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倫的所有評鑑

起源

起源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8/28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這真得是小說嗎?當小說摻入了許多數位時代的描摩,關於線上直播、關於人工智慧,那像是挑起了潛在的敏感神經;當小說直述世界的變化,那又讓人在頻頻頷首的過程中興起潛在的認同。世界快速的變化,身處於其中,我們感受到什麼,又經驗到什麼,彷彿為了彰顯己身的存在,關於閱讀早已悄悄地超越了文字的範疇,而更貼近於實際的存有。也因此,關於存在議題的討論也就無法再以小說的視野看待,而是回到現有實存的框架。

小說中不斷積累的線上觀看人數,那亟欲參與的模樣,述說著一種參與劃時代變化的驕傲與不凡。而那不也敲動著讀者躍躍欲試的心境吧!數位時代的來臨,每個人都可以是主角的念頭甚囂塵上,大家都相信著即將迎來一個急驟變化的年代,那是期待,可也是不安。於是乎當這樣的論述成了小說的題材,怎麼能不讓人心動,又怎能不讓人身陷其中。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又將往哪裡去?」這是個混亂、失序人心徬徨的年代,這是個變化急驟的年代,這也是個不安的年代。然則換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不也是一個許多人努力想要讓生活更美好的年代。當我們質疑世界的進步,我們不也同時享受著科技的發展;當我們慨嘆物質的耽溺,那關於心靈的探索與知識的翻新可也從未止歇。每一個時代,或許都有其時代的任務,其中之一就是嘗試去解讀上述的兩個問題。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塔羅牌經典手冊:偉特親自幫你分析塔羅牌

塔羅牌經典手冊:偉特親自幫你分析塔羅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3/01/15

這本書明顯與原文不同,多了許\多作者的想法。
如此一來應該不能稱做譯本吧!
我覺得出版社與作者只是在消費這位已故的塔羅大師,
這著實讓人慨嘆,也讓人覺得對台灣的出版社感到蒙羞!
我相信出版社絕對知道,卻放任這樣的行為,
對照著雅各文創出版社的初衷,著實諷刺。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永遠的信天翁

永遠的信天翁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9/07/17

一直以來對於動物小說總感到極大的興趣,不論是國內作家劉克襄先生所著「風鳥皮諾查」、「座頭鯨赫連麼麼」,抑或是國外作家黛安・艾克曼所著的「鯨背月色」,還是瑞秋・卡森所著的「海風下」,都曾在閱\讀經驗裡,帶來極大的樂趣。那像是一種輕鬆的學習,在小說的架構下引發對於生物習性的好奇,甚而一步步拼湊起關於動物的種種特性。「永遠的信天翁」是劉克襄先生於今年出版的另一本動物故事,原本帶著同樣的心境與期待閱\讀,殊不料閱\讀過程中熱淚\盈框的經驗與掩卷之後久久無法自己的狀態,遠超乎原有的預期。一直以為動物小說往往在知性的架構下,訴說著生命的精彩,沒想到這本書卻在知性裡鋪陳著感性的氛圍,末了甚至轉而在浪漫的調性裡訴說著一種土地的依戀與生命的悸動。知性與感性交融的軸線,不僅提升了閱\讀的興致,更豐富了小說的精彩。
這會兒,還是從主角說起吧!「永遠的信天翁」談的是一種鳥類,短尾信天翁。在書中一開頭不僅以極為貼切地比喻說出了短尾信天翁的特色,更以文字構築一幕幕讓人揣想的畫面。至此,閱\讀才一開始主角彷彿便彷彿飛進了心靈深處,更埋下了之後發生共鳴的契機。誠如書中所述:
在鳥類的世界裡,試想看看,其中有一種,像NBA的姚明一樣高大,又擁有喬丹的飛行身手,那會是什麼樣的鳥呢?我所知道的大洋飄泊者,信天翁,便是這種大鳥,目前所知飛行世界裡,羽翼最長,體型最龐然,飛行距離最遙遠的鳥類。當那長達兩公尺多的羽翼張開,迎向天空,每次出發,都是數百公里,不再收翅的旅行。在飛行中,巨大的牠們,如一根羽毛之輕盈。挺者狹長的雙翼,自如地在氣流中逆風飄舉,順風滑翔。最教人不可思議的畫面,更在於,當牠龐然而高雅地滑過深藍的靜寂海洋,或者肅穆地穿梭於暴風雨的波濤之上時,那一動人的飛行場景。我們以為,只有在星際大戰才可能出現的,超寫實電影場景,在現實世界裡,居然看到了。無疑的,這是全世界最迷人的飛行。千百年來,吸引著各個海域的水手和冒險家,也迷惑了當代的賞鳥人,幻想著這樣的身手,也好奇著,牠們滑向何方。
反覆咀嚼著「逆風飄舉,順風滑翔」,那畫面如此生動,如此絕美。在故事開始之前,腦海便開始勾勒著信天翁的圖像,或是帶著點孤高、或是帶著點俏皮,在廣漠無垠的海洋飛翔、梭巡。更有甚者,封面短尾信天翁的近照,則像是進一步地為圖像上色。一如書中簡短卻迷人地描述著短尾信天翁的精彩:
雪白、黝黑、金黃、粉紅、淡青,短尾信天翁成鳥詮釋了大自然的美學。
雪白的身軀,搭襯著其最讓人折服的黝黑翅膀,在張翅飛行的過程便給人顏色上的遐想。而若拉近來看,金黃色的頭部已經讓人驚豔,其偏偏還要上個粉紅色的唇蜜。這還不算經典,淡青微微地灑落在鳥喙前方才真有畫龍點睛之妙。
這主角有著動態的絕佳身手,又有靜態地絕美身影,彷彿在一開始便擄獲了所有的目光,同時也好奇著什麼樣的故事可以匹配這樣的主角。作者也沒讓人失望,跳脫以動物觀點擬人化的寫法,這會兒放入了伯樂的角色,從伯樂看千里馬,則又是另一種讓人心動的描繪。更有甚者,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手法書寫,鋪陳著投射的契機,更埋藏著涉入的可能。
是故,這會兒便跟隨著作者的文字,進入伯樂的世界。陳照雄是位酷愛賞鳥的年輕人,為了賞鳥甘願忍受枯\燥而辛苦的工作。對於鳥類世界的著迷與投入,更是讓人敬佩不已。小說的第一段便是訴說著在難得的機緣裡,其被挑選前往日本的鳥島近距離地觀察記錄短尾信天翁的生態行為。藉由文字彷彿實際參與了那得來不易的生態觀察。或是感動著短尾信天翁成鳥求偶撫育的過程,或是竊笑著短尾信天翁雛鳥的俏皮與天真,或是憂心於颱風橫掃所帶來的破壞與傷害,或是帶著點驚嚇卻又假裝惱怒地面對信天翁雛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姿,用屁股噴出粉紅色胃油的怪異本領。講到這,不得不讚嘆短尾信天翁在色彩上的堅持,那不單單使用在身軀的調和與浪漫,連攻擊人的武器可也不馬虎,「粉紅色」的胃油,光想像那畫面便讓人發噱。當然,閱\讀過程最讓人心繫的莫過於雛鳥生命中的第一次飛翔。
而在那一整批的雛鳥中,有隻較為特別的雌鳥,其取名為「大腳」。大腳不同於其餘雛鳥的安分,反倒顯露出對於周遭世界的高度好奇,卻也同時顯露著捨我其誰的氣魄。更有甚者,當其他雛鳥在第一次飛行時,仍奮力地為生存而奮鬥地努力飛翔時,其卻彷彿是位天生的好手,展演著飛行技巧的極限。大腳不單完全沒有初飛者的生澀感,甚至還能表現出飛行高手才具備的,最複雜、也是最艱深的技巧,那被稱為鳥類華麗飛行的最高境界,變動翱翔。更有甚者,大腳在臨去前一刻,在伸手可觸的距離裡,以似曾相識的眼眸回望。那像是千里馬回應伯樂的相知,那像是一份友誼的認同,那像是潛藏於心靈的牽繫,那更像是無可取替的深情。動人的是,作者更此帶入了古老的傳說:
有些西方的老水手總愛告訴年輕人,信天翁乃去世的水手轉世,遊蕩在大洋上,尋覓前是漂泊的靈魂,以及探望朋友。
那樣的傳說,更是讓所有的遐想有了依歸,有了憑藉,也讓那情感的虛無與想像,踏實了許\多。至此與大腳之間的關係,牢牢地擺\放在心靈深處的甜蜜角落。
故事的第二段鋪陳著陳照雄回到台灣之後,潛藏在心中關於飛翔的靈魂彷彿被短尾信天翁所挑起。於是一股腦兒栽進滑翔翼的學習裡,那像是進入了另一個生命的轉圜。更在那學習的過程裡,體現了自我的追尋。如同書中所述:
我迎著風時,或者藉熱氣流上升時,不再思考如何駕馭的問題,而是在風中冥思,在雲之下遊走,面對著更多生活的奧義。最具體的啟發是,我研究鳥類多年,如果沒有自己親自飛上天空,如何以鳥類的視野,思考一件事情?
渺小雖虛無,但若放在正確的空間,就會變大。我彷彿發現了自己的原力。飛行可以為生活的價值,也可以為尋找自己的另一種可能而存在。飛行是最具體的尋找自我。飛行把抽象的生命態度,清楚地實像了。
「飛行是最具體的尋找自我」,那彷彿回應著大腳在多年前的眼眸,那彷彿遇見了靈魂深處的潛在自我。只是,因為島嶼環境的限制,因為安全上的考量,滑翔翼只能在陸地上方飛行,那可迥異於短尾信天翁在海洋上的梭巡。更遑論體會變動翱翔的真諦,原以為的接近,卻彷彿更為遙遠。但隱藏在飛行信念下的那份牽繫卻仍隱隱地浮動著。
故事的第三段,起因於「大腳」的腳環,而後開始一系列追蹤與拼湊的過程,故事的高潮也隨之浮現。那是種無以名狀的心痛,卻在那深深地悸動裡,愕然驚覺自己涉入小說之深。但是,那卻也是一種無可取替的感念,感念一份土地的情誼。作者極其精彩地放入了歷史元素,更帶入了信天翁在繁殖地的選擇上,必定依循著腦海中曾有的記憶,那出生之地的情感與繫念躍然而出。
也在那樣的思維裡,更為大膽地猜想著,所謂初生之地可否跳過一個世代的思維。也就是說,腦海裡潛藏的記憶是否也能含括父母、祖父母甚至遙遠祖先的誕生地。勇敢的大腳是否為著追尋著生命裡潛藏的牽繫而不遠千里遨遊,或許\難有定論,但是當想起了那似曾相識的回眸,突然覺得這一切彷彿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小說的末了,當陳照雄在大腳可能翱翔的地點,以滑翔翼遁入空中之時,終於得以一償宿願,享受著海洋上翱翔的感動。那過程中,人與鳥的隔閡與界線顯得模糊,情感的悸動在那過程裡越顯高昂。甚至,因為第一人稱的書寫模式,讀者與陳照雄間的區分也隨之淡化。彷彿美夢成真的是案前的自己,彷彿與大腳共鳴的是同樣在意與關心牠的自己。無怪乎,掩卷之後仍久久無法自己。
這是小說的精彩,於此同時也不禁思考著,當動物小說所喚起的不單單是保育的意識、不單單是思維角度的替換,而是一種深層的共鳴,甚或是情感的牽繫。那麼,其所帶來的影響將可能同樣跳脫小說的框架,而回到一種存在的領悟與蛻變,甚或引發一連串的想望與企盼。一如閱\讀完「永遠的信天翁」,心裡知悉在內心深處將保留一塊無可取替的角落,單單屬於「大腳」以及「短尾信天翁」。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神秘森林

神秘森林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9/07/09

其實過往一直很少看驚悚小說或是偵探小說,有一部份原因或許\是自身對於文字上所隱約透露的線索很不敏感,於是乎往往少掉了許\多閱\讀時的樂趣。坦白說,在閱\讀「神秘森林」之前,並不知曉這是本懸疑性的小說。不過,閱\讀之後的感覺一如書腰上所言「這本書不需要多餘的廣告詞,只需要你親自一讀」。可不是嗎?從一開始,整個心思幾乎全被小說裡高潮迭起的情節所擄獲,這也造成了,這幾天所能做的事情,幾乎就是儘快地把這本書看完。
然而看完書後,卻又發覺,很難去書寫驚悚懸疑小說的心得,或者該說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堪任這樣的書寫。畢竟,這會兒得考量到若稍一不慎透露了任何關於劇情的蛛絲馬跡,那可會剝奪尚未觀看此書之人閱\讀時的樂趣。可是抽掉了劇情,卻又很難去分享內心的感受。想了許\久,這會兒也只能儘量小心處理,或是挑出片段來談、或是單純地著眼於人物的內心風景。
「神秘森林」,書名點出了故事的背景,兩件相隔二十年的案子,地點都是在緊鄰著小城的森林中。二十年前約克納里鎮有三個十二歲的死黨,亞當、彼得與潔咪一起進入森林玩耍,卻在最後只找到驚嚇過度並失去記憶的亞當,而彼得與潔咪的失蹤卻成了懸案。多年以後,亞當換了名字成了羅伯警探,亟欲埋藏過去的他,不僅切斷了與過去的連結,甚至連口音都換了。然而,沒想到其卻接到通報,在當年的那座森林裡隔了二十年之後,一個同樣十二歲的少女凱薩琳被殺害。羅伯並沒有遵守規避的原則,仍然接手這個案子,回到他逃避多年的森林,故事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
不過,羅伯並非孤軍奮戰,其還有一個極佳的搭檔凱西。這會兒就從兩人的關係開始談起吧!羅伯與凱西之間,從開頭若有似無的牽繫,到後來默契十足的搭配,也許\有一部份反映著兩人之間的共同性。對凱西而言,以女性身份進到重案組原就必須承擔許\多的蜚短流長。尤其是其曾有臥底經驗以及大學沒有畢業的過往,更加提供了眾人造謠的素材。畢竟,就前者而言臥底本茲事體大,當然得要保密;就後者來說,其隱含著內心的創商,凱西則選擇避而不談。不過,凱西並不受到這些流言的影響,仍努力而盡職地在其崗位上奮鬥著。羅伯看見了這些,而且兩人之間不願面對過往的共通性,彷彿隱約地架構起彼此間的關連。看著兩人問案時的互動,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支持,其實會很羨慕兩人之間那彷若難以取替的情誼。
漸漸地或許\因為孤單的心靈找到了慰藉,或許\因為那難得的友誼與默契讓人信任,凱西慢慢地跨出了內心的牢籠,試著去面對她所一直無法面對的苦楚。過往的錐心之痛,原就很難面對,可是面對與訴說卻往往是康復的首要之務。於是,就在時機成熟之時,凱西選擇了康復之路,當然其所開展地,也是一個巨大變動的開始,如同書中羅伯的感受:
事情變化就再也無法逆轉,熟悉的事物一一瓦解,徹底翻轉袒露在我們面前,世界就如同一把閃耀旋轉的刀刃,既美麗又危險,因此凱西會打開心裡的秘密之門,感覺也就順理成章,彷彿是巨大變動裡的不得不然,起碼我是這麼覺得。
或許\,對凱西來說,那樣的變動是重拾過往生命片段的機會,可是她卻未曾想過,如果羅伯尚未準備好去面對他的過往呢?這樣的決定,或許\也可能切斷她與羅伯原存的共同性啊!只是站在凱西的立場,相信彼此間的情誼該能幫助兩人共同度過生命的難關。於是相信其也期待著她的轉變,能引起羅伯的共鳴,只可惜沒能成功\。如同書中羅伯接續上一段話後的自白:
是啊!我是過了很久才知道,自己當時要是多注意一點,就會明白她其實清清楚楚地想向我傳達一件事。
也許\羅伯十二歲那年所發生的事情遠超乎兩人的預期,於是找回記憶的空白也比原先來得更加不易。再加上,羅伯對於記憶裡所躲藏的恐懼,在層次上與凱西不同(凱西是不願提起、羅伯是無法想起),這也使得當羅伯嘗試跨出第一步時,生命裡的痛楚幾乎超過他的負荷。末了,其選擇退卻,因此也造成兩人關係上的轉變。閱\讀到後頭,其實頗感遺憾,錯過了這次機會,也許\更難了。
試想,當一個人無法去面對自己生命的過往,甚至選擇遺忘,那該是多大的痛楚。也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如果沒有太大的改變,其實很難說服自己去克服。所以,很多時候改變的契機會來自於新信任關係的建立,那往往賦予不同於以往的力量與動機。更重要的是,那不單單給予了面對的勇氣,其也給予了面對時所需要的支持與聆聽。更有甚者,跳脫孤獨的框架,其有機會在信任的基礎裡,一同重新去詮釋過往。而那樣的詮釋不只是找回舊記憶,更是在找回之後給予不同意義的新記憶。
然而,如果嘗試過後,卻發現面對的恐懼仍大於信任關係所能給予的支持,末了選擇打退堂鼓,那麼下一次嘗試去解開生命裡的空白將更為困難。那堵隔開記憶的牆,將更顯巨大與厚實。凱西與羅伯,兩個同樣擁有不堪回望的生命,建構起革命般的情誼。卻在最末,選擇了不同的處遇方式,至此也訴說著兩個人未來將面對不同的生命樣貌。一個仍在記憶裡掙扎,一個昂首迎向新的記憶。仔細想想,那或許\有些慘忍,但那就是人心啊!
小說另一部份讓人印象深刻的,則是對兇嫌的描述。書中凱西原本大學的主修便是心理學,所以其在人性特質的描述上便有其獨到之處,誠如小說中有段其勾勒嫌犯心裡質素的言談:
缺乏良知,沒有同情心,無節制說謊,喜歡操控,迷人,直覺敏銳,渴望受人注目,容易厭煩,自我迷戀,受到阻攔會翻臉不認人…
閱\讀這段話時,腦海裡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人格違常」的字眼。不同於精神疾病的狀態,人格違常在行為上與想法上有時介於精神病患與正常人之間,而不易覺察。但是,相處久了偏偏又無法忽視。在心理治療的範疇裡,人格違常一直是個不易處理的範疇。而書中所描述的特性有些類似人格違常裡的「反社會型人格」,其有個很明顯卻也讓人很畏懼的特色「有缺陷的超我」。換個角度來說,那原本眾人所依賴自我管理的良心,如果有了缺陷甚至近乎缺席。那麼其所衍生的行為,其實是讓人害怕與擔心的。
更有甚者,其自我中心的思維方式,以及缺乏神經質的特色,會讓其在面對失序的行為時仍然鎮定異常。有的研究顯示,因為大腦皮質的活動較一般人不同,所以其能夠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冷靜與漠然。再加上其擁有極佳的敏銳度,這也就不難想像,如果這樣的人犯罪,那該是檢警雙方所最頭痛的對象。而透過小說的虛構,如果反社會人格不以明顯地非法行為或者反社會行為,作為情緒表達或者報復的手段,而以更為細膩而周延的方式。也就是說,當衝動性大幅降低,周密性卻又提高,這樣的人犯案可就不僅止於棘手,甚至會讓人毛骨悚然。
既然這本小說是偵探小說,那麼主角當然屬於警探與犯人。小說中極其成功\地塑造出不同的角色特質,更在那互動裡展演著人性的精彩。或許\在既有的社會道德裡,善與惡的二分往往不經意地烙印在心中,但是透過小說的呈現,也許\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去審視人性,甚至去揣摩與摸索人性的各種樣貌。「神秘森林」就在錯綜複雜的情節裡,以陰鬱的筆調訴說著一個讓人身陷其中的故事,也許\對不同的人來説,對故事的發展有不同的期待甚而衍生不同的情緒。然而,回過頭想想,那不也反映著讀者掉入了作者所精心佈局的陷阱,失卻了閱\讀角色的超然。不管如何,那可也是一種過癮,不是嗎?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然後呢…【『今生,緣未了』電影暢銷原著小說】

然後呢…【『今生,緣未了』電影暢銷原著小說】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9/06/01

深深地感動於「然後呢…」這本書,但幾次來回地思考後,卻發現拙於言詞來表達心中的感慨。想了好一會之後,還是藉由封底的那段話來開場吧:「當擁有的一切都不再擁有,當熟悉的事實都不再可靠,當摯愛都將離去,然後呢?我們該懷疑上帝、埋怨命運,還是更相信自己的心?」「然後呢…」是一本以死亡為主述的書,可是卻能跳脫一般談論死亡的陳年老調;其該算是一本懸疑的小說,可是卻又能在劇情佈局的精彩之外,同時兼顧人性細節的描繪;其當可稱為一本以生命意義論述為主軸的小說,可是其所鋪陳的愛情、親情卻讓人感動落淚\。這是一個橫跨三十年的故事,時間拉長的鋪排,非但沒有打亂小說的節奏,反而透過時光來回的穿梭,更讓人目睹情愛的真摯。總結來說,這是一本很棒的小說。
故事的開端來自於一個極其成功\的法界人士納森,擁有許\多人所稱羨的地位與財富,卻剛面臨離婚的困境。納森即便深愛著他的妻子瑪蘿依,仍無法順利挽回妻子的心。也就在那失落與迷惘的當下,一位謎一般的人突然闖進了納森的生活中。這位自稱古德瑞奇的人,拋下一堆疑團之後閃身離去,卻成功\地在納森的心裡頭泛起一圈圈的漣漪。禁不住心裡頭的反覆叩問,納森決定親身去找古德瑞奇,以便釐清疑團背後的事實。
沒想到古德瑞奇竟然表示其身份為「信使」,信使的角色在於讓在世者和往生者之間的分離儘量平順一些。他們努力讓即將往生的人,把自己的後事先安頓好。換一個角度來說,古德瑞奇能夠看見一個將死之人的特徵,而這能力顯然迥異於一般人。面對古德瑞奇神奇又詭異的能力,納森也因此嗅到死亡的訊息,於是開始回過頭思考自己存在的人生意義。
就這樣故事拉回到納森八歲那年,其奮不顧身地救了差點溺斃的小女孩瑪蘿依。那過程中,納森也幾乎以其生命做為代價。因為這意外的事件,納森與瑪蘿依之間的關係與愛憐,就在此繫上了怎也解不開的結。小說裡,納森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的工作是在瑪蘿依家中幫傭。角色的框限、貧富的差距、社會的壓力,使得兩人的交往難以受到祝福。
即便如此,兩人之間那無可取替的牽繫仍熬過了時間的歷練,與外在的阻礙。最末兩人終於得以踏上紅毯的那端,並且擁有愛情的結晶,一個可愛的小女孩邦妮。然而即便擁有了幸福的家庭,納森仍拼盡所有的力氣在工作上。在其心底那彷彿永遠都擦拭不去的貧困烙印,好像非得要有不斷累積的權力與財富方能換得須臾的肯定。相對於此,瑪蘿依則是早已厭倦其富家女的角色,對於財富的淡然甚至不屑,更使得其選擇將心力放在協助弱勢團體的社會運動裡。
一個貧困的小男孩,努力地想要往富有的位置移動;一個富有的小女孩,卻努力想擺\脫金錢的枷鎖。透過小說中極為生動的描繪,道出了兩人婚姻本質的困頓:「他們以為自己走向了彼此,其實卻錯過了彼此。」可不是嗎?納森潛在的自卑讓其傾所有力氣,就為了爬上金字塔的頂端,讓匹配成為所謂的名副其實。想對於此,瑪蘿依長期處在金錢的富有,卻深刻地感受到心靈的貧困,於是反而嘗試爬下金字塔,就為了享有平凡的幸福。
小說中極其細膩地描繪著社會階級所形成的人性枷鎖。那社會角色上的既定意象,宛如怎也逃脫不了的牢籠。在金字塔中,不論往上或往下,如果心裡頭存在著非得如此的意向,不也同時反映著對於原有位置的否定甚至是唾棄。如同納森之於貧窮,瑪蘿依之於富有。然而,悲哀的是那所謂原有的位置,往往和原生家庭有著怎也劃不開的連結。於是乎,所謂的否定常常同時造成了自我存在上的虛無,因為那彷彿嘗試去切斷曾有的生命、曾有的記憶、曾有的牽繫,偏偏那是存在的根、活著的源。
就這樣納森與瑪蘿依之間,或許\還能憑藉邦妮在角色上的潤滑作用,使得其衝突尚未完全爆發。之後,兩人的另一個愛情結晶,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史恩問世。或許\那原是再一次的機會,讓他們得以去改變彼此的生命狀態,但讓人心碎的是結果並未如預期。相反地,衝突更加白熱化,只因「死亡」的來到。史恩的猝死,讓納森與瑪蘿依早已不再緊緊相依的心,更顯茫然與困頓。兩人都想避免去責怪對方,卻也同時無法成功\地在彼此身上找到慰藉。於是,末了只得逃遁到自己的角落裡。那是痛,無法忽視的痛,卻也是無法面對的痛。這痛,原本可以拉近兩人的距離,卻因為彼此間無法真誠面對,轉而成為難以跨越的鴻溝。隨著時間的醞釀在彼此之間越發擴張,終究演變成無法收拾的局面。至此,離異成了不得不的選擇,可是兩人間的結仍然存在。
如何讓錯過的兩人重新相遇,那得要調整原本行走的方向;如何跨越兩人間不斷擴張的鴻溝,那得要擁有真誠面對的勇氣。雖然如此,但調整方向所需具備的自我反省何其不易,真誠面對所需具備的破釜沈舟又是何其困難。就人性來說,雖然有些殘忍,但不可否認地,很多時候其關鍵往往還是回到死亡的逼近與壓迫,這會兒的情境亦不免於此。小說裡因為古德瑞奇的出現,因為信使角色的意涵,那關於死亡的意象,就這麼一步步靠近原本只想逃離到工作裡的納森。
就因為此一緣故,納森開始了不同的思維與念頭,其不僅嘗試去回憶與面對生命中的傷痛,更願意去修補原存於關係中的裂痕。更有甚者,其原本冷眼看待人生以及那背後只想掩飾內心脆弱的狀態,這會兒也有了不同的改變。因為自卑所衍生的自我中心,像是自我防衛的堅強堡壘,就為了怕被看穿內心的不安與畏懼。而害怕去給予、付出,不也同樣反映著自我防衛的封閉。原本牢不可破的這一切,竟在死亡陰影的進逼下,慢慢土崩瓦解。
試想,如果死亡並非遙不可及,甚至如果死亡迫在眉睫,那麼原本所執著與在乎的,似乎多了放手的可能,原本所猶豫與退卻的,則不禁有了跨越的勇氣。甚至所有原本所以為的生命模式與意義,可能都將被顛覆或改變。可不是嗎?當死亡削弱了成就的光環,那麼非得如此的想法也有了轉圜的餘地,是故也不再需要將所有的心力用來掩飾與包裝自己的弱點。那一切,關於生命的坦承與自我的通透性將成為主軸。以此重新去看待生活周遭,以此重新去面對人世糾葛。再加上,透過古德瑞奇的安排,納森極其靠近兩個生命走向終結的過程。其所引發的震顫,更不斷地在納森的心頭縈繞。就這樣,改變成了可能,死亡成了觸媒。
只是,如果故事就這麼發展,那稱之為懸疑或許\有點牽強。是故想當然爾,閱\讀的過程是一連串的峰迴路轉。如何回應著八歲男孩的認定,如何訴說著心念轉移之後所找回的情深無悔,如何去化解多年存在的恩怨,那都是讓人驚嘆稱奇的段落,也都是讓人一頁接著一頁不忍釋卷的源由。掩卷之後的沈思,最為讚嘆的莫過於這本小說點出了生命的無常,卻非著墨於無常背後人們的慌亂與愚癡,反而在那樣的氛圍裡鋪陳著人性的可貴。最末,想藉由這本書那精彩的「信使」意象來作結。試想,「然後呢…」對於觀者者而言,那諄諄善誘的意圖,不也等同於一個信使。所以囉!看完之後,也許\真該捫心自問有幸閱\讀那感動人心的故事,然後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驚喜挪威:台灣的國家記憶  挪威的心靈密碼

驚喜挪威:台灣的國家記憶 挪威的心靈密碼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9/05/25

從「芬蘭驚豔」、「驚歎愛爾蘭」到「驚喜挪威」這三本著作的問世,讓人折服的是作者將旅行書寫開拓出不同的視野。而其中更讓人感動的莫過於透過深度的國家探索,進而回頭反省自己國家的現狀。這所謂國家書寫三部曲,從不同面向剖析三個國家的各個特徵,然後同時對照著國內的發展。在那比較的過程中,不僅深感訝然,更是發人省思。尤其是三個國家各有各的特色,閱\讀起來內心所拉扯出來的想法也分外不同。
總還記得閱\讀首部曲「芬蘭驚豔」時,一顆心幾乎都放在作者對於芬蘭教育的描述。那獨特卻又看重個人發展的教育模式,相較於時下的教育體制,不由得反省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教育改革,或許\我們該回頭想想,我們究竟希望教育走到什麼樣的位置。人人有書讀,這想法在普設大學之後,慢慢地實現了,也成功\地延長了每個人在學的時間。但另一方面,離開學校以後,或者卸下學生身份時,很多人隨即選擇遠離了書本。這現狀更是讓人憂心,也不禁反省教育究竟是那個環節出了差錯,竟然讓孩子畏懼甚至討厭讀書。雖然我們能夠不斷延長學生們受教的機會,不斷要求體制內的學習普及。但是仔細想想,如果學習的種子能夠植入其心中,那麼體制外的學習或許\才真正能夠開花結果。畢竟,每個人在體制內的學習時間遠少於體制外,所以不斷延長前者,其效果可能不若豐富與鼓勵後者的存在。這是閱\讀時最大的反省。
在閱\讀完「芬蘭驚豔」之後,便滿心期待著作者下一本國家書寫著作的問世。而後,終於等到了「驚歎愛爾蘭」的出版,閱\讀時不同於芬蘭驚豔的著眼點,這會兒則好奇於愛爾蘭國家的文化素養與撼動人心的文學書寫。那存在於國家之內的衝突,彷彿成了醞釀思想的溫床。想想,或許\那是讓人擔心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那是讓人感動的。衝突,逼得讓人思考,逼得讓人去反省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而非單純地去放入對與錯的框架,果真如此,那只會箝制思考的可能。以此觀點來看,我們往往害怕衝突的存在,其實衝突未必見得可怕,可怕的是衝突過程如果只剩下盲目與依從,那麼衝突除了損害幾乎找不著正面的意義。這是閱\讀時最大的感嘆。
從教育到文化,作者對於旅行書寫的深刻不禁讓人再次引領企盼著國家書寫的最終曲。只是,這會兒的主角不同於原本作者所預告的烏克蘭,其書寫對象意外的換成挪威。這出乎意料的轉折,或許\也恰好描繪出等待多時之後,終於得以遇見「驚喜挪威」的問世。閱\讀的過程,真可說是驚喜處處,因為怎也想不到印象最深刻的竟是作者關於國家認同的書寫與國家記憶的反思。也許\本身對於政治原就不甚熱衷,所以對於作者所提的國家歷史從未想去深入探究,而只是單純地接受原本教育所傳達的史實。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卻驚訝於所學歷史的失真,也才回頭認清國家記憶的重要。我想那同樣地並非一味地想去劃歸統獨論戰的範疇,反而是希冀在還原更多歷史真相的情境裡,自己得以擁有更多不同的想法。如同作者在書中所提:
台灣橫向的國際接軌毫無問題,縱向的世紀接軌中斷於史上最長的戒嚴教育。戒嚴造成求知和求真的大衝突,很多「知識」不是真的,很多真相不能碰觸。走過的土地不會留下足跡,卻化成記憶。清明的國家記憶,才可能開發出建設國家的豐沛想像力和創造力。
一如前述,或許\歷史本就有不同的詮釋空間,每個人所處的角度不同,可能造就不同的思維與理解。是故在此並非獨斷地想去附和或者反對作者在國家記憶裡的書寫,因為以自己在近代歷史所下的功\夫,多做表述往往也只能落得人云亦云的狀態,或者掉入為反對而反對的粗鄙。所以,這會兒只是提及透過閱\讀,其實引發了追本溯源的好奇與渴望,甚至拉扯出的更多關於國家認同的反思。
此外,那讓人又是佩服、又是驚訝的「洋特法則」,更是打破了心中關於平等的想法。過往,總是著迷於北歐國家那讓人嘖嘖稱奇的社會福利制度,然而透過作者的書寫,得以更深一層地去剖析,所謂平等主義背後所可能帶來的優勢與困境。可不是嗎?那對於個體充滿敵意和威脅的本質,或許\其標榜著特權的消逝、團體共榮的信念,人人平等的美意。但是那不也同時衝擊著個體的自由度與自由競爭背後的努力動機。也許\在人的多樣性仍然存在的同時,很難有一個完美的社會體系能夠面面俱到。這會兒同樣並非嘗試去做褒貶的論述,而是站在一個不同的觀點嘗試去瞭解平等主義實踐所造就的社會狀態。
另一部份讓人著迷的是關於美感記憶的書寫,那原是自己所最在乎的範疇,所以閱\讀時滿滿地感動溢於心頭。如同作者所提:
挪威旅程所見,所感,所想的事情,心情,人情和風情,充滿人性和家庭以及生活的美感。「美學」不在是生命中的風雅或趣味,「美學」就是人生。
好個「美學」就是人生,那是何等的愜意,那又是何等的讚嘆。美學的落實將深深地影響一個國家人民的自信與從容。因為那份深刻所培養出存在的紮實感,將得以讓生命呈現出不同的樣貌。人生不是一個框架,而是一個身體力行的存有,當身子裡流淌著美學的血液,那麼舉手投足間的美、人生實踐的美、人性表露的美、經營生活的美則非遙不可及。
從芬蘭的教育、愛爾蘭的文學到挪威的美學,或許\那像是勾勒了未來所可能的方向。可不是嗎?當我們一心媚外,可曾用心地去思考,我們所真正在乎的是哪一個環節,而我們自己又可曾嘗試去改變什麼。許\多時候,我們大可將所有的責任歸咎於執事者,推託至歷史的演變。但是從自己的生活、自身的存在來談,那麼我們可曾做過什麼去改變自己嗎?
人民是國家的組成份子,民主是一個標榜人人有權的機制,以此說來,那麼或許\可以試著回到每個人的自身,重新去反省自己的存在。當自己願意對於自己的存在與現狀負責,那麼相信會有更多的勇氣去改變與修正。少掉了謾罵與卸責,相信這塊土地會更美好吧!最末借用作者的一段話做結:「驚喜發現,天堂和地獄就在人間和內心。」想要何者,或許\除了看看人世,還得捫心自問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0 人(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星空(平裝)

星空(平裝)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9/05/14

「有陰影的地方,必定有光。」這是幾米新的繪本「星空」書腰上所書寫的文字。而讓人感動不已的是一翻開這本書,其在故事之始便直接宣告著:「獻給無法和世界溝通的孩子」。細細地翻閱\著每一頁,專心地讀取著影像與文字所欲表達的情感與思維。這是一個關於青春、關於長大的故事,迷人的是故事裡即便帶著無奈、帶著孤獨,卻仍在訴說著屬於青春的語言,屬於青春的自由,還有青春裡不容忽視的「可能」。
什麼是青春,跨越了青春的門檻之後還能歌詠青春嗎?還是帶著嫉妒與疑惑扼殺了青春的可能。成人的框架與限制,很多時候成了與孩子溝通的屏蔽。有時候,有些孩子會在同儕裡找到歸屬。可有時候,有些孩子選擇退縮到自己的世界裡,直到他們找到聽懂他們心靈語言的對象。「星空」的故事便是訴說著兩個活在自己世界中的孩子,他們相遇相惜的故事。在大人情感的匱乏裡,他們彼此找到了一種單純的陪伴與慰藉。
故事裡的小女孩像是關在籠子理的小鳥,渴望飛向遼闊的天空,其內心總是在意著親人之間的看重與陪伴,卻往往未能如願。內心的孤寂,放大了心中的疑惑與存在的傷悲,無人懂得的心事將其置放在自我的世界裡。直到其遇見了另一個同樣處於離開人群才能感到自在的小男孩。可不同的是這小男孩沒有因為思念與傷痛而關住自己,其反而像是一棵種在迷宮裡的植物,從不在乎迷宮的出口在哪裡。同樣地渴慕愛,但是小男孩在自我保護的機制下,反而有總什麼都無所謂的輕盈。
就這樣兩人找到了彼此共通的語言,跨出了自我的世界。小女孩學著經驗小男孩的輕盈,小男孩在小女孩身上吐露內心的故事。一個過於在乎世界的小女孩,因為無所適從而選擇關閉與外界的溝通;一個同樣在乎外界的小男孩,則因不得不然而選擇忽略外在的訊息。小女孩內心的痛,讓其封閉自己,末了反而困在應該的牢籠裡;小男孩內心的苦,讓其掩飾自己,末了選擇跳脫存在的框架。兩人內心的苦楚,成了彼此相知的底蘊,而不同的呈現方式更為彼此帶來新的衝擊。
可不是嗎?沈重與輕盈的交錯,讓彼此找到了另一個方式去呈現自己,也藉此而更能真實地面對自己。青春在他們的身上發酵,渴望背離卻又同時渴望歸屬,歌詠孤獨卻又嚮往陪伴。內心受限於外在的世界,卻又不願去承認與面對那樣的受限。青春原就介於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尷尬,在那滿是衝突與矛盾的困境裡,青春有著其所獨有的處遇方式,一種跳脫實質的浪漫,一種逃避裡卻又偷偷回望的真實。
故事裡的兩個人在面對著種種困境時,選擇逃離城市翻山越嶺最後來到山中的小屋,更在夜裡划船到湖心,等待著濃霧散去後所將出現的美麗星空。那滿天的星子,訴說著生命的希望與活著的精彩。更有甚者,在那氛圍下,給予了貼近自身的契機。那是一種關於自我懷疑的釋懷,那也是一種關於自我貶抑的辯解。當跳脫了這個框架,那麼便有了遇見自己的機會。
那是一份長成,那是一份屬於青春的長成。閱\讀的過程裡,不由得想起了陳秀喜的詩「樹的哀樂」:
土地被陽光漂白
成為一面鏡子
樹樂於看 八等身的自己
樹也悲哀過 逐漸矮小的自己
樹的心情 一熱一冷
任光與影擺\佈

陽光被雲翳
樹影跟鏡子消失
樹孤獨時才發覺
扎根在泥土才是真的存在

認識了自己
樹的心才安下來
再也不管那些
光與影的把戲
扎根在泥土的才是自己

心裡以為故事裡一開始藉由爺爺送的小象與媽咪送的小貓為隱喻,訴說著內心的在乎以及在乎背後所被牽扯的心境起伏。如同詩裡樹受到光影的影響,可是在經歷了青春的狂放與自由之後,反而有機會認識到自己的存在,甚至體會到追求夢想的可能與勇氣。這會兒心終於安定下來,因為看見了扎根在泥土的自己,一如書末當小女孩收到旁人送的小狗時,不再揣想著小狗背後所隱含的人世的牽繫,而是回到真實的現狀,那輕盈與自覺的生命。那樣的自己,得來不易,卻是青春裡所需學習的課題。
青春原是充滿浪漫,青春原是滿佈想像,可浪漫與現狀的衝突、想像與真實鴻溝,讓青春埋藏著無可忽略的難題。即便如此,卻不可拋卻青春,因為面對難題的過程,在那困頓的掙扎裡,才能強韌關於自我的意識與價值,也才能鍛鍊存在的勇氣與決斷。重要的是,在面對這種種之時,別要忘了書裡所碰觸的青春的本質,「希望」。一如書中所談的「孤單時,仍要守護心中的思念」,還有最為動人的「等濃霧散去,就可以看見最美麗的星空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叔本華的眼淚

叔本華的眼淚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8/12/12

從「存在心理治療」到「生命的禮物」,從「愛情劊子手」到「當尼采哭泣」,提及Yalom,其總是能創造許\多的驚奇與讚嘆。這位在教科書上屢次讀到的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大師,讓人更為著迷的是其能以深厚的臨床經驗寫出讓人不忍釋卷的心理小說。猶記得,還在唸書的時候,曾有位老師提及關於人性的理解與探索,也許\小說家更甚於心理學家,而Yalom則是成功\地跨越兩者的界線。喜歡那樣的書寫,原因也許\在於其努力地想將心理學用更多的管道去傳達,而非塑造成難以親近的嚴肅思想,更非刻意去標榜高深莫測的專業身份。
當不經意地在心靈工坊的網站上,看見了Yalom的新書即將出版的訊息,便引頸企盼著這次的閱\讀經驗,尤其是書名「叔本華的眼淚\」更是激起了極大的好奇心。拿到書後,看到書末所描述的內容:「在虛構的情節之外,巧妙地將存在主義哲學家叔本華的一生結合標準的團體治療過程交錯編織;一虛一實,相互呼應,一個關於生命、存在和死亡的動人故事,於焉展開。」更是挑起了閱\讀的渴望。而在幾天的閱\讀之後,其所激盪出來的火花確實讓人深刻。
如同書末所述,整本書是以一位罹患癌症的心理治療師朱利斯,在其僅剩的生命裡所帶領的團體內容為主軸,夾雜著關於叔本華這位哲學家的生平論述。就前者來說,由於Yalom所寫的「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被評為學習團體治療所需研讀的首選書籍,於是看著其精彩地描繪整個團體的進行以及團體帶領者的心境,是種極大的滿足,也是個極大的刺激��關於學習的刺激。而就後者來說,整本小說的另一個主角,菲利普,其在接受朱利斯三年的個別治療後轉而朝向哲學諮商,而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則是其轉變的原因。其不僅克服了原本個別治療所沒能順利處理的難題,甚至轉而希望擔任哲學諮商的治療師。由於其對於叔本華的高度認同,使其不僅熟讀叔本華的著作,甚而刻意模仿著叔本華的生命態度與生活方式。體貼的Yalom,或許\考量到讀者並非皆是哲學迷,於是乎在每次團體進行的描述之後,插入書寫關於叔本華的成長歷程。這樣的鋪陳,讓讀者有更多的線索去思維,其以叔本華為小說的主要意象,背後的隱喻為何。也進一步地藉由菲利普的生命轉折,論述存在的意義。看完後,長聲一嘆,對於作者的用心,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其實,當一開始閱\讀到朱利斯的生命遭遇時,原以為整本書的主軸會是以「死亡」為焦點,卻沒想到看完後,內心所撼動的不單是關於死亡的著墨,還有「眼淚\」的意象。尤其是當閱\讀過程中漸漸理解叔本華的人格特質與處事態度之後,會對於其所連結的「眼淚\」感到無比的悸動。一個純粹理性思維的人,面對著情緒的壓抑與漠然,或許\最怕的就是被譽為深層情緒觸動象徵的「眼淚\」。那像是原所高築的牆圍的崩解,那像是原所逃避的感受的喚醒,那更像是早已死寂的心再次活了起來。
過往總喜歡將眼淚\稱為心中的彩虹,畢竟在自然界如果沒有雨水,天空便沒有機會彩繪出那人人驚嘆的美麗弧線。相同的,倘若沒有淚\水的滋潤,乾凅的內心亦無法泛起那關於色彩的極致。而如何能讓原所乾凅的心靈再次領受生命的滋養,是否該讓早已漠然的心境重新體驗生命的精彩,其實這些都是在諮商情境裡,不斷反覆回問自己的難題,其所碰觸的其實不單是諮商情境的取向,更是關乎自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曾經遇見受傷的心靈,同樣地選擇封閉自己,選擇冷漠地活著。面對著這樣的存在,即便其心裡明瞭,那不完整也不健全。但,卻起碼是在經歷過碎裂的生命之後,自我保全的方式。畢竟,感官的漠然可以減少受傷的機會,可以不再付出,也可以不再理會生命存在的複雜。曾經提問過:「那樣的生活,或許\選擇捨棄了悲傷,但不也同樣的遠離了快樂,遠離了存在的享受。」只見其冷漠地睜著雙眼,輕蔑地說著:「是嗎?那麼對我並沒有任何的影響,因為我從來沒有經歷過快樂。本來就沒有的,哪來的損失。不是嗎?」
其實,心裡明白感受的再次喚醒,是痛的。曾有的記憶再次甦醒,曾有的傷口再次迸裂,怎能不痛。如果不痛,當初又何必選擇忽略與遺忘。然而,痛的感受或許\是讓自己有機會再次去面對那傷痛,也再次讓自己在經過了多年以後,可以有機會帶著傷藥,重新去面對那心靈的傷口,療傷止痛。而非在選擇刻意遺忘裡,不斷地忍受著隱隱的、不定時的痛楚。因為記憶的傷口,其實大多無法遺忘,甚至隨時都有可能在不經意地碰觸裡,悲痛欲絕。
或許\便因此一因素,總能聽見許\許\多多的吶喊與疑惑,什麼是存在,什麼是活著。為何活著卻會帶來如此多的苦痛、為何生命無法單純地選擇遺忘。透過書上的論述也許\更能夠去支持自己所深深相信的,關於存在的價值,關於活著的精彩。總以為生命該是去體驗、感受甚至掙扎,而非單一地選擇逃避與冷漠。不涉入的生命情態或許\給出了超然的虛榮,或許\創造了自我控制的極致,但其意義為何。更多的產能?更多的炫耀?活在這個質疑悲傷的時代裡,也許\不涉入是許\多人所渴望的成就,但是那豈非是生命存在的荒謬與悲哀。
曾經遇見許\多敏銳易感的生命,面對著社群的意識,自然而然地質疑著自己的特質與存在。在歌詠效率與單一價值的世界裡,複雜成了負擔,甚至成了被嘲笑的對象。冷漠給出了人與人間的鴻溝,卻在極端理性思維的架構下轉而稱其為界線。或許\以為有了那樣的界線,可以減少互動上的失控。可是,那樣的存在究竟創造的是什麼,給出的又是什麼。或許\不涉入的生命情境裡,架構了活著的軌道與其運行的準確,沒有意外,沒有波動。然而其卻永遠無法感受到涉入的深刻與感動��而這不就是存在的核心信念嗎?
這疑惑總是反覆地縈繞在心頭,曾經試著在老莊的「無為」論述裡尋求另一種解答。即便徜徉在不同的思想領域裡,同樣的想去釐清關於生命的價值,更想去找出生命的出路。在「心齋、坐忘、逍遙遊」的文字與思緒裡,不自覺地學著挑戰著生命的該然,思索著生命的輕盈。那過程裡更想試著去區辨,是否跳脫的生命等同於不涉入的生命態度。幾次反覆的閱\讀裡,看見了關鍵的「自在」,也懂得了「涉入的淡然」與「不涉入的冷漠」兩者間的分野。因為自在,是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命情境,不是一種刻意選擇忽略的生命態度,而是在正視的過程裡體悟生命的如實。兩者間,或許\在表象上有著難以區別的情境,但是倘若探進去心裡頭,前者的悠遊自如對應於後者的拼命壓抑,其實是有天壤之別的。
是啊!疑惑的解開,更讓人期待著存在的意義。也在閱\讀裡同樣地看見了朱利斯如何藉由團體的力量,讓菲利普重新打開封閉的心靈。看見大師在面對人性時的態度,更讓人願意去相信存在的價值,也許\在於人之所以為人的那種感受、體悟與反思。如同朱利斯所身體力行的,在生命僅剩的一年裡同樣地在日常的步調裡看見了存在的價值。那是份禮物,關於自己存在的禮物,更重要的是那是自己可以送給自己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禮物啊!
當最末讀到了菲利普流下淚\時,心中的悸動讓人久久無法釋懷。也相信朱利斯在面對此一情境,其內心的感動絕對比起身為讀者的我們更為強烈許\多。而情緒的起伏與內心的震盪,相信可能讓其在生命最末的幾個夜晚難以成眠。然而,那又如何,這不就是存在的精彩嗎?閱\讀時慢慢懂得,精彩其實無關於快樂或悲傷,亦無關於順遂或逆勢,只是關於生命涉入的全然。全心全意的投入,體驗著那當下存在的如實感,生命意義與價值也許\便不言可喻了。
關於存在,關於生命,相信還會有許\許\多多的疑問,只是看完這本書後,更願意去相信原所相信的:沒有眼淚\的世界裡,看不見心中的彩虹。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轉山-邊境流浪者

轉山-邊境流浪者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8/11/23

好想繼續往下閱\讀,卻又捨不得一口氣讀完;好想趕快知道築夢過程的點滴,卻又往往沈浸在每個細節中反覆思索。這是閱\讀「轉山」時,矛盾的心境,然而,即便如此卻絲毫不減閱\讀時的震顫。一句句作者內心的吶喊,透過第二人稱的表述,那每一句以「你」為開頭的句子,就這麼撞擊著內心深處。同樣的質疑、同樣的畏懼、同樣的懦弱不也同樣地安存在自己的心房。看見如此真實的書寫,閱\讀時會有些畏懼,畏懼去看見那被牽引出來的自己。可是,卻又同樣地被鼓勵著、被提醒著,去看見畏懼與懦弱背後的不甘。因為不甘,所以努力嘗試去開啟生命的可能;因為不甘,所以願意去堅持生命的想望。畏懼與堅持、懦弱與不甘,兩相拉扯的生命訴說著心靈的真摯與存在的樣貌。過程中,已無所謂接受與否,因為那當下的共鳴,早已深深地迴盪在心靈底層的瀚海。那禁不住的眼淚\更是傳達著內心的躍動與渴望。深深地感激著這本書的誕生,因為知道它開啟了生命中的一扇原已輕闔的門扉啊!
「流浪是為了看看這個世界,能不能用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看見這樣的標題便足以讓人心動。作者謝旺霖是第一屆流浪者計畫的獲獎人,其在兩個月的時間裡以單車獨自從雲南騎到西藏。那過程的艱辛、困苦,在書中娓娓道來。讓人落淚\的不是同情,而是隱藏在內心深處害怕去碰觸的自我懷疑。一如作者在敘言所採用的標題「因為,我懷疑…」,這樣的開場訴說著面對生命的果敢。想想,透過那極端艱辛的旅程,所激盪出來的勇氣或許\方足以面對潛藏在內心最深處的卑微與懦弱。也才能夠開啟關於轉化的契機,一如轉山的意涵。
或許\就因為這句話在內心深處的激盪,所以閱\讀到行路難一篇中所述,作者處在「頭腦暈眩,只是死命地推行著,腳步幾乎在雪地裡顯得荏弱而不聽使喚」的狀況。面對友善路人不忍其處境極欲拉其上車時,作者卻半軟地跪在地上哀求著:「不遠了,讓我自己來好嗎?求求你們別擔心。」那一剎那,眼淚\再也止不住。那份堅持的代價,何其辛苦,又何其值得啊!一如作者在書中所提:
或許\你的頭腦已經分不清楚什麼是安全,什麼是危險了,你祇存在一個往前的意念。這是你一開始就選擇的旅途——貧窮,流浪。你覺得這一關若守不住了,以後同樣的問題仍會持續重複,你不想因這輛車的介入就此載走你的命運,你不想平平白白就這樣放棄自己選擇的路,過一生。
那樣的堅定,那樣的明晰,或許\唯有在頭腦已經分不清楚的狀況下才更顯真摯。憤怒也好、悲傷也罷,所有關於存在的懷疑,在退卻與否的選項中往往會被無情地被放大。但是,也唯有感激這樣的放大,才足以衍生更大的堅持去否定關於妥協的選項。因為那樣的妥協,不單單只是休息,而是在經歷極大苦楚後的放棄,甚至是原已微弱的自我價值的潰散。於是,那一步步的踩踏,化去了內在的懷疑、看見了生命的可能。閱\讀時,彷彿看見了雪中彳亍獨行的身影,怎忍去阻斷、卻又怎忍去放行啊!面對一個年輕生命的追尋,除了合掌祈求之外,能做的彷彿所剩無幾了。
回望自身,那關於妥協的允諾、那關於生命的追求。或許\因為潛在的懷疑仍未曾停止,或許\因為對於生命還存在著想望。於是,「轉山」撼動了一顆曾經炙熱的內心,翻滾著,尋覓著曾經的溫度。只是,每一步所謂的堅持,每一步所謂的勇敢,是否投注著生命的熱情,抑或是再不得不然裡推託著。那樣的疑問,從心靈底層緩緩地冒了出來。嘗試想要去釐清什麼,卻看見案前的自己,懦弱依舊、害怕依舊。不過,至少閱\讀之後,面對著自己逸出的想望,有了多一點點的寬容。更在那寬容之中,拉扯出新的堅持。
不斷地反覆、矛盾,心靈的意象交錯更迭著。什麼是自己,那亮麗的、精彩的抑或是逃避的、萎靡的。深夜案前的叩問,不也曾發生在多年前,那個高喊築夢,卻在面對社會壓力而委屈痛哭的自己。幾次面海訴苦的悲寂,幾番困頓後所激發出來的韌性,為的不過想去遇見生命潛在的原型,想去探問心靈底層的迷惘。歷經了生命的轉折,原以為心理學領域的悠遊得以找到更多的線索,殊不知,那言說裡看不見自己的身影。於是,漸漸地,忘了。忘了生命的疑惑、忘了內在的質疑。但卻又知道那所謂的忘卻,只是欺騙自己的伎倆。因為這叩問,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所以並不怕真的忘了,但卻怕自己沒有追尋答案的勇氣與毅力,更怕自己在表象的生命許\諾裡敷衍著內心的渴望,而只是任憑那聲響低吟淺唱地迴盪在心中。
「轉山」的文字再次拉扯出內心的恐懼,不是去質疑生命的妥協,而是如果看不見妥協、看不見所謂的不得不然,那存在的生命究竟是誰的生命。關於自我存在的價值,那未解的課題,突然再次被看見。是份欣喜,因為這樣的看見;是份恐懼,因為看見背後的沈重。無意間走了這些年,恐懼依舊、沈重依舊,只是在那過程裡多了一些聲響悠悠地鳴唱著。
感激「轉山」,當然還有轉山的作者謝旺霖。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8/10/10

相信對一些人來說,會同我一般,總是期待著精神導師的出現。然則,在閱\讀完「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時,不由得回身問自己,倘若書中角色的遭遇落到自己頭上,那麼自己的反應又會如何。是否仍是同樣的驚懼、同樣的懷疑,卻又同樣的渴望。其實,姑且不論書中最末的結尾為何,其實骨子裡是羨慕的,羨慕著隨時出現的提醒,羨慕著適時出現的責難。即便嘲諷、即便怒罵卻仍拉扯出內心想要蛻變卻又渴望依賴的自己。反問自身,所謂精神導師是否映襯著潛在渴望將責任外推的想望。彷彿藉由如此便能攀到捷徑,便能長成。然則書中的一句話卻著實讓自己震撼不已:
「勇士不是你可以變成的事物。你眼前這一刻,要嘛是勇士,要嘛不是。道本身創造勇士。」
誠如書中所言,成長之路還是得回到當下,回到自己的內心。然則,卻也明瞭那是個知易行難的情境。只是閱\讀的過程中仍不免著迷於作者假借蘇格拉底這樣的意象,所不斷對主角突出的詰問與挑戰。因為那一句句深刻並且讓人無所頓逃的疑問,彷彿不單單出現在小說裡,還真實地注入了腦海中。也因此,瞠目結舌的、啞口無言的不單是書中主角,丹,還有捧著書本的自己。就好比當自己自豪於閱\讀的長成時,隨即翻閱\到書中所提:
「你以市價購買知識,就跟買汽油沒什麼兩樣。」「了解是智力單一面向的理解,它帶來知識;領悟則是頭腦、心靈和本能三個面相同時都能理解。只有直接的經驗才能讓人有所領悟。」
而當自己正為著外在環境而多所責難時便又聽見了蘇格拉底失望而憐憫地訴說著:
「你最好為你現在的生活負責,而不是為你所受到的困境去責怪別人或環境。等你眼睛張開時,你會看到你的健康、幸福和你生活中的各種困境,大部分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間。」「你如果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會受苦;得到不想要的東西,也會受苦;就連得到你正好想要的東西,仍然會受苦,因為你無法永遠擁有它。你的心智就是你的困境。它想要免於改變,免於痛苦,免於生與死的必然性。然而,改變是一項法則,再怎麼假裝,都不能改變這個事實。」
丹,藉由蘇格拉底以及其他兩位伙伴的陪伴,慢慢地理解到活在當下,忠於自己。只是最末仍是得依賴自己悟得自己的平凡與偉大��身而為人的平凡,與身而為萬事萬物的偉大。抹去了人我之分,卻又回到自身的存在,體悟到生命的普同,卻又深刻地感受到活著的獨特。想想,那是美的吧!心靈的美、身體的美、存在的美。羨慕之餘,反覆地翻看著主角的改變,不由得回問自己是否願意嘗試地做些改變。曾經省視自身的情境,同意是確定的,可是問題就出在會有許\許\多多的「可是」。少掉了蘇格拉底的當頭棒和仍只得藉由書中其的言語不斷地提醒自己:
「寧可盡全力而犯錯,也不要瞻前顧後、小心翼翼的避免犯錯。責任意味著同時領悟到歡樂和代價、行動和後果,然後做出選擇。」
心裡知道,雖然渴望長成,卻仍舊反覆地遊走於生命中許\許\多多的徬徨與猶豫。只是期待著閱\讀之後,內心能夠多挪出一點點的空間,屬於蘇格拉底,或者該說屬於蘇格拉底的詰問。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212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