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賢的所有評鑑

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由此而生的危機?

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由此而生的危機?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06/16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p.34
過去幾十年來,公共空間日益被搶占位置,這群人多為自學,「無師自通」的他們既鄙視正規教育,也不把實務經驗放在眼裡。「如果要有經驗才能當總統,」漫畫家兼作家Scott Adams曾發了一則推特:「那請你隨便聽一個執政課題,我都能請頂尖的專家在一小時內幫我惡補到會。」



近年,美國的川普和各國的政治都有這股「素人從政」的風氣。別說是在各自領域獨領風騷的菁英,就連平凡如我老爸,都能在看過新聞後對政治能口若懸河,說得好像他來執政都做得更好。

p.39
政治學者Richard Hofstadter說:「在原始的美國夢裡,相信一般人可以變得無所不能。世人普遍的想法是,他可以不靠太多特別的準備,就從事某種職業或出任官員。但到了今天,他已經知道自己連早餐都沒辦法自己做,因為他欠缺專門的工具和設備,也沒有能操作這些工具設備的相關知識。等到他他坐下來吃買來的早餐,看今天的報紙時,他又會發現老實說,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判斷報紙中所講到的大部分議題是對是錯,畢竟他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

法學教授Ilya Somin說:「政府的規模與複雜程度已造成知識不足的選民無力監督或評價政府在許多活動上的表現好壞。在如此產生出來的政體當中,民眾將無法負責任且有效率實踐自身的民權。」



因此,一個人不需「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因為他沒有足夠時間深入並系統化了解所有議題。他只消關心某幾個議題,付出足夠的時間鑽研,並深度認識並形成自己個人的專業意見,並付諸實踐在該議題的公共政策制定的討論上。

p.51
金錢援助他國絕對不是只有弊沒有利的政策,因為援助有很多種類,不是只有給錢,很多外援給的是實物或產品。美國政府會向民間廠商採購從食物到軍機等各式各樣的產品,然後送到要援助的國家去,而這中間就能創造出國內更多的就業機會。



事實上,台灣的援外金金額,用GDP的比例計算,都遠小於美日。那麼台灣的金錢外交,是否改成捐贈實物,比起白花花的銀子,對國內更有幫助?

p.55
2009年,全美航空一架班機在紐約起飛爬升時遭到雁群撞擊,兩具引擎都失去動力,這時駕駛艙中有兩位駕駛,其中專業較強,飛行時數也更多的機長說了句「我來」,然後就順利導引飛機迫降在哈德遜河面上,史稱「哈德遜河奇蹟」,畢竟最後機上所有機組與乘客都安然無恙。

有改編成電影。這是專家(菁英主義)的一次勝利,但書中還是列舉了許多專家出槌的例子。p.241就舉了一個例子:國二少女質疑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的學術見解,最後成功推翻對方數十載學術積累的研究成果,僅僅是靠Google這樣的神兵利器。

p.63
誰是專家?
物理學家Werner Heisenberg說:「知道那些錯誤最好不能犯,知道如何避免犯這些錯誤的人就是專家。」他的同事Niels Bohr則說:「誰把一個領域內能犯的錯誤通通集滿,誰就是那麼領域的專家。」




顯然後者就是「三折肱而成良醫」的概念。兩句話其實並不衝突,因為能集滿所有錯誤的人,往往就變成知道以後如何避免這些錯誤的人。

p.78
確認偏誤,指的是人有一種傾向是會去留意跟我們成見相符的資訊,接納能強化我們固有看法的事實,然後忽視對我們想法構成威脅的資訊。




存在主義認為,意識本身在感知到事物之前,並不存在。因為意識總是在察覺事物,這個事物固然來自我們所處的環境,但我們自己也能決定想察覺什麼事物,我們會注意到對自己比較重要的事物。所以確認偏誤是天性,但會對事實的判斷造成威脅。

p.90
「奧坎的剃刀」(Occam's Razor),奧坎是中世紀一名僧侶,他提倡一個觀點:思考問題,我們永遠要先從最單純的角度切入,視需求再打蛇隨棍上,慢慢增加思考的複雜程度。



因為若是兩個都能解釋的理論,比較複雜的那個往往多了理論所預設存在的事物(Ontology),較簡單的少了預設的假定,也就少了另一個不確定性,是以兩者中較簡單的理論勝出。神創論和演化論相比,演化論少了上帝這個Ontology,所以較單純,根據Occam's Razor,演化論優於神創論。

p.130
在過往,教授會期待得到學生的敬重,但曾幾何時,他們的專業只不過是學生付錢買來的商品,解答也只是一種服務而已。自認為是付錢的大爺,學生自然部會對象老師開口要答要有太多的顧忌,他們懶得考慮師長的休息時間,甚至不怕問出一些蠢問題。




學校成為學店,不再是追求學術和知識的殿堂,反而淪落成為販售學歷或文憑的商業組織,在這歪風之下,這是必然的趨勢。然而,當知識變得如此普及的狀況下,學校的價值和使用方式是否也要經歷某種程度的轉型呢?

諷刺短片Alternative Math也揭露教育面臨的一些問題。

p.182
在各種看不到解決之道的問題之中,其中一項是維基的內容覆蓋顯著失衡:維基在寶可夢跟A騙取性相關的磁條包山包海,但對於女性小說家或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介紹則相當含糊。

維基條目朝「技術性、西方與男性感興趣的主題」傾斜,所以若遇到所需要的資訊很具體,特別是沒有爭議的時候,維基可以很成功彙整大量的資訊。

一旦事情牽扯到一絲政治立場,事情就會變得難以想像。像維基中關於沙林毒氣的條目,就是兩派角力的戰場,主要是一邊認為敘利亞政府用了這樣的化武去對付自己的百姓,而另一邊則認為沒有這回事。政治力一介入,連基本的科學都難以倖免於難。




這就是大英百科能勝過維基百科的突破口。

p.317
人會看倡議的人是誰,而改變對某種立場的看法。Jimmy Kimmel在脫口秀節目中,街上隨機攔人,然後問路人他們青睞希拉蕊或川普所提出的稅改方案,但受訪者不知道兩份方案的內容對調了。受訪者的答案會因為法案封面上的名字而改變。這證實選民有興趣的是候選人及其人格特質,至於他們的證件則是次要的。



民主若是奠基在選民根本不知道候選人有誰、候選人的政見是什麼的情況下,那麼這樣的民主就會有點危險。這真切的發生在上一次選市議員和市長身上,我發現選舉公報上我不認識的市議員候選人一坨拉股,而我也很難相信,真的有選民真的認識每一個候選人,遑論他們的政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1 人(25%)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貨幣戰爭

貨幣戰爭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06/02

«貨幣戰争»如果算經濟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應該算冶金類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大師為你說的希臘神話:永遠的宇宙諸神人(長銷十六年典藏版)

大師為你說的希臘神話:永遠的宇宙諸神人(長銷十六年典藏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05/26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馬克吐溫曾說:「『經典』就是大家都聽過,可是就是沒有人讀過。」誠然,也許有人這輩子沒真正看過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但大家或多或少知悉裡面一些情節,得知的管道可能是來自影劇作品,可能是國文老師上課偶爾提及,也可能是從某些名家像是蔣勳、白先勇、歐麗娟等人的解說窺見一斑。

《宇宙、諸神、人》正是沉浸希臘神話數十載的知名學者為普羅大眾而講的故事。

有別於中國的盤古開天、希伯來人的上帝七日創世紀,以希臘人的視角去詮釋宇宙的起源,從大地之母蓋亞和天空之神烏拉諾斯和其子克羅諾斯說起的希臘版「創世紀」,可參見本書第一章。

新神和舊神的天界大戰,最後由宙斯率領的奧林帕斯山新神戰勝克羅諾斯為首的泰坦諸神,於是宇宙開始有了新的秩序,交戰內容可參見本書第二章。

普羅米修斯為人間盜火因而被處罰,還有天界為了讓人間充滿更多混亂,宙斯命令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依不朽女神帕德嫩的形象打造出第一個女人——潘朵拉,並將她派到原本安詳的人間,從此以後人間不復以往(這故事估計女權主義者看了會跺腳),可參見本書第三章。

閱畢突然覺得盲眼吟遊詩人荷馬的史詩《伊里亞德》、《奧德賽》是多麼的悲壯!《伊里亞德》的故事主要圍繞在「木馬屠城記」,可參見本書第四章。《奧德賽》的故事則是發生在木馬屠城記後,可參見本書第五章,戰勝凱旋的英雄尤里西斯歷經漫長的旅行,才終於在幾十年後回到他闊別已久的家園。

底比斯城的權鬥和政權的更迭也是令人拍案叫絕。無法定居只能流浪的戴奧尼索斯,以及伊底帕斯的悲劇都將在他們被放逐後重返底比斯後,可參見本書第六、七章。

裴修斯借助戰神雅典娜的幫助,穿戴寧菲仙女贈與的神兵利器,隻身前去和蛇髮女妖梅杜莎戰鬥的故事,可參見本書第八章。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國際觀的第一本書:看世界的方法(全新增訂版)

國際觀的第一本書:看世界的方法(全新增訂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05/19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順手列幾個書摘加簡單心得

一個國家變強,勢必會帶來區域鄰國的緊張。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統一,豈不令人擔憂?別忘了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都是來自德國。當時的德國總理柯爾(Kohl),就用謙卑的態度向鄰國尋求和解。二戰時德國入侵波蘭,柯爾便到波蘭,和波瀾總理一起在邊界的小天主堂禱告,祈願兩國從此不再有戰火。崛起的中國是否能引以為鑑呢?

國際政治自大航海時代始,向來有海權和陸權之爭,曾經成為世界強權的西班牙、19世紀的日不落帝國,直到現在致霸的美國,都是海權的代表。而一戰的威瑪共和國、二戰的納粹德國和冷戰時期的蘇聯,則是陸權的代表。從過往歷史來看,每次海陸爭霸,都是海權國家略勝一籌。如今崛起的中國,無疑是陸權的一股新勢力,其「一帶一路」政策也為其陸權擴張鋪路,那麼中國是否能取代海權中的佼佼者美國呢?

從東南亞小國在國際關係的姿態,也許可以從中得出台灣該部署的策略。菲律賓前總統艾羅育(Arroyo)曾是白宮國宴的座上賓,卻在2004年連任後,選擇中國作為第一個出訪的國家。越南前總理潘文凱一方面和中國改善關係,另一方面爭取作客美國白宮。「朝秦暮楚」是戰國時代小國的最高指導方針,「朝美暮中」可以是台灣該要有的姿態,並從中取得對自己最大的利益。

中國海岸線長達一萬八千公里,從南到北,中國少說和八個海上鄰國有主權爭議問題。東海爭議不會比南海少,春曉油氣田(白樺油氣田)屬中屬日?竹島(獨島)屬日屬韓?為了經濟利益、國族尊嚴,兩國的關係往往鬧得很僵。最好的解決方式(resolution)非平息紛爭(settlement),也許陳水扁對南沙群島提出的「以環境保護取代主權爭議,以生態永續取代資源掠奪」是個解套。

韓國對外政策會隨上任總統的不同而更迭。金大中、盧武鉉(1998-2008)就對北韓採取較溫和的態度,也比較親中,畢竟北韓和中國關係密切。李明博上任後(2008-2013),由於他比較親美,所以多次修復和美日之間的關係,南韓又和北韓漸行漸遠了。盧武鉉和文在寅是麻吉,加上文在寅是脫北者的身分,兩人政治立場理論上會相仿;果然文在寅上任,馬上又重演和北韓大和解的戲碼。

美國想拉攏印度一起圍堵中國,印度想得到美國背書,取得聯合國安理會一席之地。想當然耳,和美國對立的中國,就找和印度對立的巴基斯坦合作。然而,在1998年印度成功試爆核子武器時,美國卻是以經濟制裁伺候,直到911事件爆發後,美印之間的緊張才緩解。印度也不是一昧親美,他和反美的伊朗有連帶利益關係(共築天然氣管,伊朗是印度主要石油供應國之一),同時也加入了由中國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遠比想像中複雜。伊朗想剷除以色列,以色列又和印度交好,印度也和伊朗交好,那麼印度就必須設法維持平衡。中國在非洲的蘇丹建了一條1500公里的油管,中國仰賴的原油不少仰賴這根油管;另一方面蘇丹西部達富爾地區,政府支持的阿拉伯民兵屠殺黑人部落,聯合國遂要求各國對蘇丹行經濟制裁。問題來了,中國和蘇丹有經濟利益上的瓜葛,中國該如何是好?

俄國一直想西進歐洲,歐洲卻總是百般阻撓,像是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將其拒之於外。與此同時,歐洲諸國也發現,為了維持勢力均衡,有必要拉攏俄國參與,無論是天然資源的仰賴,或是戰爭的選邊站。是以,夾在歐俄中間的東歐變成戰亂和爭議頻仍之地。俄國文化源於烏克蘭的基輔,對於烏克蘭發生橘色革命傾向歐美,俄國難以釋懷。2014年烏克蘭危機的脈絡也可以從歷史淵源去觀察。

外行人看到2005年吉爾吉斯鬱金香革命,只會看熱鬧。內行人馬上就能從吉爾吉斯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資源聯想到國際上的變局。吉爾吉斯產金礦,天然氣資源也豐富。地理位置上離油區近,美俄都在這裡設軍事基地。關心國際時事都可以找到事件發生的脈絡,追溯至2003年喬治亞的玫瑰革命和2004年烏克蘭的橘色革命。甚至可以推導出陰謀論,美國藉2001年阿富汗戰爭之便,將勢力伸向中亞。

阿富汗本是國際上不隸屬任何強國的灰色地帶,當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為了與之抗衡,便扶植以賓拉登為首的伊斯蘭教聖戰士,在阿富汗境內處處阻撓蘇聯的勢力。在伊拉克的海珊同樣也是美國扶植而成,只是後來他們都反咬美國一口,美國也以莫須有的理由在2003年向伊拉克宣戰。

以歐盟主導的「地中海聯盟」促使地中海沿岸國家能展開多方位多領域的合作往來。在亮麗的外觀背後其實有不少隱憂,其一這原先是法國的提案,卻被歐盟拿去,造成法國影響力的稀釋,使得法國隱隱不滿;其二為北非的阿拉伯國家不同調,利比亞的領導人格達費就讓人吃閉門羹,指控這會阻礙阿拉伯國家的團結。有趣的是,該組織沒有美國的參與,華府會如何反應呢?

新加坡可說是小國家中的典範,觀其外交手腕,有不少參考價值。儘管新加坡和中國關係不錯,顧慮到馬來人對華人勢力的疑忌,新加坡選擇等到印尼和中國關係正常化後,成為東南亞最晚和中國建交的國家。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前,歐盟看好東南亞的發展,於是新加坡到處奔走,促成亞歐會議的召開。儘管出力最多,卻推舉泰國主持,鎂光燈丰采讓給對方。

當初發現北海石油,荷蘭舉國歡欣鼓舞,但石油的好處卻沒有讓全國雨露均霑,反而造成石油產業獲取最多的資源,而擠壓到其他產業,產業發展失衡,引發貧富差距擴大,這就是所謂的「荷蘭病」(Dutch disease)。印度因資訊產業而興起的班加洛省,和荷蘭經濟發展有不謀而合之處,其他產業萎縮,其他資訊產業不發達的省份人才外移,扭曲了印度的城鄉發展,稱為「班加羅爾蟲」(Bangalore Bug)。

俄國民營尤多斯石油公司老闆霍多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因為和英國石油公司合作,引起俄國政府對該公司的不信任,憂心外資掌握本國的油管和油田,於是普丁便將霍多夫斯基關進大牢,尤多斯石油公司則四分五裂。坐擁石油的國家往往要面臨的不是上天的祝福,而是為持有本國資源杞人憂天,或是資源都挹注到開採石油而導致國內產業的扭曲。

美國常常調整對伊朗的政策,端看是否允許其開發核武的立場就屢次異動。伊朗資助黎巴嫩的真主黨(Hezbollah),該黨的核心理念是消滅以色列,恰好美國就是以色列最大的擁護者。真主黨還有一個靠山是敘利亞,敘利亞和伊朗會合作也真是令人跌破眼鏡,畢竟敘利亞是信回教遜尼派的阿拉伯人,而伊朗則是信什葉派的波斯人,但他們會為了抵制以色列而團結在一起。(也許同樣因持有石油而受西方經濟制裁,迫使他們站在同一陣線。)

發生天災人禍,首先要看的就是當地盛產什麼,既然該地發生災害,肯定會重創該盛產的糧食或資源。緬甸2008年風災,伊洛瓦底三角洲泰半泡水,嚴重影響緬甸稻米的產量。素來每年緬甸每年輸出60萬噸稻米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風災馬上就造成這兩國糧食供應的危機。2004年伊凡颶風和2005年卡崔娜颶風都影響墨西哥灣的油井、油管,數座煉油廠關閉,風災過後油價立馬大漲。

兩個都是因為天災使得想獨立自治的勢力重挫: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之虎、印尼蘇門答臘的亞齊。南亞海嘯讓泰米爾人住的地方重創,政府承諾救災,原本以為和平的橄欖枝來到,泰米爾人這時抱怨政府軍趁機佈署自己的勢力,且給泰米爾的救濟物資都是次級品,足見兩方彼此猜忌,互不相信對方。而亞齊和印尼政府的矛盾則是因芬蘭調停而化解。

天降災禍有天災外交。美國本來因印尼強力鎮壓東帝汶獨立運動而停止和印尼軍方的密切往來,911後開始和印尼軍方接觸,海嘯後則恢復軍售。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希臘派人救災,以前勢如水火的土耳其和希臘關係有了轉變的契機。就連喪禮也有喪禮外交,1989年日本裕仁天皇的喪禮,參加者眾,場邊的私下接觸都是重頭戲!

歷來的國際紛爭,有著「主權高於人權」和「人權高於主權」之辯。2001年加拿大煮到而成立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ntervention and State Sovereignty,主張當一國未能保護自己人民的時候,譬如對內進行種族清洗,國際上有進行干預的權利。新思潮的國家多半主張「人權高於主權」,保守的國家像是中國、越南、南非、俄國都還是主張「主權高於人權」,兩者勢必會引發衝突。

2008年右派的哥倫比亞在追擊左派的革命武裝部隊時,進入了溪邊鄰國厄瓜多的邊界。兩國因而吵得不可開交,一度偏左的拉美國家要圍剿哥倫比亞,拉丁美洲頓時可能要升溫引爆,卻又在3月7日多明尼加的高峰會上戲劇性的和平收場。其對衝突的化解,是否也可以供台灣參酌呢?(哥倫比亞背後有美國相挺,台灣亦然)

除了邦交國的外交外,也可以用特殊方式做到一定程度的外交工作。沒有比古巴還更痛恨美國的國家了,但古美還是在1977年成協議,互相在中立的第三方設辦事處,美國在瑞士駐古巴的大使館設美國利益處(United States Interests Section),古巴在捷克駐美國的大使館設古巴利益處。

看完了本書,視野變得更加開闊,相信以後在看國際新聞的時候,能更充分掌握事件背後的脈絡(也許是以往的過節),並且看出門道,甚至看出樂趣!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北港香爐人人插

北港香爐人人插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12/01

原本以為是情色小說,卻發現是政治小說
然後經覺政治和情色似乎也可混為一談,不必刻意曲分彼此
而政治小說又可以讓人下面起反應,實在了不起
但可惜的是,書中是四個中短篇,情節少,感覺襲來之前就突然停歇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