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sa Yu的所有評鑑

有母親等待的故鄉

有母親等待的故鄉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06

作者淺田次郎的直木賞成名作《鐵道員》還沒讀過,但新作《有母親等待的故鄉》意外闖進了我的心。小說裡,三位主角是屆齡退休的男女,其中兩個一直單身,另一個剛離婚,三人皆沒有故鄉可以回去。

三位主角都申請了信用卡公司所提供的歸鄉服務,整套的返鄉細節皆設定妥當,從故鄉、公車站、司機、乘客、當地居民、寺院住持等都幫你安排好,就連「母親」也在故鄉等著你回去。三人互不相識,但擁有同一位母親,小說最後母親過世的喪禮上,三位「兄弟姐妹」才首次碰面。

各自的故事以四季花卉、自然景觀揭開序幕,母親的野菜料理讓人食指大動,讀者彷彿真的嗅到食材香氣,母親分享的床邊故事及民間傳說也讓讀者墜入如真似幻的夢境。一切都好不真實,卻又有置身在故鄉懷抱的錯覺,母親關愛的溫暖撫慰了外地遊子的內心。

高齡的老母親還開車載「女兒」去機場,也品嚐著「兒子」公司開發的即食料理,親子之間的互動既平實又溫馨。故事情節令人格外想念故鄉的一切,更映照出母愛的光輝。除了勾勒三位主角的心境轉變,作者也稍微帶出其他角色的想法。

這本小說細膩描繪了都市人落寞的心情感受及生活樣貌,讀者也不自覺對故鄉產生了遙想懷念,尋求心靈上的寄託與歸屬。故鄉的意義為何?為何三位主角明明知道一切都是虛構的前提下,還願意所費不貲申請歸鄉服務?在故鄉等待的老母親其實是無血緣關係的陌生人,但他們卻一次次返回探望,是否故鄉殷切召喚了遊蕩的靈魂?

最近剛好看到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這本小說未來會影視化,松嶋菜菜子會飾演女兒一角。這本溫暖的小說推薦給每一個渴望歸屬感的你。

➡️以下節錄小說裡我個人很愛的句子:

📌寬廣無垠的黑夜,其實是失去一切後所餘下的空洞。

📌都會的生活一切都太快速、太壅塞了,我們看不透自己的本性,還有事物的本質。

📌我只是背負了太多東西,沒有心力去相信美好的事物。

📌曾幾何時,陪伴自己長大的東西統統不見了。生活在大都會,就是要忍受一連串的失去,連懷舊都不被允許。

📌人只有活著的時候,才能享用食物。人不是為了活著才吃東西,吃東西本身就是活著的象徵。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幻日之時【限量作者親簽版】

幻日之時【限量作者親簽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2/17

前陣子讀完肆一最新的作品《幻日之時》,這本小說帶點懸疑推理元素,改編發生在台灣的真實事件,包括至今仍未解的懸案。以幻日的天文現象,結合時空穿越交錯,在過去、現在、未來不斷游移,增添了神秘緊張氛圍。讓人一翻開就停不下來,我刻意慢下腳步,不想太快離開書中的角色人物,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似真似幻的意識流動著,偶爾凝滯不前。

對於小說裡的情節鋪陳、橋段安排與人物間的串連,我一整個驚艷不已。前面出現乍看不相干的事件,或者某角色曾說過的話,到最後都具有關聯性,劇情翻轉令人意想不到。在新舊大樓與電梯之間,幻日環出現之際,兩個時空轉換,給人一種眩暈迷離之感。萬物興衰以12地支循環使用,不知是否因為這樣,作者巧妙將時空設定在12年的週期,故事就在2000、2012及2024三個年代開展。

而且小說裡第一部的故事還已經偷跑到2024年7月,現在此刻也才2月而已。我也驚喜發現故事拉到2041年,41不就暗示作者肆一嗎?就連車牌號碼4141,都瞬間讓我莞爾一笑。時間列車呼嘯而過,人物困在過往的悠悠長河裡,童年的缺憾與創傷伴隨著成長,無時無刻在腦中轟然作響。金魚太陽吊飾與七星牌香菸貫穿整本小說,那是象徵日夜思念且無法被取代的那個人。

除了時空,「記憶」也是小說裡著墨相當精彩的部分。記憶重製、更改的設定令人不禁陷入深思,很多時候歷史改變了之後,隨之而來的不一定是美好,但我們仍然想極力補救或挽回些什麼。小說裡,過往歷史被更動後,間接影響了他人的命運,環環相扣,有如骨牌效應。芸芸眾生,總是要嘗試過、掙扎過、盡力過,才終於願意接受命運之神的安排。但願世間所有的憾事都能減少避免。

我好喜歡作者說的:「我們會成為今天的模樣,都是因為被前人愛著所留下的痕跡。擁抱此刻,於是不辜負未來。」這段話深深撫慰了我,我捂著我的心,提醒自己珍惜每一個當下。作者在後記也提到,即使日子如此不完美,只要你願意去凝視,人生仍有其美好與溫柔。
或許日子仍是微微刺痛著,但你會開始察覺到溫暖,也會開始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安然度過傷心時刻。

是的,跟傷痛和解,也跟自己和解。最終,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放下,才能繼續往前邁進。謝謝作者肆一創作出這本懸疑推理小說,細膩描繪了人跟人之間的情感與記憶,讀完的此時感到一股療癒的力量。期待這個故事有機會影視化,相信會有極佳的票房口碑。

⬇️ 節錄我個人很愛的段落金句:

📌心裡可能有很多矛盾,理智想要解開,可情感卻反抗著。你必須靠自己去挖掘,過程有時候會很痛苦,但答案常常就藏在那些痛苦後面,你也要去相信自己有克服的能力。
(P244)

📌其實有時候現實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抗拒它。學會接受,並不是表示就不會受傷,而是願意放下。所有的理解、甘心或後悔,都是時間的結果,而多數時候,我們都只是在時間洪流中掙扎的人而已。
(P354、P355)

📌那些我們所奮力的,以及所有如願以及未能如願的,只有等發生了才會揭曉。喜與悲時常是同一件事,而在其中,或許我們能做的只是去奮鬥,然後再用最大的努力去接受已經發生的。
(P357)

📌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總和,傷痛是我們身上的一部分,但並不是我們最重要的一部分。所謂的圓滿,其實也包含了不圓滿在裡面。
或者是,那些所受的傷並沒有擁有了我們,而是被我們所擁有。最終則是,我們都有能力能夠去度過。
(P358)

#肆一
#幻日之時

肆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博客來獨家親簽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1/12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在2023年12月,期待已久終於迎來陳思宏老師的最新作品《第六十七隻穿山甲》,誠品通路的封面是獨家穿山甲書衣,穿山甲的鱗片在不同角度下,映射出絢麗的光彩,這書衣設計真的好美。我捧著這本小說,凝視隆重感受它的質感與溫度,打開它,一頭栽入他與她的故事。

他沉默寡言,她絮絮叨叨。
但同樣的是,他與她都傷痕累累。
他的孤寂累積在內心,膨脹無解。
她的傷痛隱藏在話語,咆哮無邊。
他,有過四次跟救護車有關的記憶,總是不斷經歷離別生死,鳴笛聲時不時鑽入他的耳朵,如影隨形。她,有過好幾次殺生的不堪回憶,總是一而再再而三遇到同一類人,看到許多偽裝偽善演技堪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噁心行徑。

小說分成三部:散步、上路、南特,不囉嗦不過度,以俐落的兩個字標題為讀者鋪陳,穿插手機對話與獨白。也以食物味覺、氣味嗅覺、聲響聽覺穿針引線,意想不到的事物紛紛出籠。貢丸湯引人飢腸轆轆,雨聲立體環繞音效,加上潮土油氣味助陣,召喚內心深處的寂寞。他與她在巴黎與台北兩個時空穿梭,彷彿半夢半醒間,一邊讀取大腦硬碟裡的記憶檔案,一邊舔舐瘡疤自我療傷修復。

小說第一部,無止盡的散步,其實就是走回原來的自己。第二部,出發上路的公路之旅,從Paris、Tours到Nantes,從他開車到她開車,說出口與未說出口的,都是成長軌跡,滿是酸楚與苦澀。第三部,發現繞了一大圈,回首來時路,千瘡百孔的人生該何去何從,不管怎樣,繼續邁步往前就對了。

他與她,是這本小說的主角,以代名詞出場,一路讀到P67、P82,讀者內心疑問開始擴大。最後剩1/10的部分才開始知道兩位的姓氏,接近尾聲時英文名字亮相,世界上像他與她這樣的同路人多得不計其數吧!穿山甲鑽洞掘土,活靈活現,助人入眠,跌進一個複雜糾結的漩渦裡。

我從《鬼地方》、《佛羅里達變形記》、《樓上的好人》一路follow陳思宏老師的作品,這次《第六十七隻穿山甲》一樣讓我捨不得讀完,好愛老師文字所呈現的畫面感,加上詞性巧妙運用,讓我更沉浸在故事的氛圍。小說裡,VHS錄影帶勾起了我們這輩六年級生的回憶。話說我2016年去過巴黎,吃過法國的麥當勞Quick,所以小說提到Quick漢堡瞬間將我拉回到7年前造訪巴黎的時光。

隨著科技進步,老舊電影因數位修復而重生,那麼人的傷痕又能如何修復呢?遺憾是否可以彌補?發霉的記憶膠卷年久失修,卻又時不時如鬼魅般襲上心頭竄入血液。人生這盤賭局,是否因一開始的壞牌,就已暗示變調脫軌失序的狀態?

一起散步吧!一起數穿山甲進入睡眠。

------------------------------------------------------
⬇️ 分享幾段我個人滿喜歡的敘述手法:

這穿山甲溜滑梯像是時空隧道,爬上尾巴的她是小女孩,可能剛剛吃的可頌已經抵達膝蓋,膝關節回春,爬梯敏捷,鑽入穿山甲軀體的她已經懷孕準備當媽了,來到舌頭頂端臉上皺紋迸裂,白髮驅逐黑髮,身體在舌上快速腐朽,離舌抵達沙地,她已是如今這渙散模樣。
(P38)

她覺得網路是弓箭,她送出的字詞訊息就是箭,從她的手機射向他的手機。他那支爛手機在床邊午覺,螢幕破裂,機身脫漆,被隱形的箭不斷圍剿,掙扎抖動,像離水垂死的金魚。(P75)

光聽聲響,他覺得她的憤怒有機械音色,像是臺印表機,口水噴墨,在車內濃濁空氣印上許多加黑粗體憤怒字句,印著印著,卡紙了,字詞扭曲歪斜,依然不放棄列印,印量過於龐大,墨水快沒了...(P153)

他伸展僵硬肢體,金風摩挲,梳子如鏡,映照岸邊楓紅。秋天總是讓他心慌,大地半綠半紅,光線明滅不定,樹木半死不活。冬天明明白白,葉死人寂。秋天含糊,冷熱失調,心莫名慌張,左眼賞豐饒,右眼驚蕭瑟。張眼影影綽綽,閉眼立即入鬼屋,黑影搖曳,救護車鳴笛。(P186)

⬇️ 再分享我個人很喜歡的幾段金句:

「真的有所謂的結局嗎?為什麼人們看電影如此渴望結局?和解,破裂,旅程終點,公路盡頭,雨季結束,瑞雪降臨,從此快樂,永恆悲傷。真實人生根本沒有清楚的句點,往往沒有機會道別,閉眼張眼就永遠不見。」(P92)

「死亡是需要練習的,每一次Shavasana就是讓大家接受事實,自己跟所有人一樣,都是會死的人,我們都走向死亡,快或慢,光明或黑暗,河流或沙漠,雲朵或樹根,雨滴或石頭。認真躺,放鬆躺,慢慢呼吸,學習死亡。」(P94)

「拍電影好殘酷。為了成就鏡頭,人類必須處於主宰上位,支配生死,成就光影。」(P213)

「時間的刻度不是分秒日月年。時間的刻度是失去。」(P231)

------------------------------------------------------
最後容我提醒本書完食會有的後遺症:
1.想喝貢丸湯。
2.想吃麥香魚。
3.想看穿山甲。
4.想散步想上路。
5.想吃飽想睡覺。
6.想要練習攤屍式Shavasana。
7.想吃越南煎餅、越南法國麵包、 越南生牛肉河粉。
8.想去巴黎,也想去南特,更想沿著Loire河畔散步。
➡️ 結論:請小心服用這本小說。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生命的停車場

生命的停車場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10/0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生命的停車場》是一本關於在宅醫療的小說,作者南杏子是現役醫師,筆下的女主角咲和子醫師從東京急診室轉換到故鄉金澤,在一家診所負責居家醫療的工作。

小說描述了居家醫療存在自身獨有的困境,以及需要相應的技術和護理師的配合。同時著墨患者的療養與心態,以及面臨家人臨終時刻的恐懼與覺悟。也帶出延命治療、再生治療、幹細胞治療、喘息服務、自我忽視等相關議題。作者細膩書寫獨居老人、高級官僚、癌症兒童、科技業老闆等角色在面對生命最後一哩路的心路歷程。

「當生命的火焰迎來了燃燒殆盡之時,在宅醫療團隊提供病人一座生命的停車場,讓每個人都能有一段時間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生命該怎麼走?」

讀到脊髓損傷頸部以下癱瘓的企業家患者所說的一段話讓人陷入思索。企業家患者說:「人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我只是想知道自己能為社會做出多少貢獻;為了繼續以企業家的身分回饋社會,我願意嘗試接受幹細胞治療。如果再也不能思考、不能造福他人的話,我也不需要繼續活下去了。」

慶幸此刻的我還能思考、還能工作,我在想我可以做出怎樣的貢獻,我可以如何回饋社會,為了什麼而活?生命的意義為何?當有一天走到生命的最後,在〈生命的停車場〉裡,我是否會停下來思考所剩不多的時日該怎麼畫下句點?

除了主角咲和子醫師,其他角色仙川醫師、護理師麻世、行政夥伴亮子、野呂彼此之間的同事情誼,更是故事的一大亮點,大家共同關照病患的需求與心情變化,讀來真的感動萬分。我也喜歡這些角色人物聚在酒吧裡,彼此祝福打氣,一股暖流油然而生。就像書中提到的毛利人戰士之舞(哈卡舞 Ka Mate)是一種戰鬥前的舞蹈,包含從死而生的希望。

One for all, all for one.

故事的最後圍繞在主角咲和子醫師與時日不多的父親之間的對話,父親因重症痛苦不堪,而提出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求,讓咲和子頓時陷入掙扎,處在醫師與女兒的雙重身份與立場,她該如何作出決定?這部分讀來讓人心有戚戚焉,完全能感受到身為家屬極度焦灼且不捨的心情。

咲和子問:「痛苦得無計可施的時候,會怎麼做?」書中以蒙古諺語做為解套之方法:「去思考就會實現,慢慢走就會抵達。」人生這條漫漫長路,兩旁荊棘遍布,隨時都有暴風雨向你襲擊,所能做的就是緩慢前進。這本小說推薦給每一個想要尋找微光的你。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悲.慧.生死書:為谷神和自己而寫

悲.慧.生死書:為谷神和自己而寫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9/0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因宋怡慧老師的推薦,於是接觸了王溢嘉老師的《悲.慧. 生死書》,王老師去年因兒子谷神的驟然離世,感到萬分悲慟,瞬間眼前世界崩塌瓦解,陷入全然的虛無中。

王老師將這份偌大的悲傷化為力量,出版《悲.慧 生死書》,在這本書裡,除了有作者個人對於生死觀的不同解讀與反思,也讓大家對王谷神有進一步的認識,讓他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星宇航空飛安動畫短片《星探者》即谷神所製作。

王老師說:「想過什麼生活主要靠個人抉擇,只要有心改變,就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也說:「每一個人的人生就是他的作品。我希望在有了苦難襯底後,我往後的人生能活得比以前深刻一點;如果還有幸福,那也將會是比較深刻的幸福。」

書裡面提到榮格的夢,深深震撼了我。內容如下: 榮格晚年夢見自己在山中行走,走進一間教室,祭壇上擺著奇異的花。祭壇前盤坐著一個瑜伽修行者,容貌跟榮格完全一樣,正在閉目沉思。榮格忽然覺得,當這個瑜伽修行者張開眼睛,他(榮格)就將不復存在。因為現實世界裡的榮格只是瑜伽修行者的一個夢,或者說「出於他的設計」。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宇宙造化大夢裡的一個個泡影。」

王老師說:「世界其實是由無數個平行宇宙所組成,我們每一個人都同時存在於無數個平行宇宙中,因為不同的際遇與選擇而在不同的宇宙裡過著不同的人生,有著不同的人生風景和生命意義。」

常聽人說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是你可以控制它的寬度。未來變化無法預知,但我可以把握每個當下,做出選擇,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行動力十足的原因了,想做的想見的想去的想體驗的,我毫不遲疑,當然前提是在體力所及範圍內。

讀王老師的這本書,對於生死頗有一番頓悟,也不畏懼終有一天會面臨死神的到來,重點是我們如何看待如何過這一生。我將老師的一些觀點茲整理如下,並提醒自己時時咀嚼,盼能體悟得更透徹些。

📌 悲傷 vs 快樂

王老師遭逢兒子驟然離世的同時,恰巧女兒的著作也即將出版,正所謂悲欣交集。老師說:「人生本就有悲也有欣、有苦也有樂、悲傷與快樂也常接踵而至。悲傷與快樂看似相反對立,卻同樣出自我的內心。如果我以差別心來對待它們,因為執著於某種情緒,而貶抑或輕忽另一種情緒,那不就是自己最忌諱的「偏見」了嗎?」

「想要真誠直面人生,那我就必須先真誠看待自己的情緒。我希望,在有悲有欣、可悲可欣中,讓我走出看似無盡的悲痛,體會悲中有欣、欣中有悲的況味,並因這種「悲欣交集」而得到情感的昇華、心靈的療癒。」

約翰生:「悲傷是靈魂的銹斑,只有行動才能清拭它,讓它發光。」

➡️ 從今以後,在悲欣交雜的日子裡,我會盡量不耽溺於某一種情緒,並勤於擦拭悲悵的痕跡,體會有滋有味的人生。

📌 形體 vs 精神
(肉身)vs (心靈 / 靈魂 )

陳文茜:「生命之事,只剩餘生,能否多一點善,多一點貢獻。」

尼采: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那些殺不死我的,都將使我變得更堅強。」
「知道自己為何而活,那就可以忍受任何生活。」

「靈魂」指的並非人死後還能擁有的思想、記憶、情感,而是在活著時讓人產生思想、記憶、情感的原動力。「靈魂」指的是一個人還活著時,他的生命能量、感覺與渴望的綜合體;而不是死後還存在的思想、記憶、情感。

➡️ 上面這一段讓我很有感啊!我們總好奇人死後是否靈魂還存在,其實靈魂就是活著時的所聞所見所思所想啊!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旅遊、閱讀、獨處,用以滋養自己的靈魂哪!

📌 必然 vs 偶然

「偶然,謂之命。」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交織著「必然」與「偶然」。更多時候,「偶然」可能還更具關鍵性。」

「如果把生命比喻成一盞油燈,那麼不斷翻飛跳躍的燈焰,就如同他的生命歷程,明暗與形狀不一,既非同一焰,亦非另一焰。其中,是否有什麼不變的本質?或者說人格的基調、生命的主旋律?」

「一個人生命中的一切大抵是因緣而起,隨緣而滅,並不存在一個具體的本性(性空)。每個人有不同樣貌,甚至彼此扞格,但卻都是平等的,沒有主從、高低之分,也無主旋律、協奏或變調之別。」

➡️ 有時我會陷入追問為什麼的迴圈裡,我知道我終將釋懷。

📌 黑暗 vs 光明

猶太人名言:「人的眼睛是由黑、白兩部分所組成的,可是神為什麼要讓人只能通過黑的部分去看東西?因為人生必須透過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要想從黑暗中看到或展現經得起考驗的光明,絕非易事,它需要有相當的人生歷練、沉澱和醒悟。」

➡️ 黑暗與光明其實是一體兩面的,沒有經歷過黑暗,焉知光明的可貴?要抵達光明的彼岸,必歷經冗長黑暗的沉潛期。

📌 捨棄 vs 得到

「有捨才有得。我要捨棄我可以捨的,然後才能得到時間、空間和心力去做我不應該捨的事。」

「真正的解脫並不是把什麼都放下,無擔一身輕;而是要改用另一種更合適、較輕鬆的方式,重新去承擔不能放下的工作、責任、人與物。」

「我們不會放下悲痛與思念,而是要換個方式將它們轉化成讓我們過好自己餘生的動力,重新承擔。」

➡️ 這一段也讓我心有戚戚焉,有些時候該捨棄的就要捨下,才有餘力去做該完成的事。至於心中的悲痛與思念,不用強迫自己放下,而是轉換方式再讓自己重新向前。

📌 理性 vs 感性

有人說:「瘋狂有兩種:一是失去理性;一是除了理性外,什麼都失去。」
作者說:「荒謬有兩種:一是失去感性,一是除了感性外,什麼都失去。」

➡️ 這真的是非常的弔詭,瘋狂與荒謬聽來還真是恐怖至極。不管偏重理性還是感性,都不是最佳平衡點,最好能夠兼顧兩種。我一直覺得我太過感性,盼能夠回歸校正一些些。

📌 剎那永恆 vs 線性關係

「打破過去、現在與未來在時間之流裡的線性關係,即使只留存在個人的心中、記憶裡,過去的並沒有真的過去,反而成了一種永恆的存在。」

「每一個剎那,每一個當下,都是獨立、純粹而完整的存在。每一剎那,都成了美好的永恆。讓每個剎那都成為獨立的存在,都是無盡的現在。」

➡️ 我好喜歡這一章節,過去的某一片段,都成了獨立的永恆的存在。而我重視珍惜呵護每一剎那,也將每一塊的記憶拼圖小心保存,使之不受潮或褪色泛黃。

📌 出生 vs 死亡

「我們每個人不只經歷過無數次的死亡,而且也有過無數次的出生;每一次死亡都只是部分死亡,每一次出生也只是部分出生。」

我們不是一出生就擁有現在這個形體、思想、記憶、情感的,它們是來自無數次出生與死亡的造就。它們無一不是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由一點一滴的學習與經歷才「出生」的,而且是不斷在生生滅滅的。

➡️ 人生就在無數次的生與滅之中一點一滴緩緩前進,很喜歡王老師對於出生與死亡的解讀。

📌 人為區分 vs 等價齊觀

「宇宙萬物本是渾同齊生的,所謂長短、大小、優劣、貴賤,都來自人為的區分。但就是這種區分使我們產生愛、憎、悲、歡的情緒,讓心神不得安寧。莊子的「齊物」,就是要打破這種差別觀,將一切「等價齊觀」。在撕掉人為的好壞標籤之後,方能減少各種情緒的肆虐,而讓人活得豁達一點,更逍遙自在一些。」

「佛家的慈悲不只是「眾生平等」,而且還是「眾事平等」、「眾念平等」。人世間的一切差別觀(如長短、貴賤、美醜等)都是因為世人的無明與貪嗔癡而產生對立、我執、迷失。慈悲,就是要消弭這些差別。」

➡️ 這一段真是讓人醍醐灌頂啊!我要時時提醒自己撕掉標籤,不讓情緒恣意亂竄在心中,試著豁達自在一些。但總覺得周遭他人總是戴著有色眼鏡去衡量,我深深感到一種強烈無力感。

📌 苦 vs 樂
📌 一朝風月 vs 萬古長空

「苦與樂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今天的快樂可能變成明天的痛苦,而今天的痛苦也可能為明天帶來快樂。苦與樂就像秤與錘,只有合在一起運作,才能發揮作用,生命也才能顯出意義。」

「有與無、苦與樂、一朝風月與萬古長空、把握當下與長期耕耘,看似互相對立,但其實「是一不是二」,我們不能顧此失彼,才能對生命有完整而圓滿的看法。」

--------------------------------------------------------------
千古艱難惟一死,其實死亡不像預想中那樣可怕,王老師說:「能夠為自己準備一個安詳、自在、有意義、莊嚴、詩情畫意、乃至於別開生面、瀟灑的死,是我們此生最後的功課。」謝謝作者引領我穿透徹悟生死兩面,思忖生命意義與直視自己內心。

⬇️ 以下摘錄一些我很愛的金句段落。

📝 勇敢面對苦難,欣然接受挑戰。

📝 要有遵從自己內心和直覺的勇氣。

📝 要像你明天就會死一般生活,也要像你能永遠活著般學習。

📝 除了勇敢接受苦難的考驗,化悲痛為力量外,也許還必須賦予個人苦難以特別的意義。

📝 做一個真正自由的人,不受外界迷惑與左右,珍惜當下,堅定心志去做自己想要做、值得做的事。

📝 每一個死亡,都讓生命變得更加脆弱與更值得珍惜;思考死亡,則讓我們理解什麼才是自己對生命的真愛。

📝 當我們熟悉死亡時,會像接受禮物般接受每一星期、每一天。只有當我們能夠如此接受生命,生命才會變得珍貴。

📝 我想重要的並非生命的長短,而是個人要對自己「為何而活」有個清楚的看法,也就是要賦予自己的生命一些能讓自己感到滿意的「意義」。

📝 儘管人生有很多苦,但我們還是要懂得、甚至必須學習如何「苦中作樂」,不僅是為了暫時忘掉那些苦、平衡那些苦,更是在為自己的人生締造光采,帶來一些值得繼續活下去的事體和意義。

📝 人生,就是在孤獨與合群間不斷遊走的一個旅程。要避免死亡成為一個孤獨的旅程,那就不能再耽溺於「與自己的甜蜜生活」,而必須走出自我的城堡,和周遭的他人建立各種聯結,為他人、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

📝 生命意義在於為自己的生命能量找到可以投注的對象,並為它們燃燒而發光發亮,忘了老之將至或死之將至。而生命能量投注與燃燒的對象也不外是如下三大類:一是要「有人可以愛」,二是要「有事可以做」,三是要「有理想可以追尋」。

📝 因為想到自己可能隨時會死亡,就更懂得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不再浪費時間去追逐稍縱即逝的浮華與虛榮,不再隨著別人的樂聲起舞,不再被世俗的觀點、爭名奪利等欲望、愛憎悲歡等情緒所捆綁,而是真誠直視內心,問自己: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能讓自己的生命顯得有意義、有尊嚴、有價值的事體,然後放手與放心去做。

📝 莊子說:「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身為一個人,在有生之年能好好地活著,珍惜有限的時光做了不少值得自我肯定的事,有美好的家庭生活和人際關係,覺得生而無憾,那麼也就能好好地死,覺得死也無憾。把生當做好事,也把死當做好事,只要你能「活得充實」,自然就能「死得安詳」,平心靜氣地接納死亡,而不再對它感到焦慮、驚惶、恐懼與悲痛。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7/1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對於曾寶儀的印象,就是主持功力不在話下,沒想到她寫的書也很好看,讓我欲罷不能。之前讀過她的作品《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這次又讀了她的另一本著作《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讀完真的深受震撼,也讓我思索好幾個議題。

2017年10月作者曾寶儀接到「明天之前」製作單位邀約,去體驗這個世界最困難的工作。針對以下四個議題:

1.告別(自由死去的選擇)
2.Love? Sex?
3.美墨邊界
4.永生(何謂真正的活著?真正的死亡為何?)

以主持人的身份,與紀錄片團隊去訪問一些受訪者。在出發之前,作者做足功課,大量閱覽資料,增進英文能力。她不預設答案,不用個人的價值觀去評判別人的人生,引領讀者理解這個世界,而不是評斷這個世界。過程中,寶儀與英國導演有些誤解,但最終她頂住壓力,克服一切,順利完成任務。

著迷?
貪婪?

作者說:「我們那些生命中美好的追求,其實就是無可救藥的著迷與貪婪。」「接納自己的著迷與貪婪,才是真正《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在人生道路的某個轉角處,我們遲早都要回答這些問題:
➡️愛是自私的嗎?
➡️人為什麼要活著?
➡️人可以決定自己的生命嗎?
➡️誰有權力決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我們知道瑞士是世界上唯一接受外國人申請安樂死的國家,在瑞士想要得到安樂死的允許,需要通過多位醫生批准合格。Philip Nitschke是世界上第一位合法執行安樂死的醫生,他把安樂死膠囊艙Sarco的製作方式寫成程式,放在網路上讓人自由下載,下載的人可以用3D列印把Sarco製作出來,人躺在Sarco之後,可以戴上VR眼鏡看臨終前最想看的畫面。

人都有活下來的權利?人都有決定自己生命何時完結的權利?當你知道你是有選擇的,會不會更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因為你知道:「活著」是你「有意識的選擇」?作者拋出以上的提問,令人深省。書中提到阿姆斯特丹的殯葬嘉年華,也提到澳洲生態學家David Goodall在接受安樂死的同時,大聲唱出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 歡樂頌」,這樣的反差考驗著我們一般人對死亡甚至是安樂死的認知。

在 AI 盛行的年代,「 人」如何能不被取代 ?作者認為一個不會被取代的人,懂得與人建立關系,懂得發揮自己的長處,懂得在潮流變化的浪頭上思考,懂得與時俱進。當個被人們需要的「 人」,當個被地球需要的人類,思考自己「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成為一個真正的「 人」。

關於美墨邊境議題,美國Nogales與墨西哥Nogales兩個城市的拼法都一樣,在邊境交界處。作者引領我們思考為什麼人類會在沒有任何界線的地方畫下一道界線,區分了你們跟我們,只要越過這條看不見的界線,你就能拿著不同護照,說著不同語言,接受截然不同的教育、社會福利,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

在書中,我了解原來許多移民翻山越嶺,走過沙漠荊棘與荒原,衝向荷槍實彈的崗哨,只為了抵達另一國度。提姆弗利長年固守邊界處,不讓墨西哥移民入境,只想維護本國人的權利,但也有鼓吹人道主義會送水給非法移民的人,兩派各有各的觀點。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沒有標準答案,但不應該有任何人因邊境問題而在這片土地上死去,只要是生命就值得被尊重。

到底那條看不見的「 界線」是讓我們的世界變大,還是縮得更小? 我們為什麼總是要努力區分我們、你們跟他們?在能力所及之下,如果每個人都能選擇不仇視任何人,或許就再也沒有那條無形中劃分了你我,看不見的界線。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明白其實萬事萬物都有關聯,環環相扣,從頭到尾都只有「我們」呢?

至於永生,向來有人贊成,有人反對,若真能長生不死,應該會造成人口與資源分配問題。美國Alcor人體冷藏公司用液態氮冷凍身體與腦幹,直到日後復活的技術誕生,這實在讓我大感不可思議。但我想有人直視死亡,也有人抗拒衰老與逃避死亡。作者說思考死亡意義的同時,我們才能明白活著的意義。作者也說如果我們能更正面積極地面對死亡,或許我們能更正面積極地面對每一天的人生。

閱讀此書的過程中,作者帶領讀者們以理解的角度來看待這世界,而不是用自己的價值觀評斷他人的人生,這點我覺得非常重要。謝謝作者與團隊走訪各地訪問一些人士,讓讀者傾聽世界上不同的聲音,藉由他人的分享,我們彷彿跟著親身經歷一般。作者採取客觀中立不帶批判的立場呈現事情樣貌,讓我深思幾個課題,關於愛、關於生死、關於告別。

本書我愛的金句:
➡️思考死亡,面對終點,就是熱愛生命最直接的體現。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都有其獨特的路徑,不能用一個簡單的答案來定義對或是錯、勇敢或是懦弱,值得或是不值得。

➡️選擇充盈自己,正視自己的好奇、熱愛、局限乃至恐懼,對它們進行擴充、探索、質疑、挑戰,這是作為「人」獨特而絕不能放棄的幸褔。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不便利的便利店

不便利的便利店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3/10

《不便利的便利店》當初一上市就聽聞很多人推薦,我一看簡介我就知道我一定會愛上,果不其然。五月續集要出版了,真的讓人期待萬分,未來很希望改編成電視劇或舞台劇啊!

我真的偏愛暖心故事,日本作家小川系《獅子的點心》、《山茶花文具店》及西班牙作家Ángeles Doñate的《高山上的小郵局》都是我個人很愛的作品。這次韓國作家金浩然的《不便利的便利店》也讓我深受感動,心裡頭不時湧現暖流。

閱讀的過程中屢屢被溫暖的故事打動,主角是一位因酗酒而喪失很多記憶的街友,他稱呼自己為獨孤,因撿到便利店老闆廉女士的包包,後來得到大夜班店員的工作。這家便利店販售的品項不怎麼齊全,生意清淡,但老闆廉女士為了店員的生計而努力撐下去。其他店員以及來來去去的客人原先對獨孤抱持不友善的態度,但漸漸地大家消弭了先入為主的偏見。

善的循環在流動著,我們讀者的內心被撫慰了,書中傳遞的善意像漣漪般擴散展開,產生神奇的魔力,真的很不可思議。陸續登場的角色人物與主角獨孤因對話互動而有了無限的可能,進而改變了自己生命中的僵局或困境。邊緣人獨孤透過幫助他人明白了原來自己有幫助別人的能力,也讓讀者知道我們所遇見的每個人,都在苦苦掙扎著與什麼對抗,所以我們必須親切待人。

每個人物的故事結合了便利店的奇妙商品,構成了一道療癒人心的風景,啤酒、三角飯糰、玉米鬚茶、買一送一巧克力等帶出了母子、父女、夫妻之間的處境,也因主角獨孤而出現了新的契機。作者巧妙運用視角的轉換,從一開始的旁觀者角度敘事,到最後的篇章,以獨孤為第一人稱將過往的一幕幕倒帶重現在讀者眼前,並揭開獨孤失憶前的真實身份、職業背景及家庭狀況,這巧思真的令人驚訝不已。

作者以不便利的便利店為疫情肆虐的世界打造了一個明亮的空間,溫柔呼籲大家嘗試換位思考,築起一座溝通的橋樑。書中主角獨孤認為:「人生就是關係,關係的根本就是溝通。我發現只要能跟身旁的人交心,幸福其實離我們不遠。」願我們都能真誠與人交心,找到與社會的連結點,出發去尋找讓人生更美好的方法。

讓我們攜手勾勒出一個以善意為中心同理心為半徑的圓,這個社會將處處充滿溫情。

⬇️小說裡的金句:
⭐人生無論如何都必須有意義,我會努力活下去。
⭐人生就是不斷解決問題,並持續揮灑自己的熱情。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生來憂傷

生來憂傷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2/17

上次我去逛誠品時,看到架上的一本詩集,我拿起了它,因有封膜,無法翻閱看裡面的內容,我看了封底的一首詩,瞬間馬上被文字俘虜,於是當下決定買了。
----------------------------------------------------------
到底是哪一首詩擄獲我的芳心呢?

#中藥鋪

將思念
三兩七錢熬成一晚
佐黃連睡去
你應當歸
否則我怎獨活

後記:獨活,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辛、苦。
原來獨活,本該辛苦。
-----------------------------------------------------------

一首一首咀嚼,作者謝知橋擅長運用量詞、雙關語、諧音梗、錯字梗、偏義複詞等,也賦予童話故事新解,讓詩作讀來饒富興味。推薦可多讀個幾遍,會獲得深層沉澱與強烈共鳴,有一種被同理的感覺。偶爾還夾雜著英文,令人菀爾一笑。此外,作者也會以社會新聞或現象為題抒發自己所思所想,比如洪仲丘事件、太魯閣號失事、自殺輕生及刻板印象等。

個人很愛工具間 / 海生館 / 文具店 / 童玩這一系列的作品,生動描繪了動物及物品之特性。作者甚至將一生的愛情歷程用指定科目考試做比喻,真是妙不可言啊!同時更細膩刻畫愛戀、孤獨及生離死別。真的很愛這本詩集啊!

最後再分享幾首好詩:

#一把

是單位詞啊
用來計算
計算螺絲起子與傘
火、菜刀與蔥
鹽巴與年紀

握著一把螺絲起子
你知道被鎖死的人生
會因為它
更好轉一點
掛起一把傘
代表我在你身邊
一起撐下去
面對大雨與人生

拿一把刀、切一把鹽、點一把火
用一把青春歲月
將無味的生活一一爆香
再佐上
你的淚風乾後
從眼角抹去的一把鹽
最後我們都一把年紀
但我仍要
一把抱起你
一直把你放在心底

是必要的單位詞啊
用來計算
你我之間的一切
-----------------------------------------------------------
#如果我是一座新冰箱

聽說從裡面推不開
我只好等你來
開燈都是因為你
從沒有為自己亮過

但每次被你打開
我都會少掉一點什麼
----------------------------------------------------------
#開心

他為我動了開心手術
雖然取走了我的心,但我很開心
但開心之後,他忘了關心
我只能自己替自己關心
-----------------------------------------------------------
工具間
#螺絲起子

在需要的時候借你一把
告訴你
會好轉一點

#油漆

自己選的顏色
卻常常懷疑
跟誰有染

#強力膠

能把軀體固定得最牢
卻讓你的思想與腦
飛得最高

#鋸子

像小提琴家手中的弓
優雅地來回
只是多了飛散的碎片

#鐵斧頭

我生來
只是為了被丟到湖裡
讓你獲得更璀璨的
-----------------------------------------------------------
#生來憂傷

從子宮內學會游泳
十個月釀成羊水
終於等到那天
你嚎啕出聲
你哭著
可大家都笑著
如同你後來的人生
一直哭著
大家還是笑著

當你死後
大家卻哭了
很奇怪
這明明是
你最快樂的一天
-----------------------------------------------------------
#媽媽

ㄇ是聲母
是生母
是痛得撕心裂肺那天
她剪斷了臍帶
後來她也剪斷了胎髮與針線
卻沒有剪斷你離開她身體後
她每天每夜的掛念

ㄚ是韻母
是孕母
是重得舉步維艱那十個月
她為你挺過一切
她也挺著胸脯
你咬著,她咬牙
似乎感覺不到痛
她期待你會爬
牙牙學語叫聲媽媽

第一個媽是一聲
是一生
她沒有對誰發誓
但她會用一生好愛好愛你
第二個媽是輕聲
她輕聲唱著搖籃曲
輕輕地搖著搖著
看你睡去
-----------------------------------------------------------

有興趣的推薦買來一讀哦!真的會讓你愛不釋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0 人中有 10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我,和阿嘉特

我,和阿嘉特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1/30

這是丹麥作家及心理學家Anne Cathrine Bomann的第一本小說,著墨在人內心的恐懼與孤寂。主角是一位有著職業倦怠即將退休的心理醫生,每日都在倒數退休前剩下幾次診療的他,與患者、秘書、鄰居的互動所帶來的變化都深深吸引我繼續閱讀。

小說裡的心理醫生從頭到尾沒出現過名字,以第一人稱「我」帶領讀者穿梭每一個瑣碎平凡的日常。醫生只要離開辦公室,活脫脫就是個封閉不擅與人交流的老人家,生活模式單調固定。他每個工作天中午都去同一家餐廳吃飯,經過某間咖啡館時,他總是駐足觀望想像與某人面對面喝咖啡,卻從未進去過。作者透過這樣的細節,將孤寂感營造得異常分明立體,彷彿漩渦般將人捲入。

書名的阿嘉特是一位25歲德國女性,為了求學移民至法國,有自殘行為和自殺傾向。她經常哭泣,突如其來暴怒,有時幻想把自己抓得血淋淋,或是讓自己毀容,有一股衝動想塗掉自己的臉。她感覺自己獨一無二卻又徹底渺小,前一刻覺得不配活著,下一刻又覺得沒人配得上她。小說裡記錄了幾次她與心理醫生的談話,行李箱論調及單筒望遠鏡反映了她內心真實的寫照,她怕隨時被拆穿,她需要處理自身的矛盾,並學習看見自己。

秘書蘇維吉太太為醫生工作35年,醫生卻對她不甚熟稔。直到蘇維吉太太的先生湯瑪斯瀕臨死亡,他前去探望,話題重重圍繞死亡的安然面對。我們讀者也跟著他們的對話感受生命的流逝與身體的衰老,與自我的恐懼交手。湯瑪斯說:「希望你查出你在害怕什麼,否則的話太浪費了。」醫生覺得到目前為止,大部分事情不都是白白浪費了嗎?怎麼查出害怕什麼?

「你要從你最渴望的東西開始查起。」

醫生與他的鄰居沒有往來,雖然僅僅隔著一道牆,也聽得到對方彈琴的聲音,但就只是知道有對方的存在而已。隨著後面的情節展開,讀者會驚訝於得知鄰居的狀況,而醫生到最後總算踏出了改變的第一步。

不同特質的患者前來診所與醫生諮商的過程,想當然爾是這本小說的精彩之處。大多數個案直搗生活的本質,生活指的是什麼??引人深思。醫生對著患者說:「不要再把全副精力投注在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尋找賦予妳人生意義的事物。應該開始花時間去做對妳真正有意義的事,讓妳快樂的事,至少是妳感興趣的事。」

阿嘉特說:「人生苦短,卻又遙遠漫長。短到不夠學會該怎麼生活,長到每過一天,身體的衰敗就變得愈來愈明顯。」阿嘉特還說:「醫師,你一輩子都在減輕別人的痛苦,怎麼可能對自己的痛苦視若無睹?」每一小時的診療,醫生的座椅在患者所坐的沙發後面,座位的設計也暗示著情感的疏離與阻塞。讀到最後,讀者更不捨阿嘉特原來曾經歷過那樣的事,前面的謎團一一揭開。

有一幕我記得,醫生開始清理家裡的擺設與家具,在抽屜裡找到年輕時所寫的日記,字字句句像是提醒著自己勿忘初衷,象徵著新的契機即將到來。還有一幕我也印象深刻,醫生把唱針移回開頭,同一個動作既倒轉了時間,又讓時間往前推進。天啊!好愛這段的描述。我沈浸在閱讀的世界裡,看似時間停滯,其實時間不停流逝。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阿嘉特,帶著傷痕,討厭自己無法成為想成為的人,感覺自我渺小,偶爾又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位醫生,被職業倦怠襲擊,感到強烈孤寂,尋求生活的意義為何。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廖士賢 / 入

廖士賢 / 入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1/25

2019年因緣際會接觸了廖士賢的專輯【西部】,自此開始收集他的音樂之路,不但回溯他過往的作品,也引頸期盼他的新作,終於睽違將近四年之後,迎來他的第五張創作專輯【入】。

若說【西部】是人與地景/環境之間的連結,那麼【入】則是叩問內心,往內探索自我,直搗意識、夢境與生命核心。當初《遙遠的所在》讓我悸動,帶我飛去靈魂深處的烏托邦,此刻《偷走的時間》也同樣讓我驚豔不已,我遊走在夢境邊緣虛實交錯之間,踏上一段不可知的迷幻旅程。

【入】這張專輯的質感低調俐落,散發內斂的光芒。廖士賢三個字的「士」與專輯名稱「入」不知為何覺得莫名地搭,剎那間我拿著鑰匙開啟大門走入另一空間。封面類似暗夜銀灰星辰的圖案讓人有一種即將與外在世界隔絕之錯覺。

內頁的歌詞紙張正反兩面的觸感意外不一樣,一面平滑,以黑為底乍看像銀河系,文字有如繁星點點。另一面有粗曠之感,以白為主搭配黑的點綴,呼應了第7首歌《墨》的歌詞「天地白紙畫歲月」,像極了一幅山水潑墨畫。字體印刷也藏有巧思,起伏間隔錯落有致,呈現梯田排列之美感。

廖士賢以精煉且詩意化的台文描繪了人生況味,引領聽者思索萬物輪迴與生命初始,他擅長捕捉感性的一面,將心境轉換成聽覺化,揉合在作品中,形塑出他獨有的哲學觀。他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細膩入微,透過他的嗓音詮釋,讓我隨即跨入現實與虛無的交界,這是前所未有的聽覺體驗。我在聆聽的過程中,彷彿身處漫天大霧竹林中,在壯闊無垠天地之間,我的軀殼融解消失,只剩下一縷靈魂飄盪著。

【入】這張專輯巧妙結合搖滾、古典、電子、民俗宗教元素,運用弦樂、打擊樂、南北管等營造電影配樂般的磅礡格局,細節豐富、層次堆疊、意象飽滿。個人覺得笛、蕭、嗩吶、誦經的加入更是一絕,全身細胞鼓掌叫好,瞬間雞皮疙瘩。廖士賢再次找來越裔法國音樂家尊室安及台灣音樂家柯智豪合作打造多元曲風,上次【西部】已見識過三人的強大化學作用,這次聯手出擊依然不同凡響,更激盪出驚人火花。

《偷走的時間》一曲以老人家緩緩敘述自己故事揭開序幕,冷不防廖士賢的歌聲落入,頓時耳目一新。曲子中像水滴的聲音讓我如催眠般墜入夢境,人聲喃喃細語環繞四周。《永生》讓人跌落生命的無盡迴圈,似有若無、光影交疊。《歸天》的笛聲以及《初》的小提琴樂音映照了生命的本質,謎樣般,氤氳靉靆籠罩周圍。《挵來挵去》抒發了對生活的喟嘆,讓我默默拭去眼角的淚水,並試著安撫被攪亂的心,不斷OS:怎可以如此透徹那般貼切啊?

《倒反》帶給我陶醉的微醺感,很想大醉一場,身體跟著旋律恣意舞動,再繼續佯裝若無其事。《墨》的比喻個人十分推崇,嗩吶聲一出場,我竟然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力量,純粹、靜定,猶如完成一趟岡仁波齊轉山之行。《道》的開頭以一段誦經「南無薄伽伐帝...」引人入勝,中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帶出恢弘凜然昂揚氣勢,穿插的唱頌聲增添氛圍。《烏白仁》黑白分明折射出眾生相,五光十色慾望流竄,嗩吶的號召加上鑼鼓的發威,整首歌聽起來渲染力十足。

專輯最後一首《出入》既是穿梭夢境、意識流的入口,亦可當做回到現實與之對抗的入口,隱隱約約中看到一抹微光,留下開放式的遼闊想像,餘韻無窮,無邊無際。

廖士賢化身為時光行者,更像靈魂駭客,以音樂俠士之姿,在時間流轉中,讓大家全然交付靈魂,撫慰了在塵世中迷惘的眾生。他遊刃有餘釋放音樂的各種可能性,宛如魔術師精準調度手中現有的道具,表現無懈可擊。

強烈推薦廖士賢新專輯【入】,耐聽度破表,建議夜深人靜時細細品味聆聽,與自我來一場深度對談。就讓廖士賢當你的領航員,帶你前往更幽遠的音樂境地。

-----------------------------------------------------------
⬇️以下擷取幾段我非常喜愛的唱詞:

「神經燒拍結 眠床湳一空
人生九層疊 天地行袂動」
「萬千化 萬千華 永生永夢
夢疊入夢 永生入夢」
「無寸無尺 無緊無慢
無滿無足 無虛無空
無言無字 無思無念
無我無你 無姓無名
昏昏愣愣 閣做一夢
感受發角 意識振動」
「有時陣 去予家己挵著
講欲堅持 煞失去勇氣
有時陣 還袂赴挵著
眼神已經霧 分袂清」
「天地白紙畫歲月
誰人會當莫做墨」
「路有百條 正路一條
人有萬種 善惡二種」
「烏仁摻白仁 萬種型
目色收七彩 看自心」
「有飛天的時陣 有墜落的悲傷
思想絞來絞去 無暝無日
淡薄仔光 淡薄仔安慰」

#入
#廖士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6123456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