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o的所有評鑑

哭泣的樹

哭泣的樹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9/07/24

這部小說真的好看!雖然它始於一個悲劇,結尾也不盡人意,但我相信它是個happy ending。因為看完書時,我有種說不出的解放、舒暢及輕盈的感覺,好像全身每個細胞都充滿力量,也有一種「得好好珍惜身邊親友」的心情。

贊成死刑的人,看了這本書,或許\會有些新的想法,至少我就是如此。以前的我認為,廢除死刑只是一些所謂人權主義者的口號罷了,不但讓那些殘忍的罪犯有機會繼續出來為非作歹,也置死者與其親屬權益於不顧,簡直荒謬透頂。

我不以為然地想,為犯人的人權爭得面紅耳赤的人,若置身於被害人的處境下,還會這麼大言不慚嗎?難道死者沒有人權?只因為人死了,就不再被當人看?那他們及親屬因此被毀的人生、他們的怨恨、他們的公道,該找誰去討?

更有甚者,當法律轉而保障犯罪者的時候,不是更助長這些人的氣燄,讓他們行起惡來更有恃無恐,逼得被害者要私下找殺手,效法遠古動私刑復仇嗎?

但是──

「我不知道什麼叫正義,世界上根本就沒這種鬼東西。對我來說,這只不過是──只不過是像妳這樣的人掛在嘴上的字眼,為的是讓自己感覺心安,因為在太多方面你們根本就沒辦法撥亂反正。」

看到書中這段話,我彷彿被五雷轟頂。我們掛在嘴上的「正義」,或許\僅僅是一種無能的表現。因為無力阻止罪惡的發生,只好想辦法毀掉展現罪惡的人。這根本不是正義,只是復仇,只是出於恐懼的自衛。但罪惡因此被消滅掉了嗎?不,它還是在那裡,不除掉根,野草被春風一催,又會遍地生。

更諷刺的是,丹尼爾過了十九年後,終於被判死刑,卻不是什麼「遲來的正義」,只是政客為了贏得選舉的政治手段罷了,不管丹尼爾究竟該不該死,都是勢在必行,否則「不啻是政治自殺」。死刑彷彿是一場人間鬧劇,既悲哀,又荒謬,還有半點「正義」的莊嚴可言嗎?

我們同時也看見,為了實行一場「人道的死刑」,要付出多少社會成本。負責執行的監獄監長梅森,得找一些願意「殺人」或「坐視死亡」的人,包括注射毒藥的護士等,保證每個環節順利進行,還得裝設通往檢查總長及州長辦公室的電話線,以防他們在最後一刻叫停。

而當梅森知道艾琳願意原諒丹尼爾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一般的輿論可不會把寬恕也視為正義伸張,這和大眾心理不符,而且梅森知道朝這方面的努力必然會被認為是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這又是何等諷刺,似乎就算被害者願意原諒,因為不是大眾「想看的戲碼」,也得被迫上演另一齣殘忍又不文明的戲,徹底揭露死刑不是「為被害者討回公道」,而是為了「解除自身恐懼」的事實。

而令人玩味的是,造成這股漣漪的主角──丹尼爾,倒是平靜得很,因為死對他來說只是一種解脫,那麼,就像梅森所疑惑的,「死刑不是意在懲罰嗎?所以如果他根本就不想活,那死刑就不算是懲罰了。」

在這種時候,這種勞民傷財的事,還有必要進行下去嗎?花大筆社會成本,難道是為了實現政客的野心,或幫助犯人達成心願?

當然,書中的狀況不是絕對,而且正如支持死刑不能解決問題一樣,一味廢除死刑也不能解決問題。最重要的還是改善社會風氣、減少社會及家庭問題。但在這方面,似乎就遠不如死刑廢除與否讓人辯論、探討得那麼徹底了。

另一方面,一般人的認知總是:處決犯人以後,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大家就可以向前邁進了。但被害者家屬會因為犯人伏誅而得到解脫嗎?或許\心中的怒火能因此澆熄,悲痛卻是永遠不會消失,每當「遇到下一個薛普(被害人)不會長大的生日,心裡的痛還是揮之不去」。畢竟他們沒有辦法說忘記就忘記,他們還需要一點時間讓自己站起來。周遭人們的遺忘,只會讓他們更痛苦。

有鑑於此,作者提出一個我很喜歡的見解:只有原諒──而不是死刑──才能為自己帶來真正的平靜。

原諒,聽起來似乎比人權主義者振臂疾呼的還要不切實際。一般人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要原諒一個殺死至親的人,只有聖人才做得到。

但是,換另一個角度想,原諒不是為犯人好,而是自己,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能夠選擇仇恨以外的生存方式。它不是什麼偉大的情操,只是為了活下去。

正因為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只能原諒。也因為艾琳選擇了原諒,她才能看見以往看不見的真相,包括丹尼爾是個怎樣的人。

這本書最讓我驚訝的,是它不僅是一個探討死刑與寬恕的故事,它還包含一個令人心碎的真相,牽扯到的社會問題及情感面更深更廣。

看到最後,發現原先以為的兇手不是兇手,原先以為的真相不是真相,雖然難免欷歔,卻也慶幸他們有一個和解的機會,原諒自己也原諒對方。有些謊言的確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但我實在想不出比現狀更理想的方式了。

因為,如果艾琳在和丹尼爾通信、了解丹尼爾是個怎樣的人之前就得知真相,她會真心接受丹尼爾,丹尼爾會真心接受她嗎?我認為不會。或許\打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會選擇交集,那麼所有事情都不會改變,只是多了更多心碎的人。

因此,這個故事雖然有悲傷,卻沒有遺憾與悔恨,命運是所有人物的性格堆砌出的必然結果。我倒是很高興艾琳和丹尼爾能以這種方式互舔傷口,事實上,我真的很喜歡這兩人近乎母子的奇妙關係,艾琳和傑夫(她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也是。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一片花海的聲音

一片花海的聲音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9/04/23

「對這水果不可以太粗暴,要有耐心,輕一點、慢一點。吸吮著新鮮果汁的時候,妳要讓果汁的甘甜提醒自己生命裡所有美好的事物。汁是甜的,籽是酸的,妳都會一併吃下去。這很正常,沒什麼好奇怪的。孩子,苦痛是人生的一部份,嚥下酸楚之後,才能品嘗到真正的甜美。」

《一片花海的聲音》原名《艾芮雅》,即女主角潔思敏年僅五歲便車禍喪生的女兒。伊朗裔美國籍的潔思敏身為癌症醫生,已看盡生死,也以為自己看透生死,「死亡」對她而言只是稍作修改便可送出的制式慰問卡,直到失去唯一的女兒,她才明白自己其實也是人生路上的門外漢。她踏上西藏、中國、瓜地馬拉的土地,尋求各種方法來平息傷痛,最後卻是在伊朗──這個她從未踏上的母國土地──得到內心的平靜。

全書採書信形式寫成,作者並沒有所謂的「大計劃」,沒有特意安排任何寫作策略及敘事結構,只是順從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而它便是以信件的形式出現。身為家中長女,從小成績優秀,十三歲開始上大學課程,十四歲從高中畢業,Nassim Assefi女士在校內是孤單的,她的朋友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筆友,因而對信件的親密與熟悉便促成她以此敘事。而這樣的成長環境也使她創造出潔思敏的死黨──點點(dot),一個樂觀善良、與潔思敏截然相反的侏儒,成為書中最大的安慰與亮點。

Nassim Assefi女士之所以決定寫《一片花海的聲音》,很大一個原因來自911事件。她看見美國和中東國家之間有著極深的鴻溝與誤解,因此身為一個長年居於美國,但經常為人道救援或醫療工作到訪中東的醫生,Assefi女士期許\自己成為兩方的橋樑,透過這本描述伊朗人情與文化的書,讓美國人對伊朗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而不只將中東人士視為「恐怖份子」而已。

在書中,隨處可見溫暖人情緩緩流動,人物沒有所謂正邪好壞之分,即使是撞死艾芮雅的高中女生,也相當程度地為自己的過錯受苦;即使是不認同女兒作為的父母,也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女兒。Assefi女士不只寫死亡,也寫人生、人情,正如她在訪問中提到的,不只是身為移民的潔思敏,潔思敏現任男友亞歷山大也相當程度地逃離自己的過去,社會上許\多人都有自我認同的困難,她想寫的就是這些人的故事。

《一片花海的聲音》雖然是從一個悲劇出發,但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人性的光輝與溫暖,而非黑暗與絕望。它讓我們看見,能消弭誤解與隔閡的是愛,能化解悲傷的是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的根;每個人悲傷的形狀都不一樣,走出悲傷的方式也大相逕庭,只有那份愛是相同不變的。死亡並不是一切的終止,有時也是嶄新開始的契機。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忠誠檔案

忠誠檔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9/04/13

翻開報紙,隨處可見公眾人物劈腿新聞,最近的例子就有影星翁家明、藤原紀香的老公陣內智則、梅爾吉勃遜、宮崎葵老公高岡蒼甫等,立委高金素梅及前台北副縣長李鴻源的婚外情也鬧得沸沸揚揚,有時看得這麼多,真的覺得很煩,除了「人家家務事關我們什麼事?」,也有「金童玉女都這樣了,男人/ 婚姻/ 愛情果然很不可靠,還是單身好!」的自暴自棄(危機意識?)心態出現。

《忠誠檔案》就是作者看膩這種「外遇百態」之後的「有感而發」,她自己在訪問中就曾說過:「我常看到已婚同事和朋友在酒吧做出不合宜的事,每次都覺得很為難,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說出來。」更慘的是:她還可能是被劈腿的那一個。「有人告訴我,他(男友)在外面偷吃,但他否認了。想到我或許\永遠都無法知道實情,就很受不了。」看作者的個人簡介,她曾待過娛樂圈(電視製作應該算吧?),可能免不了常去交際應酬,加上歐美酒吧風盛行,大家沒事就去泡一下酒吧,外遇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了。書中那描繪得栩栩如生的男人行徑、剖析得淋漓盡致的男人心態,想必也是她個人私下觀察的「心得」。

所以,創造出艾雪琳這個角色,或許\正是作者的一種補償心理,希望能藉艾雪琳的嘴巴,說出自己一直沒有勇氣說的話,揭發自己渴望知道的真相。

書中女主角因為12歲時目睹父親外遇,怕傷害到母親,一直對母親隱瞞這件事,從此在心裡對男人和婚姻埋下不信任的種子。13年後,父親決定對母親開誠布公,兩人離婚,這時女主角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從謊言的夢魘中解脫,想不到母親的一句話,卻再度把她打下地獄:「我真希望自己能早點知道真相。」

這句話是看書時,第一個讓我感到衝擊的部份。開頭一直以為女主角之所以選擇當一個測試男人與婚姻忠誠度的「忠誠調查員」,把自己當餌來等男人上勾(她只會扮成對方理想情人的模樣,並不會主動誘惑他),是因為對父親的不諒解,希望揭發所有管不住拉鍊的男人。想不到其中原來還有一層更讓人欷歔的原因。

隱瞞了這麼久,以為是為母親好,想不到幫的卻是外遇的父親。

有了這個動機,女主角的所作所為開始在我眼中合理了起來,對於她近乎偏執的觀念,也有了同理心態。為什麼說她偏執呢?因為她一直相信自己這麼做(把自己當餌去試探男人)是正當的,是一種正義,直到書本最後,事情已圓滿解決,她仍無法放下這個觀念。矛盾的是,從書中顯示的種種跡象看來,她內心深處卻常在問自己:我這麼做,到底是對?是錯?

女主角雖然一再提到她相信世上仍有希望,就像潘朵拉的盒子一樣,也知道她所測試的男人是「本來就被妻子或女友懷疑怪怪的高危險群」(根據徵信社調查,女人的直覺是很準的!),不代表世上所有男人,但她聽到最好的朋友蘇菲要結婚時,卻覺得整個世界都像要毀滅;聽到最疼愛的外甥女有暗戀對象,就衝動地潑她冷水。至於她自己,也從來不肯(敢)投入任何一段感情,甚至不想跟任何人約會。看著鏡子的時候,她甚至時常覺得眼前的自己很陌生。

不過,這樣的矛盾,反而讓女主角形象更鮮明,也更接近真實的人性,畢竟就連我自己,也常在「相信」與「不相信」間來回擺\盪。見到身邊親友接二連三被劈腿(在國外打工度假或留學的人之中,格外常見),痛不欲生兼咬牙切齒的模樣時,就對談戀愛敬而遠之,也慶幸自己不必受這種折磨(之前跟單身同事討論,她也有同感)。但一個人又難免感到孤單,情人節更是難熬(好在台灣不像國外,情侶公開親熱的頻率低多了,不然大概會天天吐血);看著愛情電影或小說,總忍不住抱著期待,潛意識相信適合我的那個專情人一定會出現(歌:總有一天等到你~),因此女主角的這種心情,我也就不難理解。

有網友提到,他眼中的外遇應該是更複雜、更「多元」的,不是只有漂亮美眉、夢中情人出現,就會蒼蠅般黏過去,不到幾小時就想跟人家來段露水姻緣。我懂他的意思,因為我自己多少也有這種感覺,畢竟有的人可能是心靈契合才在一起;有的人可能是難忘舊情人,婚後還常私下幽會;有的人可能是相見恨晚,一見就天雷勾動地火,互相吸引無理可循(畢竟很多人愛上的往往不是先前聲稱的「喜歡類型」),不過也不能因此就認定作者的寫法誇張。之前就常聽人家說「女人憑情感思考,男人憑身體思考」,外遇也有分很多種,上面提到的是「理想浪漫型」,事實上更常見的卻是「逢場作戲型(男人聲稱)」或「發洩肉慾型」。男人出軌不見得是愛上對方,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人家正,受不了誘惑,拉鍊一拉就啥事都不管了。出外工作或留學,心靈寂寞空虛時,更常成了外遇的藉口。

書中其實也有點到這問題,比如女主角測試的其中一個男生,他很明顯是深愛著女友的,但從學生時代就一直交往至今,他心裡始終會有一個缺憾,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因此當「夢中情人」一出現,他就不可自拔地栽進去了。但是當這不軌行為被女友抓包,他還是盡力想要挽回(當場他根本就已經把女主角當空氣了)。有趣的是,當遇到條件很不錯的測試對象,要不是女主角拚命在心裡喊卡,她好幾次也差點「做錯事」,而這不就是最深刻的人性嗎?(天音:人性總是脆弱的……)

此外,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別說人不會這麼庸俗,人就是有這麼庸俗!君不見正妹相簿與A片總是歷久不衰嗎?(看看最近流行的「殺很大」、童顏巨乳有多紅就知了)要是眼前突然出現一個身材正,臉蛋美,若干部份又與自己理想契合的女生出現,別探討會不會愛上對方,要是有機會,會不會想去把她一下?

整體而言,這是部相當值得一讀的小說。喜歡動腦思考的人,可以找到許\多有趣的點來作腦力活化運動;看書不喜歡用大腦,只想把它當作休閒活動,輕鬆就好的人,也可以得到滿足,因為它節奏快、故事曲折(我個人感覺是有蠻多出乎意料的發展),敘述方式生動活潑,用詞也很簡潔俐落&口語化(可能因為作者不是文科出身,寫作是興趣,之前又在當製作人,所以寫法很帶電影感),讀起來沒有負擔,雖然有六百多頁,看得快的人還是能在幾小時內啃完,倒不失為忙碌之餘的一項好選擇。

題外話,看著看著,我總覺得作者的筆法(斷句方式)跟我最愛的武俠小說家---古龍很類似,讀起來很有親切感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