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帥的所有評鑑

冷思考:社群時代狂潮下,我們如何在衝突中活出自己,與他者共存

冷思考:社群時代狂潮下,我們如何在衝突中活出自己,與他者共存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8/28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2022 閱讀 Book 45 》冷思考 How to Think: A Survival Guide For A World At Odds
我對像本書這類的書真的又愛又恨!愛的點是真的有收穫😍,讓我反芻之前我的思考系統是否需要改進。這本《冷思考》的確也讓我想法更清楚一點;但恨的是...很花時間啊😫!首先,為了讀懂這本書的理論與系統,我就讀了兩次;然後,還要寫重點筆記;現在要寫書評,又要花時間思考去蕪存菁,講重點中的重點🙄。我是不是有自虐傾向啊~

----講重點的分隔線----
1.如果您想了解,為何人類會區分異己?而這樣的狀況在網路同溫層為何變得更嚴重?作者Alan Jacobs嘗試提出它的看法。了解原因後,作者更延伸出去,我們該如何看待跟我們不同理念的人,與之相處。以上想了解的朋友,就大膽給他看下去吧🤣,應該會有收穫!
2.書中會沿用《快思慢想》裡的系統一和系統二。簡單說,系統一是直覺思考(像是大象);系統二則是有意識的決策(像騎象人)。系統一幫助我們形成偏見,優點是節省判斷的時間,節省大腦的負擔。實際上我們也無法等到接受所有的訊息後再行動(決策全部都依賴系統二),因此系統一的習慣與偏見是不得不存在的事實。
3.也由於思考需要進入系統二,非常耗能與時間。所以作者認為,根本問題最好被描述成一種意志導向;是一種打定主意避免思考的決心,害苦了我們。🤣想要思考的人相對少之又少(p.20)。而且社群提供安全感俾使你不思考,而這個社群裡有勇氣,敢思考的成員犧牲了安全感(p.50)。好人也是可以在社群內被引導去做壞事的,而且是很壞很壞的那種呀~
4.書中對於身旁的小圈圈社群如何造成社會的撕裂,有非常精闢的分析。研究發現「對外團體的敵意,比對內團體的偏袒更為重大」(p.116)。想要知道你的人際關係對於思考來說是否健康,可以看看這個環境對來自外團體的觀念有什麼樣的態度(p.232)。當你的社群無法容忍不同聲音,開始嘲笑、排擠非我族類的團體時,最好腦中的警報器就要大聲響起。你身處的社群可能就是造成社會撕裂的原因。還記得那句話?“我不認同你的意見,但我會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現在貌似已經沒人提了🥲。
5.在我看過的“超越邏輯的情緒說服”這本書裡,其實也是利用上述2、3點的內容。只是它的方式是抽你系統一大象的屁股,搧起情緒讓你系統一放飛自我,然後就可以說服你!還記得川普和韓國瑜的演說嗎?愛情摩天輪之類是不是很有畫面?而這本書希望我們能走另一條路。
6.有人會想到書中的路是不是全然的理性主義!用理性思考讓情緒對系統一的影響降到最低?其實作者也批判了這樣的想法!批判的方式也蠻犀利的,建議可看這本書。
7.作者也批評了「肆無忌憚的樂觀主義」這理念。其基礎概念是:「人類的難處與混亂,可以靠某種大規模的校正來克服:只要能設計出一種新制度,一個新系統,人類將可以從他們暫時的牢籠解放出來,邁向成功勝利的境地」(p.101)。這很明顯在打左派的臉吧!🤣然後我認為這批評也挑戰了“零規則”與“無限賽局"這兩本書的理念。前者是Netflix希望用企業文化打造組織。但目前Netflix因為營收下滑,措施已進行許多調整,也今非昔比了,這是不是代表這理念失敗了?後者的目標是希望用打造一個即使更換領導人,也能永續經營的組織。看書的當下,我懷疑是否真的能做到?畢竟落實政策的,還是人阿!
8.簡而言之,這本書如何能做到與不同理念的人相處?第一點就是:把跟你不同意見的那位,當成與你一樣的人。然後修正自己的系統一,讓不假思索的自動化習慣,不被一些生活現實的陷阱所害。用好的情緒(而不是沒有情緒)去引導系統一,然後讓系統二順利運作。當大象跑起來的時候,騎象人是無法處理的。至於怎麼做到,書中有提供一些方法。

感謝當初推坑我這本書的書友。這本書可能需要看到兩次才能看出書內容前後呼應的地方。思考很累,所以這本書應該...銷路不好🤣。但無損於我對出版這本書“漫遊者文化”的佩服。真的是滿好的書。感謝你們的出版。也感謝看這書評的朋友。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就拿起來看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

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8/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以生物老師的角度來看,在自然界不同的生物之間,同性間的求偶、配對、交配及共同育幼的行為其實蠻常見的。這本翻譯法國科普作家Fleur Daugey 的書,就提供了不少動物例子:如昆蟲、魚類、蜥蜴、鳥類、鯨豚、猩猩...等。而觀察的地點不只出現在豢養的環境,更多是不同動物在野外的觀察。所以讀者們看這本2021年10月出版的《動物同性戀》,可以推論人類社會中出現喜歡同性的人,也是很自然的。
而這本書也嘗試提出解釋,為什麼演化要讓這樣無法產生後代的行為保留下來?我們知道,若沒有優點,演化是會把這樣的特徵淘汰掉。甚至這優點可能在未來會害了自己,但只要能在當下讓自己增加活下去的機會,演化仍能發生作用,使其在生物族群裡流傳(如非洲的鐮刀型貧血症與瘧疾)。所以同性之間的求偶、配對、與共同生活一定有其(對族群的)優點。
在鰓角金龜的例子裡,交配完後的雄金龜子更容易被其他雄金龜子“攻”(某行話😏)。牠們一樣會維持交配的姿勢很久,被攻的金龜子甚至拖著另一隻金龜子走。這樣的行為或許可以用被攻的金龜子阻斷另一隻雄金龜子的交配,讓自己之前已經射出去的精子,能產生更多的後代。這種解釋很合理,但卻無法外推到其他生物上。
書中也嘗試用共同育幼的行為來解釋某些鳥類同性的行為,此行為的確可增加後代發育成成熟個體的機會。但卻無法外推到另外的鳥類上。因為某些雌鳥雖有成對生活,但生下都是沒有受孕的蛋(很顯而易見的是沒有精子),牠們也沒有撫養其他幼鳥。甚至也不能外推到上述的鰓角金龜上。
書中我最喜歡的解釋,應該就是愉悅感吧🤣~腦中的獎賞系統鼓勵我們進行生殖的行為。而某些大腦發達的生物,或許已經能將生殖的獎賞與生殖行為區分開來。這樣的例子常出現的鯨豚和靈長類生物上。我突然想起“印痕”這行為!當羊出生第一眼看到的是人類,小羊會將人類當成媽媽。而有趣的是,這樣的羊長大後會對人類有求偶的行為,卻對同樣的羊不屑一顧。生命就是如此奧妙呀!
我必須說“合理的解釋,不見得就是真實”。科學家嘗試提出意見,但必須小心這些意見究竟是出於現實的證據,還是只是自己的偏見或過度推論!這本書並沒有提出同性戀被天擇保留下來的大一統解釋,畢竟生物的多樣性就是如此繁多。但我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或許可以用不同的生殖系統來討論。生物的性別決定如此多樣(有溫度、體型、性染色體...等,甚至有的能孤雌生殖),或許在不同的性別決定系統中,同性的生活型態分別提供了不同的好處也說不定。
總之,如果您想了解自然界不同生物的同性生活例子,這本書可以提供您很多的資料。但中間閱讀感會有點拗口,也可能是我個人感覺🤣。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歡迎光臨夢境百貨2:找回不再做夢的人

歡迎光臨夢境百貨2:找回不再做夢的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4/30

很開心😍,終於在2022年4月盼到這本《歡迎光臨夢境百貨2》中文版出版!❤️

----故事小摘要----
故事一開始,距離上一本女主角佩妮應徵達樂古特夢境百貨工作,也已經過一年了。滿一年有什麼特別呢?就是可以談新年度的薪水阿!再來就是可以拿到工作證,進入造夢園區!到底造夢師是怎麼在造夢園區做出夢境呢?佩妮想知道,身為讀者的我更想知道阿!😍
好不容易面談終於輪到佩妮,沒想到達樂古特先生竟然問了佩妮一個大哉問:「佩妮,你覺得“一次也沒來過的客人”和“原本常來卻不再光顧的客人”之中,哪個更重要呢?」身為讀者的你,認為佩妮會怎麼回答呢?
面談完,達樂古特先生告訴佩妮,下星期一就要搭車出發去造夢園區。不過不是去拜訪造夢師,而是要去投訴管理局。投訴管理局又是一個什麼單位呢?佩妮在這本書裡,又會遇到什麼跟夢境有關的事件呢?(清醒夢?夢中夢?咦咦?發生什麼事?)
我同事看完夢境百貨1的感想是:故事情節很好看,如果再多點愛情就更像韓劇了🤣。各位親愛的朋友,您覺得作者有接受到大家的心聲嗎?我就不爆雷,大家趕快去買書來看吧~

---心得的分隔線---
這本書看到一半,我突然在想,為什麼這本書會吸引人看下去呢?🤔
第一當然是作者李美芮選擇的題材吸引人、文筆順暢,情節安排快速不拖拉。再來,就是像《哈利波特》一樣,是一個陌生的環境、架空的世界!也因此劇情發展無法預料,總是能吸引目光。就像我第一次看到魁地奇的比賽,覺得真是太炫了😍。
我也想到這興奮的感覺,很像第一次看《盜墓筆記》的心情。就像盜墓是我從來沒有的經驗,看著主角們去倒斗,遇到各種奇特的機關和粽子(殭屍),真的讓我緊張又興奮。看夢境百貨也給我類似的新奇感。我想這是夢境百貨系列成功的原因。
我有感受到作者李美芮藉由夢境百貨1和2,慢慢地把夢境世界的架構完成。如果1是骨頭、2就是把肉填進去~當然本書的最後並沒有結束,然後3應該就會再加上血管和皮膚吧。期待夢境百貨3的出版,我已經迫不及待了!愛情阿!你在哪阿!(花癡貌😍)
這本也是強烈推推!我猜應該會年度霸榜前三吧!強烈推薦給大家。喜歡1的朋友,一定會喜歡2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媽媽使用說明書

媽媽使用說明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4/30

這本書真的太可愛了🤣。看到書友介紹時,覺得這本真的很適合我啊!得知主角是一位小四的男孩-田偉哲,我女兒現在是小三,頓時想到或許我女兒也很喜歡🤔。沒錯!我們偷偷摸摸地看這本,還必須躲著媽媽,不能讓媽媽發現有本關於她的使用說明書阿🤣。連看書的過程都很有趣,我看到女兒賊賊的樣子,果然有乃父之風阿!哈哈~~

---故事開始的分隔線----
故事由一篇作文開始。這是一篇描寫自己媽媽的作文,不時充斥著小朋友的碎碎叨叨,很寫實的描寫媽媽和他的日常生活。寫完老師竟然誇獎偉哲寫的很好,然後要偉哲拿回家給家長簽名寫評語。偉哲頓時看到人生的走馬燈,因為整篇都在講媽媽的壞話,如果媽媽知道...
所以這個任務就只好交給都在出餿主意的爸爸(咦?我好像也是😳)。爸爸喝著啤酒很用力的寫道:「沒錯!明知道媽媽是這種個性,還每天挨罵,到底是為什麼呢?真搞不懂!」
後來一起洗澡時,爸爸跟偉哲分享了和媽媽相處的訣竅,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停稱讚媽媽就對了!」(快笑死🤣,這位爸爸這樣教好嗎?)然後繼續說:「不管是電腦還是電視都有使用方法。一旦用錯方法就無法開機,胡亂操作的話,甚至還會故障。和媽媽相處也是一樣的道理,懂嗎?」
偉哲就在媽媽來參觀教學日之後,發現一定要寫出一本自己媽媽的使用說明書!就在一位小四男孩的慢慢研究中,故事就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

首先,這本書寫的很有趣。以一位小四生的主人翁來描寫,很貼近小朋友的生活。我覺得很棒的是,寫一本媽媽使用說明書只是題材,重點是引導孩子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這種後設的思考認知是長大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所謂的後設簡單講,就是你做了這件事,之後你會發生什麼事?別人接下來又會因為你而去做什麼事?國中小的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這還滿正常的。但孩子不可能不長大,25歲還像15歲,這樣就無法適應未來。讓孩子開始有後設的思考,我覺得這點是值得推薦的原因。而且不是以說教的方式,而是以搞笑的故事開始。
而這本書雖然有搞笑與詼諧,但後面其實也轉折的很棒。不管是故事的走向或背後的涵義都表達的不錯。最後再以一個出乎我意外的方式結尾,給我一個punch🤣。這本書真的不錯👏👏。
雖然是2016年初版的書,但到2022的現在也39刷了。誠摯推薦給家裡有國小孩子的家長❤️👍,讚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研之有物:見微知著!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

研之有物:見微知著!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4/3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身為一位生物老師,總算要來介紹一本生物相關的書😀,而且是介紹我國最高的學術殿堂-中央研究院-研究內容的書。
首先,非常佩服這本書的編輯群!因為要將學術最高殿堂-中央研究院的研究,介紹給一般普羅大眾,真的不太容易。但編輯群跨出了這不容易的一步,必須給他們拍拍手👏👏。而且內文編排地圖文並茂很容易閱讀,圖清楚且簡潔有力,文字與圖的編排也讓人閱讀的很舒服。真的是不簡單。
不過雖然裡面的內容已經盡力盡善盡美,讓內容淺顯易讀,但對我這位國中教師來說,還是覺得偏難。所謂的偏難不是身為生物老師無法理解,而是中研院的研究,還是必須有受過生物訓練的人才比較看得懂。我教的國中生中,有的學生英文字母都寫不出來,有的數學大於小於的方向都要問,這本書對國中生來說,還是太難。
所以,我認為這本書的受眾更適合高中以上的老師與學生。這本也有更多內容適合高中老師出素養題。我知道也有些厲害的高中生會提早看大學的普生(普通生物學),這些同學也適合看這本書,增加新知。
再來,必須再給編輯一個掌聲,因為陳建仁副總統那篇關於新冠肺炎的文章,真的非常貼近時事。我們從20年前SARS的慘痛獲得經驗,甚至韓國MERS流行時,我們也有相關疫苗的研發。我們新冠肺炎上半場守的很好,也是因為之前的練兵經驗。陳副總統的這篇文章,把臺灣防疫的過程寫得很清楚。
最後當我們可以對生物進行基因編輯,我們就可以剔除造成遺傳疾病的基因,讓疾病從人類消失。而這也代表距離做出完美寶寶(沒有基因缺陷),也不遠了。科學目的是求真,但總有人想要當神。當科學侵入了道德的界線,真實與善惡糾纏在一起,科學還能獨善其身嗎?🤔
這本書內容其實有的很有趣,如:你知道真菌(如我們常吃的杏鮑菇)會下毒捕食線蟲嗎?你知道中研院合成了第一個合成嗜甲醇菌,讓我們可以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而可以使用的生質能源嗎?你知道研究構樹的DNA,竟然直接佐證了大洋島南島語族起源於臺灣的「出臺灣說」嗎?這裡面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內容,如果你是生物相關背景的人,應該會喜歡這本書。如果你是一位很喜歡生物的高中生,我想你應該也會喜歡這本書。❤️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焦慮的人(Netflix影集《焦慮滿屋》原著小說,在冬日裡溫暖每個焦慮的人)

焦慮的人(Netflix影集《焦慮滿屋》原著小說,在冬日裡溫暖每個焦慮的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2/26

太好看了😍!
人生的緣分怎麼那麼奇妙。這本的作者是我上次看一半《明天別再來敲門》的同位作者!有趣的是,這本《焦慮的人》我去年3月就買了(看自己的開箱紀錄),反而是後買的《明天》先被我翻開。這樣不好嗎?🤔不,其實這樣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我沒有被《明天》的主角吸引,我就不會注意到作者菲特烈貝克曼;如果沒有《明天》內頁漏印讓我產生遺憾,我就不會發現同作者後,更加投入期待於故事情節中,而這本書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啊😍。
想想這樣的劇情,就像戀愛肥皂劇阿!我在外尋尋覓覓自己心中理想的女孩,但在跌倒失望後才發現,其實理想女孩一直在我身旁。走進它的內心,就發現自己被療癒了。是阿~或許這樣就是最好的安排,在最好的時間讓它遇見懂得它的我。

--關於這本書的內容--
這是一本戲謔劇嗎?喔!是的。
這是關於悲劇的書嗎?喔!是的。
這是關於推理的書嗎?喔!是的。
這本有很多焦慮的人嗎?喔!是的。
這是猜不到結局的書嗎?喔!是的。
這是關於療癒的書嗎?喔!是的。
這本你會收藏嗎?喔!是的。
這本有介紹其他書嗎?喔!是的。

這本書讓我笑、讓我難過、讓我摸不著頭緒、讓我享受看書的過程、讓我焦慮又暖心、讓我被療癒、讓我和自己和解...
這是關於什麼的書呢?
喔!是的。這是一本關於愛的書!❤️

謝謝譯者杜蘊慧,謝謝您的翻譯,讓我認識了一本療癒我的書。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綠燈

綠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2/22

有些事如渴望、迷惘、困惑、做出重要決定卻害怕不已,還是失去內心和現實的平衡...等,不管你在生命的何處,這些事總是會不斷的在你人生出現。不管你是富裕或貧窮、正在追夢、渾渾噩噩或已完成人生目標,50歲的奧斯卡男主角得主-馬修麥康納想這樣告訴你。
馬修出生在一個奇特的家庭,書中他爸媽的相處真的讓我匪夷所思,所謂孩子的“成年禮”更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他也因為奇怪的理由被爸爸揍了幾次(如說了他恨哥哥,別人對他說奇怪的綽號而他應聲...),但就如他所說:他並不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即使在澳洲遇到奇怪的寄宿家庭,18歲時被打昏然後被男人性侵...。
人生無法避免痛苦,人活著就有痛苦,痛苦並不好受。有的人會否認痛苦,甚至父母會搬走孩子的石頭,讓孩子不要痛苦,快樂就好。但人如果沒有痛苦來定錨,人就會自以為是,覺得什麼都應該、理所當然。
馬修告訴我們,痛苦有時是綠燈偽裝的黃燈,而當黃燈出現時,在他徬徨失去自己,失去平衡時,他就會去找出原因,找出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然後執行它。有時痛苦是考驗,當你克服它,追求到你真正的想望,綠燈就出現了。我覺得馬修說的很有道理,當你對於人生的綠燈越來越能逮住它,人生就會越來越朝向你想望的方向前進。而對於綠燈的越熟稔,也越讓你知道如何避開人生的紅燈。
我也曾和馬修一樣,放逐自己去環島,去找尋自己;我也相信直覺和靈感,每當人生朝向黃燈或綠燈時,我也總能先有感應,我相信這是對人生時時反省的人,能擁有的超能力-分辨自己人生綠燈或黃燈的能力。在我看過很多越過越慘的人生後,我才知道能看到人生紅燈然後避免它,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能力。有的人以為不去看,不去面對,人生就不會有紅燈。就像痛苦一樣。其實面對它,才能克服它,也才能避免它。
這本書也是推薦~很開心自己是在《星際效應》認識馬修麥康納的,在那部片他演的真的很棒。ps:我從來沒看過他演的浪漫喜劇電影🤣,對他真不好意思。
Ps:評鑑有人說翻譯的不好。我是沒有這樣的感覺啦~我也曾看過一些讀起來很卡的書,但至少這本沒有讓我有這樣的感覺。所以還是去書店翻翻看喜歡不喜歡,也許你不會因為某些人評語,錯過可能會對您產生意義的書。眼見為憑~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1 人(33.33%)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2/09

覺得自己對於貧窮的關注似乎多了點,從之前的“剝削首爾”到這本"被壓榨的一代”,甚至這本書剛看時,會讓我與之前看過的“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很像。我想都是因為小時候的家庭也是苦過來了。但應該沒有人對我家有興趣,所以就回到正題,心得如下:
1.才說為什麼這本書一開始很像另一本書“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結果就在p.59看到作者引用這本書,覺得自己看書真的沒有白看👏。
2.我好奇所謂“被壓榨的一代”究竟是哪一代?🤔如果就作者一開始所講,以前爸媽那輩三、四百萬就能買新房,我們小時候跟著爸媽以前中產階級的生活,現在發現竟然很難過一樣的生活(譬如買房)!那麼被壓榨的一代,應該是我們這代。但如果我們這輩過得還可以,那麼面臨學歷無用,甚至有可能要跟機器人競爭工作的下一代,就是“被壓榨的一代”了。
3.為什麼說“被壓榨的一代”有可能是下一代?書中提到因為我們用<做你所愛>來教育下一代!現在缺工的是高科技產業的工程師(譬如:台積電要在高雄設廠,到時就會缺很多工作),但我們跟下一代說<做你所愛>就好,其他沒關係。結果發現出社會沒有那麼多相關的職缺可做,即使你已經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畢業的學生與就業市場的脫節,做你所愛卻無法過之前中產階級的生活,人生就這樣卡住。
4.這也是我在“我們相伴不相絆”那本書的反思。為什麼他們可以那樣養小孩?因為他們沒有負債阿!因為他們背後的文化資本(財力或天生資質)可以不用經由學歷累積,一樣可以發展的很好。但每一個人都可以如此嗎?這本書告訴我們,在美國其實並不是如此(那在臺灣呢?)。
5.這本書其實不只關懷貧富差距使中產階級萎縮的問題;也關懷了拋家棄子在異地當照顧者的新移民;關懷女性懷孕在工作上的歧視;關懷必須雙薪才能付得起生活費弱勢父母,甚至為了工作還得把小孩託付給高額的托兒所,形成更嚴重的負荷;和為了過高級社區鄰居類似的生活,而捉襟見肘的律師等上流社會底層人們。被壓榨的一代不單單只是一群人,其實還有不同的面貌。
6.其實脫離貧窮線有一個破釜沉舟的方法,就是不要過超過自己能負荷的生活!盡量不要讓自己負債!因為當負債超過一定的程度,就像彭恰恰一樣萬劫不復、可能無法翻身。不能過以前父母中產階級的生活也無妨,減低物慾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才有錢投資未來與生活品質,也才能慢慢往社會上層流動。其實隨著看得書越多,對“有一種工作叫生活”這本書評價就越高,因為他就是在做你所愛與現實落差間嘗試取得平衡,而這真的不容易。
7.書中提到如果發現自己漸漸變成“被壓榨的一代”,被生活壓力壓的喘不過氣,裡面有提到一些方法可以嘗試。但第一步就是:“不要責備自己”,我覺得這點真的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然後有時間,或許可以看看這本書,或許有一些方法可以試看看。至少可以避免一些讓自己越來越貧窮的作為。
8.在第七章提到有些騙子對這些被壓榨的一代販賣美好的第二人生!當這些人被美好的憧憬掏錢,自己的人生就因為負債而更悲慘。我覺得《大器晚成》這本書也是販賣美好的憧憬,傳達一種烏托邦:老了一定會變好阿!大器一定會晚成阿!其實自己負責才是重點,而不是販賣未來夢想一定會怎樣。
9.讓我意外的是,在第九章竟然也提到看劇🤣🤣!對於已經不看電視和幾乎不追劇的我,真的感到很新鮮。看劇跟被壓榨的一代有啥關係?有興趣的可以看這本書。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大人的心理學:看完可以馬上用的心理學定律,人際溝通、職場應變全對策

大人的心理學:看完可以馬上用的心理學定律,人際溝通、職場應變全對策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1/2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這本是在洪仲清老師的FB上介紹的,看到大人兩個字,立馬不說就買了,看的時候...嗯嗯...給書的評價忽高忽低,一直改變🤣🤣。真的是很特別的經驗呢。
首先,剛看的時候第一印象是:這本書很適合要出社會的人看啊!!常說「做人做事」,做人是擺在做事前面。做人做得好常常事情也比較順遂一點(我說的是比較,並不是一定),這本書主要在用心理學的一些效應與定律,應用在社會中與人相處或帶領人上,剛看的時候覺得是這樣。
看了一會兒又覺得...嗯嗯...感覺...“目的性”很強阿!如果說上次看的“僧人心態“是道家思想,這本就很法家!很強調方法,怎麼去達到目的🤔。譬如書中p.157的這句話「要學會示弱和退後,這樣才能海闊天空」,本來是沒問題,但後面再接一句「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反擊空間」!🤣所以示弱的目的是為了反擊阿!這本書蠻多感覺在教做人處事,但背後的目的在不要被人害和把人踩過去。然後這本書的評價就整個變低了🤣。
看到後面,仔細思考,其實我也是有幾篇獲得蠻大的收穫。這本書的評價又提高了不少。譬如p.162的交往適度定律我就收穫很多。互惠原理告訴我們,人們對於別人的給予,總想進行同等程度的回報。...但對別人的好也要適度,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否則「過度投資」別人就會視為「理所當然」,甚至當你不能再對他施加恩情時產生仇恨(p.162)。看到這邊,我想到那個乞丐故事,那個生氣你把沒有像以前一樣施捨給他錢的乞丐。
後面提到的讓我更驚悚。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看到父母拼了命地疼愛自己孩子而不求回報,使得孩子不懂感激與回報,直到成家立業還在啃老。如果父母力有不逮,就仇視父母不能給自己更好的生活(p.164)。有沒有很寫實?🤣我總覺得「你尊重孩子,孩子就能學會尊重」這句話應該少了什麼!?如果這句話是對的,那便利商店店員不尊敬客人嗎?那怎麼一直遇到奧客?錯的原因是這句話少了前提:孩子不能不勞而獲,即使尊重也是如此。如果孩子覺得父母尊重他是“應該的”,那孩子就不會尊重父母。就像奧客覺得店員做什麼都是應該的一樣,而無法感激店員的辛苦。想通這點讓我收穫很大,評價又提高不少。
But...就是這個But!雖然這本書講了很多還不錯的內容,但對應裡面的思想🤔!突然讓我想到:這本書介紹那麼多心理效應與定律,是不是只是個幌子?🤔這並不是說他講得不好或不對,只是他是不是把這套很法家、儒家的東西,用心理學的皮包裝的更“學術”更“理論”一點,目的只是讓我們更相信他書裡的內容?因為現今人們對心理學的東西更能接受。如果在10幾年前,這本書是不是會叫“職場上的厚黑學”?🤣🤣
總之這本書的內容是不錯的,我還是會推薦給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但可惜的是這本書太強調出人頭地的“奸巧“(台語),而忽略人應該培養的是長長久久的“本質”。不過這套還是要學的,畢竟帶我的長官曾說過,認識所有的奸巧與壞事後,才能真正開始做好事。要避免「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陳的」,唯一的方法要認識所有會通往地獄的路阿!這個社會,只有單純的善意是不夠的。感謝這本書讓我重新有所體會。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健身,也健心:傳奇教練丹約翰的人生與肌力訓練講堂【博客來獨家附贈「自主訓練計畫本」】

健身,也健心:傳奇教練丹約翰的人生與肌力訓練講堂【博客來獨家附贈「自主訓練計畫本」】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1/0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我發現書友其實都有喜歡看的書,有人喜歡推理懸疑,有人喜歡劇情小說,有人喜歡心情散文...。但我發現我看的書...越來越難歸納是什麼類😳。
說真的,我從來沒在健身,只有以前年輕時曾去過幾次健身房,也不長久。這本書印象中是看到FB上有人介紹,是他近期看過最棒的書。我被他的文句所打動,這本書就出現在我桌上,重點是我還不認識這位書友🤣,重重點是,這本書我也覺得真的很棒!👍
很棒的點是健身其實不只是鍛鍊身體而已。為了讓健身的效果顯著,我們一定會開始注意自己的飲食,會注意生活作息和睡眠,會注意營養均衡,吃深色蔬菜和蛋白質,會注意什麼對身體好,什麼對身體不好,會注意新的關於健康的知識,如168斷食、禁食、仿禁食飲食或急速節食法(Velocity Diet)...。最後心理素質也改變,達到生活方方面的“越來越好”。我相信這個說法,如果能做到的話我也覺得超棒的。
前半段丹約翰教練其實著重在心裡素質或態度上,只能用妙語如珠來形容,看得我哈哈大笑又不得不佩服。當過運動員就知道,身體素質雖然很重要,但往往影響比賽的是心理素質。關於前半段健身的心理素質,滿多都讓我滿認同的。例如:微小且頻繁的努力,最後都有很好的效果;起點不重要,重要的是終點;我不會從這裡開始(看不懂嗎?快看這本書,懂了後你也會跟我一樣哈哈大笑);出席、不放棄、問問題;溫和、狂野、不變...等等。
後半段就是一些關於不同需求的健身菜單,雖然我看不太懂,但是可以得知丹約翰教練的原則就是簡單(不是最大重量)又可反覆循環的重點動作,建議有健身經驗與知識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再告訴我有什麼改變🤣。他也是一萬次壺鈴(24kg)挑戰的發起者。一天500下壺鈴擺盪,然後一週2500下,四周就達標1萬次。真的讓人佩服。
關於這本書前半段健心的部分我很認同,希望有天我也能了解後半段健身菜單對我身體的改變。現在先讓我從飲食改變開始吧🤣。推薦這本2021年7月出版的翻譯書,看完相信你也會躍躍欲試,想改變你的人生。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9123456789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