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仔的所有評鑑

Eclipse完全攻略(第四版)[Gradle自動化建構Java開發專案]

Eclipse完全攻略(第四版)[Gradle自動化建構Java開發專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Java這種編譯式語言不像直譯式語言(Shell Script, Javascript)即寫即用,因此在程式開發的實務上,工程師多半會挑選順手的整合開發工具(IDE)來使用。Ecplise便是在Java業界老牌的IDE,雖然近年來IDE的後起之秀不少,但它依舊保持極高的市佔率。

「Eclipse完全攻略(第四版)[Gradle自動化建構Java開發專案]」一書是日本人撰寫,由於該系列會不斷地配合Eclipse IDE新版推出新作,在日本儼然成為Ecplise的非官方手冊。台灣的繁體中譯本有出二、三、四版,由於我先前看過第二版的「Eclipse完全攻略: 從基礎JAVA到PDE外掛開發」印象不錯,也想粗淺地瞭解一下它副標中的「Gradle」,所以這次就買了第四版來瞧瞧。

在IDE基本功能的介紹算是可圈可點,除了原本開發中常用的功能外,書中會說明在操作Eclipse時常會到的觀念/詞彙(視景、工作區),也分享不少實用但略嫌冷僻的設定步驟(如何關聯副檔名、如何進行檔案差異比較)。但從「開發Web應用程式」的章節開始,就可以體會到這本2015年著作的致命傷...「太舊了」。介紹的外掛程式(Plugin)和軟體框架都是近十年前的東西,而Gradle的章節更慘,工具介面的功能完全不同,沒有參考價值。

近年來我已經不再急切地大肆添購電腦書,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沒辨法在賞味期限前看完」。IT技術一日千里,特別在工具和產品的領域,幾乎是年年有新版。若要隨著一本幾年前的電腦書按步就班地操作、練習,光是軟體版本的差異就讓人心灰意冷。因此我現在是秉持著「工具型的電腦書,有需要再買」的觀念,盡量讓每本讀過的書發揮它最大的效益。而這本「Eclipse完全攻略(第四版)」,只能套句夏亞的名言「這是年輕犯下的錯」。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拯救或毀滅世界的十種新創科技

拯救或毀滅世界的十種新創科技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從小就耳聞「核融合」這神秘的黑科技是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聖杯,動心起念找到這本內容有介紹核融合的科普書「拯救或毀滅世界的十種新創科技」。它從巨觀到微觀講解了十項先進、能深遠影響文明發展的高科技。

好萊塢電影常有令人目眩神迷的科幻埸面,在娛樂觀眾的同時,也扮演預言者的角色,展示許多未來可能成真的高科技,其中不少是書中有提及的項目。十項新創科技議題如下:

1.太空旅行可以更便宜嗎?
這章介紹數種可省下火箭發射成本的技術,像是SpaceX採用的「可重複使用火箭」已經順利達成商用化。而「用太空飛機運送火箭」的想法,牽涉到開發與整合不同類型的發動機技術(渦扇發動機/後燃器/衝壓噴射發動機/超音速燃燒衝壓噴射發動機),目前還是乏人問津。很有卡通味的「巨無霸太空槍砲」點子,則是太像軍事武器,容易起引爭議。維珍銀河是使用「在高空啟動火箭」的做法,讓飛行器搭載火箭,從高空中直接發射。最後是曾在動畫鋼彈OO中出現過的「太空電梯與太空纜索」,不過此方法得先發明出高強度的合成纖維,克服地球自轉產生的拉力。

2.小行星採礦
太空中有些小行星完全由金屬組成,上面的金屬含量是人類在地球上開採金屬總量的30倍,聽起來有利可圖是吧?另外小行星採礦,不用像在地球上採礦般深入地層,只要在表層就能開採,真的是「寸土寸金」。不過依照目前的航太科技,要把每0.45公斤的東西送上太空,得先花費10,000美元。因此即便能無止盡地獲取大量金屬礦產,也無法彌補前期運送採礦機具上太空的投資費用。更別說如何把大量金屬運回地球販售,那可是一筆天價的運費。

3.核融合能源
「核融合」是利用自然界中最普遍的氫元素當燃料形成的純淨能量,當兩個氫原子(不同中子量的氫同位素)融合在一起時,會變成氦原子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融合時,多出來的中子會帶著高熱以高速脫離新原子,這時就能利用來加熱水,帶動蒸氣渦輪機發電。不論是核分裂還是核融合,原子能發電的強項在於只要極少量的燃量就能產生天文數字般的能源。半浴缸水的「氘」(用來核融合的氫同位素),可以產生等同40噸燃煤的能量。實現核融合最大的障礙是原子間的排斥力(庫侖障壁),需要巨大的外力(作用力)來壓制才能強迫兩原子「結合」。太陽的能量正是來自於核融合,而太陽中心強大的重力壓,是提供不間斷的氫原子融合最理想的環境。然而在地球無法具備此自然條件,人們只好另尋他路。目前最簡單的做法是利用「核分裂」產生的能量,來促成「核融合」,這也是「氫彈」的原理。但當目標是「追求潔淨能量」時,用核爆來製作「純淨能量」真的令人啼笑皆非。小規模的可行作法是利用強大電場中的正電(相斥)與負電(相吸)來引導氘(氫的同位素)互撞,像其它各種核融合裝置一樣,裝置需要的輸入能量(用來產生電場)遠比輸出能量(核融合成功後產生的能量)多,目前只是個「耗能設備」。進行中的大型實作包括了「磁化內櫬慣性核融合」和「國際熱核合實驗反應爐」也都尚未達成能量的收支平衡,而在電影「天使與魔鬼」中的核融合裝置正是「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是最接近成功的專案,目前已達成60~70%的能量收支平衡。

4.可程式化物質
簡單說就是動畫「大英雄天團」裡的神奇黑色金屬,或是「魔鬼終結者2」中的T2000殺手機器人。目前遇到的難題是如何做出超小型的電池來趨動機器人,特別是目標為打造奈米機器人時。另外由於現實世界中的不同東西,會需要不同的物質特性,像軟、硬、黏、韌。因此在發明出萬用的合成材料之前,神奇的黑色金屬可能只能變出堅硬的物體。

5.用機器人蓋房子
機器化建築工人,雖然效率是人類的三倍(紅色有角三倍速?),但目前只能專注做一件事(例如半自動化石匠,砌磚牆),從經濟報酬率上看無法商業化。相對地可以精確地製造出各式木工、石雕的機器人,因為大幅降低特殊建材的成本,有很高的商業價值。而「巨型3D列印機」用混凝土直接印出房子,能在24小時內蓋好一間55坪的房屋,這將能大幅改善難民與貧民的居住問題。本章中額外提及「3D列印食品」,真的是一堆化學填加物鞣製成的「可食用」黏土,有機會「千萬別試」。

6.擴增實境
在人工智慧(AI)的炒作風潮漸息後,IT圈又在找尋下個Buzzword,而「量子電腦」離真正能實用還有好大一段路,此時便把焦點放到擴增實境(AR)。有別於早前虛擬實境(VR)會造成動暈症而未能普及,擴增實境(AR)巧妙地結合GPS(未來可能使用光學電達)、網際網路、大數據以及智慧手機,搭著精靈寶可夢GO的火紅,消費大眾已張開雙手擁抱擴增實境。除了視覺外,擴增實境在嗅覺和觸覺上的成果很少,因為打造互動式的嗅覺和觸覺裝置相當困難。在電腦視覺的應用,不論是「健身魔鏡」或是FB和雷朋聯名推出的「智慧眼鏡」應該都會朝向擴增實境演進,它未來在醫療、教育領域的應用也將會更多樣化、平價化。

7.合成生物學
托新冠疫苗議題紛紛擾擾的福,對於這章的主軸DNA、RNA等字眼,相信讀者們都已略知一二。去氧核糖核酸(DNA)是多細胞生物的設計圖,可以讓核糖體利用胺基酸來製造構成生物運作的各種蛋白質。核糖核酸(RNA)則是扮演複寫紙的角色,從DNA身上抄錄要生成的目標蛋白質結構,再告知核糖體負責生產。雖然基因改造作物已經相當成熟,但針對人體上的基因改造還是困難重重,因為大自然經由演化而生的基因圖譜十分複雜,A基因和B基因的交互關係可能影響C、D基因,牽一髮動全身,形成千百種變化。另外也是因為對人類進行基因改造有「道德風險」,讓相關研究裹足不前。「合成生物學」在基改植物的廣泛應用(特別在藥品)和人造器官的生物合成,都是能蓬勃發展的領域。

8.精準醫學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興起與成功案例,讓各行各業有為者亦若是,特別在醫療產業上,相關的期待與發想更是無邊無際。最初的構想是如果能徹底收集每個人的生物訊號做長期追蹤,便可以讓全民在疾病預防上產生莫大助益。進一步還能用來量身訂製的藥物,讓每個病人接受個人化的治療,這將會重新定義人們口中的「對症下藥」。在實現面上,要完整收集每個人的基因體、微生物群與代謝體等資料很不容易,中間涉及許多數不清的檢測儀器、驗測藥物以及生物數據解讀,更別說在法津上有侵犯個人隱私的疑慮。

9.生物列印
本章和第7章相互呼應,討論生物列印(生物合成的子類)中的「人體器官列印」。以目前的生物科技,生成單一細胞很簡單,但是要橫空出世地生出一個可運作的人體器官卻有許多挑戰。器官是由眾多不同類型的組織結合而成,因此3D器官列印機要能快速射出細胞、蛋白質、化學物質與加工材料,以完美的結構排列出來,這樣才能「製作」出可供移植的人體器官,目前的科技還差的遠。退一步來說,如果只考慮器官在人體中所提供的功能特性,未來的「人工內臟」不見得要和真正的器官相似,或許這是一個能歪打正著的替代方案,讓人工器官技術大幅邁進。

10.腦機介面
要踏出用意念來操作電腦的第一步,首先要瞭解大腦的運作方法。而讀取大腦方法有兩種,讀取電訊號或讀取代謝訊號。在非侵入的方法中主要有「電腦波圖(EGG)」和「磁共振造影(MRI)」,侵入式的讀腦則有「腦皮質電圖(ECoG)」,它是將電極黏在大腦的表面,目前已經可以有效的讀取大腦操作手臂在三維空間中運作的訊號。最後是超級侵入式的讀腦方法「皮質內神經記錄」,就是用感應探針插入大腦中收集訊號,雖然能精確地讀取大腦的運作資訊,但也會造成腦部病變(受傷、發炎)。而且隨著時間,探針的偵測品質將會迅速降低,原因是探針會因為大腦的免疫反應產生異物,被神輕組織所包覆。

近20年來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和普及,讓資通產業的商務應用大爆發,資訊科技確實在各個層面改變了每個人的社交與生活模式。也因此受到國家、媒體和群眾的注目,投入大量資源並期待獲得數倍的回報。然而相較於上述10項真正的「高科技」,網路技術與建基其上的商業創新真的只是「軟科技」,如同書名「拯救或毀滅世界的十種新創科技」,真正「硬科技」所具備的影響力,是有擁有拯救或毀滅世界的潛力。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Docker專業養成:活用基礎與實踐技能(暢銷回饋版)

Docker專業養成:活用基礎與實踐技能(暢銷回饋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有時資訊科技的趨勢演進,讓從業者如同面對滔滔江水,沛然莫之能禦。即便當下撇頭轉身視若無睹,它也會如影隨形地環繞四周,讓你非得正視它的存在。當初學習Apache Camel時所遇到的Apache Maven是如此,近期研究Apache Airflow中看到的Docker又是一例。可見得在軟體佈署/開發環境建置這個主題上,以Docker為首的容器技術,逐漸被視為軟體工程師的必備知識。

容器佈署、微服務的觀念和技術在前些年已經炒得沸沸揚揚,同儕中不少友人早有研究、也實用過這些技術。我為了避免買到一本地雷書,向業界朋友詢問後,找到這本「Docker專業養成」。書籍內容果真沒讓人失望,它清楚介紹Docker中「映像(Image)」、「容器(Container)」、「資料卷(Data Volume)」和「網路(Network)」四大模組。編排採用的是能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從做中學」,各模組的章節都提供實用的指令與操作範例,直接了當告訴你要怎麼設定、啟動Docker。全書後半更是涵蓋了網頁應用程式開發時各元件層的Docker設定方法。從網站伺服器、資料庫、動態程式執行引擎到快取,一應俱全,簡直可以把「Docker專業養成」拿來當操作手冊使用。

可惜的是,雖然是本再版書,內文卻沒有再編修,因此從Docker的安裝開始,讀者就會遇到一些亂流。版本過舊、指令無法正常執行等問題所在多有,不過當做學習Docker的第一本書來看,算是可圈可點。翻閱時只要自行拿捏是要追根究底地除錯還是點到為止地掌握觀念即可。具備容器化的基礎觀念,想再深入研究容器管理的朋友們,就可以再行挑選Kubernetes的專書。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一九八四(反烏托邦三部曲全新譯本,精裝珍藏版)

一九八四(反烏托邦三部曲全新譯本,精裝珍藏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民主政體五花八門,但集權政府都是一個樣」。這本喬治歐威爾所著的「1984」大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反烏托邦小說。以它為根源,延伸而出的藝術作品不計其數,連電影「饑餓遊戲」、「駭客任務」的背景設定都深受影響。

故事以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做引線,讀者跟隨著主人翁的觀點,一同生活在由「英社」統治的「大洋國」中。英社也就是「英國社會主義」,「老大哥」則是無所不在的黨的別稱。讀者可以在書中看到集權政府如出一轍的統治思維和手段,周邊環境著中國、北韓兩國,自身脫離白色恐佈時期不到百年的台灣讀者,對獨裁政權的方方面面肯定略有所聞。沒想到喬治歐威爾可以把這種統治樣貌描述到另一個高度,讓人讀起來更不寒而慄。「掌握過去的人就掌握未來,掌握現在的人就掌握過去」,前半看不懂的謎團和伏筆都在後面有著前後呼應的解釋,是值得再看一遍的好故事,名符其實的精典作品。由於沒看過其它譯本,所以無從比較這本書的翻譯水準,不過在「那本書」的文字呈現,詞藻過豐較不平易近人。

「民主的核心精神是制衡,負作用就是無效率」。相較於中國集權體制的高效與成就,展現出民主自由台灣的一事無成。市井之間也常緬懷兩蔣專制時期的氛圍,對於有這般想法的朋友,介紹他看「1984」,或許是一帖良藥。不過也別以為民主制度下不會出現專制政權,看到出現「黨是無所不能,黨不可能有錯」言論傾向的政黨,小心為妙,塊淘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2 人(66.67%)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癌症探祕:揭開最深沉的醫學謎團

癌症探祕:揭開最深沉的醫學謎團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這本書述說了兩個罹癌病人的故事。一是作者的妻子,一是作者的親弟。作者「約翰遜」是科學專欄作家,長期為紐約時報及各類雜誌撰寫科普文章。在得知妻子罹患罕見的子宮乳突狀漿液性癌後,他開始著手吸收理解所有和癌症相關的科學知識,「癌症探秘」便是總結他這一路求知問道的心路歷程。

最開始作者想要釐清的問題是「癌症有多古老」,他追朔到恐龍化石看到確切的骨頭癌化證據,再一路考證史前人類的骸骨,試著推論出古人的癌症發生機率。媒體常散播一種觀點,認為現代人的罹癌比率較古人高,因為工業化社會帶來許多致癌物。然而就可取得的證據(骨骸),相比歷史上曾生存過的人類總人口(25萬/1000億),比例實在微乎其微,因此「古人的罹癌率」無法在科學上做出定論。

隨著醫學的進步,癌症這個曾被古人以「惡質病」形容的疾病輪廓已逐漸清晰。源起於細胞突變的癌細胞,在總總巧合下累積各項突變結果,學會躲避免疫系統追殺、自行中斷自己的細胞自殺機制、合縱連橫血管和淋巴循環系統擴張範圍。雖然曾是人體的一份子,卻反叛圖謀想鳩佔鵲巢殺死宿主。突變和天擇造就地球上多采多姿的萬千世界,也留下來癌化這個不定時炸彈在生物體內。

當然針對各種被討論過的致癌物,如飲食、輻射(電磁波)、環境汙染等,作者也通盤地進行文獻研究。除了部份病毒/感染和特定癌症有關(B,C肝炎和肝癌、胃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以及吸菸(焦油)、高能放射線確實會增加致癌的風險外,其它市井流言曾提及的致癌物,都沒有具體的科學證據。相對地,作者也驚訝地發現「多吃蔬菜水果能防癌」同樣沒有獲得統計數字的背書。在防癌的生活指標上,簡單四字「少吃多動」則被認為是值得遵守的法門。

閱畢全書,副標「揭開最深沉的醫學謎團」顯得名不符實。作者當然沒能為我們解開癌症之謎,但他確實用最淺白直接的文字,讓讀者獲得和癌症相關的科普知識。如同文中所述,全球無數的醫師、科學家持續不斷地試圖解開癌症這個黑盒子裡的奧秘,橫跨千古的生物細胞演變之謎,至今依然難解。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那些帝王將相才子的苦痛

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那些帝王將相才子的苦痛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近四千年,各方俊彥才子佳人汗牛充棟,達成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者不計其數。人們常看到的是聖賢將相風光無限的功名成就,卻難察覺他們面對生老病死時的苦痛。「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這書,挑選了25位中國歷史上的名人,引經據典的考據推論他們罹患的各種疾病。

作者「譚健鍬」是位心血管內科醫師,又博覽群書通曉史事。信手寫來內容栩栩如生,像似親眼所見。從各項文史記錄中收集病徵、剖析可能的病因,如同隔空抓藥般神妙地為古人「看病」,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後續病理、病程的解說也相當到位,足以做為醫療科普的典範。全書閱畢發現,內容所提及的重大傷病,即便已橫跨數千數百年,如憂鬱症、瘧疾、流感、青光眼、登革熱...25位名人的25種疾病,依舊還是常常困擾著現代人。

西方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讓人們相對古人來說更能避免受到各式疾病的折騰。然而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此時,這場人類與疾病史詩級的對抗,人類還是得戰戰兢兢地面對才有勝算吧。「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值得推薦給喜好翻閱中國歷史典故,又想吸取實用的養生保健醫學常識的讀者。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大阪人大全 大阪人的生態觀察筆記

大阪人大全 大阪人的生態觀察筆記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說到大阪,第一時間你會想到什麼?是外脆內軟的章魚燒、分不清叫大阪燒還是廣島燒的麵糊煎餅、還是身穿亮片豹紋上衣口不擇言的捲髮大媽?如果你對大阪有種上面的刻板印象,先用不著臉紅說抱歉,這本「大阪人大全」會告訴你,你說的都對!

如同作者自述他想完成一本「大阪人的聖經」,全書分成六章,有大阪人的常識、大阪人的大媽、大阪人的飲食、大阪人的人物圖鑑、大阪人的世界和大阪人的習性。以輕鬆幽默的口吻搭上喜感十足的人物插圖,作者高瀨甚太用甲郝道相報的熱情,無死角地向讀者介紹屬於這個關西大都市裡的人事物。

綜合閱讀後,覺得大阪人和台灣人超像的呀!難怪之前有聽聞日本遊客來台,都會有種異樣的熟悉感。特別是大阪的大媽的行為舉止,根本就是台灣市場阿桑的重製版!口不擇言舉止粗魯、我流穿搭加上貪小便宜,會不會世上的大媽都是一樣的哩?人物圖鑑一章中繪製的插圖趣味性滿點,點綴著作者吐槽式的人物短評,促成另一種閱讀樂趣。

由於我個人算是個吃貨,因此對「大阪的飲食」一章中的內容格外看得津津有味,諸如關西偏好顏色較清淡的薄口醬油(鹽分卻較高)、在關西說「肉包子」是指牛肉包子(「肉」指牛肉)、大阪用柴魚熬高湯(東京是用昆布)...等等,讓我在日本關西飲食的小知識上收獲不少。

整體來說「大阪人大全」是本趣味導向的人文普及讀物,適合各種類型的日本文化發燒友,在日常上班上課通勤時隨手翻閱,讓妙語如珠的文字啟動你一早的好心情。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大數據架構商業之路:從業務需求到技術方案

大數據架構商業之路:從業務需求到技術方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自從看過黃申的「大數據架構和算法實現之路:電商系統的技術實戰」一書後,就對他在大數據領域的研究和心得有所共鳴。這本「大數據架構商業之路:從業務需求到技術方案」是「大數據架構和算法實現之路」的前作,在內容的規畫上著重理論層面的介紹和解說,兩書互為表裏,做為大數據從業人員當然不能掛萬漏一。全書有12章,除了第1章引言外,2到7章將大數據應用的不同題目,各自整理成專章,分為「數據收集」、「數據儲存」、「數據處理」、「信息檢索」、「數據挖掘」、「效能評估」。

數據收集中有「網路資料收集」也就是常說的「網路爬蟲」。抓取網路資料的演算法有「深度優先」、「廣度優先」和「最佳優先」三種,其中又以「最佳優先」效果最好。在開源碼中有「Apache Nutch」和「Heritrix」可以實踐網路爬蟲。另一種數據收集則是「企業內部資料收集」,簡單說就是內部轉檔程式(從各種不同的資料來源),開源碼中有「Apache Flume」可用。

數據儲存分成「持久化儲存」和「非持久化儲存」兩類。在持久化儲存部份,「Hadoop(HDFS)」是業界公認的唯一選項,普及程度已到言大數據者不可不用HDFS,另外建基在HDFS上的noSQL解決方案「HBase」也常被企業採用。近來在noSQL應用中異軍突出的「MongoDB」,則是自成一格用來儲存非結構化資料的文件資料庫。非持久化儲存的主要訴求是超高的反應速度,因此主流產品都是用記憶體做為儲存機制。開源產品有「Memcached」和功能更強大的「Redis」。

數據處理依照處理的頻率分為「離線批次」、「近乎即時」和「在線即時」三種。Hadoop(MapReduce)是離線批次處理中的業界公理,被視為大數據技術的原點。針對MapReduce的缺點再進化而成的「Spark(RDD)」,則是近來有望取而代之的平台。另外也有將MapReduce程式碼封裝成SQL like語法的「Apache Hive」,和基於相同簡化概念而產生的「Pig」、「Impala」和「Spark SQL」等平台和套件,這些產品都是提供一個做法讓非程式人員更方便地操作大數據資料。近乎即時的機制是仰賴訊息佇列,開源碼中的「ActiveMQ」和「Apache Kafka」較為知名。在線即時處理和離線批次處理是站在天秤上兩側的對立面,在應用面上能互補,免除實踐時在運算時效和資料規模非得取捨的兩難。開源碼有全即時的「Storm」和批量即時的「Spark Streaming」。

黃申在信息檢索章節花費相當大篇幅介紹,畢竟此階段已經可以看到具體的大數據運用成果,相信讀者有意願深入瞭解。有別於對資料庫查詢結構化資料,大數據資料檢索的長處是查詢非結構化資料。檢索和比對非結構化資料的核心問題有「相關性」和「即時性」。在相關性的判定上,目前已經發展出許多模型,包含了「布林模型」、「基於排序的布林模型(增強型布林模型:TF/IDF)」、「向量空間模型」和「語言模型(機器學習:Naive Bayes)」。處理即時性需求,最基本會用到「倒排索引」技術。信息檢索的需求在IT業界最具體的例子就是「搜尋引擎」,依應用目的可以分成「通用型搜尋引擎」和電子商務中的「商品搜尋引擎」。像Google般的通用型搜尋引擎,重點會放在網路爬蟲技術,書中就介紹了Google的PageRank演算法和由權威值與中心值構成的HITS演算法。電商的商品搜尋機制,考量的重點是「排序演算法」,其中排序的「金字塔模型」包含了「文本模型」、「反作弊模型」、「商家服務模型」、「商業規則」、「人氣模型」、「分類模型」、「輪播模型」、「個性化模型」。搜擎引擎最有名的開源碼套件為「Lucene」,從中發展出各佔半邊天的「Solr」和「Elasticsearch」。

推薦系統是大數據在電商應用中的第二個亮點,因為它能顯著地增加商品被瀏覽、被銷售的機會。好的推薦系統能幫公司出售多樣化的商品,增加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推薦系統可以依「基於商品」、「基於用戶」和「基於情景」分類。推薦演算法的核心是相似度,在概念上和搜尋系統的相關性一樣,只是應用領域和實作細節有所不同。相似度的定義方法可以有四種類型,「基於內容」、「基於知識」、「基於用戶行為」和「基於社交和社群」等。在混合不同推薦算法時,則可以用「微觀混合」或「宏觀混合」。

線上廣告系統是大數據在電商環境的另一種常見應用,系統中的角色有「廣告投放主」、「廣告」、「用戶」和「廣告平台」,過去常見橫幅廣告播放,現在都是精準投放。收費的模式有「CPM(Cost per Mille千次)」、「CPT(Cost per Time)」、「CPC(Cost per Click)」和「CPS(Cost per Sale)」與其它。廣告關鍵字的拍賣競標是廣告系統不同於搜尋、推薦系統的地方,也是最具技術門檻的機制。

數據挖掘又稱數據探勘或是機器學習,常見的任務有「頻繁模式」和「關聯性分析」,用於預測的「分類」和「迴歸」,非預測性的「聚類(分群)」,最後還有「異常點分析」。在開源碼中有「Apache Mahout」套件,「R」語言也是另一種常見的工具。

大數據的效能評估,依評估手法可分為「離線評估」、「用戶訪談」和「線上評估」。離線評估中針對信息檢索系統的最基本評測指標是「精度(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機器學習的評測有針對分類問題的「混淆矩陣」。對分群問題來說並沒有方便量測的驗證工具,此時可以「外部準則法」,藉由將額外提供的資料標籤和分群後的結果逐一比對,求出分群效果的「精確度(Accuracy)」和「F值」。線上評估就是「A/B測試」,也是電商營運上最有效的測試手法。應用系統的性能評估有「性能測試(驗證系統合乎預期目標)」、「負載測試(找出系統的安全臨界負載)、「壓力測試(找出系統崩潰的壓力點)」和「穩定性測試(在適當的壓力下系統長時間運作)」。開源碼的「JMeter」工具可以滿足上述所有的性能評估需要。

最後的9到12章,黃申快速地介紹搜尋系統、推薦系統、資料收集、數據探勘的實作案例。而更清楚的說明與完整的程式碼,是放在「大數據架構和算法實現之路:電商系統的技術實戰」一書中。黃申在本書中點出大數據技術在電子商務的運用主題,涵蓋「搜尋引擎」、「推薦系統」、「數據探勘」和「線上廣告系統」,這和我在大數據開發歷程中體悟到的心得不謀而合。推薦引擎就如同不須使用者自行輸入關鍵字的商品搜尋引擎,當看到黃申寫的這句話時,不由得拍案叫絕,他居然和我對推薦系統的看法一致。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臺灣大案鑑識現場:用科學、心理學、偶爾靈異,與嫌犯鬥智,鑑識專家謝松善帶你解讀犯罪現場。

臺灣大案鑑識現場:用科學、心理學、偶爾靈異,與嫌犯鬥智,鑑識專家謝松善帶你解讀犯罪現場。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如同原罪般,社會上只要有人,就會發生暴力和殺人事件,因此不論在影視作品還是文學小說,犯罪和推理這個主題永遠不會過時。在偵辨刑事案件時,「偵查」和「鑑識」是破案的兩大核心關鍵。偵查是從人際往來的角度追查,鑑識則是從現場物證的情況推演,「臺灣大案鑑識現場」一書,作者是前台北市刑事鑑識中心主任「謝松善」(又稱阿善師),他將30多年的刑事鑑識經驗中,印象最深刻、最值得討論的重大案件,書寫成12篇文章。一是能讓社會大眾瞭解鑑識工作的價值與其對司法正義的貢獻,二是諍貶他無法視而不見的社會氛圍(輿論大於實證),期望未來能有所改善。

全書將12個案件分成四部,第一部的林宅血案、蘇建和案與江國慶軍法案,都是因為鑑識過程的缺漏造成真相難辨。阿善師藉由這些案例引出保持命案現場淨空,優先讓鑑識人員作業的重要,而鑑識工作也務求詳盡完整,有時破案的關鍵就在看來微不足道的一絲跡證(指印、鞋印)。蘇建和一案重審時的社會氛圍(當時確實有刑求取供),對提供鑑識證據的代表團充滿敵意,然而這是不必要的。鑑識團隊的職責是提供法官做出自由心證的科學證據,並非有意讓任何人定罪,一切都應讓客觀的事證說話。阿善師對江國慶案的評斷,也是他決定離開公務體制的原因之一,畢竟離開公家機關才能暢所欲言,「無罪不等同無辜」便是他對此案所做的註腳。

第二部著重在用不同案件帶出刑案鑑識的相關主題,像因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成立的DNA資料庫和鑑識技術、牽亡魂破案的女童命案、以鑑識物證證明嫌犯殺人的失蹤案等。也提到了法律上法官的「自由心證」,應理解為「自主心證」,意指法官必須在不受外力影響的情況下,在心中依據理論和經驗法則,判斷事實的真偽,也就是心證。第三部都是情殺案件,也帶出了「鞋印鑑定」、「火藥刺青(超近距離擊發槍枝)」、「指紋鑑定」和「血源位置」、「型態學」等鑑識知識。最後的第四部則是描述震驚全台的白曉燕命案和後續的方保芳整型外科命案。

隨著DNA比對、AI影像辨識、電信訊號追蹤等科技逐漸成熟,加上書中提到的各種刑事鑑識技術,如果排除操作不當和人謀不臧,犯罪者想要構思、執行超完美謀殺案,是難如登天。就像電影「關鍵報告」形塑的場景,未來傷害、殺人等重大刑事案件,會越來越多是衝動犯罪,而非計劃型犯罪。畢竟無人能在滿街都是監視鏡頭的情況下,不著痕跡地殺人於無形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PHP網站開發:CodeIgniter敏捷開發框架(實戰案例版)

PHP網站開發:CodeIgniter敏捷開發框架(實戰案例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6/04

除了第一份工作是用ASP語言寫網頁程式以外,之後在職涯中逐漸走向後端/大數據領域。所以即便在電子商務公司工作,自己也是少數不懂PHP程式語言的工程師。但2021年,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由於同事調任要職務交接,要接手他的PHP+CI程式。剛好趁著看不到盡頭的WFH,來瞭解一下PHP和CodeIgniter框架。

市面上中文的CI專書很少,買得到的大概也只有這本「PHP網站開發」,話雖如此,但這書的內容真的不差。從網頁開發最基礎的HTML教起,接著是JavaScript和SQL,篇幅是點到為止,但按步就班的學習下來也能獲得必要的相關知識。後面的重頭戲包括PHP語法、函式與資料庫操作,當然對已經熟悉其它程式語言的讀者來說,這些觀念很容易理解,差別是語法的熟練度。如果是初學者,書中節章的安排和練習用的範例,是恰到好處,不疾不徐地讀者逐漸習慣PHP。

第四章的CI框架介紹,是本書的精華,也確實讓人覺得物有所值。第一眼看到同事交接來的PHP+CI程式碼,真的是霧裡看花,弄不清Request的URL是被轉到專案中的那支PHP程式。畢竟MVC(Model-View-Controller)雖然是跨語言/平台的網站設計架構,但不同的框架(Framework)實踐的方法卻是截然不同。這本「PHP網站開發」確實把CI架構說明得一清二楚,讓我讀完後就具備看懂PHP+CI程式的技能。

當然本書只介紹最基本的CI觀念,未來遇到進階的技術問題,還是得去看CI官網文件。如果說「PHP網站開發」有什麼缺點,大概是範例程式裡的MVC切分做法有點奇怪。作者讓Model直接讀取網頁的input,而不是用函式參數傳遞的方法讓Controller把input傳給Model,不是標準的MVC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21上一頁 12345678910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