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歇斯底里的愛戀的所有評鑑

告白

告白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5


《告白》--誰說眼見便可為憑


中學單親女教師的四歲小女兒在學校溺斃,老師在學期結束的結業式當天,站在教室裡的講台上,緩緩向全班學生說出自己辭職的心路歷程。聽來應該感傷,故事卻從一盒盒中學生乳製品推廣運動的牛奶說起,一時讓人摸不著頭緒。計畫就此展開,不立刻採取行動的報復最為可怕,當心裡種下恐懼的種子,每個人便中邪似地自動執行起扭曲人性與自我摧毀的不定時程式。


接下來的日子裡,每一個事件關係人,輪流從自己的角度,娓娓道來自己在這案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介入的程度與私密的真實心情,每增加一段自白,就為真相多添上了些不為人知的細節。彷彿所有人圍成了一個圓,每個人依序向圓心逐漸逼近,隨著告白的進展,各種角度的說明越來越完整,真相呼之欲出。案件範圍逐步縮小,所有人向那個被隱瞞的真相靠攏,最後的那通電話,像伸出一隻隱形的手點燃了放在真相圓心的煙火引信,張力緊繃到最極致,終於,引信瞬間燃燒、烈焰沖天,炸開了所有表面的迷霧,也把故事帶向最高潮的毀滅。


平常的推理故事,常以線性前進,不論是單線的尋找方向與線索,或是多線故事交錯、循線匯集指向被隱藏的真相,大多都是從一團茫然中試圖找出推理節奏而前進。但《告白》卻不一樣,敘事的方法,像攝影機立於中心點,緩緩特寫圍成一圈看著這故事的人,輪流陳述自己的角色與內心,每完成一段告白,便重複將同一個故事補上不同的色彩,觀看著每個人原先彷彿無辜的旁觀者,卻在自白的剖析過程中洩漏了人性晦暗的一面,也就是這樣的特色讓它與眾不同吧。


推薦指數:排福袋的夜晚,一次K.O.一本小說的好選擇。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墜落之前

墜落之前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5


《墜落之前》人生是一連串巧合所構築的必然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在亞馬遜2016的十大推薦書單上,而後又注意到它獲得了2017「愛倫坡獎」最佳小說,這樣帶有懸念的書名,引起了我的興趣。《墜落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故事開始於一架註定墜落的私人飛機。擁有龐大新聞媒體帝國的大衛貝特曼,準備帶著前來瑪莎葡萄園島度假的一家人回紐約,他跟太太瑪姬抱著一雙兒女抵達機場,太太同時邀請了另一對好友基普林夫婦一起搭乘專機,還有一位在島上認識的畫家史高柏洛茲也在受邀名單上。當機上的乘務人員準備關起機艙門開始起飛程序時,史高在最後一秒匆匆趕上飛機,卻沒想到16分鐘後,全機人的生命就此改變。


當墜機事故發生之後,所有民眾的焦點,都鎖定在這件事上。大家想知道,飛機為什麼在如此良好的天候下發生事故?難道不是意外而是人為因素嗎?飛機上的幾個乘客中,有即將被起訴非法洗錢的金融投資客,有翻轉新聞體系的媒體大亨,哪個人有可能是此次恐怖攻擊的目標?跟這兩家富豪沒有關係的失意畫家史高為何一同上機?他跟貝特曼太太有染?大難不死並且救了小男孩而成為英雄的史高,在此前的畫作充斥著天災人禍的主題,甚至包括墜機事件,難道跟這件事故有關嗎?這樣的猜測彷彿在暗示我們,找到了那個被鎖定的目標,這次的意外就合理了。是這樣的嗎?有哪個生命是合理該死的?這兩個男人的妻子、孩子呢?只是執行工作的保鏢、機師、還有乘務人員呢?除了孩子之外,有沒有任何人是真的可以無辜置身事外的?


《墜落之前》從墜機事件作為開端,給了我們一副全景的畫面,而後一步步,帶出事件中每個人的背景故事,就如同在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座坍塌的帳篷,我們隨著作者的腳步,一根根樹立起支架,而後圈圍出帳篷下的空間,醞釀事件風暴的發生。我們看著這些人,在過去這或長或短的歲月中,是怎麼變化成如今的樣貌,而後在這個時候,不早不晚,正好趕上事情的發生。


畫家史高意外存活下來,同時發現貝特曼家最小的4歲兒子JJ也逃過一劫。這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生命的重量變重了,他擔負著自己和男孩的生命。因此他開始在茫茫大海中沒日沒夜、用盡一切力氣與意志地游,游向遙遠的陸地。


令人意外的是,最有效的求生激勵,不是自己,而是無助的他人。「希望」來自於此,當我們為了拯救他人而奮鬥時,自己的靈魂也意外被喚醒、被滋潤了。不管是海上墜機後憑意志力的長泳,或是在輿論焦點壓力下卻仍願意對無助地男孩伸出援手,史高一直都不是英雄,他也並未如此自居,卻發現自己在沒預想到的情況下,找回了孩提時期的那股勇氣與執著。當時那股純真信念所帶來的影響,竟然在多年後,幫他找到了拯救他人的力量。


悲哀的是,在海上的掙扎生存,看似殘暴,卻竟然更單純直接,不用猜測善意或惡意,不用左彎右拐,生就是生、死就是死。那樣的挑戰,更能激起我們奮力求生的想法。而人與人之間的猜疑、不信任,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想法,卻比那樣的生死關頭更令人覺得反覆折磨。不論是FBI人員陰謀論的調查方向、有心炒作輿論話題的名嘴康寧漢、或是JJ那被龐大遺產給動搖到鬼迷心竅的姨丈,甚至是富二代萊拉帶有不自覺私心的援助,都期望在史高身上,找到他們想要的答案,偏偏,他自己都沒有答案。是要繼續堅持自己的「已知的無知」,還是為了給大眾一個交代,乾脆「創造一個理由」呢?


當生命出現一個重大的轉折,我們很可能拼了命地去質疑,為什麼命運對自己這麼不公平,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為什麼不是他?為什麼不是她?可以預先準備的困難,我們願意視為挑戰,但突然發生、措手不及的事故,我們會覺得受傷、錯愕,似乎被命運擺了一道。


但看完《墜落之前》後,我會提醒我自己,重新解構這個想法。


你的人生,可能在沒預料到的地方,因為沒預料到的事情,被沒預料到的人所改變。搭上那架舒適豪華的私人專機時沒有人會想到,只因為一個人,所有人的生命都將徹底不同。我們埋怨自己的無辜受牽連,但那個觸發改變的人,背後卻也有自己尚未向我們展開演示的故事。那些「沒有原因」,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人生是一連串巧合所構築的必然,只是那個必然,我們在當下不一定有辦法理解。因此,與其浪費時間往前回首後悔、或往後眺望擔憂,不如實實在在掌握每一個當下的選擇,一直游、一直游,向著心中的北極星前進,我們才會有機會發現,原來真的能有到達彼岸的一天。


他一次次不停地來回游著,直到他回到五歲,看著傑克拉蘭拖著一艘千磅重的船游過舊金山灣,直到找回的那感覺--小男孩的深摯信念:

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一切都是可得的。
只要你堅持到底。

原來史高並不老,他還沒完蛋,他只是放棄了。--p97


墜落之前,我們也許經歷了許多,可能永遠無法回答「為什麼」,但,墜落之後,我們仍有機會重生,只要記得:


別放棄。
絕不能放棄。 --p47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自殺互助會

自殺互助會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5


《自殺互助會》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事業有成的泰德,關在書房中舉起手槍準備自殺,房門好好鎖上了,太太跟女兒也被他用計支開不在家,留給太太的提醒紙條穩穩貼在門上,一切準備就緒、即將扣下板機之際,一個陌生人的瘋狂敲門聲打斷了他的計畫。接下來,是一連串瘋狂的旅程,泰德被說服加入了一個自殺者的循環組織,在自殺之前先為社會執行公義、除掉各種走法律漏洞逃脫制裁的罪人,接著去幫忙完成上一順位成員的自殺願望,之後,就會輪到下一個成員來幫自己結束生命,讓家人不用一輩子承受他自殺的陰影折磨,看起來似乎是完美的安排。泰德有驚無險地完成了第一個任務,執行第二個任務時卻出了錯,意外的發生出乎預料,當泰德狼狽而驚慌地逃走,並求助學生時期舊友時,竟然察覺到他以為可以相信的「組織」,可能是個巨大的謊言!?就在一切將要崩盤之際,第一部的故事嘎然而止。翻開第二部的第一頁,我下巴差點掉了下來…


《自殺互助會》是阿根廷作者費德利可.阿薩特(Federico Axat)最新的作品,不斷在故事的推進過程中,推翻前面所獲得的訊息,作者將主角眼中的現實虛幻化,而幻想,卻被落實到眼前。在精巧的對話節奏與魔幻的場景敘事中,埋藏了一個又一個的蛛絲馬跡等待我們發現而後懷疑,文字是阿薩特變魔術的道具,他將它運用得十分巧妙。


當泰德在一步步重現他已經經歷過的過程時,發現其中有些細節不一樣,有些之前沒注意到的地方,他這次看到了,有些之前有的東西,現在卻不見了。他甚至無法分辨那些似曾相識的印象,究竟是短期記憶的de javu,還是他真地切切實實經歷過一次。如果那些事情沒發生過,他的感受怎麼會如此真切?他手中怎麼會握著他在目標家中撿到的馬蹄鐵?如果那些事情真的發生過……那些事情怎麼可能真的發生過?!已經死掉的人明明還出現在眼前!發生過的事情也不可能再次細細重現啊!


許多元素,是泰德掌握幻想(雖然他不願意這樣稱呼)與現實間的連結,就像電影【全面啟動 Inception】中那顆旋轉的陀螺,到底是用它來提醒自己想像中的夢境是真實經歷過的現實,抑或根本就是進入催眠狀態的搖晃鐘擺?馬蹄鐵、書桌上的手寫紙條、西洋棋盒、白袍黑人羅傑、妻子跟別人的照片、文件夾、心理醫生孩子的來電、甚至充滿詭異壓迫感的負鼠,那些彷彿介於真實與夢境間的物品,在現實中具有物理性質,在故事裡卻有更強大的精神磁場。其實我們這些讀者,也是在不知不覺間,成了被作者催眠的患者。


每一刻我們都在質疑泰德的記憶--或者說,我們的記憶--那些如此真實的記憶,會是假的嗎?我在閱讀時常忍不住往回翻,第一次看到這個細節的時候,泰德眼中看到的是這樣的狀況嗎?他聽到的說法是那樣的嗎?這個人的名字是這麼寫嗎?他真的撿起過馬蹄鐵嗎?前一個版本中殺掉的人,現在還活著,那更之前殺掉的人,真的死了嗎?


在夢境與現實之間交錯,我們自然也不再能分辨,哪些是想像的、哪些是真正發生過的事。作者任性地將我們的腦袋,按照他的規劃,攤平攪和後放進棋盤裡,這個格子放少一些、那個格子多塞一點,看起來當整本書看完後,我們必須退後一步,才能真地看清故事全貌。


如果不想被調戲,最好不要輕易挑戰,因為從決定看這本書的那一刻開始,你就註定掉入作者的陷阱了。閱讀的過程很像貓咪玩毛線球,越抽線越複雜,《自殺互助會》有毒,只要翻開第一頁就會中招,看了100頁卻又像什麼都沒看,一個轉折可以馬上推翻掉前面所成立的故事,我們的疑惑不比泰德少,線索卻不比泰德多。


為了維持大家的期待感,這次的試讀活動,我們每個人都只拿到整本書的其中兩個部分。看完113頁之後,我真的很想知道,這個讓我彷彿墜入五里霧中的故事,究竟是怎麼回事。尚未讀完全書,我無法跟大家保證這是一本100分的書,希望作者到最後能給我一個有說服力的交代。通常在寫讀書或觀影心得時,我都會(自以為)貼心地避免爆雷,讓大家能擁有知道關鍵結局的原始震撼。但是這次我已經無暇顧及這種貼心形象了,因為我跟大家一樣,正忙著敲碗等結局!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再見凱薩琳

再見凱薩琳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5


《再見凱薩琳》無法預測是愛情與人生最美好的變數


擁有高智商的柯林,從小頂著天才兒童的光環,但漸漸發現,在成長的過程中光環卻沒有辦法跟著他一起長大,這個(他深信的)結論困擾著他,成為他不能說的痛點。而於此同時,他也深陷另外一個無法逃脫的困境--「被名為凱薩琳的女孩拋棄」的詛咒,經歷過19次「被同一個名字的女生拋棄」的傷痛後,凱薩琳十九世的離開,就像在他肚子上開了個大洞般讓他痛不欲生,他決定跟死黨哈桑進行一趟療傷公路旅行。在旅程中,他突然想到,也許可以用自己(無限輪迴且屢試不爽)的悲慘遭遇,推論出一個數學上成立的失戀定理。只要能完成這個偉大的定理,也許可以一次掙脫兩個困境—1.「不斷被凱薩琳拋棄」還有2.「無法從天才兒童成長轉型為天才」。當他們陰錯陽差地拜訪了田納西州鄉間號稱擁有「裴迪南大公墳墓」的葛夏小鎮時,身為雜貨店店員兼導遊(兼受訓中救護員)的女孩琳西,會對柯林推導這個定理,產生什麼意想不到的幫助呢?


《再見凱薩琳》整本小說語調輕鬆詼諧,(曾經的)天才「兒童」(他本人堅持的完整稱號)柯林失戀的痛苦,總在他跟好友哈桑還有新朋友琳西的日常鬥嘴中,用一種可憐到好笑的狀態呈現在我們眼前。不管是不是天才,我們都曾想要從一段逝去關係所帶來的傷痛中走出,也許我們無法發現一個定理,但是我們總會在各種回憶、自我對話、或轉移注意力的過程中,尋找情緒的出口,受傷的心在那樣的過程中可以漸漸修復。


柯林最拿手的日常小遊戲,是字詞重組。同樣一組字詞,當打散了所有字母再重新組合排列之後,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意思。就像同樣是「凱薩琳」這個名字,卻代表著不同的人,即便是凱一世跟凱十九世明明是同一個人(風風光光奪回寶座),也因為成長了、彼此了解得更深入了,而成為了不同的一段關係。文字的重組,可以讓我們找到許多不同的意思。人也是一樣,要這麼敏感、仔細、多角度地挖掘,才能看到一層層不同的樣子,在愛情裡,我們又花了多少去認識對方呢?


從柯林與哈桑接下了訪談葛夏鎮口述歷史的工作時,這個過程讓他慢慢將關注的焦點,從自身拉開,放到其他人身上。仔細聆聽其他人的心聲與煩惱,不再像從前一樣,不自主地沉浸在自己的需求上,擔心自己無法成為真正的天才、無法成為重要的人。即便並非真的與眾人隔離,但當柯林只注意自己的需求、自己的煩惱時,不管是對凱薩琳們、或是對好友哈桑,都可能有著不自覺的忽略,就算是對話,也只將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而那樣的態度,也許正是導致每段戀情都無疾而終(而他本人一頭霧水)的罪魁禍首。


「......你太害怕有人會甩了你,所以你整個他X的人生都建立在不想被拋棄。這樣行不通,異教徒先生。不只是愚蠢,而且沒有用,因為這樣一來你既不是好朋友,也不是好男友。你只想到『他們可能不喜歡我,他們可能不喜歡我』,猜猜會怎樣?當你表現出這種態度,就沒有人會喜歡你。這就是你那該死的定理。」--p171


愛情沒辦法用公式計算,它的不可預測性就是它最讓人心動的地方。在沒預期到的時候降臨、在我們無法反駁的時候結束。我們常說數學是一種極致之美,科學家也深信,世界上最精簡的真理是數學,世間萬物的道理都可以用數學來解釋,因為數學不光是數字遊戲,而是面對世界的一種哲學、一種思考邏輯。但是愛情卻擁有最任性的變數,即便是最聰明的腦袋,也不可能完全掌握。


「我不覺得一個人有辦法拿失去的東西來填補空洞。……失去的一角一旦失去,就永遠無法再拼回去,就像凱薩琳。這就是我得到的心得:我如果真的有辦法挽回她,也無法彌補失去她所造成的洞。」
「也許沒有一個女生能夠彌補」
「沒錯。成為世界知名的定理創作者也無法彌補,這就是我一直在想的。或許生命不是為了要完成某些垃圾里程碑。……」--p.259


沒有一個人的出現,可以填滿任何一個人離去的位置。那樣的空洞,即便是同一個人回來了,也不會完美填補,因為人無時無刻在變化,不管是自己、或者對方。試圖去理解這個變化,並且因為這個變化而調整,讓每天都有新發現,每秒都有不同的火花,正是愛情雙人舞真正迷人之處。講述,同時聆聽,就像說故事時除了說的人要傳達自己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聽的人要接收得到才行,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行。這樣的小小理解與互動,在柯林成長的路上,是屬於他的「尤里卡」時刻。


但還有另一種方法,還有故事。柯林看著琳西。哈桑借她九分錢繼續玩牌時,她瞇起眼睛露出笑容。柯林想到琳西教他說故事的課。他們告訴彼此的故事,構成他喜歡她很重要的一部分。相愛才四天,就已經無庸置疑:這是愛情。他開始覺得,故事或許並不只是讓我們對彼此重要--故事或許也是通往他一直追求的永恆重要性的唯一方式。


柯林想到:比方說:我如果告訴某個人我去獵野豬的故事,即使是很蠢的故事,說這個故事也會稍微改變其他人那麼一點點,就如經歷這段故事改變了我。這是無限小的改變。而這個無限小的改變如漣漪往外擴散,越來越小但永遠持續。我會被遺忘,但故事會留下來。所以我們都是重要的,也許沒有到非常重要,但絕對不是零。--p274


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最值得期待的未來,不是我們找到了失落的一角,而是努力讓自己有能力填補起那缺失的一角,填充、磨圓、前進,並且在前進的路上,找到另外一個也在努力讓自己可以完滿的圓,而後肩並肩、一起向前探索這個充滿驚喜的世界。用差不多的速度,一同前進、協調轉彎,旁邊如果再有幾個好朋友一起探險,就更好了,那麼這世界,就不是只有兩個人眼中只看到彼此試圖組成一個圓,而是一群小夥伴,快快樂樂地翻滾前進冒險,那樣遼闊的世界,是在公式與定理之外,我們所無法預測與想像的世界,這樣一想,未來不就變得有趣多了嗎?


當周遭的景色掃過他旁邊,他想到我們的記憶與實際發生的事件之間的空間、預測的未來與真正的未來之間的空間。柯林心想,在那裡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他重新創造自己--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他變成天才兒童以外的人物,把自己的故事變得更好、更不一樣--有足夠的空間可以一再重生。--p275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打字機上的繆思(BBC影集原著《娃娃屋》作者重量級新書)

打字機上的繆思(BBC影集原著《娃娃屋》作者重量級新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5


《打字機上的繆思》作品將成為創作者生命價值的不朽延續


1967年,一個千里達出身的黑人女子奧黛兒,千里迢迢來到倫敦,希望尋找更好的生活,她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寫作天份與夢想,卻因為種族膚色而被當做異類看待,只能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圖個溫飽。當她終於有機會前往她朝思暮想的思雷頓藝術機構擔任打字員,她終於能離她想從事的文字創作工作接近了一點。但是一個在好友結婚派對上認識的男人,卻帶來了一幅令人驚艷而彷彿藏有故事的畫。提拔自己的主管快克小姐,卻因為這幅畫而產生了巨大的不安。


1936年的西班牙,舉家從倫敦前來度假的奧莉芙,擁有極高的繪畫天份,可惜不被從事藝術經紀的父親所認可,「女人不懂畫畫」這個觀念根深蒂固,讓奧莉芙鬱悶埋藏自己的天賦。但一對兄妹意外闖入了他們的生活。年齡相近的幫傭泰瑞莎幾乎成為她的密友,而英挺的艾薩克除了是個畫家之外,更是有抱負的左派青年。奧莉芙的創作熱情自此被點燃而難以壓抑,但是現實生活難道能如畫畫一般單純嗎?兩個身處不同年代,卻同樣受到繆思女神眷顧的女子,是否能突破社會的重重限制,讓她們的天賦在眾人面前閃耀呢?


《打字機上的繆思》表面上看起來,是兩個女孩子因為社會的壓抑、對性別的歧視,而無法站到人前接受推崇、無法自在發揮才華。但進一步也帶我們思考了作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創作無需理會世人的好惡,好的作品卻需要(應該)被看見。作品的生命從脫離作者雙手的那一刻開始,當因為社會觀念壓抑了作品的產生或是傳遞,其實就根本上來說,也是在扼殺生命,也許這樣的行為並不像動物受傷會感到痛、會流血,但是對於藝術來說,仍舊是一種扼殺,是一種死亡。


當我們想到思想家羅蘭巴特「作者已死」的理論,不得不去思考,假若作品在完成後便脫離了作者的掌控,不需要囿於作者原本創作的意圖,如何詮釋與評價,觀賞者應能自由提出自己的感受與想法。這樣一來,作者的出身又有什麼重要呢?性別是男是女,又有什麼影響?


只因為作者的身分,影響了作品所獲得的評價,確實是荒謬又悲哀的一件事。

(節錄)
「但妳只要告訴他是妳畫的就好了。」
「但那還會是同樣一幅畫嗎?」


如果因為擔心世人評價,而讓創作停擺,則無疑是對創作最原生的傷害。

(節錄)
「噢,不,別用道德的眼光看待這件事,奧黛兒,妳文字的力量並不會讓妳光環加身,妳不等於妳寫的東西,一旦別人開始讀了,那文字就不是妳的了,別讓妳的才能扯了妳的後腿,別把它像枷鎖一樣戴著。」…「一個『好』作品要能引人入勝,通常的後果就是創作者必須毀滅,我親眼見證過,所以不管妳是否覺得它是『好』作品,根本無關緊要,這很難接受,不過事實就是如此。當然了,我認為好不好也無足輕重,事實上甚至更加不重要。我覺得妳多慮了。」


在1936年的西班牙、和1967連的倫敦,都有一個擁有天賦的女孩,創作的內在動力源源不絕,卻因為外在大環境的限制,讓他們無法自由揮灑自己的天份。創作者也許無法獲得自由抒發、公開獲得讚揚的機會,但是創作的內在動力,卻永遠無法被封印,除非自己阻止了這項奇蹟的發生。


看到奧莉芙驚人天份的泰瑞莎,努力將奧莉芙推到眾人眼前接受她應得的讚賞,除了讓她獲取繼續創作的動力之外,更是未來生命的延續。但當奧莉芙選擇隱去了名字、在他人的背後噤聲時,彷彿她生而為人的價值也就此被抹煞。後來卻出現了眾人都措手不及的意外轉折,不管在意義上或實質上,奧莉芙自此就像不曾存在這世界上一樣。


但是,那些畫作卻像一幀幀生命片段的即時攝影一樣,被保留下來了。作品所留住的,不單是當時創作者眼中的景色,而是創作者之所以能留下這幅作品的外在、內在、情感、記憶、意念、衝動、期盼、幻想、絕望等等一切的總和,人的一生就是由這樣一個個重要片段所堆砌而成,唯獨創作者可以用她們的天份與能力流傳下來,而這些作品就這樣讓後世得以一再回溯一個人精采的一生。


當快克發現奧黛兒的寫作天份時,也同樣不願意這能力就這樣被埋沒,她努力要將這個女孩撬出她現在的困境,期待看到她能持續發揮自己的天賦,留下生存的證明。快克最後的選擇,無疑是給過去和現在的故事都有一個交代,對於友情、對於當時在大環境無奈變化下造成的悲劇,做個無愧於心的收尾。


每個作品都是透過創作者觀看世界的一扇窗,奧黛兒從千里達來到倫敦時,才發現這裡的現實生活跟從前讀到學到的都不一樣。而奧莉芙畫作中的田園、聖經寓言故事,則是捕捉到了她閉上眼睛後浮現眼前的世界,我們雖然無法親至,卻能透過作品領會那迷人的神韻。真實的面貌是什麼,可能早就不重要了,人們相信什麼才是重點,因為同一個故事可以有諸多講述的角度,人們只會看到自己想看的,如同書中所說「或許真相也正是藝術本質的祕密。」

(節錄)
……但世界上真的有完整的故事嗎?真的有藝術家的勝利嗎?真的有正確的觀看方式嗎?或者全都取決於光線的角度?……


《打字機上的繆思》緩緩抽絲剝繭,講述了兩個世代、擁有相似處境的兩位創作者的故事,將各種藝術作品存在價值與作者之間的關係做了一次自我辯證。輕輕點到現實環境因為性別、種族、資源、背景、地位所產生的歧視和限制,戰火蜂煙與保守社會的重重壓力下,創作的花朵仍舊能奮力綻放,而創作者的生命,也將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永遠流傳。

(節錄)
雖然上述問題的答案還有待證實,我卻覺得答案是肯定的,倘若我真的學到了任何事,那就是:藝術品最後的成功取決於—將奧莉芙席洛斯所言換句話說—作者本人擁有創造它的當下所秉持的信念。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巴別塔之犬

巴別塔之犬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5


《巴別塔之犬》我願意聽你說,好好說、慢慢說


一個普通的秋日午後,平靜的住宅庭院中,發生了女主人死亡的意外事件。作者卡洛淋帕克斯特,用男主人保羅的第一人稱「我」娓娓道來,帶讀者一起尋找妻子蕾西從蘋果樹上墜落的緣由。警方調查推測是意外,但保羅怎麼都無法理解,蕾西為何會爬到蘋果樹上。目擊整件悲劇發生的,是保羅和蕾西所養的狗狗蘿麗,身為語言學家的保羅,在注意到了家裡幾個不尋常的「線索」之後,決定開始研究讓狗狗說話的方法,希望能從蘿麗身上還原當天的真相。


《巴別塔之犬》將保羅的職業設定為語言學家,是給予他研究狗類語言的背景,但同時也是一種反諷--人類掌握了「語言」這項工具,卻丟失了「溝通」這個能力。如同蕾西是手工面具藝術家,創造出美麗的面貌,卻也遮蔽隱藏了內心。巴別塔的典故(維基百科請點此),出自於聖經故事,因為人類想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通天高塔來傳播自己的名聲,於是上帝變亂了人類的語言,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再暢行無阻,藉此懲戒人類的傲慢與自以為是。「巴別」源自於希伯來語的balal,意思是「混亂」,殊不知,真正的混亂隔閡不僅來自於不同的語言。


當保羅越理智地分析狗狗跟人類語言能力的差異、說明生理構造的先天不同、翻查前人的研究記載,或是整理妻子留下來的蛛絲馬跡時,理性冷靜的思考更凸顯了他的傷痛與整件事的荒謬。當他帶著蘿麗做毛巾實驗,蘿麗緊張得無法動彈,他終於意識到,不說明不溝通,自己的意圖就無法被得知,不管自己心裡是多麼有邏輯地推導至此。


故事中也有太多次,因為語言的無心、誤解、或是唐突,而造成的非故意傷害,例如議論鄰居的墜樓意外、提醒創作抽象面具時考量家屬的接受度、分享自己為對方發想的點子,甚至夫妻倆人對生育下一代的缺乏共識等等。語言是我們創造出來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卻常常在這項工具上絆倒自己。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卻漸漸難以溝通。


當我們無法使用同一種語言的時候,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找到共同溝通的方式,我們會仔細解讀對方的每一個舉動,希望能讀出對方真正的想法。但是當兩方使用了同一種語言之後,語言卻狡詐地變了個樣,明明使用同一種語言,卻開始讓語言穿上不同的外衣,明明心理想的不是如此,卻口是心非到自己都差點相信。


到底是距離造成了不信任,還是不信任隔開了距離?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表象符號,可是人心的複雜,讓那些符號有了隱藏的武裝,武裝起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擔憂。而傾聽,是理解的開始,也是溝通的基礎。只有當我們意識到這一層,才能真正邁開雙方接近的第一步。真正的聆聽,足以穿越語言屏障。如果保羅將現在傾注在理解蘿麗語言、以及想跟蘿麗溝通的心,放在那時的蕾西身上,同樣的,蕾西也願意敞開自己封閉的心門,讓對方真正靠近,聽到自己心裡想說卻說不出口的話,才有辦法展開溝通與和解。


最嚴重的問題,是蕾西讓語言在他們之間失效了,她寧願戴起那個美麗女孩珍妮佛的面具開始偽裝演戲,裝做自己很快樂,裝做自己沒事,而不願意讓最愛的人對自己伸出援手,她生病了,可是她選擇推開丈夫的手,自己一個人面對她扛不起的一切,實在讓人心疼。


我們無法用這個故事來批判是非對錯,我們總說,放棄自己的生命,是對深愛自己的家人非常殘忍的一件事,但不是當事者的我們,也真的難以想像她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作者讓語言的裝飾性/虛偽/抽離,巧妙地跟蕾西創作的面具做了對照。蕾西的面具最迷人的部份,在於她跳脫了「形象」的描述,當她在製作亡者面具的時候,她花了很多時間跟家人訪談,了解製作對象的故事,她粉碎了面具「形象描述」的限制,用這個如此表象的形式,去捕捉對方最真實抽象的情緒樣貌、還有經歷夢想。與此同時,語言其實扮演了同樣的角色,我們試著用語言去描述一個狀況、一種情緒,語言透過字詞的準確度,逐漸逼近被描述物,但是語言本身卻是沒有情緒、不帶批判的中性工具。


被想騙你的人欺騙,其實是很剛好的事,因為這就是對方處心積慮的目的。有點殘忍,也有點悲哀,但卻是現實世界。原本被設計來相互理解的「語言」,變成施展幻術的「道具」。當每件事都被罩上了面具、被包裝了謊言,那麼對方再怎麼努力想分辨,看到的也只有防護罩而已。只有真正願意溝通的人,才有辦法溝通。


想理解對方的人,必須有勇氣擊倒這座高牆,用傾聽作為橋樑,才能夠抵達對方的內心。


如果你是那個將自己鎖進高塔、埋怨全世界沒有人理解自己的人,也許可以想想,是不是自己將這座牆築得太高,將這張面具美化得太生動,而將真心想理解自己的人,拒於千里之外了呢?


在回溯兩人的過往、和持續尋找讓蘿麗開口說過的過程中,保羅漸漸從回憶裡拼湊出那段時間生活的細節,卻驚訝地發現,除了他以為自己有注意到的互動之外,還有許多自己看到卻視而不見或暫時略過不談的問題,包括蕾西的情緒、也包括兩人的關係。


當故事接近尾聲,我們隱約可以感覺到那股加諸在蕾西內心的沈重枷鎖,在自我找不到出路,又無法順利握住伸來的援手時,「結束生命的召喚」將轟鳴在自己的孤獨堡壘裡,讓人漸漸聽不到外面世界的聲音。作者用極為溫柔的一大篇幅,描寫了蕾西表象與內心逐漸分離剝落的過程,在蕾西生前的最後一段時間,是如何走向終點的。作者在這裡的筆法突然轉換,卻美麗得令人動容,當「我」讀出了「妳」的心思與寂寞,這份寂寞終於能夠不再寂寞。


坦林的故事,哀傷而美麗,同樣一段話,第一次讀來是毛骨悚然,第二次卻讓人感到一陣酸楚。

(節錄)
你帶走的是我騎士團中最好的武士。要是昨天我早知道今日的事,我絕對會挖出你的兩個灰眼睛,放進泥土做的眼睛;要是昨天我早知道你不會屬於我,我絕對會無情的挖出你的心臟,放入一個石頭製的心。


真正想說的話,也許藏在語言後頭,只要願意用心聽,總有一天,我們一定聽得見。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惡魔學者

惡魔學者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5


《惡魔學者》地獄的入口就在你我心中


一個研究約翰密爾頓《失樂園》的學者大衛厄曼,日日往返於「抽象卻近在咫尺的撒旦地獄」、與「實際卻疏遠的現實生活」之間,跟這個世界最真實的聯繫,就是他最愛的小女兒黛絲,也許再加上一個彼此了解、同為學者的知己依琳。當大衛接收到神祕邀約前往威尼斯出席一項活動時,女兒卻從飯店的屋頂墜河,每個人都告訴他「孩子死了」,他卻知道,是有「誰」帶走了她。他該怎麼找到心愛的女兒?在威尼斯親眼所見的恐怖現象究竟代表著什麼意義?他的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從大衛前往威尼斯後所開始經歷的一切詭異遭遇開始,每件事情好像都只點到為止,讓讀者猶如墜入五里霧中,伸手不見五指。一般來說,遲遲不說清楚前因後果很容易讓人產生煩躁感,但這個故事充滿了神祕氣息,越接近尾聲,越是讓人欲罷不能。

(節錄)
我觀察一分鐘就好,下樓對這男人或其他等我的人報告,接著我就離開。享受免費假期,拿錢閃人。信守我的承諾。
事實呢?我走進那扇門,不是為了瘦女人的錢,也絕非完成自己答應人家的任務,原因其實更簡單。
我也想一探究竟。(節錄)
這同樣是我們閱讀時的心態。


最根源的問題在於,惡魔無法單獨存活,或說,如果沒能成就邪惡,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撒旦對上帝將他們逐出天堂的報復,是誘使上帝新創世界中的人類墮落,因此,惡魔必須要透過人類而存活。於是,人類的接受與服從,是惡魔存在的重要關鍵。


當大衛一路追查黛絲的下落,魔鬼一步步逼近,它要大衛找出它的名字,證明它的確實存在與能力。認出、認同惡魔,就等於讓它進駐、生根,惡魔的力量,要在接受它後,才會真正發生。


隨著大衛的腳步我們漸漸看到,最大的關鍵都在人的心裡。如果你對惡魔開了門,惡魔自此就能登堂入室了。它將開始徹夜耳邊低語,與你一起詛咒神對自己的棄而不顧,給你虛假的力量與安慰,誘惑你一舉踩過善良的界線,接著,便是永無止盡的高速墜落。

(節錄)
這個存在—這個無名氏—不斷對我展示它的能耐。它在找一扇門進入人的心裡。在悲痛、憂傷、忌妒或抑鬱之際,趁虛而入。
或是求助無門的時刻,而且不在乎伸出援手的人是誰。
它會摧毀那道你以為自己辦不到的牆。 --p.93


因為受盡了生活的折磨,而不再相信神(或是各種善、好),是否就是接受惡魔的開始?當絕望的人們開口求援的對象,從神轉向惡魔的時候,便是惡魔復甦之處。


我並沒有看過《失樂園》,但是《惡魔學者》中作者安德魯派柏Andrew Pyper對《失樂園》這本文學巨作的種種引述和延伸,不只顯示了作者的博學,更因為穿插其中、眾多優美而隱晦的詞句,營造出了一種呼應史詩的龐大格局。


大衛不放棄地探究各種可能的痕跡,只為了尋找到女兒的下落。一路上他碰到惡魔化成各種樣貌接近他,而他也一步步地確認了惡魔的存在。這個過程是往外的尋找,同時也是往內的探求。攤開地圖,大衛開始一路上的追查,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他的行動、是他遭遇的種種詭異事件,可是更深沈的掙扎,都是在內心,他必須獨自面對魔鬼的接近,在它的不斷威嚇與動搖中,堅持自己尋找女兒的信念。兒時的痛苦回憶,夫妻關係的破裂,身處在這個世界上的孤立蒼白,每一次的動搖,都是人類與魔鬼的角力。一旦鬆手低頭了,就是墜入地獄的開始。


這時候我們忽然發現,地獄並不遠。


《惡魔學者》用具體的故事情節,寫抽象的惡魔恐懼。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魔鬼那些高深莫測的言行、或難解的深意,而是字裡行間籠罩著的邪惡誘惑,就像隱隱透出紙背的邪惡,讓人感到一股森冷寒意。


對於不相信可見之外有其他事物的人,閱讀本書可能會有些許門檻,覺得不耐或認為故事沒有說服力、甚至過於自傷自溺。但是《惡魔學者》不該被輕易套用二分法,落入「相信神與不信神」、或「相信神祕力量與不信神祕力量」的兩種宗教小說類別。


《惡魔學者》探索了人類痛苦的真正成因。盤據在文字中的黑暗氣氛,將我們害怕的撒旦,稀釋滿佈成每個人面對生活中恐懼與人性脆弱的一次次試煉。當人們因為覺得自己已承受不住無盡的痛苦折磨,對於神的企求呼喚卻始終無法得到回應,於是憤而轉向魔鬼。在人生不間斷的考驗與打擊中,對於良善信仰的堅持已失去力量,於是向惡魔投降。它接著慢慢籠罩我們的生活,那些在我們眼前一如行屍走肉、或是被陰鬱氣氛包圍而心神喪失的人們,便這樣在魔鬼的牽引下,一個個拖入地獄。


《惡魔學者》提出了一個神與魔鬼千古角力的難題,真正的答案也許老套,卻用了一個不同於以往強度和角度的故事來解題。
(節錄)人類可以用愛克服邪惡,無需運用其他超自然的力量。--p.102


如果有特定信仰,閱讀這本書一定非常有感。如果像我沒有特定信仰,更能夠藉此一窺撒旦所代表的「惡」究竟如何腐蝕人的心靈。我們真正需要恐懼的,不是惡靈如何恐怖殘忍、或是傷害我們與我們所愛的人,而是我們竟有可能如此輕易臣服於邪惡,讓魔鬼將我們拉下地獄。


(節錄)
天堂之戰從未以地獄當戰場,也不曾出現在人間。戰場在每個人的心底。
心自有所屬,在它自己裡/地獄就是天堂,天堂也是地獄。--p.126


佛家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我們以為天堂和地獄都在遙不可及的遠方,必須跋山涉水才能到達那個我們想去的地方。但是其實我們真正生活的人類世界,扁窄得像一條線,這條線以外的遼闊分屬於天堂和地獄,正一左一右地依伴於我們兩旁,隨時隨地,我們都必須要回應對良善美好的信仰、以及惡魔要脅誘惑的召喚。《惡魔學者》給我們看到了在這一條窄窄的人生界線上,踽踽獨行、掙扎求生的痕跡,每一秒鐘,都將要墮落,每一呼吸,都能得救贖。


還好我們並不孤單。惡魔在人間,天使也在人間。


(節錄)
太陽啊,該如何告訴你我痛恨你的光線
它讓我回憶起,我是如何墜落的—p.96


撒旦抱怨太陽,因為太陽提醒了它、還有遭到引誘而投靠惡魔的人們--那些過去的美好早已遠離。但永遠別忘記的是,愛就像恆久不滅的陽光,照亮了一個人生命中的每個角落。只要愛存在,我們已回到天堂。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流沙刑【Netflix影集書衣版】

流沙刑【Netflix影集書衣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5


《流沙刑》越掙扎越深陷的絕望天堂


瑪雅是個生活在瑞典高級社區動物島(Djursholm)的高中女生,本該面對的是青春期變化、同儕認同、自我成長的種種問題,但我們看到的,卻是她身為校園槍擊案倖存者的故事,更準確一點,是校園槍擊案共犯嫌疑人的故事。瑟巴斯欽是瑞典首富的兒子,他從小到大享受著被人注視與擁戴的光環,這樣有能力睥睨一切的天之驕子,愛上了瑪雅,讓瑪雅從原本僅只是「『平凡』上流社會子女」的身分,一下子躍升到眾人注視、那舉世唯一的位置--瑟巴斯欽的女友。


當兩個時值青春期的年輕孩子相遇,略帶叛逆與狂放的個性,在他們優異的家庭背景下,我們原該擔心的是他們原生家庭給予的優越感,造成他們與其他社會族群的摩擦,卻沒想到衝擊我們的,是首富在家中被害身亡、以及校園槍擊慘案這樣的慘劇。瑟巴斯欽在瑪雅的槍下結束了生命,除此之外,瑟巴斯欽的爸爸、還有班上的老師、同學、甚至瑪雅的好友艾曼達也死了,剩下瑪雅獨自面對將她視為「槍擊案叫唆主嫌」的指控,大家都想知道,那一天之前發生了什麼?事件當天的現場真相究竟是什麼?她是否應該為這一切負起全責?


故事透過幾個主線進行著,一條線是辯護律師桑德,企圖聚焦在「瑪雅並未參與策劃槍擊殺人,瑟巴斯欽情緒上的失控並不是瑪雅所造成,因此她同樣是此案的受害人」這個邏輯上,循序漸進在法庭上從外部視角來解讀案件的蛛絲馬跡。一條線是瑪雅從她與瑟巴斯欽戀情初始,細細回憶他們關係的變化,還有瑟巴斯欽逐漸崩潰的人生。還有一條線,則是穿插給予重要資訊,讓我們逐步理解在殺人與校園槍擊案發生前的種種細節。


《流沙刑》給我一種不太同於以往犯罪小說的體驗,弱化了瑞典犯罪小說常見的冷調色彩,情感的成分在這個故事裡特別濃,故事主述是從瑪雅的角度來進行,我卻無法控制地為瑟巴斯欽這個角色感到哀傷。父親克萊斯法格曼在事業與財富上的偉大成就,給予他「無可挑剔的魅力與權威」,進而導致他採取菁英主義對待自己的兩個孩子,瑟巴斯欽在哥哥盧卡斯優秀表現的對照下,被父親視為是家族的汙點,他卻沒有勇氣與能力反駁,只能日復一日地聽任父親鄙視催眠,並潛意識坐實這樣的評價。


當瑪雅與瑟巴斯欽分手時,家人的態度展現了兩個家庭的巨大差異,就是這種差異讓瑪雅最後能撐過那一切,瑟巴斯欽卻無可挽回地走上絕路。故事前半部瑟巴斯欽曾經出現的意氣風發,愈靠近才愈理解其中的孤獨悲涼。在父親冷漠而全面地忽視與放棄態度下,他不知道該向哪裡尋求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關愛,瑪雅是他的浮木,當他注意到自己深陷流沙的吞噬時,他恐懼地緊抓浮木不放,早已自顧不暇,根本無法關心瑪雅是否仍能牢牢攀住岸上的大樹,即時阻止兩人滅頂。


瑟巴斯欽面對中東裔同學薩米爾的挑釁與排斥態度,一來源自父親長久壓迫所產生的自卑感,在刺激下尋找釋放的出口,二來感受到瑪雅與薩米爾的特殊情愫,終於令他恐慌暴走。


故事至此將兩端連結在一起,校園霸凌與家庭霸凌隱隱互相對照,當社會開始較有意識關注校園罷凌的恐怖影響時,別忘了家人間的暴力更是殘酷,那種折磨不一定是生理上的,有時候心理上的施暴更為綿密而全面。原應給予源源不斷親情溫暖的關係,卻成了逃脫不了的惡夢,卑微乞求父愛的同時,還會因為父母的失望而不斷自責。無法破解的惡性循環,將在某個關鍵時刻一舉潰堤。


瑟巴斯欽與瑪雅,出身富裕,外貌出眾。因為現實條件的「完美」,他們無法讓外界理解自己的孤立與需要支援,而外界同樣忽視了他們的絕望。在外人看起來他們已經過著天堂般的生活,所有的求救訊號可能都像是青春期的無病呻吟,「你會沒事的/妳可以辦到的。快快振作起來,不要再像個孩子般地耍賴逃避了!」就算注意到他們的異樣,也不會體認到他們已在失控邊緣。到了最後,瑟巴斯欽早已無力自救,準備任由自己下沉,生存本能卻還是讓他一隻手拉著女友不放,我想他死前對瑪雅說的話,是他最後虛弱蒼白的愛和抱歉。


那樣絕望沈淪的過程,對於像瑪雅這樣十幾歲的少女來說,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將另外一個已經深陷流沙中的人救出。當救援者也跳下去時,兩個人最後只會一起抱著沉沒而已。他們最需要的,是來自外界堅定而穩固的支持與救援。這樣的救援體系,應該來自學校、應該來自社區、應該來自家庭。可惜的是在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這三方面全部都是失能的。即便「他們」表現得如此政治正確而體貼,卻因為每個人只專注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只用心在維持他們心中美好的自我形象,那些詢問、那些關懷,潛意識都建立在「不要煩擾到我」的需求上。因此他們兩個人感受到大人們、朋友們的無聲拒絕,於是不抱任何期待地配合演了一齣戲--「不需要你們幫忙,我們很好,謝謝。」最終,迎來了那樣的悲劇。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莫琳.派森.吉莉特援引自身律師執業的經歷,透過法庭審訊的節奏與方式,反覆挖掘主角回憶的真相與心中的真實想法,這種交錯著中性解讀與主觀判斷的敘事方式,建立起頗為真實有感的法庭戲場景。


而閱讀前我沒有預料到,在這麼沉重的校園槍擊案件中,還疊加了另外一個更沉重的移民與經濟問題,如果說社會貧富的經濟衝突,重擔卻落在青少年身上體現,那未免太過殘忍。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扣問,藉由角色的嘴巴,說出她對移民問題、難民問題、社會貧富不均的經濟問題等種種社會現況的疑惑與批判,這個嘗試令人眼睛一亮。


種族與貧富的對立,在這樣一個校園槍擊案件中,作為背景式的存在,不著痕跡卻又舉足輕重,著實是對世人眼中高福利瑞典、進步祥和社會的批判與提醒。美好的形象底下有多少支撐正開始動搖?開放又包容接納的態度,究竟是漂亮的場面話還是真能身體力行?這些問題也許太過沈重,但是如果能透過驚悚的犯罪小說,將這些社會問題帶到讀者的面前,更能擴大其帶來的影響力並且引發讀者的思考,正視這些問題的後果與代價。


案件走到尾聲,五歲的蓮娜從未真正出現在故事情節中,卻持續在瑪雅心裡佔有重要地位。因為她是如此單純美好的存在,瑪雅自己與那樣的純真美好已永遠隔離。她也許曾經憂心,蓮娜的未來會跟我走上同一條道路嗎?在同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能不能出現不同的結果呢?當故事的最後,結束在那個暖暖的眼淚與深深的擁抱時,我衷心祈禱我們能守護一個更好的世界,讓我們深愛的人,未來能天真快樂地生活在其中。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10號艙房的女人

10號艙房的女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5


《10號艙房的女人》非自願偵探的惡夢


蘿拉布萊洛克因為身為旅遊雜誌記者的工作關係,受邀搭乘名為「北極光號」的豪華精品郵輪處女航程,卻在出發前三天,住家遭到小偷入室竊案,最可怕的是,她與小偷正面遭遇了!雖然只受了一點傷、整個包包被偷走,但還好人沒有大礙,因此她堅持把握難得代替老闆參加此次採訪行程的大好機會,照原定計畫上船。然而,與小偷近距離接觸後死裡逃生的恐怖經驗,讓她在上船前幾乎無法成眠,嚴重睡眠不足、受迫害恐懼、藉由酒精強迫放鬆、加上長年的恐慌症用藥,讓她的此趟行程幾乎註定是場災難。但她仍舊試圖振作。直到,她幾乎目擊,隔壁房間似乎有人遭到謀殺後落海,當她急忙找來船上的保全人員試圖查明真相時,卻發現,隔壁艙房根本無人入住,但她明明曾經跟住在隔壁房的女生借過化妝品,全船卻沒有一個人看到她說的那個女生,除了蘿拉自己......


《10號艙房的女人》是個在海上的密室殺人事件,一艘追逐北極光的小型豪華郵輪,只有10間倉房,內部奢華美麗但卻異常「精巧」,女主角的工作必須要與人交際、「享受」此段航程,但是上船前的驚恐遭遇,卻調動出她的恐慌症狀,失眠、酒精和藥物的催化,造成船艙空間感時大時小,加深了壓迫的窒息氛圍,讓她在故事的前2/3,都處在一個躁動崩潰的邊緣,我們透過文字都可以感受到那樣飄忽的反覆與自我懷疑。


密室殺人事件是推理故事的常見經典,最值得玩味之處,就是因為封閉的特性,讓我們知道兇手在行凶過後還無法離開,因此每一個跟主角擦身而過的人,都可能是兇手,每一個試圖幫助主角的行為,都可能是為了打探主角知道了多少。蘿拉在那樣極端脆弱的精神狀態下,極需要找到可以依靠,或可以相信並且相信自己的人,但故事的發展卻讓我們不斷推翻前面的猜測,每個人說的每句話,看似無心,卻又都像極了別有所圖。捧著書的我,完全感受到她用僅存的意志力在支撐自己,在幾乎獨立作戰的狀態下,堅持希望找到真相,幫助那個在落海前跟她一樣面臨生命威脅恐懼的女人。


無法證實的凶案、沒人看到的屍體,最糟糕的是--船上沒有人失蹤。如果真的有人落海了,那麼至少該有人不見吧?經過了一番探查之後,卻沒有人見過蘿拉聲稱曾交談、「住在10號艙房的女人」。這一切是否只是蘿拉在傷害竊案後,精神耗弱加上酒精與藥物催化下的想像呢?當我也快要開始感到不耐地往這方向推想時,故事開始反轉,「不存在的女人」出現了。


另一方面在倫敦,新聞出現了倫敦遊客蘿拉布萊洛克參加郵輪行程失蹤的消息,我們注意到日期,是船上故事的幾日後。這幾日的時間差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蘿拉真的出事了嗎?是因為堅持要查出「不存在的女人」到底涉入了什麼陰謀而失蹤?


從這裡開始,我瞬間收斂回即將渙散的心神。本來以為死掉的女人還活著,這謀殺案件還成立嗎?蘿拉收到警告她繼續調查的威脅,表明她真的「目擊」到了什麼,但到底是什麼?她試圖振作起連日缺乏睡眠的頭腦,在誘發她幽閉恐懼症的船艙中前後尋找。每個人都不可信。傳聞靠踩著女人屍體往上爬的媒體女強人、剛受到妻子背叛的知名攝影師、略顯浮誇的極限旅遊專家,還有、經歷過不愉快分手的同業前男友,每個人似乎都有成為兇手的「潛質」。


如果單純因為出發前遭受生命威脅的經歷,讓她對可能的受害者感到有一股同病相憐的責任,繼而促使蘿拉這樣鍥而不捨地追查真相,甚至在自己的生命可能也遭受威脅的狀況下,也並非以自保為第一目的,動機確實稍嫌薄弱,許多看似鋪陳的線索,也只是故意誘導擾亂讀者的安排,未能將各種煙霧彈資訊好好收尾是較為可惜之處。但當她與神祕女子相遇後,我更想知道女子的身分、與那天晚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蘿拉在並非自願的情況下,因為好奇心、因為責任感、也因為疲憊的身心狀況無法時刻做出聰明合理的判斷,於是被迫推著追查線索與真相的劇情前進,卻讓自己越陷越深,透過倫敦方數日時間差的消息公布,更讓人心急於蘿拉是否真的連帶遭受波及。


故事的最後1/5,我們漸漸拼湊起全貌。我只剩下最後一個懸念亟需獲得解答,新聞上打撈起的屍體,究竟是不是蘿拉?當閉上眼睛裝做不知道,就可以換得安穩的生活,我們的道德感與正義信念將受到最直接的考驗,自己的生命在真相的天平上,會得出它應有的重量數字,但是堅持信念的價值,卻無從衡量。想知道真相嗎?真相必須由你自己來看。但給你一個誠懇的建議--看之前,好好睡飽、別喝酒、別吃藥。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惡鄰

惡鄰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1/25


《惡鄰》恐懼是暴力最政治正確的催化劑


頗具知名度的建築師藍道夫,對於來探望自己因殺人案入獄的父親,始終感到不自在。父親從藍道夫小時候開始,就不掩飾自己熱愛收藏槍枝的嗜好,也曾經試圖將他培養成射擊高手。但熱愛和平、厭惡暴力的藍道夫卻極端排斥,導致他與父親漸行漸遠、終至陌路,雖然他仍時常回想起小時候想更親近父親的期望,卻也忘不了父親對自己的失望、以及自己怨恨父親崇尚暴力所帶給全家人的恐懼。長大成家後的藍道夫,與妻子瑞貝卡及一雙兒女和樂地一起生活,與一般的中產階級家庭無異。直到他們搬進新買的房子,住在地下室的迪特.提貝瑞歐斯,一開始釋出善意友好往來,漸漸卻開始對瑞貝卡表達愛意,並且惡意指控這對夫妻性虐待自己的孩子。這家人平靜的生活開始籠罩在騷擾和恐懼之下,法律卻對這樣的行為無可奈何,他們該如何保護即將崩壞的生活?


《惡鄰》創造出了一種無孔不入的恐懼環境。住在主角藍道夫家樓下的迪特,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做出傷害人的行為,卻在他們夫妻心中種入了恐懼的種子,他的窺視、書信、挑釁、指控,只需要不時地澆澆水、放放肥,恐懼就這樣生氣蓬勃地茁壯長大了。


藍道夫從小就抗拒暴力,對於父親喜愛槍枝的行為極端反感,潛意識卻又仍是個亟欲跟父親親近的男孩,他就在這樣的拉鋸情緒中長大,父親因為對他放棄射擊的失望,而躲回自己築起的堡壘中,因此藍道夫始終埋怨父親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缺席了。直到他也成為了父親,沒意識到自己正在複製父親抽離家庭生活的模式,直到在惡鄰居的騷擾與威脅下,感受到極端的害怕與無力:威脅就在眼前,自己卻無能為力。他突然可以理解父親的恐懼了,原來持有槍枝是父親自我保護、不致被無力感壓垮的方式。


在作者Dirk Kurbjuweit筆下,藍道夫成了那群他自述「中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享受優渥有品質的生活方式,祈禱他人為自己解決麻煩,面對問題選擇獨善其身,可以在美好假象下安穩生活。這樣的小世界在外來刺激下,產生了崩解的威脅,卻也讓他們一家人變得更團結,這變化本身是種諷刺、也是種省思。


這樣一個(群)不願意弄髒手、自視為有教養的優秀份子(民族),期望用和平理性的方式去解決一切問題,不屑一切粗暴的行為與思想,更抗拒評估血液中是否流有崇尚暴力的邪惡DNA,因此堅信只要向著反方向走就對了。但這一切堅持,在自身與家人的財產及安危受到威脅的時候,是否會開始退守?對法律制度的信任崩解、對國家體制的失望,轉而決定依靠自己,似乎是這時最佳的選擇了。


這麼熱愛和平抗拒暴力的藍道夫,卻越過了那條堅持和平拒絕暴力的界線。我們目睹恐懼扭曲了我們的心靈,催促我們跨過臨界點,就算明知對方的行為罪不致死,卻會因為擔心自身受到威脅、而無法無視對方的存在。


《惡鄰》循序漸進地描寫人心從崇尚和平、抵制暴力,到接受暴力成為一個選項的過程,轉變來得如此合情合理。主角在面對現實的過程中,也不斷回溯父親給自己成長過程帶來的影響。他始終在抗拒跟父親「崇尚暴力」的行為掛勾,也不肯承認自己會受到父親的影響,卻在這次對抗惡鄰居的過程中,逐漸面對所謂傳承這件事,不管是相似、或是故意抗拒逃離,不管下一代想變成上一代,或是不想變成上一代,前人都不可避免地有極大的影響力,無法完全切割,這樣的心態也能間接映射到當代德國人看待過去歷史包袱的複雜情緒。


「我們應該搬家嗎?」我問。我們先前討論過這個辦法,後來也斷然否決。這個方法顯然可以徹底甩開這頭怪物,但是我們都認為不能屈服,我們才是對的那方,完全不想屈服於不公不義的另一方。我們喜歡這間公寓,這是我們的家,我們的中產階級堡壘、老年的保障。 我們兩週前便討論過,但是現在更絕望。我想一走了之,妻子不肯。

「不可以,」她說,「如果有人該走,也該是我們下面那個 。」--P.151


對我來說,終結這局面的最好方式,首先可能是選擇「離開」。但如果牽涉到「放棄家園」這樣的問題,答案還是那麼堅定嗎?由於藍道夫並未堅持,也未能說服妻子搬離這個地方,寧願讓事情演變成他最反感的暴力解決,我無法不猜想,這故事也許不光是表面在講述一個家庭面對一個懷有惡意的鄰居脅迫事件,是否有可能同時隱喻了中產階級對於下等階層入侵與威脅生命財產的恐慌、甚至暗自反省批判了近年來異常蓬勃的極右派民粹思想。瑞貝卡在極端憤怒與恐慌之下,脫口而出「我們下面那個」(原文讓她使用了Untermensch這個字眼,意思是劣等人種,在納粹時代主要用來指稱猶太人、吉普賽人與斯拉夫人之語詞)的時候,藍道夫第一時間也心慌地暗自為妻子辯解成「樓下那個人」,很難讓人不聯想到社會群體對「劣等人種」(在近年可能直接聯想到外來的移民、難民群)的恐懼與排斥。


我常問自己,結束迪特.提貝瑞歐斯的生命究竟對不對。這不是小事,我不會等閒視之,只是這些想法折磨著我。他從未攻擊我們,也許我們可以繼續忍耐度日,等待他受夠瑞貝卡的爆走情緒。但是他真的有厭煩的一天嗎?我們永遠都無法擺脫恐懼,因為我們不知道迪特.提貝瑞歐斯究竟打什麼算盤。每當這番沉思過後,我從不教訓自己是非對錯,迪特.提貝瑞歐斯的死讓我良心過意不去,但是我也無法想像繼續與他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最令我放不下的是他只用言語攻擊我們,從未有實際的暴力行為,他凌遲我們的心,卻未加害我們的身體,他只是用複雜的文化工具— 也就是詩,雖然寫得很差— 攻擊我的家庭。到頭來,我們才是野蠻人。--P.231


無所不在的恐懼(而非暴力、衝突)正是導致這齣死亡悲劇的直接原因。因為恐懼自身或家人受到傷害、現有的生活被剝奪,而逐漸失去理性自制力,轉而訴求私法正義,透過《惡鄰》的描寫,我們幾乎已對這家人產生了同理心,但是這選擇帶來的究竟是否是好結果,則必須由你自己來判斷。作者也許並沒有要給我們一個答案,而是描寫出這種情況,讓我們注意到,每個人都可能在各種情況下走到底線前。


--下文有結局雷,請慎入--


法律沒有任何漏洞,一定要賞罰分明,所有規定都有絕對權威。任何例外都有損法治。然而法律不會永久流放犯人,只會加以懲罰:犯人一旦服完刑期就能出獄。但是我沒有那個選擇,因為我沒受到懲罰,沒負起責任。所以我永遠無法卸下重擔,這輩子都只能忍受殘酷又可恥的罪惡感糾纏。--P.240


為什麼父親不直接槍殺迪特.提貝瑞歐斯,而要帶著槍來交給藍道夫執行呢?因為這始終是藍道夫的事,父親知道,不管他是否介入,藍道夫都會、也必須要自己處理,因此他對自己兒子最大的愛,就是挺身而出承認行凶。而藍道夫也理解了,自己期望父親出手,便是在推卸自己應該負起的人生責任。在恐懼的威脅下,訴諸暴力自保的想法彷彿合理,可是我們仍須面對,生命在眼前消逝的重量,會壓在心上沉甸甸一輩子。我想,不管在哪一層次的主題上,《惡鄰》都沒有要給我們一個未來行事決策的明燈,或告訴我們怎樣才是正確的選擇,而是客觀地描寫出,走到這個困局時的真實人性反應,我們該想的是--「那是否是我最真誠面對自己的選擇?」而後,正視越過道德紅線的後果,並用一輩子承擔。


因為,「我有選擇,那是我的決定。」 --P.242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212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