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glot的所有評鑑

戰廢品

戰廢品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7/03/27

哈金 2004 年的新作《戰廢品》(War Trash) 在很多方 面都遠遠超過我的預期。首先小說的背景讓人好奇,雖然我對韓戰也有一點背景常識,但是對於戰俘營中間的種種變化就完全陌生。中文版的封面寫著「一場被遺忘的戰爭、一群被遺忘的人」,相當貼切地表達出小說的主題。韓戰 (1950 - 1953) 對美國人來說沒有像越戰如此痛徹心扉;對中國人來說也已經時過境遷,不願多提;聯合國的軍隊以平息國際衝突的名義出兵,各國都只分擔了一小部分的責任,也就沒有沉重的歷史負擔,但是這場冷戰 (cold war) 的前哨戰對許\多國家都產生很大的影響。韓國本身固不待言,日本戰後的經濟復興是從韓戰得到契機;美國一改先前反對法國繼續佔領越南的態度,全力資助法國的霸權,後來又大規模介入越戰,最後造成灰頭土臉的下場;對台灣而言,這場戰爭也可以算是命運的一個轉捩點,其中一個關鍵的事件就是「戰俘何去何從」的問題,這正是小說故事的背景。

故事的第一人稱主角是畢業自黃埔軍校但生不逢時被編入人民自願軍 (People\’s Volunteer Army) 參加「抗美援朝」的軍官俞\元,在韓戰中間他所屬的部隊因為裝備不足、糧食短缺,短期參戰以後成了聯合國部隊的俘虜。俞\元因為能夠操英語的緣故,有著常人所沒有的因緣機遇,見證了俘虜營中大大小小的政治角力。從最上層來說是東西冷戰對抗的角力,聯合國俘虜了朝鮮軍與中國官兵以後,產生遣返何處的問題,接著戰俘中間有的效忠共產黨,堅決要回中國,有的趁機要回台灣 (當時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已經在台灣落腳,在冷戰的結構下繼續未完的內戰),政治利益考量以外,也有很多的人像俞\元一樣是以親情 (未婚妻和母親都住在四川老家) 土地為依歸,傾向回到大陸。在各方角力決定戰浮動向的時候,俞\元湊巧在裴政委領導的共產黨陣營和以劉太安為首的親國民政府陣營之間來回穿梭,因為通曉英文的關係,他又間接接觸到聯合國特別是美軍方面的事務。從他的口中,我們讀到一個個精采生動的故事,有時血腥殘忍令人搖頭嘆息,有時機智橫生令人拍案叫絕。哈金將俞\元這個角色塑造成既參與又抽離的有識之士,見證了國共兩邊各類掙扎求生、為命運奮鬥的小人物,具體而微地反映了歷史的無情與人性的試煉。

這是一本既有趣又發人深省的小說,無論讀者的年齡大小、知識背景、興趣關注有什麼不同,都可以獲得閱\讀的樂趣。雖然有人批評哈金的小說人物心理並不複雜,故事也不曲折,象徵與寓意都嫌不夠深刻,但是我認為哈金對小說背景的研究與故事編排下了很深的功\夫,對大時代變遷之下小人物被動因應的同情以及寓哲理於平實的風格,使得《戰廢品》較奈及利亞出身的國際級作家 Chinua Achebe 的代表作《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Things Fall Apart) 不遑多讓。雖然他本人並沒有參與這場戰役,他對戰爭本質的了解及戰爭場景的敘述較雷馬克 (Erich Maria Remarque) 的《西線無戰事》 有過之而無不及,種種的特長加努力才能編織出一個兼顧平衡冷靜又波濤洶湧的歷史悲喜劇。

作家的作品和他的人生經歷有密切的關係幾乎是一個文學定理,哈金也不例外。藉著小說中操雙語的主角,作者反映出他對中西文化、價值觀差異長期累積的觀察與體驗,看似平鋪直敘的情節技巧地點出了這種文化比較的反思。例如:在戰俘營中有一次發生了劫持美軍指揮官的大事件,當時的代理指揮官和被挾持的指揮官通電話,竟然是閒話家常以夫妻家庭之情為主題,主角感到非常不解:
「她們的對話出乎我的預料,沒想到,在這麼重大的危機當中,美國將軍之間還用這麼親切拉家常的口氣交談。…他們沒有任何意識型態的話頭,這和中國軍官是多麼不同!中國軍官要是處在同樣的情況下,肯定會用革命的語調交談,其中一方,肯定會代表黨」(p. 190-1)。類似這樣的衝擊與自省,在書中處處可見,延續了哈金或明或暗中西對比的習慣。

此外,在國共鬥爭的恩怨情仇之間,哈金的立場是同情的理解,相對於那些習慣用非友即敵的思考邏輯的人來說,他提供了一個持平的角度度來看待這場仇恨衝突的過去。在政治極度放大,動員一切捍衛國家存亡的時代,小戰俘其實都是國際政治加國內鬥爭的棋子。在禍福榮辱、得失進退無從預測的時刻,為了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獲取的利益不惜犧牲他人的行為可說是既殘酷又無奈。中國方面要爭取戰俘返鄉,為的是不願丟人現眼,戰俘回到祖國對共黨政權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甚至有秋後算帳的準備。國民政府這邊,為了快速靠攏「自由陣營」,以美國老大哥的支持維繫自己脆弱的合法性,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策動戰俘投奔自由,而且人數越多越好,但是在風雨飄搖之際要如何安頓回到「自由中國」的戰俘也還在未定之天。

回過頭來看,至終這些小人物為自己下的賭注也沒有真正替他們帶來實質的利益,這場戰爭只是他們隨波沉浮命運的開始。回到中國大陸家鄉的戰俘很快就失去了未來:「我們幾乎沒有例外,都被不光彩地開除了軍籍,也就是說,我們都變成了社會的渣滓」。「據我所知,從聯合國戰俘營出來的人,還沒有幾個人的孩子上了大學,他們有歷史汙點的父親們不可能讓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 (p.362-4)。從 1954 年「一二三自由日」開始,先後來到台灣的各類反共義士,物質待遇可能好得多,但他們失去東西的價值旁人也無從衡量,要不然其中因為駕機投誠得到黃金獎賞的李顯耀就不會為了探望年邁的母親,在退休之後冒險登陸探親被逮捕囚禁在家鄉。

嚴格說來,韓戰既沒有正式的開始也沒有正式的結束,今天國際政治的賭局也只是從一個賭場換到另一個賭場。不同的是,同樣是為國家的名義而參戰,有的戰俘回國以後有機會爬升到崇高的地位 (美國亞利桑那州參議員 John McCain 就是越戰中的戰俘),有的卻淪落到像哈金所寫的:「最讓我吃驚的,莫過於我們的最高首長裴政委的遭遇了,他一點也不比我們這些人好多少的… 他也一直不過是個卒子,和我們沒有太多不同,他也是戰廢品」(p. 362)。這樣的差異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可以說讓「戰廢品」超越了個人悲劇命運的驚嘆號 (戰場上的殘暴不仁、回到台灣的戰俘 v.s. 返回祖國的戰俘),進而引導讀者發出「什麼條件下的戰爭會產生戰廢品」的問號,這正是《戰廢品》有別於其他「戰爭(悲劇)文學」作品而值得全力推薦的地方。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少年時

少年時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5/06/14

過於冷酷的熱情:推《少年時》

心理分析、心理治療學科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臨床治療方法叫做「談話」,也就是老老實實說出心裡的話。在深度對談中間一五一十地交代過去發生的故事和內心深處的吶喊,通常是因為病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需要與醫師完全交心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對一般人來說,把自己真正的感情與想法毫不掩飾地對陌生人吐露也許比暴露自己的身體還要困難(我們看到蹓鳥俠的機會似乎比讀到真情自白來得更大),無論是為了團體和諧或是減輕頭腦的負擔,每一個人臉上都有面具,說出的話都經過掩飾,飄蕩在真實與虛幻之間,半真半假地等待不知道會不會再陷入另一個迷惑國度的那一刻。

如果現在有一位世界級的作家用說故事的方式,好像你是他的心理醫生一樣,把他自己年輕時候 (19歲到24歲)的遭遇與情感毫不保留地說給你聽,你會得到什麼樣的啟發?作家喜歡他周圍的世界嗎?作家關心的對象和我有什麼不一樣?作家生活的挫折是什麼?延續生命的希望在哪裡?作家怎麼能夠既孤寂、疏離還要正面迎擊、重新解釋這個世界?如果你有興趣提出這樣的問題,柯慈(J. M. Coetzee)的自傳體小說 《少年時》(Youth)也許會有你的參考答案。

《少年時》全書以「他」(he) 為主角,透過近乎事不關己的獨白,我們看到一個醉心文學、志在成為詩人的文化邊緣人如何理解他所處的不完美世界並拼湊出過去時空對「他」的意義。「他」在南非的大學裡是主修數學與英國文學,畢業以後,由於對祖國南非政治疏離、對孕育他的家庭也了無感情,他隻身逃到英國倫敦闖天下。在心靈原鄉的大都會裡,他一方面要自力更生、養活自己,一方面不斷鍛鍊自己的心智、期待有一天成為被上帝撿選的藝術家。他的心思細密,觀察入微,齊集在倫敦的各國美女、為討生活而來的移民、藝術的泉源、英國的階級關係、南非的政情變化、各國語言的特色、藝術成就的比較無一不牽動他敏感的神經。

另一方面,像絕大部分的年輕人一樣,對「性愛」的摸索佔據他很多的時間。只不過他對「性愛」的啟蒙受到藝術家(尤其是畢卡索)很大的影響:
Sex and creativity go together, everyone says so, and he does not doubt it.
人人都說性和原創力不分家,他毫不懷疑。
Because they are creators, artists possess the secret of love.
藝術家是創造者的緣故,他們握有愛的秘密。
Only love and art are, in his opinion, worthy of giving oneself to without reserve.
他認為,只有愛和藝術才值得一個人毫不保留地獻身。

他渴望體會藝術與性愛結合的烈焰高溫。但是年少的他免不了受動物本能驅使,除了男歡女愛以外竟沒有一段感情是他想維繫的。

為了糊口,他很快找到了 IBM公司高薪的程式設計工作。但是做了一年多以後,因為無法忍受為了五斗米而犧牲創作的生活方式,就毅然辭去電腦公司的工作。後來英國政府不允許他無工作居留,逼不得已,只好加入另一家International Computers,間接成為東西冷戰的一個小幫手。

在南非他看不慣白人政權的作為,也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到了倫敦他雖然為自己能夠自力更生感到驕傲,也慶幸接觸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但是在內心深處,他總感覺自己是邊緣人。他的口音、他的穿著、他海闊天空的幻想,常常讓他搭不上也無法認同倫敦的步調。在熱鬧的夜生活裡,他也許可以假裝像芸芸眾生一樣歡度快樂的時光,但他終究是一個嚮往成為詩人的少年,從喧囂中得不到他寧願享受的孤寂。雖然如此,主角似乎從未對像逆流一樣的客觀環境低頭。從他自己的話中我們讀到類似哲學家尼采「視痛苦如福氣」或台灣人「呷苦當做呷補」一樣的自我砥礪:
Happy people are not interesting.
無憂無慮的人最無趣。
Happiness, he tells himself, teaches one nothing. Misery, on the other hand, steels one for the future.
他告訴自己,歡樂教不了我們任何東西。痛苦才能鞭策未來。
Misery is a school for the soul.
痛苦是心靈的導師。

這樣旁觀、獨白兼心理分析式小說的體例並不常見。回想起來,科慈的嘗試也可以算是有跡可循,在他早先寫的《屈辱》(Disgrace)這本小說裡,男主角 David 教授就是一個將情感埋藏在心裡的人,即使他被女學生控訴性騷擾,學校調查委員會希望他低頭認錯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他卻無論如何也不肯為自己答辯,堅持不吐露他真正的想法;後來他的女兒 Lucy 受到性侵害受孕之後要下嫁給一位在地的農夫 Petrus,David 見到 Petrus 也有欲言又止的心思: Explain to me what you mean. No, wait, rather don’t explain. This is not something I want to hear. This is not how we do things. We: he is on the point of saying, We
Westerners. 雖然是應故事所需,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得到疏離、迷惑、掩飾、欲言又止的性格在男主角身上表露無遺。無論是心裡治療也好、實驗新的文學體裁也好,《少年時》的主人翁終於不再遮遮掩掩,讀者也得以從新的角度接觸作家的內心世界。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這本小說看似冷酷客觀,帶給讀者的反而是熱情融入的感覺。

1960 年代初期,科慈在倫敦閱讀文學、欣賞電影並不斷向他景仰的宗師(Ezra Pound, T. S. Eliot, Samuel Beckett 等等)吸取藝術養分的時候,不過才二十出頭。他的著作後來在英國大放異彩,曾經兩次獲得英國 Booker Prize,2003年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讀完《少年時》,如果有人問我最想和作者說的話是什麼,我會說:科慈先生,謝謝您的勇氣與堅持。少了一位程式設計師,IBM 不過像掉了一根毛;多了您一位作家,包括我在內很多人的世界卻從此不一樣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當尼采哭泣

當尼采哭泣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5/06/10

不知道多少人有這種感覺:關於心理分析、心理治療的題材 (意識、夢、潛意識、記憶、失憶、深度對談、自我剖析、存在、催眠…) 有時就好像身上的「癢」一樣,明明感覺得到,卻很難搔到它。

也許正是因為難以捉摸、半夢半醒的關係,藝術家喜歡圍繞在心理分析四周來做文章。Dostoevsky 在《地下室手記》裡寫道:有些事只能說給朋友聽,有些甚至朋友也不能說,另外有些事連告訴自己都不行;西班牙導演 Pedro Almodovar 的電影 《悄悄告訴她》 (Talk to Her) 是藉著兩位昏迷不醒的女病患以及男看護士的獨白來述說現實世界的故事; 2004 年 Umberto Eco 最新的小說 The Mysterious Flame of Queen Loana 中間的主角也是一位患了失憶症的舊書商,在一場意外之後,忘記了所有情感的聯繫 (朋友、家庭、子女、婚外情) 卻牢牢記得一切跟書與文化有關的事物。可見虛構中有夢幻的成分,經常令藝術家著迷。

Irvin D. Yalom 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教授。在《當尼采哭泣》(When Nietzsche Wept) 這本小說裡,他虛構奧地利心理分析之父 Josef Breuer 與德國哲學家尼采1882 年年底在維也納相遇的一段故事。

當時尼采由於情感受挫,臨床上有貧血、嘔吐、偏頭痛、妄想、憂鬱症的跡象,不但精神狀態低迷,甚至嚴重到有自殺的傾向。在故事裡,Breuer 受尼采前女友 Lou Salome之託,決心要治療尼采的心理與身體病痛。但是尼采並非普通病人,他的自尊心與哲學體系強烈到視痛苦 (misery) 為人生的試金石,再大的病痛也沒有治療的必要。尼采和 Breuer 在私人診所見過幾次面之後,拒絕接受 Breuer 進一步的建議,住進療養院接受專業的治療,因為他認為 Breuer 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自己,他不可能成為任何人的棋子。不得已,Breuer 在尼采即將離開維也納以前,想出了一個妙計,他請尼采用他的哲學訓練當他的心理治療醫師,而他負責治療尼采的身體。兩個人各有專長,各有需要治療的地方,可以算是立於平等的地位,尼采考慮了一下,答應了這樣的安排。

原來,Dr. Breuer 當時是人人稱羨的名醫,家世顯赫且美艷無比的妻子為他生育了五個小孩,表面上看來一切順遂,但是他內心深處從父母、家庭到事業都有外人不知道也無從紓解的遺憾與壓力。透過和尼采真誠的對話與殘酷的回應,他最後終於跳出束縛,得以選擇 (而不是被人選擇) 他自己的人生。而他也回過頭來幫助尼采暫時放下超人的面具、吐露出心裡的鬱卒,從而緩解身心的病痛。

經驗告訴我,透過學者或專家所寫的故事,讀者比較容易理解一些比較艱深而且沒時間多接觸的主題。這本小說也不例外,除了專業素養使得場景對話逼真寫實以外,書中有許多作者熟讀各種著作且仔細研究以後插入故事中間的思想名言。透過兩位主角的深度對話,導引出追求生命意義與淬煉思想人格的一些準則,例如:
Whatever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凡是沒讓我掛掉的,都讓我更堅強。
If you kill God, you must also leave the shelter of the temple.
如果你殺了上帝,你當然也要離開教堂的保護。
Not to take possession of your life plan is to let your existence be an accident.
一個人不掌握生命就是讓他的存在變成偶然。
If one does not live in the right time, then one can never die at the right time.
如果我們不能生得其時,那麼我們也永遠無法死得其時。

這些話假使是放在一本哲學或心理學的專論作品的話,讀者可能會感到比較沉重的負擔。透過小說的鋪陳,我們好像身歷其境一樣隨著故事的節奏、對話的張弛而起伏,不知不覺就吸收很多臨床與心理分析治療相關的知識,順帶將尼采的重要哲學思想也一併咀嚼。

作者說故事的功力令人相當驚訝。實際上 Breuer 並沒有見過尼采,但許多週邊的人物與背景都有歷史根據。兩位開啟時代的巨人心靈之間的對話與角力能夠引經據典寫到合情合理可以算是難能可貴,雖然最後的轉折 (twist)稍微有一點突兀,我想也沒有更合理的安排了。

1882 年 Dr. Breuer 正屆不惑之年,1894 年他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Studies on Hysteria)開啟了二十世紀心理分析學科的先河。尼采當時也已經接近四十歲,三年以後尼采完成了《查拉圖斯特如是說》 (Thus Spoke Zarathustra)。尼采曾說他的書要等一百年以後才有人讀,又說:Hegel lamented on his deathbed that he only had only one student who understood him, and even that one student misunderstood him! I am unable to claim even one misunderstanding student.

黑格爾臨終時感嘆只有一個學生了解他,而且還是誤解。我卻連一個能誤解我的學生都沒有。這句話其實過於悲觀。憑著悍然面對生命的態度,追根究底的勇氣,他也已經成為影響深遠的哲學家。

故事到最後,Breuer 邀尼采留在當地體驗家的溫暖,尼采卻執意要到義大利放逐自己。在冰天雪地的維也納冬季裡,兩個人因為推心置腹而建立的友情太令人不捨,讀者可能會私自希望「故事不要這樣結束」。以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這本小說應該算是成功了大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玫瑰的名字

玫瑰的名字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5/05/29

《玫瑰之名》(The Name of the Rose) 這本小說從書名開始就顯現出作者的苦心:A title must muddle the reader’s ideas, not regiment them. (書名必須讓讀者摸不清方向,不是照表操課)。因此一樁修道院謀殺案的事件能夠結合上自歷史的反思、哲學的辯論、宗教的派別、權力的鬥爭、理性的本質,下到知識的傳承、書籍的保存、迷宮的設計、情慾的解放,整本小說內容琳瑯滿目,令人有招架不住的感覺。

作者在後記 (postscript) 裡解釋說,一方面因為借用第三者的口來敘述故事比較方便,一方面可以稍微淡化艱澀的宗教哲學問題,讀者藉由認同菜鳥小僧來閱讀比較深刻冗長的對話。因此刻意安排班乃迪克 (Benedict) 小僧 Adoso 這個 「面罩」(mask) 使得故事嚴肅中有幽默、緊張中有輕鬆,才能將中世紀許多深刻的歷史主題透過一個精采有趣的故事讓一般讀者接受,是為學者小說家最大的貢獻。

雖然如此,中文讀者接觸這本小說以前還是要有相當的心理準備。西元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歐洲政治權力失去中心,所謂的中世紀時期 (Middle Ages) 大體上以基督教體系維繫社會的基本運作,後期因為城市興起、王權擴張的緣故,逐漸演變成教皇、君王、修道院之間三角緊張的關係。這樣長期的歷史演變與其中的恩怨曲折構成這本小說的基本場景,因此長達五百頁的故事反覆穿插看起來與偵探故事不甚相關的宗教、哲學對話,如果讀者沒有一些歐洲史的素養以及對歷史前因後果的一個大略圖像,對這本經典之作很容易望而卻步。即使是故事比較有趣的主線由主人翁 William 與隨從 Adoso 擔綱,憑添許多閱讀的樂趣,但在眾多象徵、剪影、矛盾與轉折中間,環環相扣著何為人性、何為神性、何為自然的自我思辯,使得比較習慣「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 之類娛樂型故事的讀者不大容易心領神會。從這個角度來看,小說中間承載的宗教哲學詭辯與修辭是稍微沉重了一點。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儘管主題龐雜令人生畏,我們不也經常企求理解空間時間交織穿梭的中世紀歐洲的歷史?如果有人用說故事的方式慢慢導引我們進入古老的時空,如果我們有一點耐心把人物地名、歷史淵源、推理辯論、哲學對話搞清楚彼此之間的關聯,在七天中間,藉著進入一個修道院,跟主角、僧侶、智者、小人物、異端、學者、瘋子、將軍混在一起,讓我們對歐洲重要的歷史演進有粗淺的認識,對歐洲歷史介於古希臘、羅馬與科學興起啟蒙時代的中間點有更多一點的體會,那麼有什麼教材會比《玫瑰之名》這樣的小說更精簡更划算呢?

對那些有意挑戰自己,計畫去或曾經去過歐洲旅行,對教堂、修道院建築著迷,也對它們的歷史感到好奇,因而想要翻開這本小說的人,在不妨礙閱\讀樂趣的前提下,我想提出兩條故事的主線供諸位參考:這兩條主線就是「貧不貧」有差別、「笑不笑」有關係 (poverty distinguishes, laughter matters)。簡單地說,「貧不貧」反映出世俗財產權力關係的安排與鬥爭,小說的歷史背景奠基在這裡;「笑不笑」是保守釋經者與好學懷疑者思想辯論的焦點,修道院內僧侶死亡事件的串連與線索從這裡開始。

有關 poverty 與財產分配的概念是中世紀基督教各派分裂與爭執的起源。1322年聖方濟 (Franciscans) 教會在一次集會的時候接受Spirituals 教派對 poverty 的解釋,認為耶穌與使徒都沒有擁有任何財產,但是天主教會成為社會權力重心以後,卻假借理由霸佔大量的財產,Spirituals 和很多新興教派都以此為理論中心說服一貧如洗的人來對抗當時的教皇,教皇與既得利益份子自然不高興,於是羅織罪名把他們當做異端 (heretics) 來迫害。這時正當城市經濟逐漸發展,王權為了對抗教權,自然支持 Franciscans 的立場,想要拉攏他們共同來箝制教皇。同一年,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Louis of Bavarian 擊敗另一位自立為王的 Frederick,在 Avignon 的教皇 John 害怕 Louis 權力擴張,開除了他的教籍,Louis 也不甘示弱,譴責 John 是異端份子。其後教皇邀請 Fransicans 的領袖 Michael of Cesena 到 Avignon,Michael 想要從命又怕 John 會對他不利,因此雙方選定一間立場比較中立的修道院來舉行一次會前會。這時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室神學家 Marsilius 向國王 Louis 推薦故事的主角 William 擔任皇家的特使。年紀大約五十出頭的他,早先也曾做過宗教審判官 (Inquisitor),爾後放棄職務,成為一位飽學、思路清晰、師事英國 Roger Bacon 的牛津人。他兼程先到修道院安排教皇代表團與 Michael 代表團會面的事宜。就在會議還沒開始以前,發生了幾件僧侶離奇死亡的事件,修道院長 Abo請求他調查來龍去脈,因為如果不能很快找出元兇的話,依協議院長要放棄主權交給法國衛隊來保障教皇代表團的安全,這不是院長所樂見的情況。

這條主軸一方面是故事的背景,一方面也巧妙融合在殺人案可能的線索中間,會不會是潛伏在院內的異端幹的好事?但大體而言,和僧侶橫死沒有直接的關係。主要牽涉的是教會各分支派別的思想起源,權力的鬥爭 (新興教派拿既得利益開刀、互相指控異端、當權者逮捕並審判異端),修道院、教皇神職人員以及世俗勢力 (國王、城市階級、貴族) 之間的三角關係。作者藉著 William的角色與理念來突顯「異端審判」的錯亂、又穿插各式人物的登場與對話以期讀者的注意力不全然貫注在僧侶殺人事件中間,為小說帶入更豐富的內容,但是也無可避免地提高了閱\讀的難度。

另一方面,在調查案件的時候,讀者不難注意到 「笑料」(laughter) 所佔的樞紐地位。故事開始不久第一位死者 Adelmo 死亡之前在圖書館發生爭論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僧侶 Jorge 認為他不應該用誇張近乎滑稽的圖作為經書的插畫,中間 William 千方百計要闖入迷宮圖書館找一本書的神秘線索,一直到最後 William 和 Adoso 在密室中遇到關鍵人物從而真相大白為止,大量的推理和蒐證都和 「笑不笑」有關。由於保守僧侶僵硬解釋、嚴肅看待基督教聖經經文,認為宗教無玩笑餘地。「笑」只會帶來輕蔑,進而改變凡夫俗子的世界觀,因此對一般市井小民只能用讓他們心生畏懼的方法來教化,絕對不能允許用玩笑的態度來敬畏上帝。同樣地,幽默、揶揄、嘲諷的文字與思想都被視為洪水猛獸,最終頑固到要死守一本書來捍衛他的世界,從而發生一個接一個的意外死亡事件。

故事的結局自然是「笑料」的勝利,William 說:也許愛人類的人真正的使命在於讓人類嘲笑真理,讓真理發笑 (to make truth laugh),因為惟一的真理在於我們要學習讓自己從對真理的瘋狂激情中解放出來。更有趣的是,讀者最後會發現,整個謀殺事件看似在 William 用心分析思索之下找到答案,實際上,「全案並沒有什麼陰謀情節,我是從錯誤之中發現答案」 (p. 491)。也就是說,依循推理、邏輯來解題,看似一切掌握在人的理性與思考之中,其實都沒有觸到核心,整個案件背後循著非計畫性的路徑發展,最後的結果才會脫離一般推理小說 (whodunit) 的設計與窠臼,也正是這本小說超越推理的範疇成為經典之作的原因。不僅如此,Adoso 因為看到許多精采又正確的推論,大為讚嘆學習帶給人的力量,William 卻進一步反省說:我們的心智所想像的如同一個網或一個梯子,用來抓到某些東西,但是之後你必須把梯子丟棄。相較於全力反「笑料」,緊緊守住陳腐教條的人而言,William 不但沒有被自己的勝利所沖昏頭,甚至隨時可以揚棄已經成功的行為模式,這樣多層立體思考的有識之士顯然是作者心儀的對象,也是這本小說最終要導引出的一個典範。

掌握上述這兩個線索,讀者不僅可以享受到閱讀人物、事件與對話的樂趣,也可以慢慢拼湊並想像 Eco 所重建的十四世紀歐洲歷史、社會、宗教、哲學的縮圖。今天我們知道從那年 (1327) 以後,地球再公轉兩百圈左右,歐洲對基督教地上國與宇宙觀的挑戰開啟了另一個紀元:1517年德國的 Martin Luther 抨擊基督教的贖罪券及其他不合理的教義,1543 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論 (後來由德國的 J. Kepler 直接證實)。這之後科學技術與社會制度的變化越來越快,到今天我們從地球上不同的角落可以在 BBS 上交換意見,在 wikipedia 上得到百科全書一樣的知識,在 google 上找到問題的答案,這些都不能不說是從古文明時期 (無論是希臘哲學或阿拉伯回教文明) 就已經開始胎動,儘管在中世紀受基督教一元論的影響蟄伏了上千年,現代西歐終究在 William 這類人的努力下摸索出讓上帝塵世各歸其位的適切安排。故事主人翁所代表的衝破宗教對思想的束縛、孕育於其中而能揚棄之後再新生的歷史曲線演進過程,本來是非常複雜難以抽絲剝繭的主題,多虧 Eco 的小說,現在我們多少可以有一點基本的認識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5/05/12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 英文版的書背頁有一位我喜歡的作家 John Gardner 對 Calvino 的讚辭:世界上最佳的寓言作家之一。讀完這本小說以後總覺得這句話對是對但是含蓄了一點。

難道不是嗎?一般寫寓言、寫故事的人如果能夠說清楚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就已經不容易。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就算是一千零一夜也需要一個一個故事順序進行,免得亂了章法。Calvino的這本書卻以別出心裁的方式陳述類似多寶閣一樣的故事,先把你 (是的,就是正在讀書的你) 放進書裡面當做主角,「你」開始閱\讀了一段小說之後發現書竟然印刷錯誤,整本書重複第一段的故事,於是你回去找書店,書店的人告訴你說這一版都錯了,於是換給你另一本書說這是另外的版本。你滿懷期待故事繼續下去,沒想到你打開一讀,竟然是完全不同的小說。你繼續追到出版社想弄個水落石出,結果在出版社拿到另一本書,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你讀了十本小說的開頭一段,每次換一本書的時候你就歷經不同的遭遇。故事愈來愈神奇,最後你隨身攜帶禁書飛到某個國家,結果被警察逮捕關在牢房裡,你竟然答應用某項任務來交換你的自由,因為你以為可以假裝合作再脫身。

類似萬花筒般的寫作方式顯現 Calvino 的才氣,先要編織「你」連續不停換書的原因及結果,這部分本身就是獨立的一長串故事。其次每換一本書就是一個新題材,等於是要寫十段短篇小說,這十段短篇小說不但觸及不同的主題,連寫作體裁都有微妙的變化。例如,其中有一篇 (On the carpet of leaves illuminated
by the moon) 仿照日本小說的風格來描寫男人的情慾,如果不是對日本文學稍有涉獵不大可能表現得如此自然。

讀這本書不免有時而夢幻時而現實的催眠感覺,故事的時間空間不斷變換,身為讀者的你已經有點應接不暇。這還不算,作者又打破讀者與故事主人翁界線把「你」放進書裡,於是你有兩種身分在兩個宇宙裡交織穿梭,這種立體讀書的經驗可能就像有一天你從觀眾席中被魔術師 David Copperfield 請上台當主角一樣既新鮮又不可思議。

在環環相扣的故事中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兩個主題:一個是作者用各種方式來激發讀者對空間與時間的想像力,順便挑戰我們對表象或單純邏輯的認知與依賴。不需要嫻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需要理解三段論法,下面援引的兩段內容可以讓我們稍微感受 Calvino 的頭腦在想什麼?

小說一開始 (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 敘述一個人原本奉命帶了一個手提箱搭乘火車到某某車站下車,有人會和他擦身而過順便交換他的手提箱。結果他晃了半天什麼事都沒發生,他心裡很焦急,很想讓時光倒流,回到從前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我生命的每一刻都累積了新的事件,每一個新事件又都帶來新的結果,因此我愈想回到那個原點,我就離它越遠....因此我必須小心計算每一個步驟,才能在不把事情弄得更複雜的情況之下消去最多不必要發生的事情 (p.15-6)。

第九章寫「你」到了一個分辨不出真假的地方,碰到一個身分不明連名字都隨時在變的女人,這個女的告訴你說:一旦作假的過程開始啟動,就煞不住車。我們國家所有能造假的都造假了。反革命份子和革命份子在假象中互相攻擊對方,結果沒人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警察模擬革命行動,反革命份子就假冒成警察 (p. 212)。後來,你又問這個女的到底是什麼身分,她說:我是臥底的,臥底在假革命份子 (false revolutionaries) 中間的真正革命份子。但是,為免被識破身分,我必須假裝成反革命份子臥底在真革命份子之中.... 我奉警察之命行事,但是我說的警察不是真的警察,因為我聽命於臥底在反革命份子臥底者中間的革命份子 (p. 214)。Oh, I don\’t quite get it, do you?

另外一個貫穿全書的主題就是作者對於閱\讀、寫作、出版、翻譯、瓢竊、禁書等等一切有關於書這個概念的認識。藉著主角的探索、出版社編輯的經驗、一個作家的日記、一對姊妹不同的讀書態度、負責控制思想的人,Calvino 從各種角度用明喻暗喻來啟發讀者:書的本質、書的魔力、書的真偽、作者奧妙的經驗 (p. 183)、讀者的閱\讀習慣 (p. 146 )、寫書靠的是什麼條件 (p. 171)、電腦如何分析書 (p.186-8)、每一本書都來自於另外的書、書的內容如何穿透政權、執行禁書政策的人看不懂書如何篩選 (p. 217) 等等。

值得對照一提的是第八章 Calvino 藉由一個作家的日記來說明一個作家如何看待他的作品,如何開展想像力、如何構思、如何鋪陳故事,可以看做是一個作家去蕪存菁的思考紀錄;而在第十一章 Calvino 轉而站在閱\讀的角度敘述不同的讀者個性與相應的讀書習慣:有的一定要邊讀邊想別的東西;有的非全神貫注不可;有的喜歡一再重讀一本書,每次都得到新的體驗;有的覺得所有他讀的書要歸結到一本大書,所有後來的書都要和這本書產生連帶關係 (好熟悉的一種讀書人);最後「你」說:我喜歡每一本書分得清清楚楚,每一本都既新又不一樣。我特別喜歡一本書從頭讀到尾,但是現在一切都不對勁,我讀的書不是中斷就是不見了。對這樣的抱怨,Calvino 藉其中一個讀者的話寫出這本書的終結,留給有興趣的讀者自己玩味。

總之,這應該是一本作者殫精竭智要讓讀者拓寬視野、盡情想像的小說,如果我們一開始沒有這樣的感覺,惟一的解藥或許\只有一讀再讀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