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的所有評鑑

梅莉史翠普電影俱樂部

梅莉史翠普電影俱樂部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4/12/05

相當濫情的小說幾乎可以說是打著梅莉史翠普的名號來賣書的。故事跟人物都極度扁平,完全可以預料的故事發展,書中每個人物可以說都太好了,特別是當中男性角色完全是刻板套用,瀰漫一股非常濃密的甜膩感,與其說是文學說,倒不如是一本小本的羅曼史小說。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香水[新譯本]

香水[新譯本]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7/02/13

這部小說的經典性相信在電影推出後更令人無庸置疑
對於氣味的描述可謂創造出空前的視野
不過相信讀過舊版本由黃有德翻譯的版本
更能直接理解這其中奧妙
可惜黃有德版好像絕版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人生一瞬

人生一瞬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7/02/09

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意外讀了詹宏志的「城市人」,驚為天人,對這位前輩感到相當佩服。而在某年PCHOME還沒創刊前一場演講場合聽了詹先生對於電腦雜誌的前景感到相當驚訝,萬萬沒想到後來電腦業真的因為詹宏志產生巨大轉變。特別印象深刻的是,詹先生那種低調、囁嚅般謙虛的說話方式一直深深影響著年少的我。
十多年過去,再看了多年不見的詹宏志,感覺上有些不一樣了。老實說,要不是他挾著過去這些年的成績得以讓本書出版,在我一個無名的讀者看來,這本書不該這麼厚的。大部分的文章,也就像是高中學生的週記一樣。或許\詹先生那種低調謙虛習慣了,日子一久,卻讓人感覺到好像是為了謙虛而謙虛,躡\手躡\腳,好像做錯了什麼,而書中文字是故意裝可愛嗎?我想也不是,但卻讓人覺得稍微矯情。或許\對我這南部人來說,詹先生代表了一種台北的姿態,那不是高姿態,而像是一種假動作。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1 人(2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女兒的道歉信

女兒的道歉信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7/02/09

買了「父親的道歉信」的讀者,應該都會再買這本書吧。
不過我想大部分都會覺得不值得買。
很明顯的,這本書名是台灣出版商為了延續「父親的道歉信」的熱銷而權宜性採用的好名字。只是內容並不令人感激。
「父親的道歉信」絕對是一本相當棒的散文作品,就跟向田邦子大部分的作品一樣,細緻、動人。
但「女兒的道歉信」卻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特別是在「男性鑑賞法」這部份的文章,當中人物絕大部分人物都不是台灣讀者熟悉之人,而作者的寫法感覺上也像是刻意為了描寫而寫,鑿痕太深,反而不動人了。
其他文篇的散文其實也猶如嚼蠟,我想出版社也知道這點,於是採用彷彿是延續「父親的道歉信」這樣的書名來吸引讀者,我覺得不是很好,有點受騙的味道。
「父親的道歉信」、「隔壁女子」、「回憶撲克牌」都是向田邦子極為卓越作品,然而這本「女兒的道歉信」與有點八卦的「向田邦子的情書」則像是為了賺錢而出版的書,希望出版社別在這麼做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門外漢的京都(簽名版)

門外漢的京都(簽名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6/02/20

自從彼個理想的下午之後,和許\多的讀者一樣,我便總是在報章、書館當中尋找和舒國治的再一次邂逅,希望能再次重溫那個下午所帶來的那種從容、自在和舒服的感覺。直到遇見了這次的門外漢。

以一種自信毫不遲疑地在書的訊息發佈之後便匆匆加入預購的行列,在春初的7-11興奮地迎回這位好久不見行腳者。

畢恭畢敬地褪去塑膠套,眼前出現的果然是一本精緻、設計節制充滿樸實人文氣息的書本,那甚至有作者本人親筆的簽名。

本書從封面字型、圖片、書本用紙、內文字體和版面編排,無一不美,而且美的節制,令人甚至不自覺小心翻閱\,深怕不留意而出現折痕。更甚者,因本人手汗多,使得閱\讀時必須經常改變手指停留處,以免汗熱使得書本浮皺。

翻開頁扉甚至有點進鄉情怯,不過此情在不久後便有了變化。

我一直懷著複雜的情緒花將近一週的時間慢慢地讀完本書。每天一點一點的看,怕是當日的壞心情影響閱\讀而緩了一日。然而日日讀來,卻是失望至極,味如嚼蠟。只有第54頁讓我覺得那才是舒式(適)文章,其餘的便只是舒式文字,而非文章。

如果需要一本旅遊指南,近年來風行的MOOK(Magazine+Book)雜誌書不但可提供大部分旅遊「門外漢」充足的資訊、相片,甚至,最重要的「地圖」。一個旅遊門外漢最不需要的就是上一位去過京都的友人鉅細靡遺所詳載的,恕我直言,流水帳。

舒提到著述的理由為:為了提供友人幾處應該玩、應該去之處。但,倘若真有人遞上一份百頁的「旅遊」建議而不附地圖,那可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另在書中第121頁,舒認為京都遊覽之訣,「在於切不可埋首低回於某樣細膩事物」,而於115頁認為參覽京都,「應當如同京都市民一樣,每次只要專心去一所在,好好咀嚼,而不是匆匆將幾十處地景趕完,以圖日後有「我去過了」憑藉。

其實本書讀完(真的不需要),深覺京都最適宜之事即在二字:「散步」。也就是說,這本書其實只在一二日份之副刊版面即可刊畢,我深不知作者何以要渲染成如此大之累贅。

如果說,本書閱\讀為了是舒式語言,那更可惜。本書讀來不時有處處鑿匠之氣,全然為了呼應彼個理想的下午,然畫狐不成反類犬,更難堪的是,這畫者,即是本人。

我一直在想,為何當年理想的下午不再,卻變成一個只重形式的門外漢。會不會是久未動筆,心如止水,這水也就不新鮮了。

我想這本書,就跟本篇書評一樣,也跟書的名稱一般,不折不扣門外漢,匆匆行過,毋須棧留。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模仿犯(上)

模仿犯(上)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5/10/09

電視畫面亮起來的時候,畫面上出現的是一座都市的模型。鏡頭慢慢pan近的時候主述者同時為這座模型展開說明。

看起來是都市模型,但同時也是一座故事的模型。模型的比例是1:24,完全以東京都實際景觀倣製(所以身為住在東京的人們看到這個模型時那種被緊緊抓住的感覺不言而喻:啊你看是世田古!那裡,新宿地鐵站!)。製作的程序是隨著製作者說故事的流程進行,隨著故事發展軸的前進,一個個模型便從容而詳細的製作出來。故事每提到一個人物的時候,當然就必須做出人物模型,但並不只是如此。製作者隨著故事每做出一個人形的時候,同時也會將該人物的背景世界製作成模型,這顯然會使得模型變的相當龐大,同時也使人物因為背景細節而更具真實感。製作者一共做了42個具有獨立背景的人物,隨著鏡頭配合敘述,甚至使人對這42個角色留下某種熟悉的印象(模型就像混沌理論的碎形結構Fractals,似乎可以無限延展下去,畫面PnP)。為了增加真實感,製作者甚至將現實世界的灰塵切割後輕輕灑進模型裡,再噴上一層懸疑的水氣薄霧,使得這個模型都市帶給一種錯置在世界(事件)之外的震攝感。而在這一切之後,製作者最扣人心弦的作法就是將模型裡人物加進了溫度。這樣一來,便使得無意間看到這座模型的人眼光再也無法移開了。甚至讓人在仔細檢視模型之後會有一種不捨,不捨得離開,因為心也被吸了進去。

這座模型的作者是宮部美幸,花了五年寫下這部厚達1400頁的鉅作:模仿犯。對於陌生的讀者拿到書或許\會說:「這是什麼嘛」般地嚇一跳,但一旦開始閱\讀之後,竟然在心裡面就產生了另一個世界。也因為非常逼近真實(住在東京的人對那些地名必定產生嚴重的親切感),所以也引出了心中對於故事人物的「關心」。故事講述連續殺人案件,兇手在第350頁的時候就突然死了,這對讀者來說簡直是不能接受,這也是作者宮部美幸狡猾的地方,還能繼續讓你把書看下去。雖然有些段落稍嫌嘮叨像在說教,但可以感覺的出來作者以身為一個平凡市民的角度所發表的深刻入世關懷。另外,小說裡面偶而出現男性觀點的幽默感令人驚喜。而人性之間有許\多幽微,一直存在卻也被忽視的片段,也被這位細膩的作者側錄下來。而閱\讀這麼兩本精彩的電話簿,如果閣下可以的話,請盡速讀完,不然看得越久,就可能對於日漸變薄的書頁,即將告別書中角色的不捨,感到憂鬱。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虹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5/07/08

吉本小姐又一次做到了。閱讀她的作品總會有一個感覺,好像總是溫柔輕盈又小心地把手中的東西輕輕捧著小心呵護著的感覺,那跟村上春樹文字裡的優越孤獨感不同。

「虹」讓人再次感受到吉本巴娜娜文字那種誠懇甜蜜溫馨的光暈,另外再添加了來自大溪地的EXOTICA(異國情調),使人讀來彷彿眼前看到的是在夕陽之前島嶼上佈滿金色光輝的鮮麗風景。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搖頭花

搖頭花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5/07/07

在外界對於這本書面臨出版法挑戰的憂慮之際,我趕緊在週末嗑藥前,趁腦筋還清醒的時候很快地把這本書看完了。

當然,都寫到這裡了,讀者自然知道這應該是篇書評。而以如此這般的表達,或許可能會著重在「批評」的一端。

事實如此。

我該怎麼以喜惡的感覺來二分這本書呢?畢竟跟作者的交情讓我不能很客觀的來閱讀,然而也是因為私交才能讓我以接近作者身邊人的角度來看書中的各個事件。

老實說,我覺得本書被過度誇大了。不論是從宣傳、包裝、內文標題、甚至書本用紙都過度誇大了。

說實在的,對這本書充其量忠實的敘述,借用大D小d的說法:「這本書是他們相戀六年,泡舞廳嗑藥玩耍五年,分手半年之間的胡言亂語。」是比較恰當的。

如果要藉著本書「試圖」窺探台灣玩藥文化的端倪,很遺憾,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大D小d兩人反而更像是玩藥文化體系邊緣的兩個小頑皮蛋,他們尖酸潑辣的陳述,令人聯想起紐約人的cynicism,然而玩得不夠用力。

而對於同性戀用藥文化這最大根的主題,他們甚至是缺席的。我常常在想,這兩個傢伙該不會每次大家在外頭參加大趴的時候,他們就躲在家裡你e顆我e顆你儂我儂吧?對於同性戀跳舞文化論述的缺乏,是我對這本書感到最心虛的地方。

有關e本身,相關的田野調查,下中上游的追溯、橫向藥物(如:飯、褲子或RUSH)這類資訊的描述也同樣空白。或許這點會被歸結到擔心情治單位的關心而大筆略去。

再來則是e(與e後)的創作,非常可惜,本書也只是點到為止。Michel Gondry 的MV、賀胥黎的書,據信都可能是嗑藥後的產物(到底是不是,用過的人最知道)。e固然大量被使用在娛樂,但相信也有非常多的使用者在那樣的旅程當中經歷了人生的起伏變遷,那不必然是美好的,但卻是深刻而值得思考的。我想那些都是非常珍貴的片段。

寫到這裡,好像說的大多是「搖頭花」當中沒有或欠缺的部分,所以我不喜歡。

話說回來,我喜歡「搖頭花」的部分是,除去了那過度精美的書皮、誇大的書腰帶、太高級的厚紙、太矯情的小字註解之後,這兩位作者以最單純的語句說出他們心裡面的感覺,內心的空虛,對彼此的愛(現在、過去、未來)、對人生的感觸,對未來的不確定,就是這些讓我感動。

加減下來,我覺得作者算是賺到了,因為他們過著還算是自在的日子(抱怨總是會有的),偶而把生活當中的感觸凝聚了一點出來,三滴五滴,也就成了精華一本,說起來,真的很划算(青春不浪費,也是會過去的)。

不然我覺得,這些作品...,嗯,還是讓它們繼續留在BLOG或新聞台當中就可以了。

但作為一塊敲牆磚,這次的出版還是必須的,所謂拋磚引玉嘛,摩拳擦掌地期待有更搖頭理想國的作品出現。(當然,如果大D小d願意繼續努力我相信他們絕對會寫的更好,畢竟以他們的專業。)而對於那些對本書有不斷叫囂並不以為然的反對者,嗯,請他們去吃屎吧,喔不,這麼說完全是錯誤的,應該請他們也出書來反對吧。這畢竟是可以理性討論的話題,而且又臭又長又精彩。

我行文至此,重覽一次,心想我怎會對我的好友寫這麼重的批評...

啊,原來,我稍早丟了那枚stilnox發揮了作用,我卻不乖乖趕緊上床...於是一篇意識的溢流便這樣被呈了上來。(請原諒)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