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swreading的所有評鑑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9/25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當末日來臨之時,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記得十年前也流行過世界末日的傳言,網路社群及真實生活中瀰漫著一股「想做的事情不做就來不及了!」的熱潮,有人告白、有人分手、有人出國,彷彿人都需要一個死線才能做出平時不敢做的選擇。

然而平時究竟阻擋我們的是什麼呢?那些想做的事情真的有那麼遙不可及嗎?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給出了一個假設,當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當世界各國的專家都預測可能只有兩成人類可以存活,學校停課、公司倒閉、全國交通陷入混亂,在所有人都陷入接近瘋狂的狀態中,平時備受同學霸凌的男高中生江那,卻決定鼓起勇氣陪暗戀的女生藤森前往東京看一場演唱會。

然而自告奮勇的男生不止他一個,尾隨著藤森一行人前往東京的江那,毫不猶豫地在喜歡的女生遭受攻擊的緊急時刻使用暴力,在世界都要毀滅的時刻,比起擔心自己殺了人,更驚慌的是當自己被人舉刀相向時,大聲呼救後卻得不到援助的恐懼。

「怎麼會這樣?被通知時間剩下一個月後,地球還沒出事,人類就先壞掉了。經年累月培養出來的律法、常識、道德心,彷彿偷工減料的塗漆一樣,脆弱地剝落。」

作者試圖揣測人類社會的秩序性究竟有多堅固,特別是故事舞台發生在日本,特別值得玩味。這個被全世界讚譽發生災難時最冷靜的國家,會不會內部還有很多孔隙和暗處是外人所難以窺見的?他們是否也一樣免不了自私?

但書名中的香格里拉似乎能為讀者帶來一線希望,這個相同於烏托邦或桃花源的名詞,是否會帶來人性的救贖呢?是否在地球真正要毀滅的時刻,我們還能去相信、還能去愛呢?

當生命開始倒數計時,你會選擇做什麼呢?是回顧過去的遺憾,或是守護身邊的人?當未來已經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期待,那現在這一秒要如何活才不枉過?

末日小說迷人之處就在於強迫讀者整理自己人生的優先排序,而無論小說結局是什麼,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將那份勇氣和體悟帶回到真實生活中,試著在每一個片刻,都拼盡全力不留下遺憾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請問少年

請問少年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9/14

閱讀詹佳鑫這本散文集的同時,手邊也正讀著吳曉樂的「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少年少女在我腦中吹起連綿不斷的波瀾,又彷彿拿起書架上的畢業紀念冊,曾幾何時,那些閃耀的青春竟已積滿灰塵,而我,有好好成為當年自己想成為的那種大人了嗎?

本書最精彩也最珍貴的是青春的記事,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好想跟作者擊掌,我蠻確定高中的我也有寫下類似這句的心事,雖然可以融入環境卻又時時想擺脫環境,不知是少年強說愁的悲哀,或者是狂飆的腦內激素,由於沒有寫日記的習慣,又在去年整理老家時一陣煩將高中週記全數回收,可以在作者的字裡行間中找到片段的自己異常可貴。

因為與作者年紀相距不遠(當然是我比較老啦),雖然成長的城市不同,但生活的軌跡很相似,也都從台下走上講台成為了老師,與教甄拼搏、與體制拔河,看著台下亮晶晶的眼睛,興奮之餘也惶恐自己能否承擔此重責大任。

想到作者的學生或許能透過這些文字獲得共鳴,無論是看著眼前的大人原來也曾經有惶惑的少時,想從事文字創作的青少年們應該也能夠得到滋養;而已經走過的我也能重新回憶並且整理自己的來時路。

袒露自己的內在並不容易,而詹佳鑫這本散文集呈現的內在不只一個。從年少到出社會的心路歷程,可以讀到文風的變化、生活重心的移動,不變的依舊是敏銳觀察世間的那雙眼,把生活人事物都細心保存、打磨晶亮。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韓國書店員票選2022年度之書!)

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韓國書店員票選2022年度之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4/25

韓國小說跟韓劇BGM似乎天生都有一種溫柔的基因,能瞬間將人拉近敘事的氛圍中,並且鉤出感同身受的能力。閱讀這本小說雖然也有相似的收穫,但這並不單純只是一本小確幸式的療傷小說。

還沒能讀完全部就已足夠令我相信這是作者獻給書店的情書!她將書店之所以必須存在的理由詮釋極為貼切,不是教條式陳述更不帶一絲批判,透過書中店長的自言自語、針對章節命名提出自己的解答、透過社區人們自然發生的互動,點點滴滴被改變的不僅是書店裡外的人們,還有閱讀著的我們。

特別喜歡第七章「書店老闆親自主持的『說書』」之中老闆與作家的對談,其中一段文字提到「書本不會讓我們站在他人的前面或上面,而是幫助我們站在他人身旁」,書帶給我的收穫就是如此,無論是虛構或非虛構作品都讓我有機會站在某個人的旁邊聆聽,而書店則提供了一個遇見不同可能性的機會。

光是想像有人讀完這本書後決定起身前往實體書店的景象就覺得無比美好,記得要買書、記得要每三小時點一杯飲料、記得可以和老闆談談你想要從書中獲得什麼,以行動支持一家書店,再接受書店美好的滋養,期盼每座城市中的書店能永遠亮著燈,寧靜地處在多變世界的「旁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命運操弄者:特斯卡特利波卡(2021年直木賞、山本周五郎賞雙冠王)【博客來獨家書衣.獻祭心臟款】

命運操弄者:特斯卡特利波卡(2021年直木賞、山本周五郎賞雙冠王)【博客來獨家書衣.獻祭心臟款】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0/18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內容介紹

「太陽照亮被基督教徒征服者踐踏的大地,月亮寂寥地照亮歡唱西班牙語歌曲的筵席。神廟遭破壞而深埋地底。每一個角落,都散發出諸神無可衡量的憤怒。必須獻上鮮血給太陽和月亮。」

被深埋在墨西哥城下的阿茲特克首都特諾奇提特蘭不僅孕育出一座偉大的城市,也留下無以計數的神秘習俗與神話,包括大家都聽過但可能不太清楚細節的活人獻祭。

「特斯卡特利波卡。萬物乾涸的季節告終,請您讓雨神特拉洛克再次行走於天際。請賜予阿茲特克的末裔生存的糧食。請允許我們迎向光榮死去的那一天。
您是偉大的夜與風。奴役我們的這一位。特斯卡特利波卡。」

卡薩索拉四兄弟是墨西哥知名的毒梟,與新興勢力杜高犬集團爆發戰爭,雙方用殘酷的手段互相搶奪領地,敗下陣來的瓦米洛・卡薩索拉失去了兄弟及家人,獨自一人逃亡到印尼雅加達重新組織自己的勢力。

在雅加達他遇見了來自日本的器官掮客末永,摸清了亞洲的黑道勢力如何分佈後,想出了絕妙的計畫重新展開他的生意——兒童器官販賣。遠比毒品更低的成本及更高的獲益,在日本被養大的身體健康的孤兒成為他龐大藍圖的祭品,以為會被國外好心的父母收養而歡天喜地的笑臉,卻成為地下室裡一具無主的屍體。

「對小霜來說,時間並非主體或事物的容器,而是生命本身。時間才是主詞,是時間在體驗這個世界,這樣的想法對照一般常識,完全相反了,就像是底片的正負反過來般的世界觀。」

土方小霜從小生活在黑道父親及毒蟲母親的高風險家庭,生在日本卻不會讀寫日文的他一直是個邊緣人,異常高大卻也異常安靜的他卻一次就做出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犯罪,因緣際會下也成為了瓦米洛犯罪集團的一分子,在毒梟身上感受到父愛又在阿茲特克文明中獲得歸屬的小霜成為了一把所向披靡的武器,直到他終於理解了這個集團販賣的究竟是什麼。

🌕閱後心得

「資本主義就是現代的魔法陣。透過它的魔術,原本沉睡在黑暗冥府的一切欲望都被喚醒,現身於現實的光明處。就連原本絕不能喚醒的事物都醒來了。」

龐大的敘事和厚實的字數得作者佐藤究能夠好好伸展手腳鋪排這部小說,他花了很長篇幅刻畫每個角色從何而來又想得到什麼,從墨西哥逃離命運的露西婭、重視家人勝過一切的瓦米洛、夢想重回手術台的末永、被毒品遮蔽雙眼的矢鈴、默默呵護小霜的帕布洛,眾生相在他的筆下如同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慾望扭曲、罪惡橫陳,而終將被審判的是自己的良心。

從書後附註的參考文獻來看,作者對於書寫阿茲特克文明下足了功課,本來在發這篇心得時查了一些相關資料想說可以一起呈現,但從壁畫式的神明圖像開始越查越多、越來越毛,最後還是只剩下文字,有興趣的朋友再自行查閱。

「毒梟與醫師。少了任何一邊,「巧克洛」的事業都無法實現。兩人刷新了器官走私的概念,成為象徵全新鮮血資本主義的心臟私梟。儘管如此,兩人從未共享過彼此真正的目的。」

而關於中南美洲毒梟的部分,最近剛好看完了Netflix製作的韓劇「#毒梟聖徒」或許可以提供大家一些關於背景的想像。真實事件改編且眾多韓劇影帝齊聚一堂飆戲,本來是劇荒的時候打開一不小心就看到最後,雖然聽說劇一出就引起蘇利南政府不滿,但光看就可以知道絕非憑空幻想,也讓人一窺中南美洲毒品交易官商勾結的惡形惡狀。

能以一部作品拿下許多賞,更被宮部美幸讚嘆是「直木賞漫長歷史中最燦爛的黑色太陽」,光是讀簡介就覺得熱血沸騰的一部作品,背景劇情跟對白都無懈可擊的精彩犯罪小說,喜歡這些主題的小說迷們不要錯過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有一種母愛不存在

有一種母愛不存在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0/10/30

聳動的標題在書市上十分常見,有時候總感覺只是為了標題吸睛,但是這本在丹麥大麥十萬本的自傳完全不同,幾乎從第一句開始就揪著讀者的心,每一頁每一頁都是成長的血淚幾乎到最後才有一點點喘息的空間。

作者在母親過世後決定寫一本自傳,描述她從小與母親互動的痛苦回憶,以及自從向雙親出櫃後破裂的親子關係,再到母親罹癌後決定放下矜持的陪伴歷程,最後則是乍然而止的死亡將許多不可解的問題浮上檯面,長久以來逼得她不知如何看待這個家庭的疑惑都在自傳寫成的過程中一一解開謎底。
.
「我把自己人生中那麼多年的時光,都花在試圖爬進母親的腦袋裡,卻仍然沒有越過擋在她腦門前的那面牆。只是這麼多年之後,我習慣了按著老習慣猜測下去,感覺就好像是純粹的受虐狂。」
.
所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與家庭產生摩擦,小的產生嫌隙,大的則影響一生,與自己和過去和解的機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但卻是如此重要的人生課題,我想這也是此書如此熱賣的原因。作者從小就很少感受到母親的愛情,父母以斯高烏先生太太互稱,種種家規制訂出一種冰冷的氛圍,使得小小的克莉絲蒂娜甚至期待自己被保母收養,只要能夠當別人家的孩子做什麼都願意。

然而她受母親箝制了一輩子,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之後就急著搬離家裡,以免自然的情慾被稱為魔鬼的信徒,以為拉開物理距離能夠保持自我的她卻在成年之後受到更大的打擊。父母完全不能接受她身為同志,在雙親眼中她彷彿是上天降下的懲罰和萬惡的化身,外婆雖然能夠接受但卻以身體狀況加以情緒勒索,無法完全拋下一切的作者在家族的綑綁中掙扎求生。而整個家族在父母的影響下幾乎不與她互動,她彷彿是家族的陌生人,連聖誕節也不會被邀約的對象。這對還在讀大學的年輕女孩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打擊,但她卻沒有完全被摧毀。
.
「近幾年,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能給母親續命的抗癌治療中,一次又一次地去斯文堡拜訪他們,但是這一切就像是在一個巨大的、尚在流血的傷口貼上一張小得可憐的OK繃。有些時候,我覺得傷口是在我告訴他們我是同性戀那天割開的。還有些時候,我能一直回想到我從家搬走、開始自己的生活,而那不是母親的生活翻版的時候;更有些時候,我覺得傷口從我出生那天就已存在。」
.
在心理學理論中,父女關係的好壞一直是異性戀女性長大後與親密對象互動模式的根基,我不禁思考在同性戀女性身上,關注的焦點是否回到母親身上?當然母親與女兒之間的問題已經足夠複雜,無論是競爭、依賴或相愛相殺,對於女性的自我認同都有關鍵的影響。作者一路摸索追尋母女關係為何破裂的答案,結尾也為了她活到四十歲不斷追尋的個體化歷程化上了一個句點,不必再糾結自己是否被愛是否多餘,終於也長成了足夠有力量去理解當年生下自己時的母親的困境,雖然已不能與逝去的人修復關係,至少可以修復心中那個碎裂的自己,然後活出一個嶄新的人生。
.
「我對過去的自己,那個年輕、堅強的女孩懷著極大的尊重。多虧了她這麼多年來,一直坐下來給自己寫信,我才能夠在開始寫作的時候清楚知道自己的聲音。因為當初的她堅持了自己的生活,現在的我才擁有了我想要的日子。」
.
本書除了母女關係的深刻描寫之外,也在作者對於女同性戀的自我認同上做了許多篇幅的書寫,但完全不限於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人閱讀喔,這段與雙親戰鬥的血淚史相信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疼痛所在,透過他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一直都是我在閱讀中最大的收穫,也是我喜愛自傳文學的原因。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瞬間正義

瞬間正義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0/10/3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崇尚『無知之知』的蘇格拉底曾經說過: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
一直聽過作者游善鈞的名字,但跟大家相反的我一直以為他是詩人,並不知道他當初出道之作且拿過許多文學獎的都是小說,並且幾乎都是近未來的推理小說,根本完全是我喜愛的讀書範疇,真正是相見恨晚。

這本瞬間正義描述的是一群年輕警察參加了科技偵查中心主持的計畫,在每個人腦中植入晶片,並且由AI智慧負責統整計算該員所蒐集到的所有資訊進行決策,最後由加裝生物鎖的槍枝發出是否開槍的訊號;換言之警察本人無法決定是否開槍,但也同樣無法由個人意志決定不開槍。
.
「誰知道呢?不過⋯⋯就是因為你有你的正義、我有我的正義,才會試著打造出能計算出最佳正義解—能給『正義』一個標準答案的系統吧。」
.
名為「瞬間正義」的人工智慧究竟能否解決警察用槍的困境?能否提升人民對警察的信任感?可以減少用槍失事率?還是反被系統給控制,警察只淪為開槍的傀儡呢?身而為人,又應該如何相信人工智慧系統能做出優於人類的決策呢?

一起又一起的殺人及傷害案件不斷考驗著瞬間正義是否真的正義,讀來不禁令我想起「星謎檔案」裡的艾登,不斷學習模仿人類情感的它最後也做了令人訝異的決策。作者在一邊推理解謎的過程中不斷揭露不斷轉向,最後更能夠寫出主角警察、發明的科學家以及人工智慧間的拉扯真的很不容易,也讓讀者可以選擇各個角度去切入或思考自己的堅持是否正確。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正常人

正常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0/08/13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我想不出有任何時刻比今年更適合讀這本小說,在這個疫情混亂的一年、辨不清真假虛實的一年,有更多時間可以往內面對自己的時候,更加倍感受到內心的不安與空洞,質疑正不正常的聲音也不斷放大。

「梅黎安覺得自己真實的人生彷彿在很遙遠的地方,在沒有她參與的情況下開展,她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那個地方,也不知道能不能成為那個人生的一部分。」

故事的背景是十年前的愛爾蘭,梅黎安和康諾相識於高中時期,特力獨行的她和人緣極佳的他相互吸引卻只能擁有檯面下的關係;上了大學後角色地位卻逆轉,但兩人卻逐漸困於自己內心的劇場,為彼此的關係帶來重重的限制。

「他在她的表情裡察覺到一種特別的感知力,彷彿她在蒐集情報,理解他內心的情緒,這是他們長久以來學會對彼此做的事情,宛如說著某種只有他倆才懂的秘密語言。」

不斷推開彼此的兩人卻又總是互相吸引,從高中到碩士時期,前後數年的時間兩人都在拉扯,衝撞彼此對關係的想像、折疊自己內心的想望,彷彿在玩躲貓貓似的攻防戰,看著彼此的破碎也與自己的破碎奮戰著⋯⋯
「她向來不相信自己能贏得任何人的愛。但此時,她有了新的生命,而這一刻,就是新生命初始的第一刻。經過許多年之後,她仍舊會想:是的,這就是我人生的新起點。」

縱然我打了這麼多,但本書的美好似乎只能意會無法言傳,正常與不正常的邊界只能在兩人的心碎中一次又一次品味。願大家都能找到在他面前放心當個不正常人的重要他人,畢竟這個世界已經太過混亂。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8 人中有 6 人(75%)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節慶與預感【蜜蜂與遠雷‧沒說完的故事】 (電子書)

節慶與預感【蜜蜂與遠雷‧沒說完的故事】 (電子書)

  • 會員評鑑等級 類型:電子書
  • 評鑑日期:2020/07/0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蜜蜂與遠雷的番外篇,從收到消息就一直關注著,雖然是薄薄的六個小故事,仍滿足了許多書迷在第一本中的缺憾。

「覺得整個人化成了耳朵,用這副身軀的每一吋肌膚,聆賞著樂音,沐浴其中、沉浸其中。雖然很想努力跟上、解釋、咀嚼,卻怎麼也追不上,只能一味領受、吞食,感受任憑樂音回響至全身各角落的暈眩感。」

這段描寫馬薩爾第一次被老師帶去爵士酒吧聆聽演奏的敘述,也像極了閱讀恩田陸的小說,從蜜蜂與遠雷到這本節慶與預感,難得一見的聽覺小說像海浪一樣席捲而來,總是心靈先於大腦地去感受每個有音樂的場景。

能夠補足一些人與人間的小故事是可喜的,但讀著也不免覺得有點像電視劇集的番外,像是本來塞不進主體但又棄之可惜的小花絮被集結成篇,對於原本預期是某個角色的深度描寫而言,有點失落。

不過換個角度想,也是因為蜜蜂與遠雷實在太精彩豐富了,恩田陸也真的太會寫了,所以讀起來怎樣都覺得不夠吧!

最喜歡的還是最後一篇關於風間塵的故事,當年的小風間神奇重現了老師的改編作品,只聽一次就能夠完美記得的耳朵也讓大師終於收了徒弟,一邊讀著一邊想起他在芳江大賽的演奏,不用重讀也彷彿回到了當下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