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生生難的所有評鑑

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不是不上進,而是太早學會大人的消極,新世代的「好孩子症候群」

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不是不上進,而是太早學會大人的消極,新世代的「好孩子症候群」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09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腦中有停不下的質問好想知道「這真的是現在年輕人的樣子嗎?」。不知道是不是國情差異,還是我目前所處的環境所認識的年輕人們因為在同一個學習體制內,普遍被篩出共同的人格特質,以至於我離真實有一段距離,在這本《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中,主要在談論二十五歲以下年輕人們獨有的「好孩子症候群」。該症狀的年少者普遍缺乏自信,對待任何事物習慣性消極,不會主動爭取。乍看之下身懷爽朗氣質,實質上過於遵守規則,不喜歡競爭或突破現狀。認為處在群體中段是令他們感到最適合、自在的環境。

上述這些特徵是否與你認知的年輕人們模樣有所重疊呢?若有,那這本書提供一個讓你認識,並理解與他們相處的方式;若無,或許你也可以從中意外收穫在我們爾後的世代原來有這樣的特質,當與年輕人相處時,能夠與好孩子症候群連結,他們之所以會懷有這些行為傾向的原因從何而來。

金間大介的調查依據源自他授課處的年輕人們,考量到討論的是一個社會的現象,為了做出比較,他也委請在美國的友人用同樣的題目調查該處學生,進而比對在某些情境下美、日年輕人的行為差異。我想,裡面的諸多結果依憑我自己曾為年輕人,與我之後世代的年輕人相處的經驗加總,這本書所談及的行為模式大概不足一半適合用來解釋台灣年輕人行徑。當然,前面我也先打預防針,表示那有可能是我相處的人口基數不僅不足,還偏頗在基於單一科系可能會有的高重疊人格特質,所以,我讀到最後因為聯想不了的地方太多,以至於我比較像是用「原來還有這種現狀」的心態在觀察這群人的特質。

本書架構共有十章,第一章破題描述現代年輕人普遍不喜歡成為顯眼對象說起,第二章從不同分配邏輯連結年輕人行為決策的動機為何,第三章跟第四章分別從不從情境去談害怕表達意見從眾的影響有多深,第五章則從求職說明穩定是這世代的最高訴求,我認為跟第八章以保險至上的途徑求職有著相似性,第六章與第九章則都是在談「付出」,第七章我認為沒什麼重點,但第十章雖然是針對年輕讀者所寫(本書原先受眾是以三十歲以上讀者為主),給予的建議與鼓勵我認為是本書寫最好的部分。

年輕人變得更乖,聽起來是件好事,但如果好的代價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連買個飯看到攤位前沒人排隊就不敢去,連自我介紹都要抄上一個講的人的格式,只滿足薪水穩定對個人發展長期來看沒有幫助,成為特別一點也不好,這會是好的嗎?作者金間的立場肯定是踩在質疑上(不然就不會有這本書了),對於我、甚至對於就在這個年齡層的人而言,又是怎麼想的呢?我是覺得,就算是這樣,那不過就是這個世代不同於之前的人生價值,看起來好像有點不對勁,是也會冒出「哇比我們這代還不積極」的念頭,可是假使對這代好孩子而言,對「挑戰」消極那就這樣吧,等到有動力的時候好好經驗那種刺激倒也不遲,當感覺來了,比較出與以往的差異,那就是成長經過自己的時候。

整本書談的內容都很淺顯易懂,當中,仍是有非常有力道的部分,那也是我特別喜歡之處:作者認為,好孩子症候群的形成原因大人們是得背負責任的。年輕人習慣等待完整的指示才行,遇到問題不會主動提出而是做出僵住反應,都是因為接著下來大人們會出面處理,會給年輕人們提供辦法解決,深深認為年輕人會因為挑戰失敗而站不起來。可是這些預設都是大人一味給予的,限縮了年輕人嘗試的機會。大人們的作法或許不是導致的主因,但確實是幫助年輕人形塑會有人來幫助我,而不會、也不必積極處理問題的態度養成。對新一代人而言,生活在怎樣的環境那都是大人們打造出來的,有時候我會對中老年人喜歡嘲笑現在年輕人是比爛草莓還容易受挫的行為感到不滿,或是擅自幫年輕人篩選可走的道路覺得不知所措,整個環境時空的打造絕對不會是斷裂且層層分明的,必然與上一代留下的殘跡促成什麼樣我們有著連綿不斷、無法一分為二的關係。

再者,年長者一以貫之認為年少者應該要找到興趣所在,或是一個努力的方向,這種說法在作者眼裡也不再是適用的鼓勵方式了。找不到有興趣的事,會不會有可能是這個人本身就對任何事都沒有,或產生興趣的容易程度很低呢?沒有興趣又怎樣呢?作者指出,如果是這樣的話,能夠找到想跟這群人工作的地方,或有這樣的人出現在周遭的話,那也是一種讓自己找到熱情的方式。也許有人有過那種「我做的事很不怎樣,但我很喜歡我同事」的工作,能不能從無聊中抽離,是至少讓生活、讓自己愉快的最基礎需求(抱歉跟馬斯洛沒關係)。又甚至是純粹找不到一件事可以做,先從所待的環境下手,即便成長過程是很難覺察的,專注一段時間,總會在回顧的時候獲得什麼,那就是與過去自己不同的證據。而用這樣的心態去檢視自己,肯定自己的過程就正在發生。

金間顯然是用非常低微的標準在鼓勵深陷好孩子症狀的人們,讀的感受是非常溫柔,而我想,好孩子症狀的人應該會更加有感。

雖然本書主題是在談世代的現象觀察,有些比喻我認為使用的並不精準,可以說與其作者所選擇的喻依我相信會有更好的,造成論述的力道不夠深刻。像是用Jump的王道系漫畫如今比較少立場鮮明的反派,逐漸被都是好人的作品給取代,以此說明是因為年輕讀者認為反派角色存在會讓人覺得不安,抗拒直率表達自己想法的行為趨勢。可是我倒認為劇情中存在全然反派設定的作品不再王道,是有更多漫畫家對於創作的期許中包含樂於在人性刻畫上下更多工夫,以此堆疊作品的韻味與可看性。也就是說,是讀者的口味變得朝更正面的刁蠻了,比讀者普遍畏懼在生活中表達關聯性更高。

好孩子症狀中我也有幾個符合,例如我覺得被稱讚會害羞,覺得奇怪,努力把自己埋在人群中(但我稱不上不喜歡競爭),喜歡穩定的生活,不足一半特徵有重疊。(假如)患有好孩子症候群的人們大舉建構下一個世代人口,主要會影響到進入職場的篩選環節,比較難從中找到有鑑別度的求職者,也可能進而篩選的標準就不再是以特質取勝,這樣變化會怎麼影響社會乃至國家競爭力,也許是比較需要擔心的(嗎)。至於我最想知道好孩子症候群是從何而來,比較有關聯的原因可能是大人為孩子處處著想所打造出的環境演變如此,除此之外,閱讀本書的動機是沒有被成功滿足的,覺得可惜。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男言之癮:那些對女人說教的男人

男言之癮:那些對女人說教的男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1/29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性,但不能因此指稱只要是男性都有暴力傾向,一樣也有男性受害者承受男性暴力的痛苦,甚至女性施暴者。Solnit舉出一個讓人膽戰心驚的數據,也就是在美國每六分鐘多就會發生一起強暴案,等於每五位女性當中就有一人會在一生中受到強暴。我相信,Solnit的論述聽起來令人感到絕望也是因為,她指的是一個民眾在外必須隨時攜帶辣椒水的國家,至少在台灣我們的整體環境相對而言是更為友善的,以此僥倖不能擺脫女性確實長時間處於弱勢者位置的事實。

文中提及,當討論女性如何保護自身安全時,我們會有千百種方式,卻獨獨遺漏了更應該去尊重女性的觀念導正教育。弔詭的現象正如台灣時有所聞當發生女性被強暴的憾事,網路時會出現檢討女性穿著清涼或行為不檢點的聲音,而不是質疑為什麼有人認為他可以在酒酣耳熟之際輕易觸摸甚至入侵他人身體?這豈非是在合理化男性多半是管不住下體的動物?更別提在網路上小有名氣的女網紅偶爾會收到生殖器裸露照的騷擾時有所聞。

Solnit嚴正地認為,與其探究每件不幸的暴力事件是什麼動機導致加害者犯罪,我們更應該綜觀這些事件背後的共通點真正導致的原因,其實是更古老的理由所形成的結果。而它是你我,更是所有人必須共同推動改變的。


令人害怕的是,當受害女性跳出來為自己的權益發聲時,在那個距離我們尚未遙遠的年代,Solnit提及她曾在幾年前為自己青春期時受到成年男子調戲事件在社群平台上紀錄時,有名男性對此發表意見,認為Solnit的文字已然誇大事實,用自身的感覺為依據當成論述的一切根基,但事實上只是胡說八道。此番言論我想對受害者來說,無疑是再一次的霸凌。男子的質疑對受害者所產生的影響,是將她指控為扭曲事實的壞人,混淆長期以來的思考與認知。反倒去懷疑自己,原來那些不對的感受有可能是自己的問題。若要破除這樣的困境,首要就是相信自己,誠實面對第一反應所帶給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在已很不友善的環境又再一次失去自己。

Solnit還提到,「語言就是力量,當你將『折磨』轉換成『加強質詢』,或者把謀殺孩童轉換成『附帶損害』,就是破壞了語言能夠傳達意義,讓我們看見、感覺、關心的能力。(175頁)」女性主義茁壯的原動力正是鼓勵發聲,鼓勵被消失的人能夠找回她們的位置。我認為高談理想的過程,若想實踐,我們身旁的男性則是更需要建立對談,從他們的眼中看見女性,才能明白我們需要做多少努力。


-
歡迎追蹤我的ig閱讀書帳:nanson_sonnan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滿意的話,請給我五顆星!:零工經濟時代,外送宅配、寵物保姆、清潔打掃、外包接案,10個你不知道的平台勞動者困境與難題

滿意的話,請給我五顆星!:零工經濟時代,外送宅配、寵物保姆、清潔打掃、外包接案,10個你不知道的平台勞動者困境與難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1/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零工經濟幫助人們在空餘時段能投回生產市場,以兼職的方式填補收入。主打上班時間任你選,工作量任你挑的特色,聽起來好像很自由,特別是對於想要打工的學生,把孩子送去上課後空閒下來的家庭主婦/夫,正職以外必須額外掙錢的人們。

放眼所見,路上送餐的送物品的送人的外送員們顯示此刻生活型態,我們正大大依賴這些零工經濟帶來的勞力,只要手指一按手機螢幕,待在家裏東西就會自動送上門來,生活因為這些外加手續費變得更為便利。

選擇離開固定薪資的生活,有部分是因為身份造成的生活型態無法將大量時間投入在工作中,有部分是拒絕這種被工作給綁架的人生,有部分是想要獲得更公平的勞動待遇,不受公司壓榨,也有部分是個人因素無法勝任,零工經濟的優點是自由,缺點就是沒有保障。很現實地,今天沒工作就是沒有收入,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後盾,更沒有拒絕工作條件。

在《滿意的話,請給我五顆星!》這本書,我們將隨著作者介紹,進一步認識發生在韓國的諸多平台勞動者他們的處境與困境。

書中介紹了十個透過平台接下勞務獲取報酬的案例,分別有貨物運送、代理清掃、自由接案的網路開發與繪師、網路開課講師、機車貨品或生鮮代買外送、寵物保姆、代駕司機、Uber司機。他們的共同點都是透過對應的工作平台主動與委託方提出的要求媒合,並取得工作進行交易。

以家事服務業為例,書中提到的工作者李東希是在將孩子撫育到可以自行就學的年紀,在小孩上課後,為了消遣空閒時間,便到平台申請成為家事服務員,用四五個小時來完成一筆打掃交易,同時客人也能滿足他們希望由具有收納證照等專業身份的人,來幫助他們讓家裡更為清潔,也可以解決如果是雙薪家庭客戶在兩方都被工作塞滿生活的情況下,沒有時間打掃的問題。

雖然工作是自由的,但從事的人通常不會因為無人監視就以隨便的態度完成工作。繼續以李東希為例,她參與的平台有所謂「星級評價」,這可作為客戶選擇要由誰來接下他們需求的依據。總不可能找一個低於三星的人進到私領域負責清掃,肯定會考慮到為什麼他只有三顆星,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好,或是更嚴重地,曾經有過順手牽羊的行為並被舉發,才會導致評價那麼低。李東希為了要維持近乎滿分的評價成績,她不只得在基本的清潔工作做到完美,開車前往的車油錢,打掃工具的花費,額外的客製化服務,不僅是她得自行吸收,甚至可能為此花上比原本預計還有長的時間服務,以達到客戶對她的好評,讓她得以在平台上維持高曝光。但有時候就是會遇到比較刁蠻的客人,可能是因為誤會而給出低評價,系統官方多半也不會,或是採取消極態度介入兩者的糾紛中,所以當成評價被拉低,勞工方只能花更多心力再把成績拉升。

造成評價變低還有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成交的個案比起他人相對較少,這會導致被看見的機率受到影響,李東希說道,如果是遇到這種情況的話,為了避免,她得花更多時間接案工作。諷刺的是,原先號稱工作時間自由安排的行銷噱頭,卻因為受制於AI演算的關係,得花更多心力維持行情而被工作綁得死死的,甚至過度勞累。


目前,平台勞動遇到最大的問題即是:

1. 勞動力供過於求
不論是哪個平台,受先前疫情影響,年輕世代拒絕把自己賣給公司的念頭成為趨勢,這些因素讓愈來愈多人投入平台兼差。從食物外送平台來看,書中提到最初一單外送費至少可以賺到三十多新台幣,現在註冊人口暴增,銳減成一單只有十幾元的收入,這個情況在台灣也是相同。

2. 自雇者的風險
著多平台皆主張在買賣雙方中的關係僅是中介者,也就是說,一但勞動方在工作過程發生意外,不僅要自付醫療費用,還得賠償買方損失。平台無法像公司行號進行投保,甚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曾提出,平台者必須將勞動方視為直接雇用員工的這項訴求,在最後仍被Uber等公司以遊說方式阻擋下法案。但在要求與時間賽跑的工作環境下,勞動方沒有保障的情況下,這樣的自認倒霉工作環境只會持續惡化下去。

3. 淪落為情緒勞動者
除了勞務內的付出,還有可能受到顧客因等待所累積的不耐而導致情緒上的牽連,但礙於評價機制的影響,勞動方還得壓抑負面感受,得為此去安撫、哈腰鞠躬,以示更為周全的服務,造成心理上不必要的負擔。


零工經濟中基於是否專業,也有區分所謂取代性高低的工作。當外送這門工作除了駕照,不需要其他技術要求,它就是一份誰都能做的工作,反過來說也就是沒人不能做,這樣一來,整體素質參差不一,會比起其他需要一點技術性要求的工作更難擺脫高壓的競爭力,收入更容易受到壓縮。在這樣的環境中,零工經濟未必還能維持它最初打造給眾人的高薪、自由、成為自身老闆的美好想像,一但變成如此,平台勞動者將又得開始猶疑接下來的方向該從何而去。


-
歡迎追蹤我的ig閱讀書賬:nanson_sonnan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IP時代必備的創作指南:網路漫畫、網路小說作者最好奇的58個FAQ

IP時代必備的創作指南:網路漫畫、網路小說作者最好奇的58個FAQ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1/20

一個好的IP可以帶給創作者無限大的潛在利潤,操作得當,最極端的例子就像JK羅琳人生大翻身。她是一個最好用來討論IP產業的引子,目的是為了讓有意經營自己IP的創作者有個美好藍圖,明白如今的文化產業邁入一個多角化跨媒介的資源整合狀態,把腦中故事寫出來並出版成書,不再只是終點。只要把握一些訣竅,擁有貼近產業現場的眼光,一魚多吃是有可能發生的。

我的論文研究題目與IP產業正好有深切關聯,懷抱著希望創作者能在相對不友善的創作環境中,獲得讓點子得以續命的機會,作為創作者的推力累積更多優秀作品。

完成《IP時代必備的創作指南》這本書的兩名作者亦都從事內容產業教授並實際創作的相關人員,因為兩人的創作媒介都以網路平台為出發點,書中的問題討論其發表創作途徑也都會以網路為主,如果是想要認識傳統出版流程的讀者會跟期待有所出入。以及真正提到如何畫分鏡圖的地方只有一回,如果是期待能學到更技術性的漫畫繪製技巧的讀者,這本也不適合。

直接說結論的話,這本書提出的解決辦法沒有說特別新穎,常見的問題好比想要解決沒有新點子,寫不出好作品的困擾,一樣還是總歸那句,與其預設那麼多問題,實際寫寫看,有東西出來比較重要。但為了輔助讀者能真正參透什麼叫「實際寫寫看」,作者們會提供學習單,還有圖表拆解,用簡明方式輔助文字讓讀者可以更輕易理解。書中整理共近六十個題目,分成八大類別,創作細節,行銷作品,連載作品實際會遇到的問題,都包辦在內,這種一問一答的方式最能清楚解決困惑,讓讀者立即性學習所需。把這本書人型化,其實它在講的內容就等於我之前在做故事開發工作時,持續要跟創作者溝通跟釐清的問題。

「所謂的故事,是某個主角想做到某件事,但是卻很難達成。」(頁151)

像是書中提到,作者要必須能用一段(兩三句)話組成你的故事,簡介要愈簡單愈好,腦中所想的那些細節現在一次放入,與實際上寫起來到底感覺怎麼樣,並不是這時候適合展現的。不過以往合作的作者們並不擅於這麼做。那句話老實說就算看似無趣也毫無所謂。一句話存在的重點只是要讓創作者明白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故事想表達的重點在哪,而那些後面還沒想到,無法細節化的劇情轉折,甚至有可能在動筆的時候就隨著劇情延伸,加上作者與角色的情感增生與積累,自然而然長出適合它的模樣。也是在讀到作者們實行我曾經採取的方式,更讓我相信之前造成作者困擾的期待,並不是空穴來風,實屬讓我有欣慰一些。

另外,這本書也大量採用幾本比較有名的寫作書使用的寫作工具作為背書解釋,比如在如何完成三幕劇的篇章中,就引用了《作家之路》的英雄旅程的十二個階段,還有《先讓英雄救貓咪》的三幕十五轉帶出不同形式的三部劇是怎麼安排故事節奏的,它的起伏跌落如何分配才不會讓讀者失去興趣。三幕劇簡言之就是套版的故事模型,寫作最忌諱的就是在什麼都還沒做之前就對自己過度苛求,那是要在你寫完的時候才要費盡心思投入的。追求套版一點也不為過,是因為眾多我們熟悉的,甚至內化而有所期待的劇情本都是以這種方式在運作,基於熟悉而從中獲得快樂,這是人在享受過程經由萬萬千千銷售、票房所得證之,但一樣還是要自我警惕,它的存在就是導航,跟著走大家踏出來的大路,過度相信使致把你引入單向道直至死胡同的電腦就別相信了。

其餘,這本書可愛的地方在於它全彩而且平宜近人的書寫方式閱讀起來不會像在啃教科書一樣,讀到中途就食之無味而棄之。根據講述的單元會視情況提供簡易教學單,讓讀者參照格式自行擬一份能夠幫助作品完成的企劃書。好比為了要讓故事求得更為飽滿,維持節奏,除了完整主線之餘,如果想要增加支線可以依序列出支線任務名稱、陪同者、支線內容、支線中預期的問題、解決辦法、解決後所獲得的,換言之不過就是類番外篇,只不過它有助於拓展故事空間乃至時間,是為了讓主線能夠更有層次。

但也如我文章前半所言,因為這是出發自韓國講師的心得分享,有一些是屬於那個文化圈所流行的元素,可能在台灣還不至於流行甚至是已然為一股趨勢。像是韓漫常見題材是以奇幻兼戀愛並行的「奇愛」類型故事,它雖是借用歐洲宮廷的古典歷史感為背景,主角多是懷有現代思維的女性,兩種具有衝突感的時空碰撞,更凸顯主角的果斷與行動力,不過就並非台灣創作圈活躍的類型。其舉例的作品也都是當前火紅的韓漫、小說,雖然作品名字陌生,就算不懂是一部怎樣的作品,倒也不至於因此在理解上難行。至於合約部份,能提供的協助也有限,不過這本來就是比較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就如同作者們所及,都是要由作者跟合作方洽談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那就是一份好合約。

你如果好奇:一部作品能不能抓一個個性消極的人來當主角?不存在敵人的故事是否成立?主角沒有慾望要怎麼推動故事?有精神疾病的人怎麼當主角?上述這些問題感興趣的話,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解答,它們也是我未曾想過,但作者確實給出不錯答案的題目。整體來說,意外學到一些不錯的東西,只是談的內容比較淺,如果對一切都還迷惘的創作者,可以考慮這本看看。

-
歡迎追蹤我的ig閱讀書帳:nanson_sonnan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剝皮:直木賞作家井上荒野凝視創傷的動人力作。

剝皮:直木賞作家井上荒野凝視創傷的動人力作。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1/19

行寫小說之名從事性騷擾之實,雖然只是小說,描述近乎貼近現實就像鬼故事,讓我再再想起2023年5月左右在各領域掀起的台灣me too運動。每當開啟一次社群軟體,就會出現接踵而至,讓當事人需要花費一番氣力才能再述的惡夢文章,我就像從細孔中幽微窺探一切的觀眾,像是期待加害者受罰,受害者能得以伸張正義。時隔半年,被指控的人有的不再活躍於檯面上,也有人道歉之後繼續他的工作,站在他的位置,繼續成為自己。

為什麼是剝皮?我想對性騷擾敏感一點的人,大抵都能感受到名稱背後的意義。訴說自己「疑似」被性騷擾、性侵,都是需要勇氣的。明明認為是踰矩的人錯了,卻搞得好像是自己的錯似的,在嚴正以待,忠實自己感受之餘,另一個聲音仍不斷地質問自己,是不是你把問題放大了?行就成一股被剝掉的皮,剩下的就是赤裸淌血的肉軀,痛的是自己,醜態示人的也是自己的錯覺,而加害者置身事外的樣子,這看起來還不弔詭嗎?

罪魁禍首的月島光一在辭離編輯一職後,成為文化中心的小說課程熱門講師。多多少少,幾個學徒因師承「月島技法」獲得芥川賞出道,經年累月也讓月島桃李滿天下。月島藉由他師職權位以及俊朗的外表,舉手投足的洋溢才華,吸引了不少女學生歡心,幾乎是一致的敘述實在讓我難以與身邊貼近的例子做出區隔。一樣的師徒關係,那種打著我能讓你變得更好意圖,誘使對方與自己發生超出師徒外的肉體關係,最令人糾結的,莫過於在那個情境之下,被引誘的人是怎麼想的。事後訴諸,又是另一個形同靈魂拷問的折磨。值得欣慰的是,在這本書中,那些被月島傷害過的學生們,從迷惘到突破,她們都做出了改變。

比起漫漫長路的自我救贖,《剝皮》更關注在性騷擾事件發生後,在不同立場的人們是如何應對。有人選擇同流合污,享受與老師不光彩的地下戀情;有人選擇對受害者指手畫腳,施以銳利的質問;有人受他人鼓舞,也願意挺身而出訴說自己的傷痛。在這當中,受傷程度是沒有量尺比較的,可是受害者的另一半卻是站在十分險峻的位置,不知道是要安撫受害者,還是更要去撫平自己某種程度可能會因為自我防衛而解釋成對方的背叛。

談論性騷擾事件尷尬的往往是「當事人在事發當下到底有沒有意識這是錯的」,月島事件的受害者之一咲步就被網友質疑,明明是發生七年前的事,現在才去指控到底有何居心。以外人之姿去論及這類型事件,到底有多少置喙的空間?什麼時候又輪得到作為當事者代為發言:「如果是我遇到我一定會盡全力抗拒」這種話?

Me too運動背後要思考的是我們如何營造一個友善環境,讓有類似經驗的人都可以安然地訴說那折騰人的過去,避免受到二度傷害。剝下的皮,是癒合的傷口,抑或是汩汩湧出的血肉,那取決於是當事人決定這麼做,或是他人之力恣意行動。當現在我看著曾經被捲入me too的加害者,表現一副安好的模樣正常活動時,有時候會不禁想著他們真的受到懲罰了嗎?但在讀完這本書後,讓我省思著,很個人的錯,也只有個人可以解決,若用有色眼鏡代替受害者發言,會不會妥妥是我的多此一舉,老實說,我也不是很確定。

-
歡迎追蹤我的ig閱讀書帳:nanson_sonnan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魚眼

魚眼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1/05

集中火力用四天讀完了《魚眼》,三十萬字的劇情總覺得有點不捨,幾乎是只要我一翻開書就能馬上進入狀況的精彩程度(面對台灣現在有愈來愈多這麼優秀的大眾作品出版,我也覺得很是欣慰)。對於作者薛西斯的作品我也只讀過《天災對策室》跟與他人合著的《筷》(這本我也很喜歡)。在薛西斯的文字裡,彷彿找回純粹感受故事發展的悸動,這種任由作者發揮實力的意識強大到我願意隨之被牽引。

《魚眼》的魅力之多,首先它借用台灣知名刑案「陳高蓮葉毒殺兒童案」為背景,將真實人物高蓮葉易名為故事中的關鍵角色,並與另外一件多年後的「鬼女」故事為小說拉出一段讓人摸不著頭緒深具魅力的故事引子。雖然說是引用,但薛西斯為了連結與鬼女的關聯性,讓真實案件的犯罪動機被剖析得更為深入,重新推敲並合理化案件與鬼女兩者的重疊性,直接拉高又一層次。

再來,主角葉聲秋的性格在多數時候沒有太多共情這點我覺得很是欣慰。雖然我本人是很容易受外界影響一頭熱的個性,多數時候我覺得盛情退卻會不知道自己先前到底在瞎忙什麼,覺得就像個笨蛋。不過葉聲秋多次時候會聲明自己並不在意別人的後果,只是想要份內的事情做好,就算內心閃過個人評價,還是會尊重當事人,讓他們自己解決,在推理小說中有正常人思維的主角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與主角頻繁開展對手戲的角色(很難定位算不算反派)更是深具魅力,是詭辯邏輯王,再搭配其餘增添神秘性的元素,讓該名在讀者腦中不停著轉動著對他的想像,提高作品的可看性。

最後是《魚眼》想討論的議題。它花了很多力氣討論母與子的關係,站在「母親」的立場深深叩問角色本身,且牽引讀者一同思考:這個被天賦予的身份所背負的沈重與不可逆責任,如何面對,誰來面對?它很悲傷,說讓人窒息也不為過。總總行為背後推動的原動力,我覺得很適合借用《Friends》中有一集Joey對Phoebe說的「所有善意都是源於自私」。套用在所有行爲上都說得過去。母親生下兒子,糟糕一點的情況可能是為了讓長輩滿意,好一點的情況是自迄望著有一個孩子,無論是何者,都是建立在行為者做這件事的利益大於零——即便殺人也是。

書裡提到的質問有些是連我也從未想過,現階段的我大概只曾想過要不要生育,但我從未往後一步思考,生下來的小孩我願不願意愛他。

「孩子與母親之間必然有愛嗎?母親有可能不愛折磨她十個月,好不容易從她體中排出的生命嗎?」

我們總被教育要感念父母的一切所為,比起父親,母親的節日好像更被重視,甚至還有專屬的花為符號象徵這段無可取代的愛。我還沒當過母親,我還無法想像會不會有過孩子生出來的當下,及自那之後,我是沒辦法好好愛過他的。那如果我不愛,這是身為母親的錯嗎?孩子出生就得無條件地擁有父母的愛嗎?喜不喜歡一個人都可以跟他絕交或以離婚形式解除二者關係了,血緣關係效力存在於法律關係之上嗎?終究這也不是什麼有適切答案的問題,只是人類選擇一個最多數人能夠接受的說法:愛是無條件的。

主文以外的枝微末節,我時常感覺到小說中的每個角色對白都很有邏輯,沒什麼多元性,俐落地劇情推進,每顆螺絲釘都安分守己扮演好在案情中的位置,好的層面是讀起來會非常爽快,畢竟大家的語句邏輯都表現得比一般人還好,不好的層面就會覺得距離現實有一層虛假性,不過也都只會發生在背景角色,也不致於影響閱讀體驗。

整體來說,《魚眼》的的確確是薛西斯的匠心之作,她將出現的每個環節都複雜化,方方面面盡可能顧及,也將開展的支線都完美收束。比起只是談論,試圖用鬼悚的方式平白直述完成一本推理小說,她做了更多更多,而那是作為讀者認為確實被作者利用他們最重要的武器「故事」好好照顧的體驗。有認真的作品與精湛的作品,身為讀者的職責就是努力地推薦,讓更多人也栽入薛西斯的世界親自體驗看看這股魅力。

-
歡迎追蹤我的ig閱讀書帳:nanson_sonnan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半夢半醒的世界(荷索首部小說)

半夢半醒的世界(荷索首部小說)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12/3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小野田寬郎在二戰時被派駐到菲律賓的一座盧邦島。在那裡他默默生活了二十多個歲月,堅守著保衛國家使命,直至鈴木紀夫這位探險家進入島中與他交涉,帶領小野田向他的時任上司谷口會面,從谷口口中聽到停止一切軍事行動,才真正結束小野田徘徊不出的那場戰爭。

這本書的誕生是導演Herzog在日本時與回到母國的小野田交談後撰寫而成。開宗明義,Herzog便強調撰寫這本書的重點不是針對歷史進行考察,而是在於小野田本身對於獨自生活在小島的漫長歲月有什麼深刻體悟。書中也能看到諸多小野田在面對疑似敵軍的追查時,如何把國家榮耀至於生死之前,想盡辦法也要躲避擾襲。在這場漫長的游擊戰中,其實不只小野田,還有另外三個位階低於他的日軍相互扶持生存,隨著時間愈久,同伴一個一個死去或是投降,小野田還是堅忍著等待大日本帝國勝利的那刻。就算是在屈辱之中,小野田的軍人魂還是不容他有一絲懈怠,拒絕任何疑似誘導他投降的傳單、廣播,忠其一心,只為不愧對國家。

雖然書的大半部都在紀錄小野田與其同伴躲藏在盧邦島叢林的日子,但我認為那並非Herzog寫這本書的重點。Herzog真正關注的,是小野田在認清戰爭已經結束,向菲律賓投降返國之後,小野田與Herzog在回憶這段往事時的「反應」。

當小野田審視他身穿多年的破爛軍服時,小野田所表現出的困擾(對記憶的障礙),對比如今平和的生活氛圍,更是凸顯小野田依然深受過往記憶侵擾的徵狀。盧邦島的日子如夢魘隨行,此刻坐在Herzog面前談論過去的這個行為,只會加深昔與今的衝突。那是小野田作為戰爭底下犧牲品的象徵。

就連小野田觸及的軍服,形同於仍在盧邦島的小野田靈魂,他的肉身已經平安,可是二十多年的戰爭行動,在衣服上刻鑿出的屢屢傷痕和污漬,都是鐵錚錚的過去,到底要說恭喜小野田還是委屈小野田?可以確定的是,戰爭就是難辭其咎的原因,也許在某一個喘不過氣的時刻,我們都會是小野田的樣子,在夢裡卻不自知。


-
歡迎追蹤我的ig閱讀書帳:nanson_sonnan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1 人(5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異常【龔固爾獎之作、《紐約時報》年度最佳驚悚小說】

異常【龔固爾獎之作、《紐約時報》年度最佳驚悚小說】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12/30

我覺得是這樣的,科幻小說跟奇幻小說都試圖打造一個嶄新的世界觀,訴諸跳脫現實,讓讀者受到酷炫的設定吸引並且投入其中。而往往左右這種類型故事的好壞,取決於它收尾得好不好。

起這個頭,我主要是想強調《異常》在設定上很有意思,但作者泰利耶讓我感覺,他想要塞的東西很多,好聽一點是充滿巧思,直接一點就是資訊太雜,光故事開頭,泰利耶就陸陸續續丟出約莫十個角色的故事。十個,光這十個就夠你專注釐清每個人的劇情梗概。角色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在同一時間搭乘從巴黎駛向紐約的006航班。在飛行過程闖入亂流,進到一個原班人馬於三個月前就曾經抵達目的的時間軸,在這之後,才能開始體會到故事趣味的那面。

十個角色你要說有個主角嗎?其實也沒有。我覺得認為讀到最後,你可以理解泰利耶為什麼要設計到這麼多個,不過除了他所想達到的目的外,十個角色在第一部分一次登場就有可能讓人停下閱讀,是個風險。再加上當中其實有像是被他當成主角在經營的角色,而我也覺得該名角色很吸引人,就算拿他當主角,我想這本小說依然會很好看。

在第二部分,時間軸聚焦在航班時隔三個月後重複降落的這三天(第一次登陸時間是在三月,為了方便理解,這批人就被統稱「人名・三月」,藉此區別爾後登陸的六月),開始與這群角色逐一訪談各自感受,還有軍方的處理方式。因為無人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又怎麼處理在現有時間軸中,已經登陸,多出來的這批兩百多名乘客。這個承的部份,就會開始出現各方聲音。

宗教在這部作品中倒是起了很好的情境模擬。顯然被當成複製人看的六月乘客們會被解釋為異象、天罰,擾動社會觀感,不僅如此,國家領導者們、各家知名電視媒體的力量都想介入這場前所未有事件中,而這無疑側寫,塑造出現今獵奇的消息是眾人所期望,但又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貪婪好奇無止盡作祟的樣貌。這數名角色也因為與另一個自己溝通後,因存在的時間軸不同,A時空發生的事在B時空還沒發生,甚至不一定會發生,多多少少引發各自的不安。

深入對六月乘客們的訪談節錄共同描繪出一致性的不確定,因為身份背景不同,卻基於所遭遇的事情是超脫理解範圍的,六月乘客們的反應,以一個小型模擬模型堆疊出整體社會在突破既有認知下的集體擔憂,這是我認為為什麼泰利耶得創立這麼多角色的理由。最簡單的,我們所認為正在觸摸的手機螢幕,坐的椅子,說出的話,真的就是我們腦袋認知的那樣嗎?會不會其實每個人所看到的畫面是無法重疊的,而我們這番醒悟也是基於遇到了三月的自己,才會徹底地對自我存在這種根本的相信也產生了無力的質疑。

如果想要期待一個完滿的結局,就我所感受的是無法達成這個期望的,我想泰利耶也無意想要完善這部分。比起劇情的補足,泰利耶給予更多哲學性的思辯空間,從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來思考吧:當你面對著另一個你,你認為你能理解「你」在想什麼嗎?我們看起來是近乎相近,但那也是我在所能掌握的資訊中判斷而來的結果,可是它就能作為另一個你的答案嗎?三個月的時間差在這兩組兩百名乘客中,就各自發展出不同狀態,有人的三月版本早已過世,但六月版本卻還活著才得以得知這個噩耗,那把三月版本推向自殺的念頭不存在於六月版本的人腦中嗎?就物理上的組成來說是完全無差異的,可是所做的決定還是產生了三個月的差異,所謂的「我」就意義層面上來說指涉的,到底此刻存在的我,還是任何時刻的我?

老實說,這本書的閱讀方式是不是還用另一層更靠近真相的途徑,直至我在回顧這本書時仍一直在思考著。時間的排序?小說角色寫了一本與本書同名的小說,這件事會不會又同於劇情中所體驗過,而之於讀者我們與書中角色再一次的「複製」?以及最後一頁被拆解開的文字,都總歸一句令我意想不到,平日的廢言,竟也能套用在這本書上:真不簡單。

-
歡迎追蹤我的ig閱讀書帳:nanson_sonnan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魔蟲人間套書(1&2)

魔蟲人間套書(1&2)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2/09

同本書對陳浩基簡介是以「左手寫《遺忘‧刑警》,右手寫下《魔蟲人間》」稱之,同有默契,我也認同如此劃分。陳浩基在擅長的推理及驚悚可以俐落地分開處理,自然也能與之合併,而《魔蟲人間》正是他用「推理外皮的驚悚小說」為我們帶來的最新力作。

細究《魔蟲人間》,網路上依然能找到在明日工作室出版的口袋書版本,那亦是第一集的原型。即便不經由後記得知兩本創作時程是怎麼反應作者寫作狀態,我認為一二集有著實差異,可從故事架構可以看出端倪。第一集敘事手法相對簡單,角色心境著墨有限,讀者們齊一列隊進入故事,毫無障礙,讀得順暢但似乎卻顯得少了什麼。這個針刺般的疑惑在第二集便獲得解答。第二集可以說是第一集的升級版,劇情設計更為複雜,隨登場角色增加,第一集薄弱的世界觀愈發清晰。我們更能從作者之所以要設計這些特殊種族是不是有意暗示什麼為方向去揣測。在我們所見只是冰山一角,能勾引讀者往下探究的衝動,第二集來來回回劇情疊加,成功做到引人入勝進入陳浩基世界。

不曉得這算不算作者習慣或某種偏執?陳浩基的推理總會在故事最後再進行「翻轉」,同理,《魔蟲人間》(不論一二)也以此操作,但或許是故技重施,我倒認為第二集的翻轉驚艷程度已不如第一集,即便第二集劇情精彩程度更勝第一集。此外,陳浩基也提到,《魔蟲人間》未來有發展長篇的規劃空間,從一開展至二,便當發得爽快,這讓身為讀者的我不時感到訝異,好像故事隨時都可以終結在這一集。但也因為篇幅遞增,讓第一集主角「異子」裕行的角色性格更加深刻糾結。如果說第一集是為了創造及毀壞主角,第二集就是要在多方立場中找到主角的定位。

讀起來流暢之餘,也讓我思索驚悚小說帶給讀者的想像空間是否有限? 這源自即便作者再怎麼想呈現一片駭然畫面,所用之詞彙有限,讀者接收並且建構想像再怎麼說僅止於某個規模。如果不是從內心擷取的陰暗,而是強調畫面感,血腥、噁爛、驚駭,那就只成了義務性存在元素。這是不是代表,文字上的驚悚表達依然有限,我們還是得靠圖像去輔助,甚至提升一個層級?

整體來說,一二集節奏偏快,可讓讀者一鼓作氣讀完的俐落完全歸功於作者對文字熟練度掌握。而且整個故事的核心「蟲族」對照「人類」在競逐社會資源這點上,沒有誰對誰錯的模糊界線讓劇情更具咀嚼性。面對反派不再只是反派的設定,反英雄更拉近我們與書中角色距離。儘管必須要以血腥撲鼻的視覺氛圍營造生命與畜生的差異,更能在這樣的道德拉扯中尋找角色追求的存在意義是什麼。是會讓人期待後續的作品。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成為真正的人(minBunun)

成為真正的人(minBunun)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0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我是試讀偵探

長眠在山谷間的故事使我的堅強壞得粉碎,就連在午睡夢境中,我橫跨了切割東西的長山脈,來到花蓮港邊,不外乎為的是一圓無法實現的夢想,在沒有戰爭與煙硝的平和世代,遙望兩名布農族少年拿著豬皮製的棒球,笑容輕漾在臉上,無須憂慮地嬉戲。

每當遇到非常喜歡的作品時,我總為自己無法有條理地整理蔓延開來的情緒做出清楚論述感到慚愧。甘耀明老師的這本《成為真正的人》寫得實在太好,我願意用每一次公開機會去展現對它感動及喜歡。讀完的這個午後,台南的天空是那樣地蔚藍,一度誤以為錯置的是來自東部的海,清澈、純淨地就像快把我的靈魂也吸走似的。就算將書闔上,盯著封面,還是無法從故事氛圍中抽離出來回到現實。

以真實事件「三叉山山難」為故事背景,《成為真正的人》講述兩名布農少年哈魯牧特、海努南的友情,還有「如何成為真正的人」。雙胞胎出世的哈魯牧特在布農族習俗中,註定無法成人。他的祖父帶著這對雙胞胎孫子到山裡準備送走他們。因為命運使然,雙胞胎活了下來。爾後又因為命運造化,留下來的哈魯牧特與同番學校認識的海努南不僅是朋友、同學,更是兄弟。兩人的童年有海,有棒球,有必須在部落與文明衝突中尋找未來的掙扎。離開部落,進到花蓮港學校,距離棒球夢實現的日子又更近了些。擲出的球與球體碰撞球棒的響亮打擊聲都是成長的積累,外表等不及蛻變,骨子裡的靈魂更是緊緊牽在一起,許多瞬間,我無法不去揣測哈魯牧特對海努南的「友情」真的只是字面上的解釋嗎?這問題回應著哈魯牧特到底成為「真正的他」了沒有?

從故事種種跡象,就我解讀,哈魯牧特並不是「典型」的布農族「少年」。在人與人的相處關係中,他扮演「仰賴者」一方,而在這段互動裡,哈魯牧特擁有海努南這麼一個較為剛硬的夥伴滿足他的欠缺。不管是持筆在海努南身上塗鴉,自然巧妙吸取海努南散發的特殊體味,每天採集的野花作為贈與,代海努南傳送情信,哈魯牧特落入了一種超越友情,在共享感情中轉化為「佔有」的慾望衝動。

正因為這種細微的情感描述,更為往後故事堆疊出更強勁的劇情張力,而時代性的史料考究,最終把作品提升至一個難以被超越的層次。就理性面來說,這也是我想提另一個《成為真正的人》必須一讀的原因。就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歷史教育,是官方的、單一的、簡略的時間軸組成。我們永遠是從漢人霸權主義去理解台灣的「過去」,並加以認定這即是事實。《成為真正的人》以原住民視角還原——你也可以說是「揣摩」——了當時日軍戰敗後,台灣歸屬問題剛塵埃落定的移交期間,仍滯留在台的日本人竟一改以往我們既定印象中「殘暴專制」的態度,屢屢強調和平共存進而與漢原民族相處。即使在權力關係作用下,日本警方仍代表內地高人一等的優勢權位,舉手投足間難以抹除對昔日受殖民者們的藐視,以及原住民的自嘲,故事中還是可以感受到有別於以往所建立的歷史認知,並在高壓氣候的禁錮下,生命至於前眾生平等,再也無法以日本人、原住民、漢人、美國人的差別比較賤貴。

比起以戰爭題材有意無意發起的反抗控訴訊息,《成為真正的人》少了那麼點嚴肅與緊張,多了明明是在美麗的海邊,卻有無窮盡的傷悲。留給少年的,是失去摯友後,在面對另一個破壞他家園的外國人,在生命猶如浮游那樣卑微的風暴中,有更多詮釋空間去處理失去導致的空洞情感與萬劫不復的傷悲。《成為真正的人》讓我哭了好幾回:我為這段無法再有機會繼續活下去的幽微情感嘎然中止而哭;為存在於原住民口耳相傳的傳說正被狹以「現代化」之姿登場的文明肆虐逐一消失的感嘆而難受;為歷史在發生,從中脫逃的人必須拖著過去將故事繼續流傳下去的韌性而感動;為已經成為大人的,還是孩子的靈魂們懷抱著希望而寄望著什麼,零零總總的,這些感受是我在讀完這本書,被故事摔得粉碎後,殘存下來的珍貴結晶。

回應故事核心,到底,得經歷什麼儀式或程序才能算成為「真正的人」?「真正的人」是怎麼定義的?讀著故事的我們,自問也可以稱得上「真正的人」了嗎?這些問題必然是沒有真確解答的,但是以另一書名「minBunun」解釋,它就像是漢人的「做十六歲」。是成年禮,是從小孩過渡到大人的身份轉換,無關乎外表第二性徵的成熟與否,是心智的堅定,能否有足夠能力承擔責任。其實就算還無法成為「真正的人」,倒也不是一種過錯,正如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這一段話:
//他們太年輕,沒有準備好做個安分的孩子,希望太巨大,他們拉起郵輪的粗繩纜解悶,大力搖晃,試著往上爬,最後被守衛阻攔。他們逃開,努力狂奔,而且覺得往哪裡去都會被黑夜寬容的隱藏,索性大笑,再也不想讓心中的夢想憋死了。//

如果夢想的真正必然使停留在哈魯牧特與海努南臉上的笑容不再,那我願意愚昧地期望活在我腦海中的兩名布農少年不需要長大,不需要成為真正的人,只要能不忘記該怎麼快樂就好。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212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