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o的所有評鑑

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平裝)

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平裝)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3/01/24

我們,生命,這一切,都是「資訊」
文 /oeo
「身體就是一個資訊處理器。…六十億位元組成一個人。」
「波赫士一九四一年小說『巴別圖書館』,這間(其他人稱之為宇宙的)圖書館收藏了所有資訊,但在那裡發現不了任何知識,因為所有知識都在那裡,毫無根據地一起被堆疊在架子上。在掛著鏡子的走廊裏,無數的架子上,人能找到一切,又什麼都找不到。什麼是資訊過量?這就是最好的例子。」常常,我們都處於「資訊淹沒資訊」的窘境。幾年前的某段時間(其實現今仍然偶爾發作),我也得過另一種「書冊消化不良症」,也就是購入太多書冊而沒有時間品讀的困擾,為了解決這個嚴重的問題,還特別再買了一本書叫做「不用讀完一本書」,也真的沒有讀完那本書…
十多年前參加一個「科科網」舉辦的「科幻狂想曲」網路徵文競賽,題目大致是「三千年後的人類是什麼樣子?」我的投稿小小驚喜地獲選刊登,還得到了一小台那時並不十分普及的MP3撥放器,而我的狂想答案正是:「地球人化作訊息,向外太空不斷傳送…」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時代」,甚至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概是現代文明人一個很大的共識、感知與困擾,一九六七年,媒體理論家麥克魯漢寫道:「人類從食物採集者變身為資訊採集者。」所言不假,厲害的是,這句話幾乎不能算是一句形容或比喻,它就是實際現象的描述。而詹姆斯・葛雷易克的「資訊」一書最令人激賞之處,就屬它把「資訊」有深度與廣度地好好探究、闡述一番,資訊「意味著組織與秩序的普遍法則,也是組織與秩序的精確度量單位」。生物有基因,文化則是有迷因(meme)。從某個角度說來,「資訊」不單是科技、產物與學門類別,我們、生命、這一切,都是「資訊」!
曾經和幾位具有資訊專業背景與從事相關工作的朋友聊到像是「資訊理論」這種主題,工程師和專家們其實能提供的相關訊息有限,我們終將發現,「資訊」在現今強調分工專業的產、官、學界的對待與處置中,其實並沒有辦法做到巨細靡遺或是完整精粹,而且「原味」必定散失不少!更讓人讚嘆一個科普主題「資訊」,可以談到如此鞭闢入裏,觸類旁通的境界,「資訊」自身的「資訊密度」其實異常高濃,不是電腦相關、資訊產品、理工背景.…等等粗略用詞與範疇可以畫地自限、獨斷獨行的。像在非洲,「有些人的通訊工具直接從『說話鼓』跳到手機,越過了中間各個階段。」而「目前世界上有六千多種語言沒有文字,只有幾十種語言例外。」鼓手不是在打訊號,而是在說話。單就這點,就已經給予人們無限的文化發想與啟思。
根據「資訊」一書,「資訊理論」的奠基者克勞德•夏農將這個理論建立如一座橋樑,「連接資訊與不確定、資訊與熵、資訊與混沌,催生了光碟與傳真機、電腦與網際空間、摩爾定律和矽谷。資訊處理隨之誕生。還有資訊儲存與檢索,許\多人開始為鐵器和蒸汽機之後的新時代命名。」甚至惠勒用隱晦的文字寫道:「所謂真實,會從我們對是否問題的最終分析當中浮現。」又說:「所有物體本質上都可用資訊理論來理解,我們所在的是一個參與的宇宙。」從這個角度看,宇宙就像電腦,是一臺巨大無比的資訊處理器。這也讓人想起佛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都在燃燒!」
「資訊」還有一個精彩之道,在於追本溯源的功\夫,它並不只是談以電腦或網際網路為主體的現成事物,還探究了從語言、文字、印刷這些關於資訊根源的事物,如同思想家霍布斯所言:「印刷術雖然是天才的發明,比起文字還是相形見拙。」…歷史是資訊意識到自身的過程。並認為「摩斯系統將資訊從一種形式轉變成適合電路傳送的另一種形式,需要的本事遠超過電報的機械原理。歷史以摩斯之名稱呼這套代碼,而非他發明的電報機,實在非常恰當。」
雖說「現代科學是一門瞭解物質世界及其法則的學問」,但「也許\神經和電線不只相似,而是同一種東西,將訊息從底層傳到感覺中樞。」思想家巴貝吉發現大自然用年輪編寫過去的資訊,這一點發人深省:樹木將一整組複雜的資訊紀錄在樹體內。「每一場雨、每一次溫度變化、每一道風都在植物上留下了足跡。足跡很輕沒錯,我們甚至察覺不到,但依然永遠紀錄在木質纖維中。」而那些具有原創性的思想家與科學家,令人敬佩的就是宏大的視野與細膩的思維,常常顯示岀一種「萬物靜觀皆自得,大塊假我以文章!」的風采,那不是只有感性的,本質上還有理性的。就我們現今來看是資訊科學的始祖,他們開始動念關心或至少好奇的事物通常都不會只是所謂冰冷的專業與狹隘的符碼,他們其實還是把焦點與著力點放在人、生活、世界這類亙古大題上。例如1949年夏天,書本版「通訊的數學理論」問世前,夏農用一張紙和一支鉛筆,在紙上垂直畫一條線,寫上十的乘冪,從100到1013,將這條縱軸命名為「位元容量」,接著列出可以用來「儲存」資訊的設備。桌上加法器(十個十進位數字)使用的數字輪只能儲存三位元出頭。夏農在103底下寫「穿孔卡(各型態可)」,104注明「單行距打字頁(三十二個符號)」,接著在105附近寫了一個很古怪的東西:「人的遺傳構成」。這是前所未有的想法。華生當時還是印地安納大學動物系的二十一歲學生,DNA的結構要到多年後才被發現。
從這個角度上,我們可以感受,資訊、語言、文明、生命、這一切,其實並不是那麼分門獨立、毫無相關的。語言學家薩皮爾表示(1921):「說話的聲音不是語言的基本事實……語言是一種結構,就內在層面而言,是思想的模具。」「思想的模具,這個說法很華麗,但夏農需要的是從更具體而且可以計數的角度看待語言。就他看來,模式就是贅餘。在日常語言中,贅餘有助於理解,但在密碼中卻是致命缺點。夏農估計英文的贅餘度大約百分之五十。…一般的文字段落可以縮短一半而不會漏失資訊(If u cn rd ths…)」「夏農想出一個優雅的算式,以機率函數計算資訊量―機率的對數(以二為底最方便)加權總合。他算的是某一訊息不可能性的平均對數值,其實就是「意外度」:
H=-Σpi log2 pi
pi是任一訊息的機率。夏農表示pi會不斷出現,這一類量值「做為度量資訊、選擇和不確定性的單位,在資訊理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確,H無所不在,一般稱之為訊息的熵或夏農熵,甚至直接稱為「資訊」。「由此產生的單位可稱為二元數位(binary digit),簡稱位元(bit)。」位元是資訊量的最小單位。」看到這個數學式,相信有生物學、生態學背景的人並不會感到太陌生,甚至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雀躍,在後期熱門的「生物多樣性」的指標計算上,我們終於更深入地了解這些數值結果,在資訊科學發展的源頭中找到「意義」。
「生物不僅會減少環境的無秩序,生物本身就是模式與結構的奇蹟,從骨骼、肉、甲殼、葉子、花、循環系統到代謝途徑都是證明,彷彿我們都是唐吉訶德,來到這個宇宙的目的就是減少熵值。」「一九四三年,薛丁格於都柏林法定公共講座決定回答什麼是生命?這個偉大問題,分子生物學就是這本講座內容編成的書的偉大遺產。薛丁格從一個謎團講起,它稱之為生物穩定性之謎。生物和密閉氣體的差異很明顯,後者充滿機率與變動,無法捉摸,前者的結構卻非常恆定,似乎完全無視於薛丁格的波動力學,不僅在生物體內恆定,還透過遺傳延續到下一代。薛丁格覺得這一點需要解釋。」而威納說:「酶的穩定狀態就是失去活性,生物體的穩定狀態就是死亡。」薛丁格認為,生物能避開第二定律一段時間,至少看起來如此,正是生物讓人感覺「如此奧祕」的原因。薛丁格這位嚴謹的物理學巨星甚至用了一種聽起來有些奇幻(像是宮崎駿動畫中的情節)的說法:「生物以負熵為食。」無怪乎科幻大家克拉克說了那句:「任何高超的科技,無異於魔法!」
當然「資訊」也具備了無限的延伸性,只要觸及真正科學與智慧的探究,就很難固著與縮限在一種特定形式上的事物,即便這樣做是一種方便的過程與必要的手段,真正的精華與讚嘆往往都在於事物發展的流變與脈絡上,例如「電話簿是當年世上最厚、排版最密的書,它是那麼不可或缺,感覺不可能從資訊地表上消失,結果完全相反,剛過二十一世紀就成了垃圾。」資訊載體再重要,也不該模糊、遮蓋\我們思辨資訊本身的渴求,如果「當科學家明白資訊的真諦,就開始思考它也許\是最基本的單位,比物質還基本。」唯一跟愛因斯坦和波耳共事過的科學家惠勒甚至用一句真言向世人宣告:「萬有源自位元。」
似乎對資訊發展顯露深刻信心的愛倫坡曾說:「沒有思想會消逝,你難道沒有想過話語的物理力量?難道每一個字不都是空氣中的一個脈動?」每一個說出口的字,無論被一百人聽間或沒有人耳聞,都不會消逝在空氣裡,而是會留下無可抹滅的印記。而詩人艾略特對於資訊就沒有這般樂觀,1934年他如此表達:
言語的知識,但不是沉默的知識;
文字(word)的知識,無知於道(the Word)
知識讓我們更接近無知,
無知讓我們更接近死亡,
但接近死亡不代表接近神。
就算無神論者也可以輕易發現,「焦慮取代滿足,渴望和抑鬱形成上癮般的循環。人還在經驗一件事,下一件事會是什麼的想法已經闖了進來。」「這是富足的拮据,再次提醒我們資訊不是知識,知識也不是智慧。因應的策略跟著出現,方法很多,但其實只有兩種:過濾與搜尋。」「選出真實需要功\,遺忘需要更多的功\。這是伴隨全知而來的詛咒:任何問題的答案也許\都在彈指之間……―但我們還是不清楚自己知道什麼。」我們是否該慶幸意義與趣味不是同一件事?更多的資訊或無法滿足的資訊並不等同必然的悲哀,就像「巴哈C大調前奏曲包含多少資訊?做為一組時間和頻率的模式,這首曲子可以被分析、追蹤和理解,但只能到一個程度。音樂和詩一樣,和所有藝術一樣,注定不會有完全的理解。能被徹底掌握的,只會令人感到無趣。」當年,波赫士寫下:「當人說巴別圖書館收錄了所有的書,最初浮現的是無邊的喜悅,所有人都感覺擁有了一份完整無缺的秘密寶藏。任何個人或世界的問題的徹底解答都能在某個六角形中找到。宇宙得到了證明。」波赫士又說:「一切都被寫下,這份確定否定了我們,將我們貶為幻影。」我們,生命,這一切,就只是資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6 人中有 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科技奴隸

科技奴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1/10/31

可愛可悲又可敬的「科技奴隸」
oeo
「總之,除了能增添人生意義的,不然它都算進去了。它可以透露美國的一切,只是說不出美國人為什麼感到自豪。」這是美國已故總統羅伯・甘迺迪對政治只看重或縮限於「國民生產總值」這類事物的大聲批判,發表在他的一段著名演說當中,事實上,我們看今日科學科技之於人類文明發展,陷入同樣失落且深迷的困境!
「在如何生活的問題上,誰也不是專家。」生活於現代世界,其實我們若真處於一個科學科技的年代,最需要戒慎、正視甚至反抗的,並不是「太科學、不科技」這類事物本身量性尺度的問題,而絕對就是「科學科技的傲慢而非榮耀,卑賤而非謙虛」的變質!尼爾・波斯曼的這本「科技奴隸」,就是這樣一部對於科技批判擲地有聲的經典,它能夠巧妙地擺\脫立足於科學科技對立面的謾罵與抱怨,從「人們整體」來看待這「事物」,若能細品全文,相信對於自命為科技人與「普通人」的讀者,都將經歷一段科學科技解構與建構的思辨之旅!
作者將社會發展(以美國文化為主例)定位在一個名為「科技壟斷文化」時代,也就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於技藝和技術的統治。甚至認為美國人不相信條件的限制,甚至可以說,美國人對文化本身抱拷問的態度,這樣的態度助長了極端和魯莽的技術入侵。而「這個朝氣蓬勃的文化咄咄逼人、征服自然、迷信技術、迷信科學、一切講究實證、缺乏思辨精神、大膽斬斷傳統、充滿冒險魄力,所以它造成了波斯曼批判的唯科學主義的盛行和資訊控制機制的崩潰。」此書旁徵博引,論證豐富,單是一個語言應用的案例:「兩位神父不能斷定,是否可以允許\抽煙和禱告同時進行,於是就寫信請教皇給一個權威的裁決。其中一位神父的措詞是:『允許\禱告時抽煙嗎?』教皇的回答是不允許\,因為禱告時應該全神貫注。另一位的措詞是:『抽煙時是否允許\禱告?』教皇告訴他是允許\的,因為任何時候禱告都是妥當的。」就可稱得上精采絕倫,令人拍案叫絕!
首先,「科技奴隸」一書點出一個我們非常容易遺忘與忽略的事實:「科學科技所有聲稱的客觀與超然,仍是出自於人類的主觀之上!」例如「每一種工具裡都嵌入了意識型態偏向,也就是他用一種方式而不是用另一種方式建構世界的傾向」,再者,它更大膽的批評:「把人文學科和社會研究當作『科學』是對科學一詞的濫用,具有一定的欺騙性,且產生混亂。」而就我的理解,作者毫無貶抑「社會研究」的價值,只是對於「以科學之名之姿這類的佯裝定位」無法茍同,相關之現象與事件必須「正本清源」。簡單說,這本「科技奴隸」最令人激賞之處,就在於它是屬於一種除了宗教經典之外,最能激發人們文明生活「愛之深,責之切」省思情境的一長串「說話」,在近年我所閱\讀有關科技批判擲地有聲的科普讀物,若說「不只是發明」是站在科學科技的內裡高歌,「科技反撲」是站在科學科技的對面警斥,那麼,「科技奴隸」就是站在科學科技的根底告解了!波斯曼也引用CS.路易斯對官僚主義直接、間接對科技錯誤導引與惡意扭曲的陳述:「我生活在管理時代,這是一個「行政管理」的世界。最大的邪惡不是在狄更斯喜愛描寫的「罪窩」裡,甚至不是在集中營和勞改營裡。我們在這些地方看到了罪惡的終極下場。最大的邪惡從構想到制定(提案、附議、通過、完善條文),卻是在窗明几淨、地毯鋪地、溫暖舒適、燈火通明的辦公室裡完成的,參與的人都是謙謙君子,他們衣領清潔,指甲整潔,不留鬍鬚,不提高嗓門說話。所以,我筆下地獄的象徵是警察局或辦公室的官僚主義,是噁心透頂的企業辦公室。」這是讓一般「普通人」之所以對科技科學厭惡失望最真切入骨的嚴厲批判!
我所持受與認同的科學科技,本質上會將科學的基本性質定位在尼爾・波斯曼所言:「科學表述和非科學表述的區別是,科學表述可以接受證偽的考驗。科學之所以能夠成立,並不是因為我們有能力辨認「真理」,而是因為我們有能力辨認謬誤。」而內心嚮往的科學科技正途,並不能用「科學科技是一把雙刃的利劍」這類聽似四平八穩的說辭,輕易地或妥協地在人類福祉的創造與發展中退位與降格,某領域科學科技的走向選擇(例如能源發展、複製人、幹細胞研究等等)也許\涉及哲學與社會的命題,但整體科學科技發展與特定人(群)對於特定科學科技課題的投入、表現、方式及其所持態度,絕對是最道地的科學科技問題!
而最令人遺憾的是,科學科技的發展,本質上並沒有讓心靈甚至生活變得更科學科技,更別說讓人變得更智慧,「在技術壟斷文化上,一切專家都被賦予了神父樣的魅力。我們的神父專家被稱為精神治療專家、心理分析師、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統計學家(其實工程師與各學術權威皆然)。他們服務的神靈不講述公義、行善、悲憫或仁慈。他們的神靈講述的是效率、精密和客觀。」禪門中有一則故事:「慧林宗本禪師是問義天:『《華嚴經》中的佛身,是法身說呢?還是應身說呢?』義天一副胸有成竹地回答:『法身說。』慧林宗本進一步問:『佛以法身宣講《華嚴經》,而法身是遍滿虛空,充塞法界,他已把虛空遍滿了,法界充塞了,在場的聽眾又應該坐在那裡呢?』義天頓時一片茫然,不知該如何回答,心生慚愧\,因而精進禪觀,後來證悟了華嚴法界彼此互融之理,成為高麗華嚴的祖師。」「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縱使淪為過往與現世的科技奴隸,無論高級或低級,在未來文明的前進中,我們寧可相信科學科技絕不是來奴役人類、毀傷心靈的,絕不能帶有絲毫邪惡色彩,隨波逐流、暗渡陳倉的也不行,它應當是「光光無礙,法法相通」的一道光,利益眾生的一道光!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大設計:霍金十年首見卓越巨著,為生命終極問題提供最新答案

大設計:霍金十年首見卓越巨著,為生命終極問題提供最新答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1/10/31

一生萬法,萬法歸一的「大設計」

如果當初我堅持對物理學的熱衷與投入,忽略或避開一些現實與環境的考量,選讀物理學系,也許\繼續出國深造或學成歸國,進入一個優秀的研究團隊,深入某一個主題探究,說不定發表了一篇相關於解釋宇宙生成與發展的論文(例如叫個「小霹靂說」、「積木宇宙論」…),改變了萬千人對「宇宙」的看法…
「如果」、「也許\」、「說不定」的確是上面這段敘述的關鍵詞,主詞「我」也可輕鬆替換(例如改成「某人」),而且看來還是醉漢言勇與癡人說夢,頂多像是一段不太精采的科幻小梗,至少在這個世界上!?但是如果按照嚴肅物理學「多重宇宙論」的普俗解釋,這故事並不能說是純屬虛幻,而是非常可能「真實地」正發生在「另一個」宇宙!更令人驚艷的是:這種看似科幻情節居然還可以從物理學的角度論證與推導、計算,事實上,理論物理學家甚至計算出合理存在10的500次方的平行宇宙,它們擁有不同的自然法則與不同的物理常數值!
「宇宙初起是一片混亂,上帝看不過去了,就說:『讓牛頓出生吧!』,於是世界就在牛頓定律的規範下井然有序地運行。魔鬼看不過去了,就說:『讓愛因斯坦出生吧!』,於是世界又恢復了混亂。」聽說這是在科學界流傳已久的一則冷笑話,而史蒂芬・霍金和雷納・曼羅迪諾的這本談論宇宙運行法則的「大設計」,從某個角度而言,大致上正是對這個冷笑話的深刻對待。「大設計」重點闡述了解釋時空歷史的「模型相關真實論(model-dependent realism)(M理論)」:「基本概念是人類大腦打造了這個世界的模型,據以詮釋感官輸入;當某個模型能夠成功\解釋事件時,我們便會對此模型及其構成元素與概念賦予真實特質或視之為絕對真實。」當然,即便「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的誠意」,此書已經極盡所能、深入淺出地來論述與舉證,它的細部內涵絕非外行人可以輕鬆理解,但多少能看出它在科學家試圖尋找的宇宙聖杯「大統一論」與「量子理論」中取得一個「和諧與融通」。
「大設計」也石破天驚地以著名物理學家之姿釜底抽薪式地左批右打,一方面點岀雖然古代科學(如古希臘哲人)對於自然界的某些推測頗有洞見,但是大部分觀念都無法通過現代檢驗而成為有效的科學。原因之一是古代哲人未發明科學方法,發展理論並不具實驗驗證的目標。但另一方面許\多後來出現的宇宙論與現代科學其實都只回答了世界「如何」運行而未揭示「為何」這般運行的問題!記得在「當和尚遇見鑽石」這本書中,雖然沒有深厚的科學基礎根據,但簡明而且貼切地將眾人看待宇宙萬象的主要根本解釋分為三大類:上帝(天神、超能者)、機率與因果(佛教),這樣看來,一種人類詮釋的發展是屬於殊途同歸的「大融合」,或至少發生必須重新分類或合併之路,例如佛教結合無神論、科學終究旨在行上帝之意、上帝與佛理都在說同一些事,否則另一種發展:其實各種科學理論的宇宙論與世界觀都是要歸結在「機率」一處,而這也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法則相符:許\多或絕大部分週遭與聽聞的科學家與工程師朋友,價值觀傾向掌握明確可觀察、可分析的事理,有著化約主義與量化方法的取向,在他們的偏好與信仰裏,並不是每件事物都有解釋,甚至不認為每層道理都需要解釋!
關於這本書的閱\讀經驗還有一則有意思的小故事:剛看完這本「大設計」,有一天我迫不及待地與一位具物理學背景的電腦工程師朋友分享,出乎意料地,一向理性溫和的他翻了翻書的第一個反應居然是對「愛因斯坦:宇宙最不能理解之事,在於它是可以理解的。」這種引言的說法表達不以為然(不解為何一定要弄得如此吊詭、模糊),而這句卻是原本我要擺\在心得文頭的!再來我摘要轉述「M理論」後(其實本來要說明當中與佛法「為心所示,為識所現」印證之妙,而佛法的根基就在於(佛學)「因果論」),豈知他的理解更是讓我「清醒」一會兒:這樣的理論等於推翻了有一個固定發展脈絡的(科學)「因果論」囉!促使我反思一下「大設計」書中的背景與主要傳達的可能意旨,的確發現自己有些曲解與擴大解釋,但仍驚覺同類專業(朋友與作者)的「心心相印」(磁場契合?!),並感嘆「一本書冊,萬般風情!」
再來要談的事情對我來說有點兒勉強,尤其在篇幅與心力上。對於物理學與宗教信仰,我絕對都算門外漢,但是如果「大設計」一書是許\多報導與評論:「知名物理學家霍金聲稱已證明上帝不存在」的引述代表作(如果在這本重要科普著作中,霍金表達了不同於「爭議立場的宇宙論」論述,那事件本身也是另一種荒謬),我想這整件事存在著傳播上的誤解與科學上的重大瑕疵。主觀面,「大設計」一文從頭到尾,霍金要強調的應該是「解釋宇宙的生成與運行並不需要上帝的介入」,這跟「宣稱上帝存在與否」根本是兩回事,好比我們假如說:「日本與英國的部份人民認同國家完全可以在沒有天皇與英王的條件下運作」,這和日本天皇與英國王室的實然存在與否無關,甚至和應否保有天皇、王室制度也是不同的命題!客觀面,比較引人注意的是,因此掀起喧然大波的爭論各方(例如開始強烈主張科學否定上帝存在或堅信上帝優於科學存在),是否採用了科學的態度與方法「對話」?甚至關心在「科學證明」上是否有重大的理論革新與技術突破?對於「上帝」這種原本不可科學驗證的初始定義(第一因?)與信仰層次,科學是否有超越像是數學歸謬證明法、虛無假說驗證、演繹與歸納、對照實驗方法的演出?可惜的是,從原論和傳播報導與討論中我並沒有發現!但卻觀察到所熱愛的科學,姑且不論好壞,越來越像/是所謂的「另一種」信仰活動。
有時靜下來好好想想,並對「宇宙人生真相的追尋」提出一連串強烈的質問:一個人從理論上或至少假設上,即便全力投入,窮盡一生都無法理解與親近的「道理」,尤其朝向正確方向與架構去理解與親近這個道理的邊都沾不上(特別強調,這個沾上邊的方向與架構相當重要,愛因斯坦關於「深奧」相對論的一個「陪美女等待的時間觀喻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這個「道理」對這個人是否有意義?而沒有意義的道理是否還可以說是道理?如果說科學科技完全支持「道理純粹是客觀的描述而毫無涉及主觀的認知」,那這樣與常處於其對立與批判面的宗教(至少是迷信部分)或其他信仰有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又或者這樣的境況發生在一群人甚至一大群人(例如世界人口的絕大多數)的身上呢?我們衷心期盼科學科技,尤其現代科學科技能正視這樣的問題,從目的到方法,除了表面上獨領風騷的實證主義,更能容蓄回歸理性,甚至返照初本無限寬宏的「人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6 人中有 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科技恩仇錄:科技史上的十大爭端

科技恩仇錄:科技史上的十大爭端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1/10/31

平行現實的果,分歧世界的因?!
—從「想像的未來」到「科技恩仇錄」

「打從一開始,R101計畫就是靠意識形態而非常識來推動。R101號必須不計一切代價,趕在1930年10月的某個日子飛航印度,因為湯普森大人(當時英國工黨上院議員,曾任航空部長,『飛船』開發強力推行者)將在那天搭乘R101號,進行由倫敦往返喀拉蚩的處女航,並在航程結束後,及時趕回倫敦參加帝國會議…它終於在惡劣的天候中起飛,全身溼透,飛行八小時後,終於在法國北方一處曠野中墜毀燃燒。飛船上共載有五十四人,只有六人生還。…因為這樣一樁慘案後(即便同期有另一艘大致成功\的R100案例),再也沒有乘客自願進行另一趟飛船飛行。大英帝國的飛船紀元也正式畫上句點。」這是「想像的未來」一書描述,一段消失的巨型飛行器—「飛船」的故事,相較於現今現實滿天「重於空氣」的飛機,這種曾一度轟動登場的「輕於空氣」的飛行科技可以算是悄然走入歷史,走入幻想創作,人類文明及其與天空之間的共同命運也走上了一段不同的樣貌!
今年閱\讀「科技恩仇錄—科技史上的十大爭端」一書,特地把十多年前另一本談科技發展的「想像的未來」拿出來溫習溫習,對照呼應一番,曾經從青少年就熱衷天馬行空的思緒,像是對科技世界的總問細問,一股腦得湧現。這讓人有一種又喜又嘆的感覺。喜的是難得近年看到一本書主要就是細談科技發明與科學發現的故事,而且還寫得如此精采並具有戲劇張力;嘆的是經過了這樣多少有一些歷史考究的「內幕揭發」,我們對於創造發明的偉大夢想不免再次蒙上一層灰暗,但也許\這正是現實的光亮之處!正如套用改編自電影「三不管地帶」當中那則吊詭笑話的說法:悲觀與樂觀有什麼不同?看待「現在文明科技好不好」的這個問題時,悲觀的人認為情況不會更好(現在已經是最好的?),而樂觀的人認為會!
「科技恩仇錄」所開啟的省思,大致上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就是現實人生,從機器是問題的所在嗎?奈德・勒德對抗工業革命、是誰發明礦工安全燈?戴維單挑史蒂文生、到底誰發明了電磁電報?摩斯對抗傑克遜和亨利、交流電∕直流電之戰:愛迪生對抗西屋、汽車製造業的大「車」拼:福特對抗塞爾登及持有執照汽車製造商協會、第一架成功\的飛行器:萊特兄弟對上了寇提斯、查努特、艾達、懷德海等人、「電視之父」名歸何人?薩諾夫對抗方斯渥斯、核子潛水艇和核子海軍何去何從?瑞克歐弗對抗宗華特、「人類基因組解密」計畫途徑抉擇?凡特對抗柯林斯一直到生物技術領域中的戰鬥:雷夫金對孟山都公司,夾雜著新仇舊恨、合縱連橫,沒有一個故事不精采,沒有一段劇情不生動,這些在人類科技發展與發明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A咖,其實一樣有著凡夫俗子的意念個性與愛恨情仇,甚至這些意念個性與愛恨情仇,才是決定文明發展的關鍵因子。不免讓人想到「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典故:在《清代皇帝秘史》記載乾隆下江南時,來到江蘇鎮江金山寺,看到山腳下大江東流,船來船往,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便問旁邊一老和尚:「你在這裏住了幾十年,可知每天來來往往有多少船?」老和尚說:「我只看到兩隻船,一隻為名,一隻為利。」這種簡說,顯然也把文明故事說完了一大半。而務實地說,如果創造發明途徑拒斥名利,那發展難逃艱困而貧乏,但如果創造發明之道是為追求名利,那命運註定紛亂與空虛。
另一方面是整體人類科技文明發展上的,上述還只是「科技恩仇錄」提到了事例,實際上許\多在創造發明的「分歧」,像是「資料儲存格式與器材」、「飛機VS.飛船」、「鍵盤設計之爭」、「核分裂核能VS.其他能源」一直到「作業系統軟體之爭」、「網路開放系統VS網路封閉架構」…林林總總的競爭、消長、分合、興衰、演變如火如荼,方興未艾!物理學家戴森認為:「科學革命有兩種形式,一種由新工具引發,另一種由新觀念引發。孔恩在他的名著『科學革命的結構』中講的,幾乎全都只限於觀念革命,差不多完全沒提到工具革命。…孔恩那本大作寫得實在太精采了,因此很快就成為經典之作。然而,它卻誤導了一整個世代的學生以及科學史學者,讓他們誤以為,所有科學革命都是由觀念所引發的。觀念驅動的科學革命一向最富吸引力,而且最能衝擊社會大眾的科學認知,但是,他們其實是比較罕見的。就拿最近五百年來說,除了被孔恩選為例證模型的量子力學革命之外,科學史上就只剩下六場主要的觀念驅動革命,分別和哥白尼、牛頓、達爾文、馬克士威、佛洛伊德以及愛因斯坦有關。然而,同樣這五百年內,大約出現了大約二十場工具驅動革命。社會大眾對這些工具驅動革命,沒有留下那般深刻的印象,但它們對於科學的發展,卻是同等重要。兩個工具驅動革命代表:第一個是天文學上,由於使用望遠鏡而產生的伽利略革命;第二個是由於使用X光繞射決定生物體大分子結構,而產生克里克–華森革命。」並主張:「觀念驅動革命的功\效在於,用新的方法解釋舊的事物。反觀工具驅動革命的功\效,則在於發現需要進一步解釋的新事物。」由此,「人群—工具—發明—思維—驗證—理論」形成的龐大而複雜網路的動態呈現,才是科學革命與文明演進的真貌!
許\多主流的科學書籍與教科書多多少少成了化約主義甚至精英權威的信奉者,常常塑造一個所謂「科技文明演進」的「系統」形象,也許\版本不同,為了能掌握的方便與條理,把事物發展的脈絡賦予一種理論與邏輯的正當性與必然性,甚而走火入魔者,全然接受「成王敗寇」的價值觀,相信勝出的科技一定有著科學上的「優越性」,存活的文明就是最強的,這樣的論調至少對我個人而言,說服力愈來愈顯薄弱,之所以還沒有完全消除,只是因為在「優」與「強」的文辭解釋上還有讓度的空間!雖然一種「好的」科技發展大致上要符合附有彈性、可驗證、輸得起的條件,但是否能出類拔萃、發光發熱、可長可久,其實「因緣際會」還是最精煉的解釋!
無論是「科技恩仇錄」採用的史料鋪陳,或是「想像的未來」專業的評論批判,當中也涉及兩個令人感到相當熱血的課題—科幻與發明,也都滋養了靈感與發想的沃土。舉例來說,對現實文明與主流科技的批判,並不代表就要採取一種憤世嫉俗的姿態,甚至絕非等同貴古賤今的情迷,反而促成了一種超越「科技樂觀主義」的樂觀,而這種樂觀是需要智慧、反思與希望的!在當中,我們的批判是為了反省教訓,我們的冀求是為了珍惜當下,我們的精進是為了利益眾生。單把過去、現在、未來科技發明的合理可能性作一系列的排列組合,從創作想像到現實發展都足以從「無奈」過渡到「無限」!
我真正想談的平行現實與分歧世界,並不是甲國與乙國,A族與B族,甚至不是軸心與同盟那樣歷史存在的有限格局,我要談的,是從科技科學創造發明的角度,一種「不同文明的模樣」,一種「人類發展的可能性」!「決定論」的科學觀也許\真的很難自圓其說,但當中又存在著什麼道理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就像電影「大隻佬」中提到:「我說的因,不是你們說的因;我說的果,也不是你們說的果!」看到這些可信度很高而且細膩的科技故事,可以提醒我們其實真正上並不存在所謂「完全客觀的科學與科技」,它們的發展當然也一樣,就像「測不準原理」所支持的那般,森羅萬象的發動者、參與者與觀測者、描述者總是密不可分的,另一種要說,當然就是「一切法由心想生」。那麼,少一點的恩仇,多一點的想像,科技的未來會是怎麼樣?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0 人(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隱藏的邏輯: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

隱藏的邏輯: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1/01/26

能看清?用感受?「隱藏的邏輯」
oeo
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世間最上位的「信仰」層級應該可以分為三類:宗教、科學(包括哲學)、我執(如名利),而一切的判準與學理、詮釋與理解、看待甚至作為皆由此衍生。
就從這個信仰層次上來看,我想科學(尤其學院學術)常常給人的疏離感不但在於它與大眾或說眾生的一種「距離與隔閡」,還在於以「實證主義」為主流與「機率詮釋」為基底的現代科學致命「弱說服性」!這與知識水平和受教程度可能是無關的。現今,要從學歷來反應一大群人的「科學信仰」程度,我想結果會和近期科學人雜誌登出「平均來說,無神論者比信徒更了解宗教」的一篇美國研究報告一般的讓許\多人感到意外。如果科學報告或理論(尤其試圖解釋普羅大眾、社會現象的)最後都附加一句:「凡事都有例外!」(不管它用什麼華麗的統計術語,諸如有效樣本、信賴區間、誤差範圍、大數法則…..來修飾、包裝),或者以「理論都會革新」,那對於只有一次生命與一段時間的個體來說,憑什麼跟隨這樣的視角來看待週遭的現實世界?
布侃南所著的這本「隱藏的邏輯」,大概可以用「鑽石之所以會亮晶晶,並不是組成鑽石的碳原子每個都亮晶晶的,而是因為碳原子以特殊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個體單元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結構模式,人也一樣。」一段作為本書立論的精華喻說。作者以「社會物理學」的觀點,也是「人類原子說」,來解析許\多社會現象,例如我們能預測股市的波動走向嗎?今天該走哪條路上班,才不會塞車?在逃生出口前面幾步擺\個障礙物,反而能加速疏散人群?謠言為什麼常常會越傳越逼真?為什麼財富總是流進少數人手裡?作者首先用了眾多的實例與論證,駁斥傳統經濟學的觀點,也就是「人是理性的」基礎假設,並認為把人這種「社會原子」看成和物理世界有所不同,所產生的兩大觀點都嚴重偏誤:一種假設人很複雜,必須以單屬於人而不適用其他萬物的角度來思考;一種假設人很複雜,行為尤其社會行為根本不能被掌握與預測!
簡單說,現今所謂「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早已顯得分道揚鑣,勉強湊合只會落得突兀怪異,整個科學又和世俗說法顯得格格不入,這種時候,「社會原子學」的論調不但論述嚴謹且新鮮有趣,更深刻地跨越、動搖或說連結了上述的「信仰」類別,一副好像快要逼近「真理」的態勢(其實比追求物理學上的統一論不惶多讓)?總說分說,直言喻言,人類世界到底如何運行?總會像有這種「隱藏的邏輯」,帶給我們思考與溝通的新語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植物帝國:七大經濟綠寶石與世界權力史

植物帝國:七大經濟綠寶石與世界權力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9/09/17

「植物帝國」一統天下
oeo
其實在電腦網際網路(internet)發達之前或之後,「網路」已然存在,正如生態主張(主義)所示:萬物息息相關!要發掘世間萬物的交互作用並非難事,但要理岀涵蓋\全面,關聯強烈的文明發展脈絡,可能就要具備細微的歷史觀察及媒介掌握了,而「植物」,就是一個相當鮮活有力的選擇!
專精經濟作物、植物歷史與社會學的作者達.托比.馬斯格雷夫與威爾.馬斯格雷夫合著的本書,就以七種改變世界的經濟植物,描述了一大段人類世界權力史。當中包括「曾被列為毒品的菸草、可救人亦可荼毒靈魂的罌栗、被喻為樹上羊毛的棉花、在亞洲具有神效的仙草茶葉、能退燒的樹皮奎寧,及熱帶氣候區第三世界國家少不得的甘蔗與橡膠……,這七大經濟作物,堪稱左右世界權力史的綠寶石。而這些財富種子,皆曾在上個世紀帶來暴利,暴利則引來各種權力傾軋──買賣黑奴、壓榨農民、入侵落後地區以取得殖民地,到了今日,東亞、中美洲仍有不少國家高度依賴這些作物所帶來的收益,唯一不變的是,獲得暴利者仍舊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強權國家。」
植物,這個世界貿易最主要的內容,一直以來,在人類活動中默默地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單以一種經濟作物為經緯,就可以敘述一段世界歷史的精采故事。直到今日,人們平凡日常生活的背後,很可能就蘊含者驚心動魄、波濤洶湧的植物資源爭奪與應用史。「某種植物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常常伴隨著另一種植物在人們生活中的需求而增強,糖和茶的輸出量就成現正比增加。當中最不公正的相互連繫則是十八、十九世紀的鴉片和茶葉貿易」,即便是科幻的未來,其實仍無法自外於歷史,至少創作者這個「地球智慧生物」就是歷史的產物!
我並不樂見自己或是他人動輒陷入國仇家恨式的憤慨,但卻覺得作為人類,應該釐清歷史與時空的真相,或至少冀求從中獲得教訓。不過從現實與虛構的環境看來,歷史是有因果的,但糟糕的,人們卻常是盲目、健忘並擅於曲解的。遭到各時代眾人無限崇拜與熱衷追尋的「崛起大國」,正如艾希莫夫筆下的銀河帝國的墮落,星際大戰的共和走向帝國,經典動漫鋼彈(機動戰士)中地球母體與宇宙殖民的對立,當表象強弱分明時,人們是否能不忘在內涵的詮釋上給一個例如「強者之所以為強,弱者之所以為弱」的「公道」?否則不但個人,從國家到未來的星際,文明的發展也難逃宗教上「輪迴」的解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征服世界是可能的嗎?

征服世界是可能的嗎?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8/06/27

還在想「征服世界是可能的嗎?」!?
oeo

其實不論在現實與科幻中,「征服世界的志向」乍聽之下都蠻聳動的,而「志向」這種東西也蠻玄的,尤其是它的「成因」!到底什麼決定你想做什麼(至於「實際做」又是另一回事了!)?是遺傳?環境?還是命運?一樣米養百種人,而百人千志也是我們所常看到的。但是我想,「成長歷程」,尤其是童年,絕對是一個關鍵要素!對我來說,即便再怎麼關心,技術上再怎麼被肯定(例如在求學期間,歷史科目的成績一向不差),政治,從來都沒有進到我的「志向選單」中,像什麼總統、總裁、元帥、領袖甚至商業大王之類,對我來說,大概算是「絕緣」!但我也知道,許\多人都抱著將來要當總統、總裁之類的目標在人生的路上邁進,關於「征服世界」這樣誇張甚至稚氣的想法,先不要笑,也許\你的親朋好友或是你自己在小時候就曾「認真」考慮或是誇下海口過!
會購讀「征服世界是可能的嗎?」這本書,主要受了同類型雜書「科學空想讀本」的影響,不過總結而論,此書和「科學空想讀本」在文風上都顯得調皮惡搞,活潑有趣,但「科學空想讀本」在分析、批判上顯得細膩、客觀、有力得多,也許\是它有許\多「自然科學」的論證根據,而「征服世界是可能的嗎」則沒有太多嚴謹的科學推論,而是用作者的主觀判斷及「文史資料」的引用加以陳述見解。
此書作者「岡田斗司夫」自封宅王之王,按照「謊話講一百次就是真理」法則,久而久之,大家也慣用他「宅王之王」這個封號!不過人家他也是有實績的,包括成為出產經典動畫及遊戲「王立宇宙軍」、「海底兩萬浬」、「美少女夢工廠」的日本知名動畫公司「Gainax」的創辦人及社長,另外還在東京大學等校開課講授「御宅文化論」的主題。這樣知道了吧,岡田斗司夫可算是一個「有超強實力的狂狷幻想者」,談談「征服世界是可能的嗎」絕對不為過!
的確,在太多的科幻作品中(其實在現實歷史中亦然),不論是外星人或地球人,骷髏\黨或惡魔黨,「征服世界」早已成為壞蛋,尤其是大壞蛋的「中心思想」,而好人的工作就是拯救世界、保衛和平、伸張正義之類的,這樣的通俗科幻「基調」幾乎是十之八九,反過來說,如果你是壞蛋,卻沒有「征服世界,統治宇宙」的遠大抱負,那你永遠註定是個小咖,甚至遭人恥笑、排擠!但是我們也的確沒有好好想過:征服世界真的那麼容易、成功\嗎?
作者煞有其事地將征服世界的目的分為消滅人類、要錢、被管反撲之後管人、推廣邪惡及不明原因等五大類,並以假面騎士、北斗之拳當中的大惡役(大反派)加以舉例說明,並將統治者分為魔王、獨裁者、昏君與幕後黑手等類型,好好地對現實及科幻中的魔王們調侃一番,再來並列出「征服世界的步驟」,從設定目的到後期作業,「負責」地作一個征服統治世界的簡單藍圖。最後,急轉直下,切入此書的主題:「征服世界是可能的嗎?」,引用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學等觀點,「認真」剖析這個主題的可能性與爭議性!作者認為現今社會「享受」的門檻來自市場機制,簡單說,就是「錢」!從「階層」與「階級」分野的角度,探討在經濟、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打破「階級」後,「征服世界野心家與統治者」所面臨的窘境!例如在過去、傳統上,英國上流階級與下流階級都有專屬自己喝酒聊天的場所,上流的去Saloon,下流的去Pub,這是階級文化,不是靠花錢、意願可以搞定改變的,也就是說,下流階級花再多錢,也無法任意光臨Saloon,上流階級出現在Pub,將遭到眾人的白眼以待。而歐洲整個所謂「大眾文化」,實際上就是「貴族文化被大量生產而廉價化」的產物!只要你有錢,一樣可以住進真正的「總統套房」,吃「總統套餐\」,聽一場「頂級歌劇、交響樂」!
簡單說,現代社會的物質層面,或是物質牽動的精神層面,正如俗話一句:「有錢不是萬能,沒錢就是萬萬不能」。在這樣的背景下,資訊、資源壟斷的困難性,要做成奴役世人、獨自享受的暴君或昏君,其實是難上加難的。連美國的南北戰爭,號稱是「主張廢除奴隸制度者」戰勝「擁護奴隸制度者」的「公民戰爭」,作者都坦言支持應該說是「工商經濟」的北方(需要勞工而非奴隸)戰勝「農業經濟」的南方(從奴隸制度中得利)的說法!就算現今極權統治的(如北韓)領導人,他的享受可能在世界上還是算相當「大眾化」的。而像極或承襲「古羅馬帝國」政治系統的美國,要能真正征服世界、統治世界,建立古代羅馬帝國那樣的大一統,恐怕機率也微乎其微,因為時空背景的變異,世人早已被自己,被自己的信仰、文化、潮流、資訊所征服,所統治了!
科幻空想就是這樣有趣、「有力」!在詼諧活潑、和平寧靜的氣氛中,以最少有形、無形成本,掌握大千現象背後的事理,例如我們清楚看見作品中惡役反派們的荒誕無知、糊搞瞎搞,常常不禁啼笑皆非!但反觀現實中的政治人物與野心家,一大卡車不成熟的所作所為,似乎也覺得高尚、嚴肅不到哪裡去!看完這樣縱橫現實與科幻的「精闢」分析,你是不是也該覺醒了?!關於「征服世界,統治宇宙」的「雄心壯志」,還是留給杜蘭沙(惡魔黨大頭目)、史密斯探員(駭客任務反派角色)、異形、吉翁帝國(機動戰士交戰一方)和皇帝(星際大戰大魔頭)那些怪胎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99.9%都是假設

99.9%都是假設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8/04/11

真的假的?世界「99.9%都是假設」!
文/oeo
這本書真是不錯,自認乖順的人一定要看,因為你最好知道你相信、服從的是什麼!?有反骨的人更要看,因為你可以找到更多有力的科學根據!
首先是作者竹內薰用了一種相當深入淺出、生動親近的筆法來寫科普,相當具有個人風格且蘊含強烈科學生命,撼動讀者的世界觀,尤其是習心成見,即便這些習心成見是「科學的」。
與其說本書提供一個嶄新的論述,不如說它是一個關鍵的提醒!無論專業與非專業,我們習以為常地接受了一些在「教育系統」上所傳達的資訊與知識,不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人們去深層消化這些資訊與知識的效率其實並不高,這樣的窘境說不定還隨著文明的進展而更趨嚴重!科學,這個以求真、理性、客觀為名之事,更容易讓人忘記它其實幾乎都是「假設」!許\多似是而非的模糊解釋,就在教科書或公眾說法包裝的偉大定律、學說中暗渡陳倉、「深植人心」!
舉例來說:飛機是怎麼飛的?是我們熟悉的所謂「白努利定律」可以完全解釋的嗎?那當中「到底為什麼被機翼分成上下兩股的空氣,非得要同時匯流在一起不可呢」?我們堅信的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天文定義真的如此科學、穩定嗎?冥王星的等級和後續發現的星體等級何以區別呢?台灣主流生物學奉為圭臬的達爾文進化論,其實根本沒有碰觸到「生物的起源」(雖然那本名著叫做「物種源始」)!為何它在美國教育界會引起軒然大波?為此我還特別翻閱\大學時代修習「演化論」課程的原文對照翻譯講義(早已泛黃破舊!)及相關資料加以查證,並想起那時李學勇教授的苦口婆心、慷慨陳詞(李老師是植物系教授,國內少數公開批判「達爾文進化論」的生物學者),其實我的最大收穫不是馬上接受甚至擁護一個新的學說,例如創造論、智能設計論(這個假設其實相當科幻),而是自省一種看待論述與假設的「批判精神」與「科學態度」!
「即使前面幾億次的實驗所獲得的數據都符合理論(假設),但仍然無法確定下一次的實驗是否會得到與理論(假設)不符的結果…」簡而言之,我們篤信的科學程序其實並不存在一種決定性的完美證明!更重要的,我一向支持本書的說法,那就是「科學再怎麼說也是屬於人類文化活動的一環,既然是文化,就會隨著時間與場所而改變其評價,就是這麼一回事」!作者倡言在我們所受的科學教育中(尤其東方),應該加強「科學哲學」與「歷史」的教育,這樣,我們才能看到各種「假設變遷的軌跡」與反省,才能獲致一種更堅韌的科學精神與價值,讀至此段,又讓我惦念起科幻動畫「銀河英雄傳說」中熱愛歷史、馳騁星際的楊威利,心中湧現一股莫名的感動!
我想這本書,絕非要打擊科學,挑戰科學家,相反地,相信是要我們更深刻地認識科學,更智慧地學習並發展科學,作者也不厭其煩地提及「柔軟思考」、「互為主體性」的重要意義。如果說科學以及它所建構的世界是一齣大戲,像「99.9%都是假設」這樣的科普書,或說「科學哲學」的入門書,它的價值也許\並不是增加什麼華麗的戲碼與場景,而是給觀眾與演員一個更好的「位子」!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全世界的人都好奇:52個你也想知道的科學話題

全世界的人都好奇:52個你也想知道的科學話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8/04/01

很好奇「全世界的人都好奇」!
文/oeo
「書桌每平方公分的細菌量是馬桶座的五十倍!」當天就憑這個顛覆性的資訊,讓我決定買下「全世界的人都好奇」這本科普書。這幾年開始注意這類提問式、批判風的科普書,數量還不少,雖然不是真的每本都能引起人的求知欲,但這樣以問題出發的模式,仍稱得上是一種科普的經典取向!
此書中提供52個有趣的科學話題,雖未必如作者假設的那樣「大家都想知道」,不過,對於一些問題的討論,在我們「習以為常」、「想當然爾」的知識結果與思考過程上,都給人不小的刺激與反省。
「馬桶座比桌子乾淨!」、「人腦的使用率只有10%?」、「集體自殺的旅鼠?」、「鉛筆裡面沒有鉛!」、「恐龍與穴居人共存的時代?」、「人死後指甲和頭髮會繼續長?」、「不可能的單向鏡!」一些諸如此類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常識」或是難以置信的「答案」,都在這本書中得到完全反向的結果。
其實最重要的並不在我們接受的什麼顛覆性的「新」知識,否則和當初我們輕易地接受「舊」知識一樣荒謬且危險!而是這類問題所帶來的反省態度與論證模式,透過這樣的思辯,會讓我們更接近真正的「科學」!包括許\多專家的大多數人在學習與生活當中,都太容易信服甚至散播「道聽塗說」的知識,尤其像是利益團體支持的研究實驗、新聞媒體的斷章取義與刻意操作、專家為面子考量的固執行徑、一個小數點的誤植、未經求證的以訛傳訛、心理與迷信因素的作祟……,就像一則廣告的台詞:「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如果能稍花時間重新審視,我們將會發現就算一些理所當然的資訊甚至偉大學說,也能出現許\多嚴重的瑕疵與漏洞!
近年也看了一些科幻科普界的大師作品(用了「大師」這個詞,我卻希望當中不含「偶像崇拜」的意思),很有趣也很弔詭的,強調幻想、突破的科幻超級創作者,常常另一個身分就是強悍的「科學捍衛者」,對「偽科學」的批判毫不留情,像是「我,機器人」的作者—艾西莫夫,即是此道中人!再次彰顯「事實堆積的謊言,虛幻揭露的真相」這樣的微妙關係!雖然懷疑這樣的事「全世界的人都好奇」,不過還是很好奇「科學之道」如何走來?如何走去?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石油用完了怎麼辦?十五堂你不知道的科學課

石油用完了怎麼辦?十五堂你不知道的科學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8/02/19

可愛的中文原著科普嘉年華—「石油用完了怎麼辦?」
文/oeo
我喜歡這本書,理由至少有四點:
第一:它是交大科幻中心寄送的,熱情無法擋!
第二:難得原汁原味的「中文多領域綜合科普」作品,集合了學有所長的專家,將一些熱議題、冷知識一起來一次小型的科普嘉年華,也就是在成書的形式與結構上就已經先馳得點,深得我心了;
第三:從提問出發,當中有我最感興趣的科幻科學主題;
第四:讀過內容,更感受到參與作者一方面作為科學工作者的專業素養與淵博知識,另一方面,他們的真性情與「捨我其誰」的終極樂趣卻也在文字表達上展露無遺!
「石油用完了怎麼辦?—15堂你不知道的科學課」這本書的出身還蠻特別的,其實它是交大科幻中心為推廣科普知識與科學精神,自2005年起主辦「科學、科技、科幻全國巡迴演講」的精華場次內容濃縮整理而成,除了標明七位學者主講主題,還把整理文章的科幻同好列於文頭,範圍涵蓋\化學、人類學、天文、數學、航太、生命科學與科幻,主題如下:
●飛彈、火箭,怎麼用?「他媽的TMD」
●什麼!蛇毒可以治病?!「化毒為藥」
●我們是衣冠禽獸,還是萬物之靈?「人類自然史」
●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是個騙局?「極致想像與怪力亂神」
●人類即將被致命傳染病滅絕?「新人類病毒──SARS的衝擊」
●小鳥隨便都能飛,人還要靠飛機?「沒有原理的飛行」
●是什麼讓銀河旋轉?「支配宇宙的力量」
●飛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飛機為什麼會掉下來」
●石油將會在五十年內用完?「挖完了石油怎麼辦?」
●製作美食也有公式?「美食中的化學」
●用塑膠一定不環保?「千變萬化的塑膠」
●人類將被機器人取代?「機器人的科與幻」
●怎樣投票才公平?「關於選舉的數學理論」
●創意哪裡來?「手絹中的宇宙」
●我的星座會改變?「說盡一夜星空」
不知交大科幻中心這一系列推廣科普的完整動機為何,不過個人對於在國內推廣科幻的「追本溯源」—科普推廣與科普科幻氣氛營造一向是熱烈期盼的,不單是學校科學教育需要改革,其實社會科普教育的營養失衡或是營養不良,也是到了可以掛急診或是需要長期看護的地步了!
打頭陣的「挖完了石油怎麼辦?」,讀沒多久就給我一次「先備知識大地震」,原來嚴格說來,石油不能說是動植物遺骸沉積的產物,絕大部分還是靠海中浮游生物的遺骸產生。接下來此篇就論及近年非常熱門的新能源新技術議題,同樣談「生質能源」,我較熟悉的農林學和生態,與經濟學、工商業、化學(本篇主講王文竹老師的專業背景)切入面就很不一樣,相信這也是這種「科普嘉年華」有趣的地方。本文也提到一些人類欲超越自然後又得再學習自然、超越自然的有趣發展,例如文中提到蜘蛛絲的強韌性(是在奈米碳管發明以前最強韌的纖維);假想「二十年後,或許\化工廠會像現在的食品工廠,也可以叫做「綠色工廠」。不過沒有工人,連窗戶都沒有,所有的塑膠都用細菌來做,只看到現場擺\了許\多巨大的發酵槽,每個發酵槽都製造不同的化合物」;又例如作者提到在加拿大,「就嘗試生產生物絲,把蜘蛛或蠶身上產絲的基因,接到山羊的DNA上,最後從這種基因改造山羊的乳汁裏,就可以大量萃取高強度的絲」,讀至此時,真實與幻想又在軟科學與硬科幻間游移!
急著跳讀單維彰老師的「怎樣投票才公平?—關於選舉的數學理論」一篇也是令人驚喜,特別是在台灣這幾個熱烈的選舉月期間!它介紹了數學上一個「亞羅的不可能定理」,什麼不可能呢?就是根據選舉理論,如果選民接受五個看來合情合理的「公道」標準,例如投票結果反應選民意向、非獨裁環境,那亞羅會告訴你:「省省吧!」如果選擇對象超過兩個,那就根本「不存在」這種能產生公道結果的選舉程序!看它詳盡的推論過程,似乎對從小選舉到大選舉的一些「納悶」有些許\釋懷,至少有個說得通的科學根據!
「人類將被機器人取代?—機器人的科與幻」當然也是精彩非常,如果硬要挑剔有什麼缺點,那就是篇幅太短了,意猶未盡!葉李華老師不負期待,將科幻議題用最深入淺出的方式,精闢分析機器人的科與幻,內容有系統而且豐富,明顯感受擁有豐厚學術研究底子的人來談科幻議題的魅力與特性,也可以見識到科幻愛好者作研究探討的活潑與寬宏,例如以題材而言,像「變人」、「銀翼殺手」甚至到動漫「原子小金剛」、「攻殼機動隊」,這種「跨世代」、跨領域的認真探討,其實正是一般華文論述、學術與研究缺乏的氣氛與精神,偶爾會被當作新聞題目炒作一番(什麼漫畫研究進入學術殿堂、超炫遊戲達人教授…),但在真實的學術研究與學校教育環境上,光是「文化代溝」的問題就非常嚴重,以「攻殼機動隊」為例,很可能九成九以上的大學教授會回問學生類似「你說什麼貝殼機動隊?」之類作為回應(這樣說好像有點冷,不過現實的情況可能更冷!),許\多年輕人也不知一些老迷口中「銀翼殺手」、「原子小金剛」是啥咪碗糕!其實要「互知」、「共賞」本身就未必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過當一族群、一世代提出特有的探討主題時,另一族群、一世代的「態度」可能就是一種科幻科學發展的關鍵了!
最後要再次一提的,就是這本科普書的寫作風格,雖然作者都算是各方術有精攻的專家學者,但也許\是講稿整理或氣味相投之故,許\多作者都散發出「非正式的科學家風範」,即是率真、坦言、實事求是,在正式嚴謹的科學期刊或是學術論文不易見,在速食、激情的媒體又不能見的「明確理性的個人見解」,在書中多篇文章都可略見,像是在台灣被泛政治化而高度複雜敏感的軍購問題、核電問題、飛安問題,書中作者都依照自己的專業推掄,提出明確的個人意見與看法,這都是相當珍貴與可愛的,並不是說他們的意見都讓人深表贊同或無懈可擊,而是指這些說法在科學與生活上的坦率與親切,但這不正體現科學的兩大通俗特徵:「可否證」與「可再現」?以現今社會的反面現況來說,許\多所謂精英與民眾都走向兩種極端,一種是先由既定立場箝制對個別事件的選擇判斷,顯得激情、主觀強烈、固執而無法溝通,另一種是大家都把話說得很「得體」、很「圓融」、很「公式」或是很「含糊」、很「深奧」、很「神秘」,但聽者根本不知說者到底說了什麼!其實這樣的現況都是阻礙社會進步的。
有時會想,難道民主該被政治獨占(例如在台灣只見高收視的「政論節目」,卻沒有「科論節目」),熱鬧只能是文藝氣氛?科學議題不能/不需要拿來給「大眾」交流甚至辯論或至少交流甚至辯論給大眾看,科學活動不能弄得活潑有趣嗎?石油用完了怎麼辦?亂辦……嗎?希望每年,每月,每天都有嘉年華!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3123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