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品瑜的所有評鑑

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女性覺醒的故事

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女性覺醒的故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06/20

犀利人妻收編小三

父權下女性「只能」從外在世界面對諸多男性中,依其找出與之對應與依附的角色(例如:先生的「太太」、人夫的「小三」),並且被社會強迫戴上僵化的人格面具,以及背負道德罪惡感,甚至現成的敵人,例如人妻的死對頭就是小三。

意外的是,河合隼雄在書中直指《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一人分飾多角,扮演圍繞光源氏的諸多女性,解放、細緻「分化」個人或集體潛意識陰暗的女性(例如:沒有婚姻關係的娼婦),並有意識地發展「內在現實」。

每位犀利人妻心裡,都住著一名小三。

只不過這小三(娼)是精神性的,且充滿陰性能量發展的潛能。本書大篇幅討論「聖娼」,試圖還原母權時代,「性」是一種象徵的儀式,純然地讓女子從「女兒」過渡到「母親」,而女子本身的靈肉合一經驗與自我認識、確立才是重點,而不是在父權社會中,作為工具性地取得附屬的身分,實為制約而已。

將陰暗面的「娼」帶進意識中,並與對立面的「妻」,進行「調合」,甚而整合成全面的陰性能量,這正是犀利人妻最溫柔無敵的收編,更是活出全新版本故事的實踐。

本書以榮格心理分析解析《源氏物語》,小說人物的豐富性,既活化也淡化了「個體性歷程」的理論艱澀,卻是可以幫助每一位女性活出個體的完整範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不怕小孩問:寫給父母的親子性教育指南

不怕小孩問:寫給父母的親子性教育指南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8/06/25

教養分享也要尊重讀者的價值觀
-好書推薦《不怕小孩問》

希望讀者在使用本書時,能以自己的價值觀作為出發。我們撰寫本書時,盡可能開放各種觀點,不會斷然告訴你該怎麼做,只是提出建言,並盡量提供充足的資訊,讓你能為自己和家人做出最好的決定。
---《不怕小孩問-寫給父母的親子性教育指南》賈斯汀〮 理查森醫生、馬克〮 查斯特醫生,柯清心譯,大辣出版社。

  一直以來,我是不閱\讀所謂的教養書,偶而友人好意推薦地借我翻閱\,我只是誠心閱\讀,但也謝謝這些作者的單面價值觀念放送。

  某位友人常對我感慨,閱\讀了那麼多的教養書,她已經完全地無所適從,又陷入一種驚慌的狀態,彷彿不按照他們那樣做,自己的孩子就會被錯誤教養為一隻酷斯拉,可是偏偏這些教養書都固著一種價值觀,而彼此又相互衝突牴觸,到底該怎麼辦呢?

  讀越多教養書越驚慌!

  我常開玩笑地跟友人說:「你不會覺得這些教養書的寫作方式,跟我們當年的國立編譯館的教科書很像呢?一言、單面、唯我獨尊!你自己都被迫接受二十年的制式教育,怎麼還會繼續接受這類教養書的荼毒呢?說實在的,就算你沒完全依照教養書來按表操課,孩子真的會變成酷斯拉嗎?相反的,如果你完全按照他們的方式,就會教養出專家嘴裡的完美小孩嗎?」

  弔詭!

  我通常給友人的建議是,先去了解自己的生命是什麼,以及價值觀的建構過程,至於所謂的教養根本就是枝節末葉的事情。

  至於那些所謂教養專家,可能忽略了一味地傳輸單面的價值觀,對於讀者的迫害與操控,其破壞性是難以想像的。

  難得的是,我終於閱\讀到一本句我自我覺察力的教養書,這是由兩位美國精神病學醫師與小兒科及公衛副教授所聯合撰寫,他們在長達十頁的導論裡,不斷地提醒家長,關於教養並沒有所謂的專家,對於他們而言,只能把自己當成外星人來撰寫這本書。

  「火星人從沒當過爸媽,只好四處打聽方法。」頁20。

  多麼謙虛誠懇的說法,作者們把自己設定在無知的起點,卻願意以學習的熱誠來分享所見,這比起坊間一些自以為是的專家,的確多了一份誠實。

  雖然作者邀請父母去探索自己的特別,以及依照自己的價值觀來選取書中所提供的資訊,
但並不意味作者沒有自己的意見。

  「我們的意見其實很多,讀者在書中都會讀到。不過我們盡可能只寫成『看法』-一種訓練有素的看法-而非『事實』」 頁24。

  閱\讀到此,我連想到陳之藩所謂的「專家,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這句話,覺得這兩位作者的確是提著反思與覺察,來徹底看清為文撰書提供給人見意這件事的戰戰兢兢,以及所能抵達的極限。

  這一句話,對於讀者是很重要的,因為他們提醒讀者的是,即便所謂專見的意見,不過也是諸多看法之一,而重要的是,讀者要自我不斷反問自己的價值觀建立過程,以及身處社會脈絡的解讀撿擇。

  即便讀者閱\讀了作者的觀點,有些質疑與無所適從,他們也都一直提醒讀者得自我賦權的重要性,因為作者已死,讀者才是在訊息與行動之間,作變幻魔術的人。於是,當讀者的行動與作者的建議有不一致的狀況下,那樣的認知失諧是不復存在的,相較於那些自稱專家的作者,用單一價值的麻布袋,把讀者悶頭地捆在裡面,然後丟在臭水溝自生自滅的殘忍作法,本書的這兩位作者真的仁慈太多了。

  如果你厭倦了所謂的教養書,而又不知道在性教育方面如何下手,推薦你這本《不怕小孩問》,我想你學到的將不只是兩性教育的方法,還有一份父母自我發覺的能量。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ovekyoto1/3/1308386887/20080625203341/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

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8/04/28

天命的所在就是

「這些交易員可能認為我過得很悲慘,沒辦法像他們一樣買很多衣服,住在自己的房子裡。…他們可能瞧不起我,但是他們卻好奇,這孩子為什麼這麼開心?我臉上永遠掛著笑容,總是有說不完的笑話。但是在他們眼中,我只不過是擦鞋童。」頁56

對於一個對投資股票興趣缺缺的我,乍看《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這本小說,對我最大的吸引只剩【擦鞋童】與【告白】這「人」與「念頭」的兩個部份,至於【華爾街】倒是成了可有可無的場景。

【誤闖森林的小白兔?】
只是,華爾街理所當然存在的是交易員,而擦鞋童這位看似不相關的人物成為主角穿梭其中,正因空間場景與人物的錯置,也讓一個對於投資理財沒有多大興趣的人,更好奇擦鞋童如何能在華爾街全身而退,或者滅頂,甚至是同流合污。

  我的好奇,有一種對無知小白兔誤闖森林的幸災樂禍期待,以及一種先驗之明的快感,忍不住在自己促狹的念頭裡數落著擦鞋童說:「看吧!那不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去的地方,像我就不會傻到去嚮往那種致富的方法,更不可能去擁抱股票大做發財夢。」

人與地的錯位,在我們被制約的念頭裡,出現的總是一種兩相抗衡、勝敗既出的一翻兩瞪眼結果,若不是擦鞋童完全被華爾街所馴化與同流合污,或者徹底被打敗與邊緣化,就是擦鞋童人定勝天地反轉華爾街的既定生態,只是,通常形勢比人強地,我們會流於刻板印象地認定擦鞋童就是落敗的一方。

  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在看完了整本書之後,自己驚訝地發現這是一本無關發財夢想、投資報酬與狗仔偷窺快感的作品,相反的,卻是在節奏緊湊、爾虞我詐驚險的情節裡,隱伏著另一種生命態度與處事哲學,透過擦鞋童最樸拙與未經馴化的視野,引領讀者反思自我僵化的概念、被主流價值所框架的生活型態,以及利益交換的人我關係。

【存在的荒謬】
  事實上,不管我們以何種社會身分存於物質世界之中,我們跟華爾街這位擦鞋童都面臨著相同的存在命題,那就是人、時、地的相對關係,以及三者之間的動力平衡,並且得處理生命的荒謬性:知與不知、願與不願、為與不為。
  
  當下的時點裡,我自己究竟是誰呢?我跟周遭大環境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我與身旁的人進行什麼樣的互動呢?我到底知不知道自成一格的生態實況呢?我願不願意活出自己呢?我能不能發展出特有的生存姿態呢?

  如果我們對自己夠誠實的話,我們不得不承認生活裡反覆上演的情緒事件,幾乎是圍繞在生存的荒謬性,以及人、時、地三者的動態上,不管是亢奮追逐、感懷傷世、驕傲志滿,或者是困頓惆悵與茫然失序,我們都應該追本溯源地進行自我探索的歷程,而不只是以外在表象的短中長期目標,像驢子前方的那根紅蘿蔔一般地誘使自己埋頭地走著。

  於是,《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這本小說,利用最極端的人、時、地反差,突破我們的知覺慣性,引領我們經歷一場不同的生命經驗,給予我們的也就是一份在生命僵局之中反轉的勇氣與能量。

  知、願、為,就是閱\讀之後的一項生命嘗試,但我們卻不可能因此而失去什麼,因為生命本來就是一種冒險!

  誠如擦鞋童在自序裡所言:「這本書的宗旨,就是大家不一定都一樣。很多人含著金湯匙出生,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大好機會。」頁13,而華爾街的擦鞋童究竟如何善用機會活出什麼不一樣的生命格局呢?
  
【如一切所是的自在】
「我從來不希望出生於富貴家庭。因為人們通常不了解貧苦人家的生活。…享受榮華富貴的人從來沒想過,人生不是永遠都順順利利。他們想盡辦法不要走下坡,到後來根本就瘋了。」頁013

捫心自問,生活中有多少時候,我們總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時,以及與週遭格格不入?於是,我們心念你就出現了許\多的「如果」:如果我早在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出生,我現在就是中小企業的老闆;如果我的父親是王永慶,我一定能夠開創一番大事業;如果我有機會念完研究所,我現在一定是教授…。

  「如果」把我們自當下的時與地拉開,變成一種「過去人」或者是「未來人」,而「妄想」就是那具超越時空的機器,讓我們不必在當下的時空承擔任何的責任。

  相反的,擦鞋童非常了解,如果自己生長在富裕之家,他就不會有為人擦鞋的人生體驗,當然這不意味他認為擦鞋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但至少他知道因為貧困的現狀,讓他自己「選擇」擦鞋的營生,而重點就在於他認為自己是有選擇權的,而不只是被未知的命運推入一種境地,於是,他也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並為擦鞋這項工作活出不一樣的味道來。

  如一切所是不是認命,卻是一種自我定位之後的「位能」啟動。擦鞋童不因現狀而怨尤疲賴,在看清自己與週遭人事物的相對位置之後,更能輕易掌握落差之間的位能所在。而這如一切所是的自在,正好給予我們這些眼紅地盯著人家看的人,一份向內觀照的機會與提醒。

【功\能角色之外的自我定位】  
「我不是去那裡幫他們擦鞋子,我比較像是去交朋友。去聊天打屁,看看他們過好不好。我的工作比較像藝人,我喜歡。這種想法讓我覺得很開心。」頁21
「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不是拿著我的箱子,到處問人,嘿,要不要擦鞋子?絕對不會。我把箱子放在角落,向每個人說早安。」頁22

  試著閉上眼睛,在腦袋裡描繪自己的社會角色,以及在一天之中所實踐的社會功\能,你會不會覺得很了無新意,甚至是千篇一律呢?

  例如身為一位超商的服務人員,我們可能會在心識圖上描繪著:站在收銀台前笑容可掬,確實點收產品金額,然後再大喊謝謝光臨。但是這個社會角色除了被塑造之外,我們個人還有無可能創造不一樣的新意呢?

  或許\,他不只是位銷售的店員而已,還可能把自己當成眼前每一位客戶的朋友或者家人,溫馨地為他們提供生活的便利,以及噓寒問暖的關心。

  我在去年七月間於桃園機場第一航廈遇到的萊爾富店員,願意在我十萬火急趕飛機前的十幾分鐘裡,把我當成自己的姐姐或鄰居的歐巴桑,對我伸出援手,幫助我完成信用卡繳款的動作,而這位店員在制式的功\能角色之外,願意用更人性的方式給予自己定位,並全力以赴地豐富角色的向度與使命,正與書中這位擦鞋童一樣,用創意活化自己的生命,以及突破角色僵化的制約。

  擦鞋童並不認為自己的任務只是幫交易員們把鞋子擦乾淨而已,而是擴大生命格局去認識到宇宙透過他,就是為了送給人間一份溫暖的關懷,所以他用心誠懇地傾聽,也努力地學習英語去回應,讓這些在金錢堆裡搶奪與打滾的交易員,偶而也有憶起自己人性最基本的關愛需求。

  有時我們常會抱怨,生活過得很膩,角色扮演得很累,甚至日常工作都變成一種艱難的謀生手段而已,總覺得每天起床都是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完成一件件酷刑似的重複機械似的工作,但我們是否願意嘗試擦鞋童的轉念呢?在社會功\能角色之外,願意用人性溫暖的角度,重新以使命擴大自己的生命格局呢?

  「宇宙透過我,究竟要給對方什麼呢?」當我們時時刻刻如此反問自己時,我們也能像擦鞋童把自己定為成藝人一樣,找到更有趣的自我定位。

  你的定位,不只有功\能角色而已!

【走自己的路】
「我進入不同的世界。擦鞋的工作會讓人覺得自己是另外一種人,你不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只在乎自己的心情。這兩件事情可不一樣。」頁181, 182

  擦鞋店的同事、交易員弗瑞透納、比利…等等,都勸擦鞋童去上學完成學業,走一樣制式的道路:升學、在企業底下工作、賺錢、發財,彷彿這才是擦鞋童唯一的出路,只是,擦鞋童自己很清楚,他不是那塊量化算計的料,因為他在乎的是朋友與關係,也就是人際取向,而不是目標導向。

  在真實的世界裡,我們也同樣經常面對親友,甚至是路人甲乙的“善意”關心,他們都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概念與價值,理所當然地加諸在自己的頭上,認為這是最好的與最穩當的出路,只是,這些人的好意究竟是什麼並不重要,相反的,我們如何覺察自省並走出自己的路,才是關鍵所在,但偏偏大部分的人都會依附在主流價值裡,讓自己變成世界工廠的製造輸送帶上,那只量產的洋娃娃,或者少數始終在反抗之中,又反而落入到另一個極端。

  擦鞋童心裡有個底,眼底也是清明雪亮,他在每一位交易員的形形色色百態示現裡,深切思考念長春藤名校不是讓人高人一等地累積財富而已,反而是像弗瑞透納真正去聽人說話,與關懷一位與他階級有差距的人;擁有物質資源不是獨享,而是與所有朋友分享那份福氣;愛家不是送孩子到寄宿學校與讓太太成天死鎖在精品店,而是以同在的陪伴分享歡樂…。

  擦鞋童給予我們的省思是,路,絕對不只是點與點的兩端,選擇了其一就得拋棄另外一個,就像他不會掙扎在繼續做擦鞋童,或者不在做擦鞋童這兩種選擇,而是開放思考,讓自己去觀察、跌宕與歷練,去思索自己要走的路,在未到達終點之前,都是一種未知的新奇探索。

  心眼打開了,視野就更寬廣了。

【死亡盤點後的生存追尋】
「三十億美元又不能帶進墳墓」頁114
「我不知道一年賺兩百萬是什麼感覺…就算一年只有十萬也超乎我的想像」頁39

  存在,究竟為了什麼?

  擦鞋童看著交易員個個亢奮地累積財富,加薪、績效獎金、年終獎金與各種巧立名目的利益堆疊,他樸實地以死亡為終點進行盤點,讓自己清楚知道死不帶去的荒謬。

  因為知道死,所以就知道該如何活,擦鞋童跳脫量化價值的圈套,也清楚了自己的得與失,那絕對是穿越物質世界的澄透。

  我們常講「無欲則剛」,無欲就是跳脫了量化的算計,所以擦鞋童才能在人人開口都是「千萬來、千萬去」的交易所裡,依然不驚不擾地觀察、思維與學習眼見的一切。
  
  當我們在「加法」與「前進主義」裡亢奮地失去方向時,我們或許\該學習擦鞋童進行死亡的盤點工作,或許\就會清楚在死亡來臨前的這段時日裡,我們究竟該如何活得精采。

  未知死,焉知生?!

【人我關係的異中求同】
「如果對方是老先生老太太,我總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祖父母」頁183
「這裡每個人都不一樣,你一定要知道如何跟他們打交道,如何逗他們開心。」頁123

  生存絕對脫離不了人、我的互動關係,只是我們太習慣於用最簡約的方式將人歸類,然後再貼上最粗糙的概念標籤,我們對他們的回應就根據這標籤來按表操課,完全喪失了探索每一個人原本是獨一無二的特別,漸漸的我們也就是落了細膩與柔軟,卻只剩粗暴的制式反射動作。

  擦鞋童總是打開心眼慢慢觀察著眼前的每一個人,即便是在交易所裡,這些人在他的眼裡都有自己的出身、格調、脾性,以及種種的生命經驗,他在注視裡給予尊重,也在傾聽中善意理解,於是,在擦鞋童的知覺裡,他們不只是一群富有聰明或者強取豪奪的「華爾街交易員」,而是活生生的個體,而他也在其中重新學習與對應著。

  我們是否覺知到日常與人發生的種種摩擦,以及土石流般的情緒,歸根究底就是我們只看見自己,卻把其他人化約成一個個粗糙的概念:好壞、聰愚、美醜、貧富,卻不願意更細微地探索他們的生命質地,以自己的善良撫觸紋理,會心地成全每一種差異,甚至我們在自我重要感的驅使下,試圖誇大人我之間的差異,讓個人擁有自我良好的感覺。

  擦鞋童在本書裡,描述一個人時都不是用形容詞,卻是細膩的貼近對方的眼神動線、說話聲調與手勢、遣詞造句,這代表他以尊重與探索的興趣,真正將對放是為獨一無二的絕對存有。或許\,正是這份對人的興趣與尊重,才能將人從好惡二元分立的慣性揪出來,還原更多生命的本來面目,以及給予自己認識的機會。

  擦鞋童觀察到每個人都是如此特殊,但在生命事件經歷之後,其實大家似乎又殊途同歸地渴望一份愛的溫度,而他最終學習的正是這份愛的給予。

【分享讓生命更有味道】
「如果我有辦法又有能力花那麼多錢,我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而不是只有我一個,或是只有我跟另一個人。」頁54

  擦鞋童在交易所裡看著交易員們的豪奢生活,但卻是全部都傾注在自己身上,幾乎到物質頂級後的索然無味,也終而不知該繼續加碼追求些什麼的茫然,這對於生長在巴西強調分享文化的他,除了不解也有更深的嘆息。

  凡能給出去的,必能為自己擁有。

  書末,擦鞋童也終於實踐他自己的心願,將意外獲得的財富,真正與族人共享共榮,這甚至加乘他自己對生命的滿意程度。

  分享,看似簡單的道理,卻常常在我們暫態擁有的瞬間,就起了永恆獨占的衝動,而這也往往將我們從天堂推入地獄的開始,於是,一份與人同在連結的思維,以及分享滋味的初嚐,就會在許\多物質陷落的當下,提醒我們初衷是分享的美好。

  書末擦鞋童生活近況的描述,彷彿是一份烏托邦的美好景象,也讓我們在文字裡經歷分享的美好。

【先通就沒有溝】
「我第一次進公司,他們以為我是新移民,以為我一句英文也不會講。這都是因為我以前只說,嘿,擦鞋嗎?你要擦鞋嗎?以前我只講這句話,都沒跟別人溝通聊天。」頁24

擦鞋童提到擔任這份工作後自己有幾個成長階段,他從憤世嫉俗的貧民窟小鬼,到打扮新潮的嘻哈,以及老是看別人不順眼的防衛攻擊,漸漸地從觀察週遭互動,學會說話的語氣、手勢與眼裡注視的尊重。

  他開始主動與人攀談,以積極溝通的態度改變人們對於新移民的刻版印象,到書末他甚至覺得溫文真誠的待人接物態度,都已經變成自己的個性。

  有通,就沒有溝。

  一項有趣的觀察,人們在抱怨溝通問題時,最先想到就是「溝」而不是「通」,並且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到對方,卻不認為自己可以採取些什麼行動。

  當我遠嫁德國定居時,前幾年我也因為語言的問題,把自己困頓在一種被歧視的受害者角色,卻始終提不起勁去努力學習新語言打破僵局,以至於惡性循環之下,更加深當地人對我的刻板印象。
  
  但是擦鞋童的積極溝通,的確為他打開了生命的向度,他在溝通互動裡採取了主動的角色,也確實為他贏得了許\多友誼與尊重,他的「有通就無溝」的行動力,真正給投入新環境與接觸陌生人的我們一份行動與思維的指標。

【珍惜別人給予的尊重】
「你並沒有瞧不起我,總是把我當成一般人。」頁98
「這些交易員當我是一般人,所以我也開始尊重自己。任何人都可以學會穿得好,講的漂亮,但是擦鞋童跟有錢人的差別不在於他們的行為,而在於他們對待別人的態度」頁277

  尊重,送禮自用兩相宜,而且往往都是同步進行。當我們懂得如何尊重人,我們也會被人尊重,同樣的,當我們輕蔑忽視對方,於此同時,我們也被貶低與忽視。

  擦鞋童在華爾街交易所的階級落差非常大的環境裡,不僅幸運地得到有些人的善意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在被人尊重的當下領略那份珍貴,也願意學習將尊重給予與自己接觸的每一個人,並以此認知成功\的關鍵並不在於先天的家世與後天的知識養成,而是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

  態度,成為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不管我們手上擁有的物質籌碼為何,以及人時地是否配合與得天獨厚,只要我們能夠時時覺知自己對於別人的態度,我們就能在自己的位置得到全面的成功\。

  擦鞋童,不再只是華爾街眾多擦鞋童之一,而是一位覺察與人互動態度的人,並且願意給予尊重的全人,而這正是讓他後來得以開創不同生命格局的關鍵之一。

  當我們在生命與職場上,試圖開創一番局面時,或許\我們該全力以赴的不是更多的知識累積與專業技巧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無覺察自己對待他人的態度與尊重。

【中產菁英的照妖鏡】
「這邊的人(交易所)不會表達自己的心情,如果他們很生氣,只會用力掛電話,不會跟其他人說。」頁65
「交易員通常會擺\出孩子的照片。不過你認為他們真的在乎嗎?我不認為。這些人的價值觀完全不一樣,這只是他們的習慣。…他根本不愛老婆、小孩。因為你如果喜歡她,你疼小孩,你就想多陪陪他們。」頁36, 37
「前妻帶走他大部份財產,新任老婆則負責花光剩下的部份。」頁39

中產菁英階級有著自以為是的生活型態與思維,甚至像水泥似地把自己包覆其中,就以為全世界正是如此。有趣的是,透過擦鞋童的質樸觀點來重新檢視這些理所當然的一切,無形之中也將我們這些讀者的僵化概念與起心動念,做了一番無所遁形的批判。

  我們的思考邏輯是主流價值馴化的結果,但我們通常不自知地因襲苟且,甚至還自得其樂,這一些透過擦鞋童的解讀,有時真的有種讓人噴飯的出乖露醜,原來我們自以為是的個人品味,也是拾人牙慧的二手貨,愛情在物質量化裡也必須要有定型化契約。

  本書另外一位主角:時尚雜誌的記者,也透過他「自家人」的犀利眼光,給予所謂的中產菁英的惺惺作態,一番俐落的嘲弄與自我反省。

  書中許\多面照妖鏡,將中產菁英的真面目一一原形畢露,不僅有趣味的效果,就在嘻笑怒罵裡,也同時給予我們一次自我檢視的機會。

【結語】
  《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這本書的出版,不管暢銷了幾百萬本,華爾街依然繼續上演著金錢交易的人性戲碼,許\多無名的擦鞋童仍就隱身其中,跑龍套似地擦出火花,或者醞釀著另一種版本的告白。

  只是,書中的這位擦鞋童最後回到巴西,實踐自己的分享生命美學,也調和出自己的調性與生命。本書的精采處不在於到底擦鞋童最後有沒有得到那五十萬元美金的「遮口費」,因為我相信他是知道自己使命的人,意外之財的有無,也只是增添了許\多生命探索的小火花罷了。但是,書中所醞釀的奇蹟,卻深藏在於讀者能否讀懂其中的生命訊息。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我與德國先生討論著這位擦鞋童在華爾街的安身立命之術,我們都同意他是一位知道天命(mandate of heaven)的人,正因如此他才能在物慾橫流之中隨順,更能在人事鬥爭裡全身而退,更重要的是,透過他的生命示現,我們都能在《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一書裡,重新思索生命的荒謬與存在的無限可能,生命之可貴不在於擁有,而是我們如何活出自我,至於存在的獨特也不在於先天的優勢,而是我們願意多元探索的熱情。

  或許\,我們對於生命內在探索都有興趣,卻又不願意接觸生澀冷硬的哲學與心靈叢書,而《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正提供了另一種小說形式的選擇,讓人在高潮迭起的劇情裡,也能有幸分享活出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譯筆幽默精湛,完全掌握擦鞋童的語言轉變,詼諧俚俗之處,絕對會讓人有講髒話的快感,但卻也是一種釋放的幽默與輕鬆。而生命的學習,更能在幽默的柔軟之處,有種如入無人之地的寬廣。

  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之後,我想,接下來就是讀者每個人的生命自白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愛思考的青蛙

愛思考的青蛙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7/06/26

沒有主客對立的觀察

  《愛思考的青娃》是《十四隻老鼠》系列童書的作者岩村和朗,以一貫擬人的溫馨筆調,再加入更幽默的哲思,引導讀者在看似平常的生活裡,跟著書裡的小青蛙與小老鼠,一同進行人生戲而不謔的哲思。

  四格漫畫裡,有許\多愛思考的小青蛙,拉著憨實小老鼠一起腦筋急轉彎,思考動物的臉、天空與我的問題,而它們兩隻不慣性落入概念,卻試圖從多角度的觀察,於融入被觀察生命的思考,頗有天人合一的生命禪味。

  就像書中三個單元的一開頭,都是小青蛙另類的互即互入,藉以點出它的思考向度與深意。

  為了想像小草的感覺,它雙手雙腳地緊攀在小草的莖上,然而雖著小草前後搖擺\晃動,因為這樣的動態讓它更能與小草一起想。

  為了想像一隻不動如山的大癩蛤蟆的心情,它決定跳到大癩蛤蟆頭上,一動也不動地體會著。

  為了想像橡樹果子的心情,它把橡果剝開,戴上硬殼,蜷曲地蹲坐著,想像橡果的心情;為了想像栗子的心情,自己也屈身在毛尖似的毬果裡,安靜地想像著。

  與孩子欣賞著小青蛙認真去了解對方的可愛,試圖打破身為「青蛙」的思考與行為方式,搞怪又有創意地讓自己盡量成為它所想了解的對方,即便是植物與果實,它都可以盡己所能地模擬著。

  滑稽、可愛又古怪的動作,的確把我跟女兒都給逗笑了,但在這些笑鬧的背後,卻也隱藏一份想要了解的善意。

  我們何曾真正想要了解一個存在的本質呢?或者,多半時候我們是從自己的本位角度,以自己既定的概念,將知見的框架給套在被認識的對象。

  在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有主、客對立的分別,執持觀察與被觀察的分離,我們甚至不管被觀察實存為何,反而是堅持著自己如何看、認為與評斷。因此,被觀察者淪落為被看的物體,是一種物化的存在,無法自我表述,只能被詮釋意義。

  因為對立的觀看,撕裂了生命的完整與連結,我們總是慣性地彼此物化著,更加瑣碎且殘破地切割了生命,開闊的了解無法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僵化價值的框架與判斷。這正是人類社會裡,聲稱想要了解對方,卻實而行之以僵化概念替對方貼上標籤的暴力,只要還有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對立分別,了解無法存在,反而只有價值批判的偏見。

  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了解呢?

  小青蛙的天真舉止,其實就是個絕佳的幽默隱喻,它把自己變成那個被觀察的對象,融入它、成為它,甚至忘記觀察者與被觀察的主、客二元對立,因為唯有生命互即互入地成為一體,同在與同理,才有可能在一念之間發生。

  很喜歡這繪本的幽默,透過小青蛙的直心,的確可以提醒總是自認為一直可以了解別人的讀者,什麼才是真正的善意了解。甚至小青蛙看似無厘頭的舉止,也可以對於已經進行生命實修的人,突破嚴肅自持又過份戒律的思考,鬆綁一下有點覺知,又似乎隱約綑綁的心智,原來所謂的同體大悲也沒那麼沉重,或許\學學小青蛙蹲坐在栗子毬果裡頭冥想,也許\是個不錯的身心靈按摩。

  了解,似乎很難,需要時、空象限的推進與延展,但是,又似乎有那麼點簡單,一點點的無我、一絲絲的融入、一滴滴的感受,或許\了解不過是一念之轉的容易。

  也許\,也沒有了解這個動作,因為既然融為一體的同在,或許\只剩下慈悲的懂得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ovekyoto/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爸爸,你愛我嗎?

爸爸,你愛我嗎?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7/06/05

愛,需要被懂—兒童繪本《爸爸,你愛我嗎?》

  愛,可以是種禮物,所以是「名詞」。
  愛,可以是給予與接受,所以是「動作動詞」。
  愛,可以在意念轉瞬被覺知,所以是「變化動詞」。

  愛,究竟有無實存的恆常?
  愛,到底有無主、客二元之分?
  愛,可否凝固成為無可改變的狀態?

  《爸爸,你愛我嗎?》這本書的作者史蒂芬.麥可.金是一位九歲開始就漸漸耳聾的失聰人士,他的世界是一方圖畫,並且一直在圖書館裡工作。當我閱\讀他的繪本書時,可以感覺到深沉的寧靜,那顏色是深藍地幾近黑,但卻又薄透著種光亮,就像潛水到深海裡,只能靠自己去感覺所謂的存在。

  這是一次心靈深潛的閱\讀經驗…

  《爸爸,你愛我嗎?》描寫的是一個愛盒子的男人,與兒子進行愛的重整的過程。

  繪本第一頁的插圖是男人獨坐在沙發上看書,窗外山丘上野風朔朔,「從前,有一個男人…」

  第二頁是他的兒子低頭看似悶悶不樂地站在山丘上,手裡拿只風箏,「他有一個兒子。」

  第三頁,這位男孩開始獨自放起風箏,「兒子很愛他。」
  第四頁,父親則在房屋向海的陽台上,拿起盒子注視著,「他很愛盒子。」第五頁則是父親瘋狂地把玩各式各樣的盒子。

  當我與Rebecca閱\讀到這裡,我們可以感覺到那份在社會關擁有彼此,卻無法將愛傳遞的阻隔,似乎身體的某些地方卡住了。

  孩子的神情有些悲傷,就連眉頭都抓皺起來,我緊摟著她的肩繼續閱\讀著…。

  男人坐在山丘上對著手上的小盒子發呆,海岸的那端遠景則是他的兒子寂寞地放著風箏。這男人的確是愛兒子的,只是不知該如何表達?

  男人開始用最愛的盒子,為兒子製作玩具:城堡、飛機與滑草車,就連兒子的小朋友來訪,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只是,落在鄰居們眼裡,大家總是覺得他怪,甚至惡意地嘲笑他。

  但是男人一點都不在乎,因為他找到最特別的方式,告訴兒子關於一位父親的愛…

  他們拿著盒子改裝的立體風箏,一起在山丘上迎風飛翔。

  故事說完了,Rebecca的眉頭終於舒張開了,臉上還泛漾著甜甜笑意。「媽咪,有時候『我愛你』不一定要用說的,對不對?有時我們還需要用心去感受,就像那個小男孩,他可以從各種盒子的玩具裡,發現爸爸對他的愛。」

  是的,有時候愛不盡然是一份包裝華麗,且打著緞帶蝴蝶結的禮物,送到我們的面前,等著我們打開驚喜。

  愛,也不見得能有一種眼見為憑的動態,給予與接受,雙方同步地把某種物質從一隻手交付到另一隻手。

  那麼愛究竟是什麼呢?

  愛,總是在我們五種感官覺知之前,就已經開始,那是一份善意的思量,蘊蘊地浮游在空氣中,或者某種神祕的介質裡。

就像男人身愛著兒子,但兒子卻孤獨地無法感受,因為愛還在尋找某種傳遞的介質,跨越父親與兒子之間的距離與空氣密度。

  介質,不一定非得是實際的物理存在,它可能是虛空,又或者是一份時空象限的延展。繪本書中,男人依舊玩著盒子,看似沒有做任何的改變,只是把盒子的創意延伸,將孩子的純真包容進來,而就在轉瞬裡,兒子沉浸在父愛的氛圍裡。

  愛,其實是無色、無味、無臭的流體,那是只能會意不可言傳的自我感受,於是,用心感受就能有愛,那是需要一份深刻的覺知,以及不斷直指心性的內觀,無間地破那些因慣性而起的遮蔽與染污。

  愛,的確在我們知覺之前就已存在,而傳遞的介質是不假外求的,因為虛空就是無限的祝福。於是,我們每個人需要做的不是向外求得一份愛,而是向內心行,在內在功\課裡面下工夫,把恐懼、匱乏所造成的遮蔽掲除,我們就能浸沐在愛裡。

  但是愛並非恆常凝凍的,因為只要我們內觀的心一有怠惰,就會失去清晰的感受,自己就會從愛的天堂跌入失愛的地獄裡。這愛的心行總是無有間斷地持續著。

  所以,請別翹首盼望愛的來臨,或者悲憤咒罵愛人不懂得給我們愛,翻翻這本繪本書,安靜地作一次心靈的深潛,或許\就會發現,愛原來無所不在,只是需要被理解,而理解的關鍵就存乎自心。

  愛,就在心上方寸,不遠,何須外求?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ovekyoto/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烏鴉太郎

烏鴉太郎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7/03/21

只要老師一次的懂—兒童繪本《烏鴉太郎》

《烏鴉太郎》是作者八島太郎懷想的兩位恩師原型,以很細膩人文的筆調,描寫村裡的小學,開學第一天就有個不起眼的小不點躲在教室地板下面的角落,無法學習、沒有交友能力、總是被孤立冷落、一直倒掛車尾,於是他只能學習斜眼避開這些不友善的眼神,上課只是努力地尋找打發時間的東西:時鐘、天花板、書桌蓋\、窗外與雨滴,或者躲在校園某個角落諦聽所有遠近大小的聲音,以及撿選孩子們厭惡的毛毛蟲、蜈蚣玩。

  閱\讀到此,我的腦海總會出現小學時,幾位同班同學的模糊身影,他們的名字我已忘記了,或者成績優異的我從沒有想過去認識他們,甚至連老師都刻意忽視他們的存在吧。

  在我的印象裡,這些同學有兩種極端,一種是微笑默默承受所有的不公平待遇,有時會很刻意地對我示好,或者塞給我一個不怎麼樣的玩具,甚至是一整疊卡片,裡面都是重複的內容:我是個壞學生,但我真的很想跟你做朋友。另一種就是頑皮搗蛋,每天都等著被老師揍的小流氓。

  我從來不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只是,小時候我只是對他們有種異樣的同情,隨著年歲增長,有時想起來竟有酸酸的難過與懺悔。他們究竟缺乏什麼呢?我從沒了解過,但我可以知道,他們從來沒有被老師正眼看過的尊重,我有時在猜,或許\他們要的不過是老師一次的懂,了解他們的特別,以及背後許\許\多多的生命故事。

  就像《烏鴉太郎》這本書裡,直到小學最後一年,來了位平易近人的磯邊老師,他會在戶外郊遊時,細心發現那個小不點的自然原野採集技能,以及許\多關於植物的知識,並且趁大家不在時與他聊天,以即將他的畫作、被視為鬼畫符的書法貼在牆上。

  畢業前的同樂會,老師竟然獨排眾議,讓小不點表演烏鴉的叫聲。小不點竭盡所能地表現:剛出生的小烏鴉、烏鴉媽媽、烏鴉爸爸、一大群烏鴉、厄運的烏鴉、高興的烏鴉、停在老樹上的烏鴉。

  這時,所有的人都懂了,原來小不點住在遙遠山頭的小村莊,六年風雨無阻地走著長長的山路來回學校,而也只有他得到全勤獎。從此,碰面時大家都叫他烏鴉太郎,也看見他快樂自信的身影。

  很遺憾的,我的那些同學求學過程裡,缺少像磯邊老師的好意,當然,我們也沒有機會認識他們的特別,尤其在一個舞台上,讓大家看見他們和我們這些資優生不同的純與真。

  我常在想,當教育工廠裡,老師成為篩選學生的作業員時,我們犧牲的就是這些孩子一個站在被看見舞台的夢想。

  是什麼樣的教育制度,讓大多數的老師無力去找孩子聊一聊,也錯失了了解生命的精采?我一直很困惑。

  我只是這樣告訴自己,在否定一個人之前,是不是能給彼此一個機會,站到那個人的背後,用不同的視野去觀看呢?

  我念這本故事給孩子聽時,並不期望他們能懂,但意外的是,他們也被一個老師的溫暖所感動,「這位老師真是細心喔!」孩子異口同聲地說。

  我問他們,願不願意也做一個細心的朋友呢?並且讓自己有機會去了解那個人的許\許\多多故事?

  他們點點頭,開心地笑了。

  我知道,善意的了解就是愛的開始,只要多一個人啟動這了解,那連鎖反應是持續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剛達爾溫柔的光

剛達爾溫柔的光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6/11/25

分享不是給予

閱閉。我的眼淚撲簌地流著,為著一份大悲心的引動…

同樣陷入日本志工的長考裡,總是不時困頓地思考著:「自己有能力來幫助別人」。那是一份你缺我足、你貧我富的高度,於是,給予、施捨的表象賑災裡,就有了所謂的給予者與受贈者的二元對立,如同在看某些宗教頻道的賑災紀錄片裡,樣板地以特寫鏡頭在宗教義工們手頭的物資,以及難民們的感激臉龐。

但是,幸運的是日本志工在剛達爾老人的愛裡,感應到一份更深沉、無相的大愛。

老人從未說出:「我來幫助你」,卻將寶貴的食物與女孩們分享,因為他領到食物時,是多麼歡欣,他願意也讓孩子們高興。

這份無相佈施啟發了日本志工的深沉慈悲心,領受到天地之間原來有一種沒有施予者與受贈者,二元角色的名相對立,反而是一種同體大悲的分享,連結了一致、完全的生命。

這讓我想起某個宗教頻道的紀錄片拍攝人員曾告訴我,當他拿著鏡頭到震災現場時,師父、義工們喲喝著他趕快以鏡頭拍著他們將要給出去的物資,以及乞討的臉孔。當下,他有種極深的厭惡,很想把攝影機給關掉。之後,他就離開了那個工作多年的地方。

佈施,其實是有層次的。

金剛經有一段佛陀的悲憫提示,希望眾生能夠不住相佈施,也就是忘記我相、人相、眾生相、受者相,方能成就佈施的功德。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釋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釋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剛達爾老人所行的就是突破人我差別的無相佈施,在一份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生命連結裡,願意在餓死威脅的陰影之下,仍然能夠與素未謀面的女孩分享僅有的食物。

就像佛陀曾經將肉身布施給飢餓的老虎,只因,祂的生命也在老虎的生命裡,不忍。

我相信,剛達爾老人是菩薩因緣所化現,為著引渡眾生的無明,尤其施予者在心識細微之處的怠惰、傲慢,自我羞辱於施、捨之間的角色分別心。

合十。感恩。為著無相佈施的提點。

祈願眾生都能消弭施與受之間的疆界,真正同體大悲,以智慧行無相佈施,同証涅盤。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家庭教育-贏的起點

家庭教育-贏的起點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6/03/21

為什麼要贏?想想,台灣最大多數人的邏輯就是贏,輸了就是可恥與失敗,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天生贏家。

而今,連「家庭教育」都可以被雜誌包裝與販售,讓家長們在原本是親子間自然親密流動的時間,都得變成贏的前置作業,工具性地非得朝著一個目標往前衝去,這無異讓家長變相消費自己「無法接受當下如所是」的存在焦慮。

一句雜誌特刊促銷的標語slogan
一個媒體的偏見與迷思
一場集體無意識的焦慮
一個個無辜的台灣孩子

除了被動地消費我們自己的焦慮
作為父母的,我們還能做什麼
反思與給孩子無窮的愛
這就是起點了
更是教改的活水源頭

當專家口沫橫飛地說要加考公民
當雜誌不斷教育我們該如何使招數去贏
其實 我們反觀自照
所有的答案其實都在美好的內在
祝福大家
我也要時刻努力反省自己的偏見
別讓我自己斷世界的偏見
與造作的心理遊戲
轉移到獨特存在的孩子身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