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華的所有評鑑

古騰堡的學徒

古騰堡的學徒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2

西元1442年德國金匠約翰.古騰堡(Gutenberg)買了一台類似壓榨釀酒用的葡萄汁的機器沖床,西元1453至1456年間,藉由這座沖床,他在德國美因茲打造出使用合金活字的印刷機,並研製出印刷用的油墨與鑄字字模,到了1450年,始終不順利的古騰堡在美因茲向當地商人約翰內斯·福斯特借了筆高利貸來開辦活字印刷廠,法斯特的養子彼得也加入了這個工廠成為古騰堡的學徒,在福斯特與彼德的資金與技術挹注下,最後總算印刷出了舉世聞名的古騰堡聖經。



註:書中的商人法斯特是彼德的養父,但維基百科的註解中卻是彼德的岳父。


而採用此種活字印刷術所印製的《聖經》──不僅是歐洲第一部使用活字印刷技術的書籍,至今仍是全球最暢銷的書。


印刷機的發明不僅直接、間接導致歐洲封建秩序崩解,也催生了現代社會降臨。古騰堡的成就在於讓閱讀不再是屬於少數封建藩主與教會教士的專利。隨著歐洲書籍產量大增,價格也相對便宜很多,讓廣大民眾終於有能力擁有自己的書籍,迫使原本是教會專屬的聖經詮釋權慢慢瓦解。一百年後,文藝復興運動因此風起雲湧,知識藉由書籍傳遞,解構了自中古世紀以來歐洲的封建王國。一時間,市民主義、民權概念、具現代概念的懷疑論與批判省思哲學,透過印刷術的興盛而奠基了三百年的西方文明──資本主義。


在印刷術尚未普及前,書籍只能經由手抄員一筆一字的謄寫,書本與文字只是貴族、主教與有錢商人的奢侈收藏品,抄寫員必須受雇於教會,服膺於上帝,但說穿了抄寫員只是宗教用來規範(或箝制?)人心與思想的工具罷了,抄寫員必須根據主教的書寫手稿抄書,任何與統治階層相違背的文字都不能謄寫出版。


從本書的書名可得知,主角並非古騰堡,而是他的學徒彼德,彼德原本是在巴黎的教會擔任抄寫員,因為養父法斯特的召喚回到美因茲加入他所投資的事業-古騰堡印刷廠,美其名擔任古騰堡的學徒,但實際卻是當養父的眼線,畢竟法斯特資助了大量資金給古騰堡。但歷史總是在錯誤的誤解中產生亮麗的煙火,心不甘情不願從巴黎的花花世界被拉回無聊鄉下的彼德,熟識各種字體撰寫的彼德卻意外地幫古騰堡完成所謂的最後一哩路,與古騰堡一起打造出改變世界的活體印刷機。


作者用彼德當主角,用彼德的觀點來檢視古騰堡這個人,與其說本書是傳記型小說,還不如說本書是闡揚「職人」精神,以及述說著保守守舊勢力與進步力量之間拉扯戰役。除了整個印刷團隊的努力以外,作者把重心放在古騰堡與出資者、印刷廠與教會商會、出資者與教會、古騰堡與彼德之間的相互猜忌與各懷鬼胎上,也放了許多篇幅在主角彼德的內心掙扎與對愛情宗教的觀感上,使得整個故事有點繁雜失序。

當然這些敘述上的失序,無非是為了襯托出當年古騰堡的想法和這個超越時代的團隊,他們的工作之艱辛與困難度,是後人無法想像的,活字印刷術讓大量便遺的印刷變得可能,這意味著傳統的教會無法用文字與書籍壟斷知識與傳教,活字印刷在當年自然會被視為毒蛇猛獸,一方面要依附貪婪的商人,另一方面又要欺瞞教會,從古騰堡、哥白尼到哥倫布,這些前仆後繼敢向傳統保守勢力挑戰的先知們,願意脫離所謂的舒服圈,甘冒當局大不諱的勇者們,締造了從十五世紀以後至今的歐洲盛世,為何東方會落後?看看古騰堡的勇敢與付出便知。


我在閱讀本書的過程,時而雀躍,時而鬱悶,我相信這本書對讀者而言,評價應該很兩極,特別是對台灣的讀者,本書所敘述古騰堡的背景是「印刷聖經」的這一段故事,主角彼德原本正是聖經的抄寫員,所以作者把聖經內容和故事進展之間做了巧妙的呼應,不懂聖經的讀者會比較辛苦一些,但如果願意耐點性子,會發現這些巧妙的呼應才是本書精彩之處。


譬如主教派出武裝騎士到印刷廠搜捕私藏與私印聖經,一旦搜出便要大肆逮捕印刷廠工人,作者在這段故事中用了聖雅各的話:『…欺壓你們,拉你們到公堂去,不就是你們這些富有的人嗎?…』來諷刺那些假借主的名義的教會。


我對古騰堡這個人比較有興趣,他似乎是個信口開河的創業家,把那些出資的商人唬得一愣一愣的。他似乎是個血汗工廠的老闆,為了工廠進度,不惜壓榨員工。他似乎是個樂觀到不可救藥的發明家,他似乎只負責編織美夢,許多工廠運作的細節與難關都拋給其他人去傷腦筋。他似乎是個沒有中心思想的政商勾結者,他為了和教會虛以委蛇,不惜幫教會大量印那些喪失良知的「贖罪券」(ps.教會印起這種斂財的贖罪券,就需要可以大量印刷的活字印刷術了,夠諷刺吧!)。


比較可惜的是,本書沒有更進一步去描寫古騰堡這個傳奇人物的故事細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0 人中有 10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哪啊哪啊 ~ 神去村

哪啊哪啊 ~ 神去村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2

要不是衝著譯者王蘊潔三個字的話,這本書肯定不會得到我的青睞,理由很充足也很自以為是,因為這本書有兩個名人介紹,一是宮崎駿,二是洪蘭,據我醉心閱讀數十年的經驗,舉凡名人推薦的書,十本有六到七本屬於「讓人失望透頂」,譬如我相當喜愛的作家史帝芬金,他的作品本本傑出,可是他所推薦的書好像很少讓人不搖頭失望的,宮崎駿亦然,這好比職業棒球,偉大的選手不等同偉大的教練,那些冠軍教練當年還是選手生涯時期的成績往往是極度不起眼的,書寫和評論似乎也很難可以兩全。

希望這些名人的推薦沒有讓讀者對這本書產失倒胃口的印象,因為,這本書好好看。

故事是這樣的,主角平野勇氣中學畢業後被家人送到位於奈良縣與三重縣交界的深山「神去村」去從事林業伐木工作,平野勇氣從出生到中學畢業一直住在橫濱大都市,一心只想找個都市內的打工工作,毫無心理準備就被送到神去村去當見習生,神去村的村民大多數都是作著與林業有關的工作,過著相當純樸與平靜的山林生活,平野勇氣從一開始從處心積慮地想要逃離神去村,到不知不覺地喜歡並融入村民與山林的生活,最後完全認同這塊讓他找到自己生命出口的土地。

「哪啊哪啊!」是當地村民的特殊口頭禪,也是當地獨有的方言,神去村的村民不論打招呼、問好甚至鬥嘴都會嘟嚷個幾聲「哪啊哪啊!」,作者藉由這句輕鬆的話語去提示山林生活中的緩慢自在步調。作者的專訪曾表示:「這緩慢步調的語感,切中符合了山林以一百年循環發展及經營的價值觀,獻給對自己未來沒有想法、沒有目的,甚至感到人生沒意義的人。」

書中寫道:『神去的村民之所以重視「哪啊哪啊」,應該是基於大部分人都從事以一百年為單位循環發展的林業工作,加上晚上沒有任何娛樂,天暗之後,只能早早上床睡覺這兩個理由。即使再怎麼匆忙,樹木也不會加速成長,所以,大家都吃飽睡飽,明天繼續過哪啊哪啊的日子。幾乎每個人都抱著這樣的態度。』有點中國文學中「世外桃源」、「樂天知命」的那些意境。

日本小說中常常有與林業伐木有關的題材,如山崎豐子的「女系家族」一書就有提到林業產業和林業的經營,天藤真寫的「大誘拐」中被綁架的就是林業女大亨,綁匪活動的範圍正是伐木林業的森林中。

這故事的前半段,隨著主角意外地闖入這片平靜純樸的森林,讀著讀者有如日本版的「山居歲月」,也很像森林的「湖濱散記」,神去村的一草一木,村民們的鮮明的舉手投足,和對自然的那一股從內心萌生的敬意,讓我讀著讀著就心嚮往了起來,好想衝動地尋著主角的足跡去擁抱那片讓身心靈都可安頓的淨土。

閱讀前半段,心裡竟然會感到平靜,作者所虛擬的神去村,彷彿有一股魔力,難怪宮崎駿會一讀再讀,並且感心推薦「真是一個好故事,我真想拍成動畫!」

平野勇氣在神去村的「見習」經歷春夏秋冬四季,山林因為有四季的更迭而有其豐富的生命力,讀者藉由主角的山林生活而體驗對自然環境的敬愛,也瞭解到大自然力量的偉大和殘酷,我也從主角的故事中讀出與大自然的正確相處之道,我特別喜歡讀神去村村民的各種祭典的那幾段文章,曾經去參觀過日本的地方祭典的讀者,應該都會被他們對自己成長的土地的那股愛與執著所感動,日本的傳統祭典的共同特色就是對土地的愛、對傳統的維繫和文化風土的代代傳承,平野勇氣藉由神去村的祭典而萌生認同感,相同的,讀者似乎也藉由平野勇氣的際遇而一起成長呢!

熟悉日本祭典與地方風俗的人都知道,日本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神明,而日本的神明是無形的,當然也可以幻化成各種不同形體的,作者所設定的這個神去村當然也有其神明與其信仰所產生的力量;我想本書之所以讓宮崎駿醉心的地方在於故事後半段有了「神去」或「神隱」的意味,也正是神的力量與因素讓主角完全融入神去村,並對山林產生認同與歸宿。

但是,作者高明的地方在於沒有說教味,除非是純奇幻小說,否則一般寫實加上一點神話的故事當中,往往會有很濃的說教味道,作者竟然把神明的力量寫的相當熱血沸騰,將人與神之間的互動寫得讓人感到血脈噴張,恨不得立刻讓自己也成為神去村的一份子,跟著他們「哪啊哪啊!」

掩卷之後,我天馬行空地想著有朝一日一定得到奈良與三重交界處的山林,去造訪到底有沒有類似「神去村」的樂土。如果找得到,我一定對著山林大喊「哪啊哪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蘋果園之罪

蘋果園之罪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4/01

由於自己老是喜歡在推理、科幻、歷史與政經類書籍打轉,久而久之也會想嘗試一下比較偏愛情的小說,於是挑了本書,一開始被本書的推薦陣容所迷惑:《別相信任何人》作者S. J. 華森、《狼廳》文壇大師希拉蕊.曼特爾、伊恩.藍欽、《穿條紋衣的男孩》作者約翰.波恩、Richard and Judy book club......



但是,看完之後的結論是,一本書之所以能夠得到許多名家或媒體的讚美推薦,只能證明書商的行銷功力,或者是作者的極佳人緣罷了,如那些由記者所寫的書,推薦的人一大堆,但往往讀起來會大失所望。



本書可說是集「套公式」書寫大全所拼湊出來:

1、事業有成的中年婦女

2、家居生活的沉悶(如無趣的老公與長大的小孩)

3、天雷勾動地火的意外鬼扯淡性愛出軌(最好再加上變態的性愛場景)

4、神秘且有點性變態的出軌對象(最好是007或國家安全人員之類的職業,否則若和一個中年男會計師出軌有什麼好看)

5、不停的約泡約泡再約泡

6、新鮮刺激的性愛蛻變成真愛(通常無需解釋為什麼變成真愛,反正就是一直作愛就會轉換成真愛)

7、真愛為了熟女作出毫無道理的犧牲(最好是殺人放火與散盡家產)

7、後面橋段換乘法院攻防、飛車追逐(最好是有點異國風情)

8、熟女回到沉悶的家,老公原諒她,但她依舊死鴨子嘴硬懷念著變態的外遇男

9、最後一定有喃喃自語的內心戲,明明回家繼續過生活,嘴巴還是要念念有詞說自己回不去了。



這本書的架構就差不多是這樣的公式,隨著故事的展開讓我感到越來越失望,作者沒有把女主角的基因科學家伊馮娜的角色詮釋的很好,只放在生活平淡事業無趣上頭打轉,故事的發展十分平淡沒有立體感,很難產生共鳴,只看到一個欺騙自己的中年女人沉迷在刺激的外遇中,擔任博物館安全人員的男主角更是扯淡,一個因為心理因素而沉迷於無窮盡獵豔遊戲的人,會為了一個自己並沒有多少感覺的女人(至少書中讓我有這樣的感覺)去幹出爭鋒吃醋的殺人罪行?



不可否認,作者寫作的技巧相當高明,用詞遣字十分講究,文學功力無庸置疑,只是,讓人讀不透的是,作者想要藉由本書呈現出什麼價值觀,價值觀對讀者而言相當重要,我閱讀小說想要獲得的樂趣有三:

一、題材新穎、場景特殊或人物鮮明

二、故事具娛樂感

三、咀嚼作者所要傳達的價值或意義



只要具備其中一種,一本書便具有可讀性,但本書除了題材無趣以外,男女主角也沒有讓人驚艷的設定,娛樂感也欠缺(至少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還有SM性變態題材),讀完全書也沒有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什麼對愛情或外遇的任何價值觀。



後面40%的法庭攻防更是整本書的敗筆,女主角藉由出庭應訊的內心意識流過於無趣,很難解釋什麼是真愛,雖然女主角的口中從頭到尾老是念念有詞說著真愛。更荒謬的是,書名蘋果樹意涵著偷吃禁果,我相信多數讀者都會了解其暗喻,但沒想到,作者竟然還安排了一個叫做蘋果園的地方讓男女主角去偷情,看到蘋果園,我的內心有OS臉上應該也浮現了三條線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別找到我

別找到我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3/12

台灣讀者對哈蘭.科本相對比較陌生,多數讀者習慣英美派冷硬警探作風的作品,或者偏向近來主流的北歐左派推理所致。哈蘭.科本這位美式社會心理派別的推理大師,反倒是比較不受台灣讀者的青睞。在閱讀本書之前,我已經看過哈蘭.科本的《第43個祕密》(The Woods)、《死亡印記》(Just one look)、《第二聲鈴響(The Innocent)》(以前的中文版書名:無罪之罪),哈蘭.科本的作品沒有讓我失望過,可惜的是,這本《別找到我(Six Years)》終究讓我踩到哈蘭.科本的地雷。



哈蘭.科本與一般小說家最大的不同在於成長背景,他在出道之前曾經任職於其祖父的旅遊公司,之後到了四十歲才成為全職作家。所以他的作品中有濃厚的旅情,主配角們一下子在紐約,一下子跑到紐奧良,讓讀者有種跟著故事來趟想巷中的小旅行般。



回到本書,一如作者其他作品,以「失蹤」為主要題材展開故事,主角傑克教授眼睜睜地看著女友娜塔莉嫁給別人,娜塔莉在婚禮後對他下達不准打擾她的禁令,六年後傑克無意間看到前女友丈夫的訃聞,於是懷著一絲希望打算找娜塔莉,卻驚覺六年前那場婚姻原來都是假的,甚至找尋不到任何有關娜塔莉的訊息,連當初邂逅的人事地物都彷彿不存在這世界上,大惑不解的傑克於是開始調查,這六年間娜塔莉究竟出了什麼事?甚至連傑克最好的朋友也開始懷疑傑克是否因為六年前的喪父之痛,才幻想出娜塔莉的存在,以彌補內心的空洞。



到底這一切是虛幻的還是精心策劃的騙局?主角為了查明真相卻引來許多不明人士的威脅,作者把懸疑性拉的很高,整本書至少有六成的篇幅都放在懸疑性的佈局上,可惜的是,讀者幾乎都可以一眼看穿,很容易猜到主角傑克下一步舉動,

看到一半似乎已經可以看出端倪,但作者很明顯地東扯西拉的想要把懸疑性繼續推到最高,以至於造成後面真相大白時讓人感到整本書頭重腳輕,讓前面的大量布局功虧一簣。稍微曝一點雷,這類隱姓埋名讓人生重來的梗,用來作這本書的結局,實在讓人感到失望。



作者哈蘭.科本畢業於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政治學系,但書裡頭提到一些關於政治的東西似乎犯了錯誤,盧梭並非政治學者而是哲學家小說家與作曲家。



沒看過哈蘭.科本作品的朋友,請直接去看《第二聲鈴響(The Innocent)》(以前的中文版書名:無罪之罪)、《21條左斜線(Tell No One)》、死亡印記(Just One Look)(繁中版已經絕版)這幾本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美味不設限

美味不設限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3/12

故事大概背景:哈山.哈吉生長在印度孟買,家裡經營著傳統小吃攤,後來,哈吉家遭逢巨變,輾轉移居法國小鎮盧米埃,在異國重拾舊業賣起印度美食。而在他們「孟買飯店」的對街,則是女名廚麥洛伊的高級法式餐廳。麥洛伊堅守古典烹飪傳統,地位崇高、備受讚譽,但她最大的遺憾,就是有生之年已來不及取得米其林三星的終極肯定。當麥洛伊發現哈吉的廚藝天份後驚人天人,決定從對街的餐廳對手中把哈吉挖角過來,將畢生的廚藝傳授給他。



故事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哈山家族在孟買奮鬥以及因為政治因素而被迫移民到歐洲開餐廳的故事,這一部份是整本書唯一精采的段落,將印度美食搭配印度社會近代變遷,印度生活的甘苦,印度料理的辛辣香料的豐富多樣透過哈山家族的故事,讓人無法停止閱讀。



第二段則是哈吉終於獲得家族首肯,到對街的法式餐廳接受女名廚麥洛伊的訓練,本書原名《The Hundred-Foot Journey》(一百步的旅程)即是形容這段受訓當學徒的過程,雖然哈吉只不過到離家族一百步的對街餐廳學藝,但身為一個印度移民,以及面對印度與法國飲食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雖然只有一百步之隔,但卻有幾千里甚至好幾個世代的遙遠。



如果與第一段相比,第二段卻明顯弱上許多,只能用「學徒奮鬥史」來形容,我讀不到主角如何去面對印度與法國飲食文化之間差異,好像主角是個法國當地人似的,完全沒有文化衝擊與隔閡的橋段,難道一個印度廚師移民,面對完全不同的異國料理,一點都沒有衝擊感或想要融合兩國之間的精華嗎?作者未免對歐洲文化太過一廂情願的肯定了吧!當然這和作者本身是記者背景有關,記者的作品大多是平鋪直敘、找不到明顯缺點,或許在法國料理的專有名詞和食材上的描寫花了相當篇幅,甚至連動物仔殺過成都鉅細靡遺地寫出來但下筆的匠氣未免太重。



到了第三段故事,簡直是災難,主角學成之後到巴黎開餐廳,從選擇地點、開業、找到資助者、一路受各方提拔,最後終於得到米其林三顆星的肯定,一路過關斬將甚至得到一大堆有力人士的或暗或明的提攜,讀起來真得很像作者所服務的雜誌《富比世》(Forbes)所刊登的成功節出人物專訪之類的文章,好不容易讀到依絲小亮點:對米其林星級的批判火花,但作者卻又很巧妙地脫離。



整本書的精彩度可說是開高走低、頭重腳輕,皆大歡喜沒有一絲火花的內容到也和台灣春節的賀歲電影一樣。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血棋局

血棋局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3/12

如果你是喜歡驚悚心裡派的作品,這本《血棋局》應該是2015~2016年的首選吧!



故事有點曲折,時間序的安排也有點跳躍,除了女主角拉娜以外,作者還安排了另一個以日記方式呈現敘述的主角。主角拉娜是個主修心理、專攻兒童心理疾病的大學生,她聰明絕頂,原可以進入名校,卻選擇遠離家鄉,躲到偏僻小城就讀。她的課業表現亮眼,但她的人生與真實身分卻是由謊言構築,不僅朝夕相處的室友、同時也是拉娜最好朋友的貝卡一無所知,就連拉娜自己都不復記憶。有一天她接下一份保姆工作,對象是十一歲的天才兒童路克,路克因無法控制情緒以及毫無同理心被無數間學校退學。



路克是個有極度心裡障礙的11歲兒童,拉娜透過照顧他以及彼此的互動,一點一滴地將自己隱藏許久的黑暗過去與記憶挖掘出來。然而拉娜卻一步步地掉進路克這個天才卻又邪惡的兒童所佈下的心理陷阱,自己埋藏許久的秘密與黑暗一步步地被掀開被迫面對謊言,宛如跌進一場血淋淋的棋局無法自拔。



換句話說,路克是拉娜的對照面,兩人之間的關係是本書第一個精彩之處,兩個人同樣都有自我扭曲的心智以及罪惡基因的深層黑暗世界。



在拉娜周遭一共發生了三件命案,拉娜的母親、兩年前校園命案懸案以及拉娜最好的室友貝卡失蹤案,抽絲剝繭的警方將辦案苗頭聚焦在拉娜身上。拉娜的謊言到底和這一切有什麼關聯?



再講下去恐怕會洩漏劇情,本書幾個秘密:困住拉娜的黑暗往事、貝卡的失蹤、母親的命案、校園命案、日記敘述者是誰、路克的真面目以及這場心裡角力棋局的下棋者是誰?就留待讀者一一去解謎。
   

與多數驚悚變態心裡作品最大的不同在於作者的文筆相當優美,也有相當多篇幅著墨在兒童變態心理學上頭,然而作者可貴的一點是,不會像許多想要鉅細靡遺地炫耀自己專業之是的驚悚小說作者,作者保留許多細微細節讓讀者自行去思考,不打擾讀者閱讀與解謎的節奏與樂趣。作者沒有拘泥在劇情的曲折轉折,而是利用故事所塑造的神秘與宿命感,讓讀者能夠透過故事而進行內省與哲學思考。



原文書名是In The Blood,顧名思義,作者把變態心理歸諸於血緣與基因遺傳因素,邪惡的血液會不會一代代地傳下去?真的無法度對抗血液中所流動的原罪宿命嗎?心理治療真的有效嗎?變態的兒童到底只是浮游短暫一生無法得到救贖?還是可以咬破困住自己心智破繭而出,面對突困後的人生呢?拉娜和路克有辦法擺脫黑暗的過去與遺傳嗎?



當然,這本書並沒有如好萊塢作品般的皆大歡喜,若是如此就未免太膚淺了。整本書的閱讀有股壓著喘不過氣的深沈,也有極於想要一窺究竟的解謎心理,雖然讀到一半時細心的讀者應該可以猜出部份的謎團,到了最後的謎底揭曉時,主角的故事宛如峰迴路轉,最後的謎團應該很難被讀者事先識破才對。



這本書擺在我的書架角落快一年,已經忘記當初為什麼會入手這本書?好看的書總是會遭到冷落,就像我冷落了這本書一整年一樣。趁這本冷門書還沒絕版之前趕緊寫出自己的讀後心得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海邊的卡夫卡(上)

海邊的卡夫卡(上)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2/23

希臘戲劇一向就是現代戲劇電影小說文學的創作根基,其廣度與深度讓幾千年以來的創作都無法有革命性的超越,所以向經典取經或吸收創意來源本來就是文學的基本功課。

許多人第一次看過本書(甚至連第一次都沒看完)後,可能會產生些許失望,覺得「太過於賣弄」或「有點灰暗」,有這些評論,我認為很正常,畢竟,台灣的讀者多年來的閱讀習慣與胃口不是被傳統中國醬缸文化所梏桎、被美式好萊塢的「歡樂派對」氣氛所約制以及被台灣的「功能性、考用性」的讀書文化給洗腦,而閱讀習慣漸漸地大一統了,對於眾多歐式與日式許多純文學卻無法咀嚼。

這本書的故事相當奇幻,一個從小沒有母親的離家少年卡夫卡,一個從小就喪失記憶但卻可以和貓講話的失止智單純老年人中田,透過隱喻式的犯罪而分別展開一場對記憶對過往對母親的救贖之旅,兩個人都被命運之門帶到四國高知的「甲村圖書館」,圖書館館長佐伯小姐卻是兩個人救贖與被救贖的對象。

看這類的隱喻式的文學請不要帶著「合理性」和「邏輯性」的心情,讀這本書有三個層次,一是娛樂性,人與貓的溝通、貓的世界、未知的桃花園等這些題材的確相當新奇:二是反省性,裡面的所有主配角全部都有很大的生命與性格的缺憾,經過到四國圖書館(一老一少都是住在東京的中野區)的一趟救贖,失去記憶的老人中田和只剩下記憶的佐伯都個自找到靈魂的缺憾(他們兩人都只有一半濃度的影子),至於兩人最後的結局都是等待死亡,有人認為太悲情,不過孔子不也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話嗎!怎麼沒人說孔子太悲情呢,人生早已殘缺的倆人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佐伯透過夢境回到十五歲,中田老人在死前似乎一瞬間恢復了記憶,倆人在人生的最後一刻補齊了至生之缺憾,我不認為這本書有悲觀的成份在裡面。

第三個層面是這本書直接挑戰人內心的禁忌:『你有一天會親手殺死父親,和母親與姊姊交合。』,用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的類似情節來做為這本書的深層架構,伊底帕斯王他弒父娶母,後來自刺雙眼自我放逐,此劇被視為在命運的無情擺弄下,刻劃人性尊嚴的代表之作,希臘悲劇最強調命運的無情,在村上的小說中,充滿這樣的故事,發條鳥先生為了尋得自己失去的老婆,不得不進入深深的井裡,卡夫卡為了逃避預言式的詛咒,不得不離家出走......。而村上畢竟終究還是不敢完全地揭開人的大禁忌,他只用隱喻的寫法去將故事原型抽離出來並分散在書中的每個角落,書中的佐伯小姐到底是不是卡夫卡的媽媽,櫻花到底是不是他的姐姐,村上沒有明講,應該只是卡夫卡的情感投射,這就好像有許多年輕男孩喜歡熟女一樣,無傷大雅的戀母情節是被社會允許與接受的,就看你如何定義書上的關係。

故事中的主卡夫卡角自小就被父親的「預言」或「詛咒」附隨。為了擺脫這樣的預言,少年希望成為全世界最堅強的15歲少年。變成這樣的人是不是就能阻止命運的降臨,沒有人能確定,但是卻不得不做。少年最終捨棄了烏托邦式的森林深處(那個桃花源有著他心中的母愛的空缺與想像中的不切實際的戀愛),回到現實社會中;另一個男配角星野先生則代替中田先生關閉了入口,並以「壓倒性的偏見堅決的抹殺那傢伙」(是卡夫卡完成預言後產生的邪惡分身?),兩個年輕人都得到自我救贖,經過一趟奇幻之旅而變得成熟。

佐伯小姐的一句話讓少年回到現實:「我要你記得我。只要你還記得我,就算我被其他所有的人都忘記也沒關係!」一句道出「記憶」在這本書的地位,人都是因為他人的記憶而有了定位和意義,只要有人記得你,自己就存在。這個記憶有來自親情、愛情或尊敬(如卡車司機星野對老人中田的豁達人生觀的憧憬。)

反之,一生受記憶與原罪所苦的佐伯小姐和老人中田,也順利地打開那個世外桃源的出口而進入他們要的極樂世界,村上的小說多次描寫關於「出口」與「入口」的事,透過某種「考驗」,終將找到自己與這個世界平衡之道。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8 人中有 8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尋羊冒險記

尋羊冒險記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2/23

二十年前讀村上春樹是為了自我標榜,1990年左右那幾年的大學生總是要抱本村上的書在校園或小咖啡廳(那時還沒有星巴克)來展現自己知性的品味;十年前讀村上春樹是為了想要藉由他那股很純然很抽離的文字來沉澱自己,當然,若能躺在東南亞熱帶小島海灘上的躺椅上拿本村上並搭配瓶啤球,更是沉澱自己(另一種說法是催眠自己)的最佳組合。

現在(2010年年末),最近兩三年再度閱讀村上的作品,在自己也成為文字創作者之後,讀起來就有些「見山終於是山,見水終於是水」的感受了。

這本『尋羊冒險記』是村上春樹的第三本書,是他在1982年所出版的,當我遍讀全部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之後,這本「尋羊冒險記」應該是他的著作當中最值得看的前三名,第一名首選當然是「挪威的森林」,第二名是本書,第三名應該是「發條鳥年代記」。

在村上春樹的早期作品當中,死亡一直佔有相當的篇幅,如挪威的森林的kizuki與直子,以及本書的重要角色:「羊」與「老鼠」,我認為死亡尤其是自殺在村上早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主因是在於1969年三島由紀夫的切腹自殺有關,事實上,那一整代的文風又有誰不受三島由紀夫的切腹自殺影響呢?整代的日本年青人猶如文化遺族般地漂零在時代殘酷的轉變中。


在村上的初期作品中出現了老鼠這個角色,他的前三本書都有老鼠出現,也有人把他最早的三本作品稱為老鼠三部曲:「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與「尋羊冒險記」,老鼠是我(村上春樹用我來當第一人稱男主角)的老友,這個角色一直延續到挪威的森林書中主角渡邊那位在中學時期就自殺的kizuki,老鼠也好,kizuki也罷,都代表著日本1969年學運這個時代意義,日本的全共運學運在日本那一代年青人心中是一種悲劇宿命的象徵,學運在不完美中結束,高潮在三島由紀夫的切腹自殺下畫下休止符,留下來的學生紛紛地進入日本在七零年代所架構的右翼資本主義體系中,軍國主義轉成高度資本社會,一整代日本青年的失落似乎得不到救贖,革命沒有如口號般地發生,社會也沒有朝著學生理想中的烏托邦演變,越來越多的學運積極份子投入他們當年所鄙視的資本主義洪流,也越來越多的學運份子感到被時代遺棄,被狠狠地拋棄在1969年那場找不到敵人也找不到自己的非典型戰爭中。

村上春樹、本書中的「我」、挪威的森林中的渡邊和直子….都是被遺棄在早已不存在的戰場,找不到出口更尋不回入口。所以本書的主要架構就是「尋找」,很典型的西方作品的創作法:「失落-尋找-救贖」,當然,本書有關尋找與救贖的過程比較玄、比較暗喻而已,讀者無須去提出任何現實性,文學所展現的是過程與比喻而不一定要追求寫實,這不是理財投資學更不是拓僕微積分。

「羊」這個角色就相當清楚,它代表著日本主流社會的價值,也正是日本1969年學運中所要推翻與否定的價值。先把本書的「羊」的故事作些敘述:

某隻在滿蒙邊境洞穴裡逃出的具有附身在人類與超能力的羊(一種不存在世上的品種),附身到一位名字叫做羊博士的身上,羊博士當年曾是農林省業務官僚,在中國東北考察羊類飼養時,被羊進入體內。羊在利用羊博士到達了日本以後離去,羊博士因此變成了性情古怪的「羊殼」。羊在中國進入羊博士,羊博士帶著羊回到北海道,羊逃出羊博士晃到北海道的十二瀧町,進入十二瀧町的"先生"體內,36年後,羊再度逃出"先生"體內,回到十二瀧町的草原,遇見了老鼠。

羊進入了「先生」體內,並利用「先生」建立了一個幕後控制整個日本的龐大王國。這位「先生」是日本政檀的影武者,村上稱他是右翼大老,控制大半以上的執政黨議員與官員,也控制的媒體與廣告業,似乎有點像「1984」的老大哥。當然,本書用羊來諷刺日本那種政商右翼密不通風且臭不勘聞的體系。

故事的一開始就是被附身的「先生」的身體已經逐漸老去,羊於是離開了「先生」而打算附身在老鼠這個人身上,打算再用老鼠的身體建構更龐大的右翼政經力量,故事的主角「我」則奉命去尋找這隻羊到底附身在哪裡以及誰的身上。

我認為老鼠這個身份有暗喻三島由紀夫的意味,因位兩者都是時代或故事中不得不承受的悲劇宿命代表,為了阻檔時代失控的演變而不得不義無反顧地付出生命。至於是不是螳臂擋車亦或真的在歷史留下無法抹滅的影響,這就不是村上春樹想要探討的。

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好像是一直不斷在尋找什麼,才是真正的人生似的,村上提出了這些疑問,或許他也質疑著學運與年青人的天真與虛無感。在本書中村上無疑是悲觀的,他在本書寫著:「從此以後,我就沒有「故鄉」了。對我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地方應該回去。」可是他又用一種不負責任的世故寫出:「一想到這裡,我就打心底覺得輕鬆起來。已經沒有什麼人想要見我了。已經沒有什麼人需要我了,已經沒有什麼人希望被我需要了。」

即使撇開時代意義的閱讀高度,單純就人生來看,尋羊冒險記是1973年的彈珠玩具的續集,男主角「我」已經結了婚,也離了婚,工作的翻譯社,規模也擴大到不只是個小翻譯社,合夥人的飲酒習慣也不再只是單純的小酌。主角「我」拋開這些人生成就去追尋老朋友老鼠,以及去探索「羊」這個宛如梗在心中的陰影,的確也寫出了許多後中年人生的內心世界的渴望。

這本書如果可以和「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以及本書的續集「舞舞舞」一起搭配著閱讀,最後再把挪威的森林拿出來閱讀,便可以窺探出一些村上春樹所架構的特殊世界觀,在這幾本書的重讀過程之後,我終於發現,村上春樹前半生作品的大結局就在挪威的森林的最後一幕,渡邊在上野車站送走了昔日的總總之後想到了「綠」。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是我閱讀村上春樹前面幾本作品後所能用的最精簡的讀後感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7 人中有 7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女系家族套書 (上、下)

女系家族套書 (上、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2/23

許多人一直問我:「為什麼喜歡看日本作家的小說?」,這個問題就好像問著:「為什麼喜歡吃海鮮?」,問那麼多不如自己去找答案,對吧!如果要我給讀者一些提示,「山崎豐子」是個很棒的解答,看過她的一系列小說後,相信讀者應該就不會再問這些問題了。山崎豐子作品中最有名的當然是「白色巨塔」,最讓我產生最大共鳴的當然是與我有切身之痛的「華麗一族」,最令人盪氣迴腸進入內心自省世界的是「不沉的太陽」。

然而,就小說的故事來說,最好看的卻是「女系家族」。矢島家族是一個從古代開始就由長女掌管家族紡織事業的女系家族,即始社長由父親嘉蔵擔任,實際上,這個本性溫良的男人,卻只能生活在整個家族的最底層。說穿了,他僅是作爲上門女婿過來幫助女系家族繁衍下一代和替家族企業賺錢的工具而已。

本書故事從年邁父親嘉蔵過世開始,家中驕橫跋扈的三位兒面對巨額的遺產分配,開始露出猙獰的面目,各自引進外戚或外力進行爭奪遺產,遠房親戚、家族企業的帳房老臣…..各方人馬也捲進這場遺產的覬覦,山崎豐子最擅長的人性善惡的描述,讓人在她的文字引導之下直搗人性最醜陋也最脆弱的陰暗深處,不禁讓我想起台灣幾個金控家族子女之間的勾心鬥角,如果邊看這本女系家族,邊把台灣A家、B家或C家的成員一一對號入座,那簡直是豪門所上演的一場場人間鬧劇。

山崎豐子另一個讓我尊崇的是,她為了寫這本書還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付費請律師教授有關「遺產法」與相關規定,而女系家族書中對於家族事業-紡織業的細膩描繪,會讓讀者誤以為山崎豐子是否本身就是從事相關行業,可見她對於所創作內容的背景知識,花了相當的心血在研究、採訪與蒐集資料,不單單是這本,像白色巨塔所描寫的醫界、不沉的太陽的航空界與華麗一族的金融界,專業精細度一點都不比該行業出身的作家來得遜色,在山崎豐子身上我看到了身為一創作者的始命感,和那股認真、追根究底的達人精神。

故事的情節流暢毫無冷場,而結局更說得上是大逆轉地出乎意料,善與惡、是與非、恩與怨、宿命與革命…明快地有如宮本武藏的雙刀流的讓人目瞪口呆,通通得到救贖與解脫,好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6 人中有 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警察(奈斯博作品集9)

警察(奈斯博作品集9)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2/21

本書是北歐挪威推理大師尤.奈斯博筆下哈利警探系列的第十本作品,台灣的繁體中文版已經出版了第三本到第十本(除了第一本蝙蝠人和第二本蟑螂還沒出版),如果還沒接觸過尤.奈斯博的讀者,建議從第三號《知更鳥的賭注》開始接觸他。



要閱讀本書《警察》之前,必須先知道一個重要前提,本書和前一本《幽靈》有相當的關聯性,雖然單獨閱讀也不會影響大部分的完整性,但其中某些重要橋段與故事,如果先看過《幽靈》,會有比較清楚的脈絡。



主角哈利警探在上一本《幽靈》中生死未明,留給讀者許多疑點與驚嘆號,本書會有比較完整的交代,《幽靈》一書中,哈利繼子歐雷克到底有沒有涉嫌殺害毒蟲?哈利涉案的程度到底多深?警察處長米凱.貝爾曼這個大反派到底牽涉多少奧斯錄的犯毒案與刑案?本書則會完整的交代。



當然,任何讀者都知道偵探小說中,主角延續性的重要,很少推理作家會把自己塑造的主角弄死,由其哈利這個以驚人的才智、我行我素的辦案方式聞名的討喜角色,只是,本書的最後章節,作者竟然用文字與鋪陳愚弄了讀者,連我這種已經看過幾百本推理小說的書蟲,都差一點被作者騙了。



《警察》故事中苦主變成警察,奧斯陸出現了一個「警察殺手」,凶手下手狠毒,被害者死狀殘忍。每一名遇害警察死亡的地點和日期,過去也曾發生過懸案,死者都是當初負責偵辦那些懸案的警察。奧斯陸警局一籌莫展,只能看著一個又一個警察死於非命,這個時候,警方又想起哈利,認定這一連串殺警案,非得找出哈利否則無法破案。而哈利在上一集《幽靈》的警局死對頭米凱,已經升任奧斯陸警察局局長,米凱處心積慮阻撓哈利回來偵辦。



作者佈了好幾條線索,讓警方的偵辦疲於奔命,到了故事的一半,才讓千呼萬喚的哈利出現把相關線索一一收線,這種創作手法很像金庸筆下的東方不敗,笑傲江湖一書中,東方不敗幾乎到尾聲才正式登場,但之前就一直鋪陳東方不敗的神秘性,讓讀者始終保持高度期待,想要一窺東方不敗的究竟。只是哈利系列的讀者其實早就對哈利不陌生,應該無法產生神祕期待感,當然如果是第一次接觸哈利系列作品的讀者,說不定會有不同感受。



身為尤.奈斯博的書迷,我不得不說哈利系列或許已經到了瓶頸,從《雪人》開始便感受到小說的含金量越來越低,五年前首次讀到《知更鳥的賭注》時的全新閱讀震撼已經不復見,最近幾本只看到越來越被神化的哈利,以及越來越變態的犯罪心理,的確,尤.奈斯博的寫作技巧越來越好,但寫作技巧並非我所關注,高超的寫作技巧意味著故事主軸越來越瑣碎化,這莫非是推理作者的宿命,這讓我想起龍紋身女孩等千禧年三部曲的作者,如果他還在世,寫到第七本第八本之後會不會也流於瑣碎呢?



不可諱言的,本書的閱讀娛樂性還算很高,但節奏感似乎有點變慢,作者有點想要把重心放在主角的感情世界上,只是很難用個性已經完全定型的哈利,來寫出讓人讚嘆的愛情故事。



本書充滿了傷感,作者弄死了一個哈利系列故事中角色很吃重的配角,這是不是意味著哈利系列即將告一段落呢?但故事的最後卻又埋了個很明顯的伏筆,明眼人都知道哈利系列肯定會有第十一集。



推理系列小說到最後難免會玩起犯罪心理的遊戲,本書的重點在於「因為愛而犯案」的變態心理,殺警兇手到底是一個還是許多,是作者在本書所佈建的重要疑團,愛之深責之切這種心理扭曲到極致,竟然成為連續殺人的動機,合理與否則是見仁見智。



最後我以同屬小說創作者的身分來談本書,本書的篇幅如果可以精簡四分之一,把其中一兩個毫無關聯也不具暗示性的故事枝節去掉(如警察大學那個花癡女學生以及在本書已經沒有存在意義的花癡女市議員),應該就會比較完美,作者塑造這兩個女花癡,我看不出有太大創作意義,只會讓女性讀者感到濃濃的沙文主義。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84上一頁 12345678910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