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比生活雜記 / @debbysimplelife的所有評鑑

少即是多:棄成長如何拯救世界

少即是多:棄成長如何拯救世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4/28

作者傑森 • 希克爾(Jason Hickel) :「不只經濟學需要改變,我們需要改變看待世界的方法,以及我們在世界的位置。」

讓我想起鋼之煉金術師,愛德華兄弟試圖用煉金術復活媽媽,觸犯大忌,造成愛德華手腳殘缺、弟弟失去身體(靈魂附著在騎士鎧甲上),多年來兄弟倆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找回屬於自己的部分,最後愛德華來到真理(某種神)前,對方問 : 「你還有什麼能給的?」跌破眾人眼鏡的是 : 愛德華放棄了煉金術,真理嘲諷 : 「你要退變為普通人嗎?」

愛德華 :「因為看見了一點真理,就妄想一切都能用煉金術解決,但那是錯的,只是傲慢罷了,什麼退變不退變的,從一開始我就是個普通人」真理哈哈大笑,讓愛德華跟弟弟恢復原狀,一切回到原點。

從資本的角度來看,愛德華根本不該放棄煉金術,這個投資項目簡直血本無歸,卻忽略了世間存在的「等價交換」: 有得必有失,以及認清自己是個凡人,與萬物同在、不凌駕於萬物之上。

貫穿全劇的「一為全,全為一。」是什麼? 愛德華兄弟回答 : 「全是宇宙,一是我!」要說解救人類的方法是老掉牙的同理心,一點都不為過。

ig : 呆比 | 生活雜記 (debbysimplelife)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你都沒在聽:科技讓交談愈來愈容易,人卻愈來愈不會聆聽。聆聽不但給別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

你都沒在聽:科技讓交談愈來愈容易,人卻愈來愈不會聆聽。聆聽不但給別人慰藉,也給自己出路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1/1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在工作場合上,主導對話才能出頭,在社群媒體上,敘述力決定個人魅力,交際應酬時,人人都在搶話說,我們從不好好聽人說話,也沒人好好聽我們說話。」

這段話精準的捕捉了現代社會的縮影,大致歸因於功利主義與社群發展下自戀性格的急速膨脹,我不要你覺得! 我要我覺得! 各說各話的行為越來越普遍,常見牛頭不對馬嘴的問題顯示了對方根本沒在聽,於是我們不想講了,找不到願意傾聽的對象,寂寞由此而生。

我不大喜歡一些綜藝節目,很多主持人慣性打斷來賓說話,甚至截取一些片段變成節目的笑點,而本人根本沒那個意思,連訪談都不知道在趕什麼,來賓還未回答完就被立即引導到下一個問題,不知是否自我投射作用,我總在來賓臉上看見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不過我很喜歡理科太太訪談名人的影片(ok我知道她最近是話題人物,但某些影片給我很大的幫助),大方向、不設限的命題,談論人生道路中遭遇的一切,理科太太則跟以往的主持人不同,是畫龍點睛的存在,僅偶爾丟出「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你想怎麼做?」等不預設立場的問題,讓我們得以窺探名人作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在農場標題肆虐、速食文化至上的今天,真摯的情感流露顯得難能可貴。

「不一定隨時都要妙語如珠、充滿魅力討好大家,有時我們需要能夠對彼此談正事,我們需要傾聽。」──電影《千萬別抬頭》

本書作者凱特.墨菲為紐約時報撰稿人,她的報導無數次登上排行榜,不靠腥羶色或斷章取義的內容,她做的不過用心傾聽、並如實呈現,甚至講者在訪談過程中離題了她也毫不介意,一旦發現有人真的在聽、有人真的感興趣而非例行公事,講者將更願意開誠布公,甚至聊「我從來沒告訴過任何人」「跟妳說出來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想」的事,貌似不起眼的點滴,在故事中成為最強大的背景支撐,可以說凱特的報導付予原先的骨架一副血肉之軀,我相信這是獨家新聞最好的樣貌,不是非得侵犯他人隱私,而是給予信任、讓講者侃侃而談。

傾聽是主動的,很多時候關乎你如何回應,能不能引導人清楚的表達內心想法,期間也讓自己的思路成形。

閱讀本書後,我不禁納悶,為何市售大部分的書多在教人說話? 豈不是不會跑就要飛? 不求甚解下總是淪為制式的流程 : 雙眼平視、保持沉默、不時點頭,這樣真的代表在聽嗎? 下次再納悶為何對方不願意跟你分享心事,本書是最佳解答! 以下列舉幾個印象深刻的論點 :

■ 我知道你要說什麼-親密溝通偏見

關係久了對彼此失去好奇心,不一定是冷漠,只是覺得彼此已經熟得不能再熟了,不聽對方說話,直接預設對方的思考,實際上我們連自己都不一定百分之百了解,何況人是會隨著年齡、環境改變心境的,不要覺得能夠完全掌握另一個個體。

■ 轉移型回應vs.支持型回應

A : 昨晚我看了一部烏龜的精采紀錄片。
B : 我不喜歡紀錄片,我喜歡動作片。(轉移型回應)

A : 昨晚我看了一部烏龜的精采紀錄片。
B : 你怎麼會看? 你喜歡烏龜嗎? (支持型回應)

令人舒服的聽眾會適時給予支持型回應,鼓勵對方說更多,通常人們也傾向找給予支持型回應的聽眾講話。

■ 誠實開放的問問題、避免偷渡自身觀點

「你不認為…?」「難道不是…?」「你不同意…?」「…對吧?」多數人的問題其實是偽裝過的轉移型回應,誠實、開放的問題不隱射說教目的,進而表現出尊重 :「我要聽你的想法」「你的感受是合理的」,盡可能不讓對方認為被檢討、低人一等,幫助當事人深入內心,釐清思緒,若此時當事人主動尋求具體的建議,再給也無妨,不推薦第一時間急著塞建議,「你以為我是白痴,沒有試過嗎?」對方很有能這麼想。

■ 內向者不是好的聽眾?
內向者通常沉著、不會搶著發表意見,但不代表能無止盡的被動接收訊息轟炸,尤其這類族群大多心思細膩,過量的資訊超載會形成疲勞等副作用,容易選擇性傾聽或避不見面,減少「過敏原」保護自己。

至此還不足以說明本書對我的重要性,不誇張全部都是精髓,凱特的文字真摯、扣人心弦同時不失理性,我極力推薦每個人來看,在職場溝通或者增進親密情感都受用無窮!

ig : 呆比 | 生活雜記 (debbysimplelife)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6/18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斷捨離必讀聖經-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5歲愛上收納整理,15歲讀遍相關書籍,18歲開始擔任整理顧問……哇哦~即使放到現在仍然十分前衛,可以想像嗎?以整理收納為志業,從亞洲紅到歐美,接下來我以書中的五個章節分段分享個人觀點。

第一章/為什麼再怎麼整理都整理不好?
1. 不應該每天只整理一點點東西,應該一鼓作氣完成!「每次的整理都要大費周章也太累了!」如果你有這個想法,或許可以聽聽我-前超級屯物狂的建議,要是你跟之前的我一樣,房間擁擠不堪,雜物塞滿各個角落,你真的要一氣呵成!可以不用100%,但至少要50%以上,不然東西丟掉的速度跟不上進來的速度,通常先練習斷捨離,認知自己的好惡,往後選物的眼光才能精準,跳過斷捨離的話會繼續買垃圾的(切身之痛),所以第一步!把其中一週假日空出來,對!就痛快的整理一整天,勇敢把那些不適合自己都淘汰吧!至於佛系的一日丟一物不是不可以,但比較適合已經斷得差不多的人(高階班)。

2. 愈擅長收納的人,愈容易堆東西,這……不正是我嗎哈哈哈,曾經沾沾自喜能夠像俄羅斯娃娃一盒套一盒,視覺上東西是變少了,但藏得太深日子久了就忘了,因此忘了自己擁有什麼又購入新的,又套入相同的收納模式,不知內容物為何的盒子越來越多,優質的收納應該以容易看見與拿取為主。

3. 「不按照場所而是按照類別。」畫線畫線再畫線!瞬間驚醒為什麼以前的整理那麼沒效率,有沒有曾經,收一收發現一本相簿,翻開後再闔上已經天黑了,要打破這個循環請參照麻理繪再第三章的建議,從衣服、書下手,最終才是回憶類的物品。

第二章/只留下讓你怦然心動的,其他通通丟掉!
1. 應該有人對於「丟」這個字特別反感,首先,這是著重「排毒」的書,所以對於物品的去向不去多做解釋,其實不用全部丟垃圾桶的!生活中有相當多方式幫它們找下一個家,在網拍平台當賣家、以物易物、直接贈送。

2. 怦然心動似乎有點抽象,於是麻理繪問了:「你理想的生活是什麼面貌? 你想要它繼續陪伴下去嗎? 搬家也想帶著它嗎? 每天睜開眼睛看到它就開心嗎?」

3. 跟長輩同住的話,斷捨離確實困難升級,「又要送人?」「不要了?還好好的餒!(明明超破爛)」「你不要我用啊!給我!」然後過了幾年,那樣物品仍然在原地生灰塵,整理千~萬~別被爸媽看到,千古真理,恩典牌也是一個雞肋的存在,一度我的衣櫥充滿各式各樣堂姊表姊、舅媽阿姨穿不下或年輕時的衣服,別誤會,我謝謝他們,可是終究不是我的衣服(果斷扔)。

第三章/按「物品類別」整理時竟如此順利!
1. 斷捨離由易到難: 衣服、家居服、還沒看的書、應該留下的書、各種文件、小東西、零錢、紀念品、照片。

2. 本章提到衣服、襪子、文件等物品以及換季的整理,我最有感的是直立擺放衣服,普遍的橫式收納法把衣服摺得扁平且面積大,可以多件衣物堆積,但一拉其中一件整堆就如同山崩般倒得東倒西歪,而且相當容易遺忘最底層的衣服,直立避免了上述的問題,你的衣服將井然有序且一目了然。

第四章/讓人生閃閃發亮的心動收納課
收納可不是一股腦全部丟到箱子裡蓋起來就沒事了,麻理繪提到的地雷我在斷捨離初期全部踩過!包括:

1. 沒有減少物品前就開始收納,眼不見為淨,治標不治本。

2. 沒有集中收納場所,可能幾件衣服在客廳,幾件在房間,還有幾件四散各處,一時要找特定某件特別容易找不到。

3. 購買大量市售的收納商品,這點跟第一點有關,我認為在斷捨離初期先不要想到收納,更不要買一堆覺得自己會用到的收納,否則物品減少後,因為不符合自身的使用習慣後將變成閒置的垃圾。

第五章/讓人產生戲劇性變化的整理魔法
前四章闡述許多具體的方法,最後一章則回歸本質探討心理,畢竟斷捨離的重點從來不是比賽多寡的競賽,而是關於「你」,為什麼要留?為什麼要丟?為什麼明明不喜歡還不丟? 憑著整理改變人生聽起來彷彿不切實際,不如說它是透過整理的過程讓你更加了解自己,「原來那些物品不適合我! 」、「我就是那個風格的啊! 」以後更懂得花時間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題外話/少數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不太欣賞作者某些過分主觀的論點,例如做為一個女孩子應該喜歡花而非仙人掌,或者整理的時候不該穿舒適的運動服、睡衣,需著正裝像是參加會議一般,雖然瑕不掩瑜,不過要是能拿掉這些爭議的句子觀看體驗會更舒適。

ig : 呆比 | 生活雜記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終極×最強肌膚保養法

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終極×最強肌膚保養法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4/1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我一直到大學才知道女生光保養品就好多種類,因為從小媽媽的化妝桌上就一瓶乳液,沒錯,一瓶乳液打天下,到了同學家還疑惑為什麼別的媽媽瓶瓶罐罐這麼多,不過媽媽狀態一直很好,即使到了更年期就只是多了些無可避免的細紋,看起來符合年紀罷了,皮膚依舊白皙透亮非常健康。

保養常識九成都是騙人的,從一個執業多年的皮膚科醫師口中說出來相當有可信度吧,大部分人傾向花很多金錢跟力氣以證明努力有成果,但事實偏偏相反,做得越少對皮膚最好!打破迷思不僅救了皮膚也救了荷包!我選了五個對我有幫助的幾個迷思供大家參考 :

1. 皮膚應避免過度接觸、按摩
以長遠的眼光來看,這些舉動反而加速惡化鬆弛及黯沉。

2. 別把去角質當作日常保養
磨砂產品易引起刺激,基本上對於任何膚質皆不適宜,經常性的去角質可能導致皮脂膜被破壞造成敏感與乾燥,皮脂膜的存在有助於防止體內水分蒸發,健康的皮膚才能一直維持水嫩。

3. 吃膠原蛋白是沒用的(玻尿酸同理)
直接吃膠原蛋白進入身體只會經過轉換變成胺基酸,不過產生膠原蛋白有一個重要元素-維生素C,所以攝取維生素C的效果更顯著。(如果不相信老一輩說吃腦補腦,那吃膠原蛋白補膠原蛋白聽起來也很不合理對吧)

4. 沒有滲透到肌底這回事
廣告常宣稱保養品會滲透到肌底,聽起來好像能穿透到很深的地方,但充其量頂多到角質層,即皮膚最外層,整體厚度不過0.01至0.02公釐,並且由已死亡的細胞組成,等於大部分人費盡心思在保養死亡的細胞,然後一個月後就變成汙垢自行脫落。

5. 「矽靈會阻塞毛孔,連帶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是毫無根據的理論。
矽靈為氧、矽及有機官能基所組成的有機化合物,特徵為耐熱又耐光,且具有柔軟度、高透氣性等等,其安全性無庸置疑。沾到皮膚不會造成任何問題,即使清洗後殘留,也不會損害到身體健康。偏愛洗髮後光澤又柔順的人,可選購內含矽靈的洗護髮產品,喜歡頭髮質感蓬鬆舒爽的人,則最好選擇無矽靈的產品。

坊間的保養品項目琳瑯滿目、目不暇給,很多人會上網爬文、哪個網友推、哪個網美用,比較少人會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建議,如果想補充「真正的保養常識」,這本書是很棒的選擇!看完不禁感嘆女生的錢真是好賺啊……

保養說難不難,通常只需洗臉、保濕、防曬(皮膚老化的主因來自紫外線),以及正常作息、均衡飲食和多親近大自然(芬多精能活化細胞、增加新陳代謝),另外作者也不是反對保養品本身,重點是了解自己的肌膚特性,留下用得舒適的幾個品項就好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剛剛好的半獨居生活:與自己相處,珍惜具體而微的美好事物

剛剛好的半獨居生活:與自己相處,珍惜具體而微的美好事物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3/25

當我跟朋友們分享這本書,他們不約而同都問了: 什麼是半獨居?

我猜此命名在於想要打破人們對於獨居的印象,獨居在社會上普遍是負面詞彙,傳統觀念認為步入老年要跟子女兒孫住才是幸福,而作者卻十分享受獨處的時光,沒有想像的孤單寂寞,平時把自己打理好,建立個人的興趣,偶爾與親友們的相聚反而是有質感的利用時間。

關於極簡,大部分人一定會提到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整理術,即只保留讓自己心情愉悅的物品,《 剛剛好的半獨居生活》仍舊保留這項特色,再加上老前整理-不想麻煩別人的心情,對我來說更能具體掌握整理的秘訣,畢竟腦波弱如我,什麼都能怦然心動根本狠不下心送走,這時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容易多了。

想像自己隨時離開人世,若生前物品已經妥善收拾分類,即使主人不在了還是能在其他地方延續生命吧,說來好笑,雖然死了,我卻不希望自己的物品被無差別丟進垃圾袋燒掉。

非常喜歡作者的文字跟她的選物,不是閃耀的鑽石,是溫潤的玉石,充分抓住日常中各種微小的幸福,像沙漏裡的星砂般逐漸堆積成塔,讓我覺得「啊,原來這樣的日子是我嚮往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