界的關鍵思潮有了些許認識,印象最深的當屬經濟學家林毅夫先生的”發展經濟學理論”。台灣人嘛,應該都知道他的事蹟,但應該沒有人會去研讀他的學術理論吧? 如果你對這類知識有興趣,好奇當代中國經濟學家如何”經”世致用,那你一定會覺得挖到寶,這些書評超硬超札實! 當然也有愛國”主旋律”囉,畢竟本書本來就不是寫給台灣人看的。本書後1/3評論的書年代久遠,我覺得沒有參考價值了,加上已經沒耐心在過年讀這種經濟學理論,所以就先這樣。

去年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書之重,評之輕》時,心頭震動了一下,覺得超級反映近年來的心境,所以連內容都沒看就直接買回家,不過內容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所以只讀2/3就放棄了。我很想瞭解究竟是哪些人在寫書評或閱讀心得,他們寫書評又有哪些感受? 網路普及至今約20年,很多古早的電子紀錄可以隨意查詢,這幾年看下來,隱隱約約,我有一種感覺,大部分的寫作者(專業作家除外),不論寫作的文體是小說、評論、或新聞報導,到了某個時間點之後就會消聲匿跡,從此在網路上消失。而這個時間點似乎都在30~40歲之間,我想自己可能太晚熟,現在終於跟上大家的思維了,能夠領悟為什麼寫作者最後都棄筆而去,因為閱讀和寫作其實沒什麼意義,只會跟主流思維脫節,古今中外的文學大師幾乎都一致同意閱讀和寫作的CP值很低,在現實生活中派不上用場。當然這是一種極端的說法,但好像很多人最終都有這種感觸,畢竟nobody如我都有這種感覺,那這應是一種常態吧? 我讀過一些”作家論作家”的論述,一個人投入時間寫文章,心底多少都會希望自己的文章對社會或讀者有正面影響,這是人性,但後來會發現其實這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世界並不需要自己的知識產出,等到領悟這一點,有些人可能是失落,可能心態豁達,就不想寫了~專心工作、生活、結婚、養小孩比較實際。以本書為例,越來越覺得經濟學那種理論模型根本無法套用到日常生活呀~所以何必花時間在這些縹緲的知識追求上呢? 書之重,評之輕,畫龍點睛!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聲入Spotify:瑞典小新創如何顛覆音樂產業商業模式,改變人們收聽習慣?

聲入Spotify:瑞典小新創如何顛覆音樂產業商業模式,改變人們收聽習慣?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1/15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1)
這本書是Spotify的企業傳記,講述它如何從一間2006年才創立的瑞典小新創,僅僅15年就成為音樂產業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關於音樂產業的發展歷史,其實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本相關著作出版,有時候還會得獎~例如2015年金融時報商業圖書獎決選的《誰把音樂變免費》,這本書我每次去獨立書店都會看到擺在音樂主題書架上,它也成為關於音樂產業的必讀作品之一,這本書介紹21世紀初盜版音樂為什麼會如此猖狂,當時每個人口袋一台Sony Walkman,音樂格式為mp3,假如你是80、90後應該不陌生XD,甚至經歷過更早之前帶著一台CD播放器出門的年代~天啊,沒想到竟然已經過去十幾年了~小時候每次在客廳看到電視上的校園民歌精選,老爸老媽就開始懷念當年大學的黃金歲月。現在YT演算法也常常向我推薦「陪伴90後成長的共同回憶」之流行歌串燒,看來真的老了XD

在mp3成為當年主流播放格式之前,還有更早一批致力於音樂免費化的(盜版)先驅,1990年代網路開始在全球普及,資源共享是當初網路發明的初衷之一,所以有一些駭客或技客開始應用所長,嘗試讓更多網路使用者免費獲得各種資源,包含音樂、電影、書籍等。在美國有一間叫Napster的點對點檔案共享服務公司讓mp3廣為流傳,在Spotify的母國瑞典,也有一個叫海盜灣(The Pirate Bay)的網站提供bittorrent,讓每一台電腦都可以成為節點,大幅降低資料分享的難易度。Napster和海盜灣都是二十一世紀初改變網路文化及生態的存在,相信對音樂歷史有一點認識的人應該都知道,甚至也都使用過吧。這些事蹟其實當年也有專書記錄他們的歷史,所以說企業和組織的傳記蠻有意思的,雖然讀起來比較枯燥,但是對於想要認識特定產業的讀者來說,的確是理想的切入點。

另外,當你閱讀同一個產業不同時期的作品,往往會發現一件驚人的事,就是改變人類社會的都是同一小撮人。以音樂產業為例,Napster的創辦人Sean Parker也參與FB的創立,他就是電影《社群網戰》中大賈斯汀扮演的角色,他後來跟Spotify的創辦人丹尼爾‧埃克也有交情,順手推舟幫助其壯大聲勢! 馬克祖克伯也是丹尼爾的好友,Spotity能廣為人知,臉書創辦人也是幕後功臣之一。這很類似IG當年剛上線時,Twitter創辦人幫忙大肆推播,快速圈粉,用新創圈的術語就是blitz-scaling! 閃電擴張、顛覆式創新…這就是新時代的話語權! 矽谷的科技文化真的太強悍,已經成為宗教般的信仰,病毒式傳播至全世界。

現在每次去圖書館的音樂主題書架前,都會有一種恍如昨日的既視感。聽著黑膠唱片睡著,南柯一夢,一醒來已經到了串流音樂的年代! 音樂真的已經免費了,Free-mium成為Spotify的新商模,2022年全球已經接近4億用戶,傳統經濟學的供需模型不適用於App經濟學,這裡面沒有看不見的手,只有名為演算法的魔,悄悄的,把注意力轉換為行銷廣告,完成消費主義的自動播放。哪個經濟學家快來研究建模,算一算外部效果會不會造成擠出效果,讓聽音樂的快樂邊際效應遞減,Oh,就算人身處於元宇宙,耳邊好像還聽得到搖滾電波,刺痛著我的耳膜。所以我買了一本名為《追尋寧靜》(漫遊者文化出版)的書準備吃齋唸佛,默背一下〈楓橋夜泊〉,夜半鐘聲到客船,咚~寒山寺的鐘。

(2)
關於Spotify的創業故事,如果你已經對矽谷的新創有所認識,這本書讀起來會似曾相似,一位出身平凡家庭的天才丹尼爾‧埃克,從小就對寫程式充滿熱忱,並展現過人的才華,十幾歲就替人架設網站賺取高昂的報酬。接著陸續加入幾間網路或軟體公司累積經驗,同時獲得優渥的報酬,財務自由後就自己創業,接著再把公司賣掉。故事講到這裡,Spotify第二號主人翁,共同創辦人兼幕後金主馬丁‧羅倫特松出場了。丹尼爾雖然已財務自由,但稱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有錢人。馬丁則是一位成就斐然的連續創業家,他看見丹尼爾的潛力,決定幫他一把,投入最初最關鍵的創業基金。2006年因為稅務等考量,Spotfiy將公司註冊在盧森堡,總部位於斯德哥爾摩,2011年正式進軍全球音樂中心「美國」,隨後以美國為主要的舞台擴充營業規模,2018年在紐交所上市,成為最受投資人追捧的科技獨角獸之一,而這一次牠的產地不在矽谷,而是寒冷的北歐。

本書鉅細靡遺的記錄Spotify遭遇的每一場商業戰爭。Spotify的初衷是提供一個最佳的聽音樂平台,音質就是最初的挑戰。2006年iphone還沒上市,所以Spotify一開始是在電腦等平台播放,後來才轉移到移動裝置上。當時3G網路都還沒普及,所以如何讓使用者無縫接軌聆聽高品質的音樂,就成為一項技術難題。Spotify酷酷的新創文化吸引瑞典一些最優秀的軟體工程師加入,最終克服技術難題。

有了基礎設施,接下來就是近幾年最夯的關鍵字「內容」! 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Essential Knowledge Series 5月會出一本新書就是《Content》,若你對精緻又知性的小書有興趣,可以去研究一下這個書系~既然想要成為音樂的主流平台,Spotify要去哪邊找音樂呢? 如何取得合法授權的音樂正是Spotify的最大痛點,假如沒有取得授權,它也不過是另一個盜版平台罷了。丹尼爾創立Spotify時,心中描繪的完美藍圖就是他的公司能夠終結盜版,讓全世界音樂產業起死回生,公平的讓創作者獲得回報,並向使用者收取合理的價格。不過這個願景至今仍有許多音樂家抱怨Spotify並沒有如宣稱的讓創作者得到更公平的待遇。

話說一個創業家好像必須具備這種傲視天下的雄心才會獲得投資者和創投家的資金挹注~WeWork創辦人也類似,他們都相信憑藉一己之力,就可以重塑全世界的產業版圖! 我們應該向他們多學習,現在謙虛已經不是美德了,所以不能當個內向的人,餅要越畫越大,音量越大,先發制人,Uber也是不顧各國法規先斬後奏,取得極大的成功! 顛覆式創新! 今晚,我來想點…自信心的展示! 這幾天大家都在悼念賈伯斯逝世十周年,我們來引用一下他的話:「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人,才能改變這個世界。」 OK! 這句話從此當作座右銘好了! 印下來貼在書桌前每天看! 用閱讀改變世界! (黑人問號?)

(3)
Spotify為了取得合法音樂使出渾身解數,試著說服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環球唱片、華納音樂、索尼音樂)和其他小公司答應授權。此時有一座高牆擋住Spotify的去路,那就是Apple。2001年時蘋果推出iPod,後來推出iTune,讓歌迷能夠以單曲購買的形式支持自己喜愛的歌手。Apple已經跟這些唱片業的巨頭建立穩固的夥伴關係,來自北歐的Spotify該如何說服他們改弦易轍,危及既有跟Apple的商業利益,轉而跟一間新創公司合作呢? 這就是丹尼爾最難跨過的坎。雪上加霜的是,Apple掌控了App經濟的半面江山,想要在App Store上架必須經過審核,甚至也必須跟Apple分享利潤。可想而知,賈伯斯明爭暗鬥,用各種方式阻撓Spotify的業務擴張。另一方面,歌手和作曲家也開始質疑Spotify的利潤分成。一些知名歌手(如泰勒斯、鮑伯狄倫)紛紛抵制,把作品從Spotify下架。經過一番波折,Spotify總算成功安撫四方,逐漸取得授權,但這些權利金就成為Spotify最沉重的經營成本,甚至讓出不少股份給唱片公司。Spotify也向Apple提出反壟斷訴訟進行反擊,雙方的纏鬥繼續進行中。

Spotify的核心商業模式叫Free-ium(=Free+Premium),使用者可以免費使用,但必須聆聽廣告,所以有一部分的人願意花錢升級,享受超車的聆聽體驗:「這不是客套話,你本來可以聽廣播,放黑膠唱片懷舊,如果你知道八軌大錄音帶是什麼的話。對了,別忘記還有上百個播放清單等著你。」為了讓使用者掏錢訂閱,Spotify使用演算法、機器學習等方式,判斷每一位使用者的聆聽嗜好,並建立琳瑯滿目的播放清單,漸漸的,使用者愛上這種量身訂製的音樂體驗,付費人數逐漸上升,2021年第二季已有1.72億訂閱用戶,可謂相當成功! Spotify快速攀升的使用者,也給予投資人信心,讓其市值水漲船高,剛查一下,目前Market Cap 450億美元! 近幾年新創圈流行「訂閱經濟」,就是透過訂閱的方式取得服務,Netflix也屬於這種模式。投資人參考用戶成長率判斷這類公司的估值,公司前期虧損連連沒關係,但必須有明確的上升趨勢,最後才有正向的投報率。彭博社等商業媒體常常有分析師示警並指出,Spotify和Netflix目前雖然搶盡鋒頭,它們的成長率可能終有下滑的一天,能否永續經營或許存在不確定性。

Netflix的”零規則”也成為大家效仿的企業文化,有趣的是,負責Spotify上市的財務長貝瑞‧麥卡錫(Barry McCarthy)就是Netflix的前財務長,Netflix的上市也由他負責! 他把零規則文化帶到Spotify,跟瑞典傳統的含蓄精神互起衝突。這位財務長是近幾年矽谷和華爾街的財務煉金術師,他發明了一種叫做Direct Listing(直接上市)的新型上市方式,有別於傳統IPO,Direct Listing可以讓公司募集更多資金,跳過傳統投行的包銷和詢價圈購,直接向投資者募資。Direct Listing被譽為近期華爾街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關於financial innovation,其實亞馬遜上面每隔幾個月就會有幾本很有趣的新書,試圖探究金融業的發展歷史,最近我在讀《Trillions: How a Band of Wall Street Renegades Invented the Index Fund and Changed Finance Forever》講述指數型基金背後的故事,這本書應該也會入選金融時報2022年度的商業選書吧,畢竟作者就是自家的記者~有興趣探索商業歷史的人可以偶爾去亞馬遜瀏覽一番,The Everything Store的名稱可不是蓋的。

(4)
Spotify當下最大的目標是從一個音樂平台轉型成內容生產者,跟Netflix Originals一樣,如果自己生產內容,就能降低權利金,畢竟自己當家作主,才不會受制於人。Spotify希望成為聲音產業,例如podcast的龍頭,所以近幾年陸續收購一些專業的podcast公司,他們也砸大錢跟Joe Rogan等大咖簽獨家合約,不過本周有一個新聞指出,Spotify決定收掉內部的Spotify Studios,可見想要在聲音產業開疆闢土,可沒那麼容易。順便murmur一下,身為一位聽眾,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點開Spotify包山包海的podcast介面,有時候反而瞬間興致全無,《注意力經濟》試圖榨乾我們僅存的一點寧靜,面對海量的資訊,再多優質節目,反而提不起勁,只想安安靜靜。如果你也有這種感受,可以嘗試多看書,雖然閱讀本書要花好幾天,但我總覺得比起聽”解說版”(or懶人包,真的很流行懶人包欸!! Why?),閱讀撫慰人心的效果,沒有其他媒介能相提並論。

Spotify的故事跟矽谷新創異曲同工,但它的北歐元素增添了許多閱讀樂趣! 瑞典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家,誕生許多知名的跨國企業,例如IKEA、愛立信、H&M、Volvo等,讀者能從本書一窺北歐的新創生態圈,究竟跟矽谷有什麼異同呢(其實差不多啦XD)? 不過跟電玩《戰神》一樣,希臘眾神已經諸神黃昏被殺光,世界觀一改,改成北歐神話當背景,玩起來還是令人耳目一新~閱讀也是如此! 本書兩位記者也是瑞典人,北歐元素自然也是書寫的題材之一。隨著Spotify成長茁壯,丹尼爾成為全球音樂產業的意見領袖,他也很聰明的開創了「卓越心智」高峰會擴增影響力,邀請知名瑞典人士與會,共同分享瑞典文化有哪些值得其他國家借鏡的優點。北歐國家這種文化軟實力/話語權,實在是令人稱羨,所以希望台灣的文策會能越來越成功。其中,《真確》一書的作者漢斯.羅斯林也有受邀參加,菁英圈子感覺真的很小。

《聲入Spotify》是認識過去十年音樂產業變遷的優質讀本,另外你也能從中感受一下瑞典的文化氛圍,這是一本很好看的企業傳記,有興趣的人可以考慮一下喔! 如果不想閱讀,本書預計今年也會改編成影集於Netflix上映,大衛對抗歌利亞的故事,總會勾起大家的好奇心~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6 人中有 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影響力革命:重塑資本主義,推動實質變革,特斯拉、聯合利華、IKEA都積極投入

影響力革命:重塑資本主義,推動實質變革,特斯拉、聯合利華、IKEA都積極投入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26

我六月的時候有向天下獨立評論投稿一篇文章〈從金融業「跳船」到NPO,投資與公益其實可以沒有衝突〉,這篇是我讀完澳洲影響力投資教父的回憶錄《Jumping Ship》的書評,他分享自己如何將投資跟公益結合,以及在澳洲推廣影響力投資的故事。書中他提到幾個影響力投資的先驅,最重要的其中一位就是羅納德・柯恩爵士,亦即這本《影響力投資》的作者。柯恩是首先提出影響力投資概念的祖師爺,這個倡議最初先在英國試驗,接著漸漸推廣到其他國家。

我投稿前對影響力投資或社會投資毫無概念(所以才想讀一下那本書),刊登以後才發現原來台灣早就有很多人在普及impact investing的精神,甚至還成立專業組織「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前一陣子還有推出一本專著《影響力投資:不只行善,還能致富,用你的投資改變世界》。我蠻驚訝自己那篇文章竟然被他們轉載。我覺得有時候閱讀越多,越會感受到自己的無知及渺小,因為任何一件事情基本上總能找到先行者,社會投資的理念早就有很多人在台灣努力實踐,其他的社會倡議應該也是一樣。有時候讀這種書心裡會五味雜陳,因為不知道自己看完這種書能幹嘛,書中的知識對職涯幾乎無益,就算知道影響力投資,我也沒有資格和地位去實踐,年紀越大越覺得左膠思想不切實際XD,不過心裡還是期待哪天能派上用場。

影響力投資這類型的倡議充滿理想色彩,在一個美好的世界裡,人類良善的一面最終會驅動資本主義往好的方向發展,使人類文明日臻完美。影響力投資是一種樂觀的信仰,柯恩爵士相信只要越來越多人落實,資本主義是解決社會議題的良方。傳統上,資本主義為了掠奪利潤不擇手段,但他相信只需要微調既有的框架,就能導正資本主義的缺陷,實現真正的社會正義。這本書就是他的宣言(manifesto),這種宣言類型的作品讀起來通常都蠻枯燥乏味,本書也不例外。作者就引述一大堆數據和例子,試圖證明影響力投資的優勢。我投稿的那篇文章基本上就已經把柯恩爵士整本書的精神都含括了,所以說回憶錄讀起來真的比較有趣,如果你對於任何議題感興趣,可以先找找看那個領域大師的回憶錄,融合生命體驗的”說教”比較能打動人心。柯恩爵士的作品相對無聊,但讓我了解影響力投資的”技術細節”。

在柯恩爵士的領導之下,英國政府跟私領域展開一系列合作。第一個項目的目標是降低罪犯出獄後的再犯率。這個項目如何運作呢? 首先柯恩爵士成立一個基金會,負責向投資人募資,將這筆資金投資於處理犯罪議題的公益組織或社會企業,由他們來執行計畫。基金會跟政府約定,假如再犯率下降10%,政府就提供獎勵金回饋投資人。再犯率下降越多,政府就提供越高額的獎勵金,投資人的投報率也就越高。在傳統的框架下,政府會撥一筆預算來執行專案,但往往成效不佳又浪費錢。假如交給專業的社會企業來執行,通常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政府也用較少的資金來推行社會改革。一個成功的影響力投資項目,政府提供的獎勵金往往低於原先的預算,一舉數得,政府施政成效上升,社會企業取得資金妥善利用,投資人也取得理想的投報率,並且落實社會正義。影響力投資如果發揮得宜,成果皆大歡喜!就算再犯率下降程度不如預期,其實也說得過去,因為政府本來就有一筆預算要投入,如果成績不佳,這筆錢可以當作「捐獻」。

上述的架構可以套用在慈善事業。目前很流行億萬富翁當慈善家,慈善家可以擔任成果付款者,如果項目成功就能發揮影響力,若失敗這筆錢等於捐出去,無傷大雅。這種”換位思考”說實在的,有點像自圓其說,把投資的生意包裝成高尚的社會情懷,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影響力投資越來越火紅的原因之一吧,每隔幾年總會有一個新口號的誕生。影響力投資取代了社會投資,ESG取代CSR。當然囉,這些都是立意良善的出發點,但跟加密貨幣一樣,我可能思想比較消極,看待這種事情的時候都會抱持一點點懷疑的態度XD,哈佛商業評論有一篇文章〈影響力投資救不了資本主義〉戳中我的笑點,影響力投資是一件好事,不過實際上還是有所侷限,這些對立的觀點,閱讀本書時可以互相參照。

柯恩爵士的這本書提供深入的商業見解,畢竟人家可是祖師爺,就像女性主義一定要參照西蒙波娃,如果你對影響力投資有興趣,這本書就是must-read,他統整了全球影響力投資的現況,提出眾多精闢的見解,我覺得獲益匪淺! 抱持謹慎的樂觀,未來應該還是會越來越好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我們,MZ新世代:準時下班?不婚不生?奉行極簡?帶你秒懂八年級生都在想什麼

我們,MZ新世代:準時下班?不婚不生?奉行極簡?帶你秒懂八年級生都在想什麼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9

我跟本書作者同一年出生,屬於八年級前段班,身邊的人差不多都要30歲了,仔細一想時間飛逝,對於人生的看法好像都定格了,未來不再是模糊的輪廓,而是冷冰冰的現實。如果以自己的視角抒發,就是逐漸接受人生的侷限性,基本上工作也該穩定了,幾年前還有一些夢想什麼的,大致上都被現況澆熄了,人生的況味,大概就是這種感受。少年時期為賦新辭強說愁,成年以後藉酒消愁XD。我想閱讀一下所謂的八年級生所為何物? 我們已經快要成為歷史了呢~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當下的反應是一個時代即將結束。當你所處的世代已經開始被商業媒體稱作「社會的中間份子」,換句話說就是你已經老了。我們身處的世代對於年輕的定義,30歲正好是一個分水嶺,每個人都得在這個時間點成為社會期待的樣子,五子登科,家庭事業雙喜臨門,而如果參照社群媒體的群像,就會覺得大家都活得不錯呢!

社會學家經常把出生年份切割成區間,並冠上X、Y、Z世代的稱呼,分別為1964-1980、1981~1995、1996~2010年出生的人。現在英文字母已經用完了,2010年以後出生的被稱作Alpha世代,改用希臘字母稱呼。我屬於Y世代,又被稱為千禧一代。台灣也有自己的叫法,以民國十年為一個單位:七年級生、八年級生、九年級生。大陸則是以西元十年為區隔:80後、90後、00後。社會學家試圖用質性研究及量性研究捕捉每一個世代的特性,或者以文學的術語形容,臨摹那個世代的時代精神。

最近一兩年已經有越來越多書籍和文章介紹Z世代的崛起,例如《Z世代經濟:未來最有影響力的新世代,將如何塑造2035世界新常態?》,我在書局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有一種既視感,幾年前標題還是Y世代,怎麼已經變成Z世代了呢? 前一陣子讀紐約時報中文網也有同樣的錯覺:〈當37歲的千禧一代老闆遇上23歲的Z世代員工〉。想起以前讀過的文化研究書籍,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概念都是被發明出來的,人類的原始祖先並沒有這些概念,人生是一連貫的整體,但隨著社會制度日趨複雜,人的一生也開始被切割成片段,每個階段都有該完成的任務,或者說社會賦予的責任義務必須履行。隨著醫療技術的提升,人類壽命也越來越長,近幾年也有很多書籍探討這個現象,例如討論當平均壽命活到100歲,將對現有的社會結構造成哪些打擊? 在少子化的年代,年輕一代即將背負沉重的養育重任。

如果熟悉歷史,對於上述種種議題,應該會有比較豁達的態度。因為每一代都有自己的困境,景氣永遠不景氣~但往往當自己到了三十而立這個關頭,必須被迫接受現實,無法再迴避了,心境上的苦悶才會越來越強烈。我以前不太懂為何一些思想家經常批判資本主義,現在自己有一點閱歷,漸漸能夠理解他們論述的基礎了。二十世紀歐美知識份子一度崇尚共產及社會主義,後來隨著理想破滅,資本主義成為人類的唯一信仰延續至今。科技的進步也使宗教式微,強調以個體為本位的價值觀成為主流。東亞原先受儒家文化圈的影響偏向集體主義,但二戰後美國價值觀形塑韓國、日本、台灣等國,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個人逐漸取代群體,新一代的年輕人凡事皆以個人為出發點,過往那種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已經比較薄弱了。

單純拿自己身邊的人當例子,這感覺的確是新常態,社群媒體的流行反映了這種趨勢,展現品味、分享生活、塑造形象…建構自我認同。不畏懼別人的眼光大膽做自己! 很多傳統觀念都已經被推翻,比如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單身也能好好愛自己,優質偶像也不斷刷新三觀。身為八年級生,我深深覺得自己是個老古板,一來興趣跟別人不同,閱讀應該是一種很古老的興趣,透過文本跟先哲對話,每次去圖書館都只有老人(真的~你可以假日去看看),而且還是在翻報紙。害我思想如古人一般跟當代脫節,閒雲野鶴放生到資本市場,估值大約為0,現在流行影響力投資,腦袋必須跟著數位化轉型,安裝CRM系統,才能為顧客創造最大的價值。

這本書名《我們MZ新世代》講述的就是八年級生的樣貌。作者是韓國人,所以書中的評價對象是韓國的八年級生,但讀起來完全可以套用在台灣身上。這本書如果只看目錄,會有一股已經把重點看完的感受。不過如果慢慢地讀,其實很能引起共鳴,閱讀的過程點頭如搗蒜。長輩或許覺得無法搞清楚八年級生的想法,其實八年級生可能也搞不清楚同輩之間的想法。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所以人跟人之間好像總有一股隔閡,科技冷漠是也。我想閱讀這本書的動機也是想從另一位同輩者的視角反觀自身。其實貫穿整本書的核心精神就是「個人主義」,我們這個世代崇尚自由,工作上公私分明,愛情上不希望被親密關係綁架,消費上重視ESG,娛樂上仰賴IG、Netflix、YT。

本書的後1/3變成八年級行銷教戰手冊。這些內容對正常人來說應該是基本常識,但對於我這種沒在用IG的人來說非常有啟發性! 這部分讀起來很像管理顧問公司發布的商業報告,我第一次認真地把商業報告跟生活相對照,讓自己的思緒拉回現在,準備倒數迎接2022年~

如果你想認識八年級生,這是一本很貼近現實的好書! 如果你也是八年級生,想要更加認識(or緬懷即將逝去)自己所屬的世代,本書有股莫名的療癒感,認清自己所處的時代位置,才能好整以暇步入30世代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0 人中有 10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巨頭的詛咒:就是他們!正在扼殺創新、中小企業、你我的隱私資訊和薪資

巨頭的詛咒:就是他們!正在扼殺創新、中小企業、你我的隱私資訊和薪資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本書作者吳修銘先生是近幾年很紅的一位公共知識份子,他因為有台灣人的血統所以受到許多台灣人的注目。身為哥倫比亞大學的法律系教授,寫過幾本暢銷的社科經典,這幾本書都跟當代的媒體、網路、電信…產業息息相關。近幾年因為矽谷科技巨頭的崛起,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臉書、亞馬遜、谷歌、蘋果...等等幾間大公司的壟斷性力量。

進入21世紀以後,網路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根基,人人都離不開手機和網路,可是令人擔憂的事情就是科技巨頭似乎掌控了所有人的生活,手機都用iPhone,搜尋資料都用Google,在美國買東西都用Amazon,想要跟人保持聯繫都得使用Facebook。這些年陸陸續續傳出科技巨頭的一些醜聞,例如臉書濫用個資和無法保護使用者的隱私,已經是公開的新聞了。

有鑑於此,有志之士開始大聲疾呼,呼籲大眾重視科技巨頭不成比例的影響力。歐美政府漸漸也有所反應,開始在國會辯論是否該以政府的力量,適當的監管巨頭日益增長的氣焰。這本書反映了此一潮流,作者希望本書能加深公眾對於「反托拉斯運動」的認識,他認為唯有更多人加入公共辯論的場域中,才有改革的契機。成果就是這本精美的小書,讀者可以從中快速一覽美國反托拉斯法的歷史。

這本書有一個副標題「Antitrust in the New Gilded Age」,Gilded Age中文是鍍金時代,這個詞你一定要記得,因為它是近幾年商業類著作超級熱門的一個詞彙。這個詞出自馬克.吐溫的小說,時代背景為1870~1900年代的美國,這段時間美國的經濟快速成長,工業革命帶動了財富的突飛猛進,高歌凱奏的時代節奏,人們對於物質和財富的欲望也變得越發貪婪,所以這個詞本質上是反諷性的,諷刺人們拜倒於金錢的石榴裙下。

這個時代誕生了世界上第一批的巨富,包含耳熟能詳的洛克斐勒、JP Morgan、卡內基、亨利福特…等人。當時塑造世界的產業包括石油業、鐵路運輸業、汽車業…等等,這些巨富非常有商業頭腦,透過各種手段淘汰競爭者,漸漸地進化為富可敵國的超級財團,或者被稱為「托拉斯」。鍍金時代的各行各業幾乎都由一兩間企業壟斷,這代表單一企業即可為所欲為,衍生了諸如剝削勞工的弊端。

在這種背景之下,公共知識份子開始提倡政府應當介入,不能坐視私人力量凌駕於公權力之上,最有名的倡導者包含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布蘭迪斯(Brandeis)。國會也通過了一些相關法令(如《謝爾曼法》,但法律假設沒有強力執行,等同於一張廢紙。所幸有一位領導者挺身而出,展開對抗巨頭的壯舉,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老羅斯福總統,他領導的政府對當時的巨頭開鍘,將好幾間巨頭強制拆分。這是反托拉斯的黃金年代。

時間來到了1960~1970年代,經濟學家(如芝加哥學派)和法學家對於反托拉斯的精神有了不同的理解,越來越多人甚至認為巨頭帶來的經濟優勢勝過劣勢,美國政府反抗托拉斯的力道也就減弱了。儘管這個年代還是有代表性的反托拉斯案例(AT&T的拆解),認同托拉斯的趨勢佔了上風。

漸漸的這個潮流就延續至今,社會似乎取得共識,托拉斯的經濟規模利大於弊,政府盡量別干預自由市場的運作,而托拉斯似乎是自由競爭的必然結果。政府放手,私人領域也摩拳擦掌,托拉斯儼然成為一個正向的代名詞,受到眾人愛載。不過歷史總會不斷循環,這幾年風潮又轉向了,公眾害怕巨頭的顛覆性力量,反托拉斯的辯論又重燃戰火。

吳修銘先生用精簡的篇幅介紹了反托拉斯運動的歷史沿革,他也提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言。他的結論是托拉斯會阻礙社會與經濟的進步,應該適度的拆分,不能把資源和力量集中在一小群人手上,反托拉斯等於將資源重新分配,對於所有人都是好事一樁。讀這種書會帶給你新的想法,不過呢,其實反托拉斯的論述經常出現在西方主流媒體的報導,如果你平時就有閱讀商業媒體的習慣,這本書可能無法帶給你太多新的啟發。除非你喜歡了解它背後的歷史,不然有時間、有機會再讀也無妨。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想好了就豁出去:人生不能只做有把握的事,鞋王謝家華這樣找出勝算

想好了就豁出去:人生不能只做有把握的事,鞋王謝家華這樣找出勝算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讀完這本書心情挺複雜的,並且惋惜一位富有個人魅力的企業家英年早逝,燃燒生命照亮別人,卻成了王爾德筆下的快樂王子。這本書的中文名乍看之下很像常見的勵志書籍,假如沒有認真地研究,就會錯過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了。英文書名比較傳神《Delivering Happiness : A Path to Profits, Passion, and Purpose》。

本書出版於2010年,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全球熱銷上百萬冊。作者謝家華先生(Tony Hsieh)是一位頗有名氣的科技創業家,1999年時,恰好搭上了移動互聯網熱潮,年僅25歲的他與另一位同學成功創業,把一間網路廣告公司LinkExchange賣給微軟,交易金額高達2億6千5百萬美元! 隨後他跟朋友把賺到的錢拿來設立一間創投”青蛙創投”,開始投資一些新創公司,其中一間公司叫Zappos,創立於1999年,經營鞋子網購。

二十一世紀的頭幾年,網路尚未普及,網購也算是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Zappos希望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觸角,讓消費者不用出門就能買鞋子。Zappos成立初期經營並不順利,Tony身為投資人,對這間公司卻有莫名的情感,從財務面的角度,照理說應該撤資收攤,他卻毅然決然自掏腰包,不顧破產的風險,把身家投注到Zappos身上,維持它的經營命脈。

青蛙創投的成績可圈可點,過了幾年就結束了。Tony決定把所有心思轉移至Zappos的業務上,他擔任CEO,在短短幾年內讓公司谷底翻身,2008年時營業額突破10億美元,並且在2009年以大約1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亞馬遜,Tony也繼續擔任CEO直到2020年8月才”退休”。令所有人錯愕不已的是,11月就傳出他因為火災意外而離世的消息,國際媒體大篇幅報導,紐約時報、富比世等媒體也紛紛撰文探討這起離奇的火災。(請參閱紐時中文網〈華裔企業家謝家華之死:爭吵、緊鎖的房門和神秘火災〉)

Tony廣受歡迎的原因,除了他成功的創業故事以外,最重要的是他提倡的企業幸福理論。這個理論因為本書而廣為流行,正如書名所言:Delivering Happiness。Tony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功的基石,唯有打造一個能夠傳遞快樂的工作環境,才能讓企業長久的成長茁壯。Zappos好幾度被知名商業雜誌評選為全美最棒的企業雇主(例如: 《Forutune》雜誌的100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他們的工作環境非常歡樂,吸引了無數的媒體前來採訪,Zappos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除了打造一個愉悅的工作氛圍,Zappos跟供應商之間的關係也很緊密,總之Tony的理念就是”傳遞快樂”,讓所有人成為一個共同體,彼此打拼,共榮共生! 對於客戶無微不至的服務,也成為大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這本書就是Tony傳達此理念的集大成之作。書的第一部分是他的自傳,講述自己成長的經歷。父母來自台灣,取得博士學位後定居於美國,所以Tony是台灣移民的第二代。跟傳統中華文化的父母一樣,Tony從小接受的教育以學業為導向,他也成功地進入哈佛大學就讀。不過作者分享了許多小故事,在在展示他天賦異稟、與生俱來的商業嗅覺,他從小就不斷的嘗試做生意,9歲時生平第一次的嘗試竟然是”蚯蚓農場”,他聽說蚯蚓就算被切成兩段,還是會長回去變兩條,聽起來很酷,代表蚯蚓似乎很容易養殖? 他就請父母載他去買了一盒蚯蚓,在後院設立一個養殖場,餵牠們蛋黃,等蚯蚓開始繁殖以後,就能賣給別人了。後來當然無疾而終,但光從這一個例子,我們就能一窺天才的思維,果然與眾不同啊!

Tony大學畢業後進入甲骨文工作,但只做了五個月就辭職了,跟朋友一同創業,後續的故事,上面已經提過了。本書的第二部分講述了他創業的歷程,第三部分則著重解釋Zappos的快樂理念。Tony的文筆平實親切,有趣的是本書譯者竟然是他的父親! 翻譯也相當流暢。

作者最鮮明的特色是他海派的交友風格,樂於認識新朋友,廣結善緣,四海之內皆兄弟。他的交友圈子很廣,天生就是一位社交大師。這種天性使他相信”快樂”的重要性,透過本書,他希望讀者都能思考什麼叫做快樂,追尋自我生命中的意義。

本書Delivering Happiness的理念後來轉變為一間企業文化諮詢公司,真的是很典型的資本主義模式,凡事都以企業為平台,推動任何形式的永續發展。這間公司的介紹影片中提及,全球85%的勞動人口都覺得自己與工作沒有緊密的連結(disengaged),所以Delivering Happiness希望輔導客戶,如何成功的塑造活潑快樂的企業文化。

可惜的是,儘管Tony表面上光彩奪目,在他生命最後的一段時光,似乎過得並不快樂…當傳出遺憾的消息,新聞報導也描寫了一些不太尋常的跡象,他有一些特殊的行為,令不少朋友擔憂,但萬萬沒想到,最終會發生憾事。不知為何,我想到安東尼波登,同樣也是才華洋溢、熱情奔放的旅遊節目主持人,私底下卻深受憂鬱情緒困擾,最後選擇自我了結。

現代人沒有哀傷的權利,偶然的不快樂也會被視為一種疾病,其實這蠻可怕的,不論如何都要強裝鎮定,甚至開開心心。快樂也成了一種必須學會的技能,共勉之!( ¯\_(ツ)_/¯ )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60上一頁 12345678910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