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若精舍.柳藏經的所有評鑑

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弟子如是說

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弟子如是說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8/28

《星雲大師的身影》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星雲大師圓寂後,陸陸續續在出版市場上出現很多對大師的追思文集,這本《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就是其中一本,由大師的門下弟子寫出的回憶文章,如同佛陀入滅後,眾弟子「如是我聞」的寫下佛陀的本生故事,以及說法的教義,大師的風範遺教不是只有幾十萬字就能說盡。




平時偶有感觸書寫佛學文章時,總是會閱讀大師的全集,看看大師對於我所談的觀點看法,沒想到大師「深入經藏,智慧入海」我總是在大師的作品中,可以得到對應的解答,往往有一種感覺,就是什麼才是大師不知道的事情。




大師弘法利生的工作繁忙,除了臺灣島內奔波勞碌,全世界四大洋五大洲,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在公忙之餘,佛教的經典卻從沒有停止閱讀,身體力行以佛為師,敦敦教誨弟子們,出家人是佛陀世間的代言人,依法不依人,不能逾越佛法的教義,而自成一家,那就是謗法,就是外道。




星雲大師總是要弟子發願「我是佛」,要有成佛的雄心偉願,不輕易放棄退縮,人生難得不可氣餒,更要自己能捨能得,放下手中沙,這世界的沙都是你的,很多專家都估價星雲大師在全世界的寺產超過千百億,星雲大師卻笑著說,這些東西那一個是我的?這些東西全部都是眾生的,我只不過替眾生管理,大師總是說佛的富貴不可思議,只要你看到就已經得到,為什麼還要去佔有呢?




大師也要弟子們努力賺錢,努力賺取善財,有錢就能佈施行善,因為貧窮即是罪惡,人因為貧窮問題所衍生的罪惡實在太多,大師時常把眾生的供養金,轉身就向小販購買一些結緣物品,然後又轉手轉贈給信眾,佈施的、做生意的、收受結緣品的人皆大歡喜,大家都得到金錢的好處,善用金錢的力量,不要做一個守財奴。




星雲大師的一生弘揚人間佛法,要把佛法的好帶入眾生的生活中生命裡,不讓佛法只是送終時的拜懺誦經,這輩子他老人家真的都做到了,也成了佛陀住世以來,第一個把佛教帶到非洲的和尚,真正做到法水長流五大洲,如今他的佛教理念正由他的弟子一一傳承,相信他在忙完他方淨土的事情後,必然乘願再來,繼續他在娑婆世界未完成的宏願。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23/8/27)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江映瑤-和家人溝通很難嗎?:轉念和解,全方位改善和家人之間的關係 (有聲書)

江映瑤-和家人溝通很難嗎?:轉念和解,全方位改善和家人之間的關係 (有聲書)

  • 會員評鑑等級 類型:有聲書
  • 評鑑日期:2022/08/05

《江映瑤的家庭關係六堂課》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和家人溝通很難嗎?】讀後心得

在螢光幕前的談話性節目中,經常可以看到江映瑤對兩性議題的論述,直覺上知道她對於人際互動關係,非常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也沒有埋沒自己的專業,出了好幾本相關的書籍,並且在報章雜誌上有許多的專欄文章。

這次她出版了有聲書籍,針對家庭關係下足功夫研究,提出六道解方來讓糾結在家庭關係的社會大眾,有著可以依循的方法,來面對解決。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對我而言,家庭就是面對生老病死的道場,一旦家庭關係破裂,處理進退失據,最後可能變成修羅戰場。

家中剛好有一個上國中一年級的孩子,他正在進入青春叛逆期,對於生活上目前為止問題不大,最大的問題在於上網時間的衝突,他的表情告訴我「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江映瑤在「如何化解和孩子的對立」這堂課告訴我,要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對孩子倚老賣老,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讓孩子說完話,關懷他的動機,同理心支持孩子的作為。

曾經聽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有一次家族為了先人墳塋的問題爭吵不休,怎麼做怎麼處理,每個人都有意見,在爭執不下的情況下,他突然說出她被先人托夢要如何做,大家一聽到托夢,就無法反駁,怕如果是真的托夢,卻因為在自己阻止下,如果有了災難,就無法忍受,結果就答應他的處理方式,和平的落幕,因此告訴我們在家庭中需要智慧的處理,要超越問題的本身處理問題。

家庭中的關係,上有父母,下有子女,面對配偶,配偶也要面對公婆,所有的關係交織在一起,就像珍瓏棋局一樣,要用智慧解決所有矛盾,尤其婆媳關係是最矛盾的地方,要把對方當成媽媽或當成女兒,本身就是一個挑戰,江映瑤提出的解方,就是把婆婆當成「總經理」服侍,要有點黏又不會太黏,不要強迫自己進入不存在的親密關係。

江映瑤在這六堂課中,給大家的不是答案,而是思考的方向,讓自己聽完課後得到啟發,用自己的方式得到圓融的解決。記得約翰.布雷蕭在他的《家庭會傷人》一書中提到,如果家庭的關係沒有得到痛苦的紓解,那麼就會像DNA一樣遺傳下去,子女就會變成像父母一樣的人,把苦難留給下一代。

所以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去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變得更好,進而可以改變父母,讓家庭生活回歸正面的意義,也讓自己將來成為一個心態健康的老人。江映瑤如同金庸筆下的「黃蓉」,冰雪聰明的用最健康的思惟,來引導我們面對家庭關係,從容面對人生。在她輕柔的聲音中,娓娓道出一般人內心深處裡最難承受的家庭壓力,得到一個心的指引,得到對人生的和解。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22/8/5)

閱讀推薦:江映瑤-和家人溝通很難嗎?:轉念和解,全方位改善和家人之間的關係 (有聲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70002093?sloc=main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金剛經、心經-弘一大師手書

金剛經、心經-弘一大師手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7/19

《樸實無華下的正念》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記得第一次接觸弘一法師的墨寶「悲欣交集」,被他流暢飛白的字跡感動。但是看到《金剛經》和《心經》的抄書,感覺好像是一般簽字筆的書寫,覺得沒什麼特別。

但是細究之下,那時候可沒有什麼簽字筆,這些經文可是用毛筆一字一字的寫出,不帶任何筆鋒,是用藏鋒的方式書寫,而且下筆厚實,完全沒有飛白頓點,看似沒有個性的字體,卻隱藏修行者的慈悲溫柔,每個字都清晰可見,讓人用心在經文中,讓字不奪經文深意,使得整部經典變得耐讀,似乎也是說明弘一法師律宗的修為,對自己的自律甚嚴,不讓文字掠美佛經。

弘一法師在出家前,是一個藝文界非常知名的藝術家,音樂寫作、話劇表演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很難想像在他風風火火的一生中,突然選擇遁入空門,放棄名利雙收、放棄家庭婚姻,走進佛陀的世界,選擇最辛苦的律宗法門,在很短的時間內徹悟佛理,成為佛門一代宗師。

如今研究弘一大師的人不少,但要瞭解他的內在卻是不容易的,唯有在他的一筆一劃之中,才能深入他的思考,不慍不火的書寫,對於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麼珍惜,唯有覺悟的人,才能摒棄時間的桎梏,進入寂靜的世界,得到解脫的契機。

市面上出版弘一法師的手書經文很多,對於「南方家園」出版的書,我情有獨鍾,以此為記。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20/7/19)

#弘一法師
#悲欣交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經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我的神鬼靈療傳奇:大師、宮廟與奇療生死之旅

我的神鬼靈療傳奇:大師、宮廟與奇療生死之旅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7/18

《閱讀馬西屏的神鬼奇航》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我的神鬼靈療傳奇】讀後記

「西屏,你怎麼說?」看過《關鍵時刻》人,對於劉寶傑這句話耳熟能詳,馬西屏老師的風趣幽默,快人快語引領閱聽大眾無不深入故事其中,也因為這句話,發現自己罹患不知名疾病的馬老師,從此開始人生鬼神之道的驚異奇航。

市面上書寫關於鬼神、神通的書籍很多,但像馬西屏以教授、校長的身份來書寫的很少,整本書就像蒲松齡現代版的《聊齋誌異》,更像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的《子不語》,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這些都是馬西屏老師自己親身真實的經歷,如假包換要揹負因果的責任,無法說謊欺瞞社會大眾。

「窮算命,富燒香」,大體上人會接觸神鬼、非科學的狀況,往往都跟身體受到不明疾病的影響,如果聽到有機會治好疾病,就算天涯海角散盡千金,也要一試。因此馬老師除了接受正統的醫療外,對於沒有辦法進入正式醫療體系的民俗治療方法,都會上山下海不辭勞苦尋求解脫之道。

由於現在中醫都要經過國家考試方能執業,對於有一些行醫能力技術高超的人,就不得不依附在有執照的醫師身上,做起助手診治,或是自己成立推拿撥筋復健工作室和蔘藥行,以復健民俗治療隱藏在市井中,由於沒有健保要靠口耳相傳熟人介紹才能夠得其門而入,除此之外別無管道,因而書中介紹不少傳統醫術精湛的大內高手。

疾病有良醫可醫,但業障病往往是冤親債主的邪纏所致,馬老師經過長時間治療之後,發現無法根除所有疾病,反而一再發生不同重大疾厄,所以不得不考慮接受鬼神靈療之法,對於前世今生所招惹的冤業,只有請神靈溝通解厄,所以跑遍無數宮廟,關帝聖君、媽祖、玄天上帝、九天玄女、三太子都是請益的對象,希望化解宿世恩怨情仇,在靈療過程中,眼見為明、耳聽為實得到不可思議的印證。

馬西屏老師從一個鐵齒不相信鬼神之說的人,到自己遇上災劫疾厄後,開始自己的神鬼交鋒,終於決定把自己的經歷當成勸世之說,書寫出來以昭現世的人作為參考,希望匯集看過此書的人,能集氣發動善意,讓他度過命中註定的劫難,相信馬老師的誠意定能成就心中的祈求。

馬西屏老師,加油!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20/11/23 )

#馬西屏
#我的神鬼靈療傳奇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追星沐雲:一位弟子的隨侍心聲

追星沐雲:一位弟子的隨侍心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07/16

《「如是我聞」一位行者的眼中佛光》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追星沐雲:一位弟子的隨侍心聲】讀後心得

收到家母給我這一本書,她説這本書是泰山禪淨中心的師兄師姐出家的兒子所寫的書,他的法號是「上慧下屏」法師。慧屏法師是在我之後,所成立的泰山佛光會青年團成員,很難得他有殊勝因緣可以走向出家的道路,我們家護持佛光山近四十年,我1995年在板橋講堂皈依星雲大師後,至今也已經27年,雖然不認識他,但卻有幸閱讀到他的作品。

慧屏法師是星雲法師的隨侍弟子,如同佛陀身旁的阿難一樣,可以第一手親炙大師的言行風采,所以有善好的緣份,寫下這一本關於大師的言行思惟。我就像第一次集結佛經的五百比丘,聽著阿難說出「如是我聞⋯⋯」,看著這一本書的每一個篇章,清楚記載著大師的言行舉止,印證的確這是我印象中的星雲大師。

我接觸到星雲大師的機會不多,除了早期在國父紀念館或桃園巨蛋,聽著大師升壇說法講述《阿含經》,或是皈依時近距離接觸外,我對大師的真正認識,都來自於他的著作,除了《釋迦摩尼傳》、《十大弟子傳》、《玉琳國師》、《金剛經講話》,加上不可勝數的禪語、法語,或是他人為大師作傳,如《傳燈》,更多是來自電視或網路媒體上的大師說法影像。

在慧屏法師的著作描述中,和我印象中的大師,是如出一轍,幾乎毫無偏離。大師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其內涵就是佛光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凡事為人著想,別人就會為你著想,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大師也常說「我是佛」,這個「我」是指芸芸眾生,每個人都要有成佛的信念,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接觸佛法僧三寶,消除自己的習氣,做到「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就是「佛」的行止。

大師對於弟子,不管是在家或是出家,總是要大家直接承擔責任,從做中學,沒有人天生就是會任何本事,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努力的實踐,才能印證什麼是從無到有,雙手可以納須彌,就像佛光山開山,從一片麻竹園,變成佛門勝地,這無中生有最佳例證,大師也把每個弟子都變成淨土建築師。

書中大師點撥慧屏法師「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他要慧屏法師發大願,成為人中第一,最上尊者。其實星雲大師在我眼中,他就是阿彌陀佛,因為他宣傳人間佛教,打造人間淨土,把淨土帶到娑婆世界,發願「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宏願,這不就是阿彌陀佛的示現嗎?

如今大師已經超過佛壽,是一個近百歲的人瑞,雖然有些病痛在身,但是依然積極推動佛法的宣教,他如同書中所言,要以病為友、以病為師,他示現的不是因果業報的病苦,而是如同佛陀在世時,只要是生而為人,都逃不過生老病死的糾纏眾苦,所以更要珍惜感恩健康的人身,好好的弘法利生,這才是對人身難得的最大回報。

很替慧屏法師感到驕傲,他有這麼好的因緣,可以近距離接觸大師,得到很多的法益,他也毫不吝嗇、絲毫不隱瞞,把所有的感受都分享出來,做一個當代的「阿難陀」,所有大師的一言一行都鉅細靡遺毫無保留的書寫下來,身為星雲大師的徒子徒孫,都要好好拜讀,珍惜不可多得的教言。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22/7/15)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沉默

沉默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2/22

上帝的凝視

閱讀遠藤周作的《沈默》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西元1637年,日本發生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督教信徒叛亂,史稱「島原之亂」,與1851年在中國清朝發生的「太平天國之亂」一樣,都是借宗教之名的造反,在日本一共有三萬七千人以「末日即將來臨,將被基督得救」的信仰參與叛亂,由於嚴重影響幕府統治基礎,因此在1639年,禁止所有葡萄牙人進入日本通商傳教,開始嚴密監控任何與耶穌會傳教士的活動,並且搜捕所有基督教徒與傳教士,日本幕府的「鎖國」也以此開始,小說《沈默》的故事就是始於這個背景。

故事中的葡萄牙傳教士洛特里哥與卡羅培兩神父,因為不相信荷蘭人帶回葡萄牙恩師的書信,說明恩師費雷拉神父已經在日本棄教還俗,所以經得教會同意,前往日本找尋恩師,並且想證明偉大的傳教恩師並不會屈辱的脫離信仰。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日本,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環境中,他們一方面傳教,一方面找尋恩師。

踏上日本後,他們發現日本的農民非常貧窮,幾乎所有人都是農奴,每年都要向蕃主上繳年貢,吃不飽穿不暖,生活環境非常惡劣,沒有人有機會受教育,所以當傳教士跟他們說,只要信主就能得到永生,只要信主就能上天堂,只要信主就能得到救贖,脫離這個苦不堪言的世界,於是堅定了信念,成為農民間的秘密宗教。

因此,洛特里哥神父發現只要有人因爲信仰基督教被抓被捕,都很願意殉教而死,因為天堂就在眼前,現在的痛苦又算得了什麼,就算被處以吊刑凌遲痛苦哀嚎,也不願意放棄信仰。直到洛特里哥的搭檔卡羅培神父被殘暴的溺死後,又見到了已經還俗的恩師費雷拉,神的旨意在他的懷疑與恐懼中,他漸漸得到答案,神不因對你沈默而不存在,也不因你的沈默而神不存在。

他禱告著希望眾人「因信得救」,也不希望「因信而死」,他內心竊以為殉教才能讓自己成為聖徒,而他恩師則點破,究竟是讓信徒活著重要,還是追求個人身後名聲重要?當他看到信徒如螻蟻般痛苦死亡,覺得如地獄般的景象,一點也不壯烈,只有殘忍的恐怖對待。終於相信,如果耶穌在這裡,也會為了信徒而棄教,因為耶穌的愛就是要為世人流血,承擔所有苦難,他決定揹這個十字架。

唯有凝視苦難的過程,莊嚴的神性必然浮現在沈默不語的腦海中。洛特里哥神父選擇了棄教,棄教的本身也是殉道,唯一不同的是,當他活著,就能讓更多的人活著,當他棄教,執政者就不會用信徒的死,來讓他屈服。雖然執政者要他棄教還俗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明基督教無法在日本生根,但活著的本身就能讓信仰的種子在內心深處發芽,在未來得以掙脫著壯,雖然後來洛特里哥直到死亡都未能親眼看到聖教榮景,遺憾中成為日本最後一個被迫還俗的司祭。

日本基督徒對於歷史上棄教的神父、教徒是非常鄙夷的,認為不能堅守自己的信仰,為主殉道殉教,不能為教犧牲成為偉大的聖徒,是非常嚴重的事情。但身為基督徒又是小說作家的遠藤周作,在研究歷史的真相中,他發現所有棄教的神父,沒有留下任何為個人辯解的隻字片語,也沒有任何對自己的選擇加以說明,好像不曾存在過,這些人內心深處真的放棄神了嗎?於是他透過自己的小說筆觸,剖析那個時代的氛圍,為這些曾經奉獻上帝的使徒,試圖平反昭雪令人動容的一生,你問作者是否相信這些棄教的神父一生都沒有悖離上帝,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內心深處神始終存在。

十七世紀的時代,歐洲透過傳教深入各地,在全世界建立起殖民地,日本的幕府發現這個危機,採取鎖國禁教,避免日本成為列強割據的殖民地。1853年美國叩關日本,史稱「黑船事件」,這時的清朝還在「太平天國之亂」,日本幕府無法處理黑船進逼,到了1860年明治維新改革開始,1867年德川慶喜「大政奉還」後,明治天皇遂宣布基督教可以在日本合法傳教,終於等到上帝打破了沈默。

#沈默
#遠藤周作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沈默

沈默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2/22

上帝的凝視

閱讀遠藤周作的《沈默》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西元1637年,日本發生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督教信徒叛亂,史稱「島原之亂」,與1851年在中國清朝發生的「太平天國之亂」一樣,都是借宗教之名的造反,在日本一共有三萬七千人以「末日即將來臨,將被基督得救」的信仰參與叛亂,由於嚴重影響幕府統治基礎,因此在1639年,禁止所有葡萄牙人進入日本通商傳教,開始嚴密監控任何與耶穌會傳教士的活動,並且搜捕所有基督教徒與傳教士,日本幕府的「鎖國」也以此開始,小說《沈默》的故事就是始於這個背景。

故事中的葡萄牙傳教士洛特里哥與卡羅培兩神父,因為不相信荷蘭人帶回葡萄牙恩師的書信,說明恩師費雷拉神父已經在日本棄教還俗,所以經得教會同意,前往日本找尋恩師,並且想證明偉大的傳教恩師並不會屈辱的脫離信仰。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日本,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環境中,他們一方面傳教,一方面找尋恩師。

踏上日本後,他們發現日本的農民非常貧窮,幾乎所有人都是農奴,每年都要向蕃主上繳年貢,吃不飽穿不暖,生活環境非常惡劣,沒有人有機會受教育,所以當傳教士跟他們說,只要信主就能得到永生,只要信主就能上天堂,只要信主就能得到救贖,脫離這個苦不堪言的世界,於是堅定了信念,成為農民間的秘密宗教。

因此,洛特里哥神父發現只要有人因爲信仰基督教被抓被捕,都很願意殉教而死,因為天堂就在眼前,現在的痛苦又算得了什麼,就算被處以吊刑凌遲痛苦哀嚎,也不願意放棄信仰。直到洛特里哥的搭檔卡羅培神父被殘暴的溺死後,又見到了已經還俗的恩師費雷拉,神的旨意在他的懷疑與恐懼中,他漸漸得到答案,神不因對你沈默而不存在,也不因你的沈默而神不存在。

他禱告著希望眾人「因信得救」,也不希望「因信而死」,他內心竊以為殉教才能讓自己成為聖徒,而他恩師則點破,究竟是讓信徒活著重要,還是追求個人身後名聲重要?當他看到信徒如螻蟻般痛苦死亡,覺得如地獄般的景象,一點也不壯烈,只有殘忍的恐怖對待。終於相信,如果耶穌在這裡,也會為了信徒而棄教,因為耶穌的愛就是要為世人流血,承擔所有苦難,他決定揹這個十字架。

唯有凝視苦難的過程,莊嚴的神性必然浮現在沈默不語的腦海中。洛特里哥神父選擇了棄教,棄教的本身也是殉道,唯一不同的是,當他活著,就能讓更多的人活著,當他棄教,執政者就不會用信徒的死,來讓他屈服。雖然執政者要他棄教還俗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明基督教無法在日本生根,但活著的本身就能讓信仰的種子在內心深處發芽,在未來得以掙脫著壯,雖然後來洛特里哥直到死亡都未能親眼看到聖教榮景,遺憾中成為日本最後一個被迫還俗的司祭。

日本基督徒對於歷史上棄教的神父、教徒是非常鄙夷的,認為不能堅守自己的信仰,為主殉道殉教,不能為教犧牲成為偉大的聖徒,是非常嚴重的事情。但身為基督徒又是小說作家的遠藤周作,在研究歷史的真相中,他發現所有棄教的神父,沒有留下任何為個人辯解的隻字片語,也沒有任何對自己的選擇加以說明,好像不曾存在過,這些人內心深處真的放棄神了嗎?於是他透過自己的小說筆觸,剖析那個時代的氛圍,為這些曾經奉獻上帝的使徒,試圖平反昭雪令人動容的一生,你問作者是否相信這些棄教的神父一生都沒有悖離上帝,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內心深處神始終存在。

十七世紀的時代,歐洲透過傳教深入各地,在全世界建立起殖民地,日本的幕府發現這個危機,採取鎖國禁教,避免日本成為列強割據的殖民地。1853年美國叩關日本,史稱「黑船事件」,這時的清朝還在「太平天國之亂」,日本幕府無法處理黑船進逼,到了1860年明治維新改革開始,1867年德川慶喜「大政奉還」後,明治天皇遂宣布基督教可以在日本合法傳教,終於等到上帝打破了沈默。

#沈默
#遠藤周作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沉默(電影版)

沉默(電影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2/22

上帝的凝視

閱讀遠藤周作的《沈默》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西元1637年,日本發生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督教信徒叛亂,史稱「島原之亂」,與1851年在中國清朝發生的「太平天國之亂」一樣,都是借宗教之名的造反,在日本一共有三萬七千人以「末日即將來臨,將被基督得救」的信仰參與叛亂,由於嚴重影響幕府統治基礎,因此在1639年,禁止所有葡萄牙人進入日本通商傳教,開始嚴密監控任何與耶穌會傳教士的活動,並且搜捕所有基督教徒與傳教士,日本幕府的「鎖國」也以此開始,小說《沈默》的故事就是始於這個背景。

故事中的葡萄牙傳教士洛特里哥與卡羅培兩神父,因為不相信荷蘭人帶回葡萄牙恩師的書信,說明恩師費雷拉神父已經在日本棄教還俗,所以經得教會同意,前往日本找尋恩師,並且想證明偉大的傳教恩師並不會屈辱的脫離信仰。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日本,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環境中,他們一方面傳教,一方面找尋恩師。

踏上日本後,他們發現日本的農民非常貧窮,幾乎所有人都是農奴,每年都要向蕃主上繳年貢,吃不飽穿不暖,生活環境非常惡劣,沒有人有機會受教育,所以當傳教士跟他們說,只要信主就能得到永生,只要信主就能上天堂,只要信主就能得到救贖,脫離這個苦不堪言的世界,於是堅定了信念,成為農民間的秘密宗教。

因此,洛特里哥神父發現只要有人因爲信仰基督教被抓被捕,都很願意殉教而死,因為天堂就在眼前,現在的痛苦又算得了什麼,就算被處以吊刑凌遲痛苦哀嚎,也不願意放棄信仰。直到洛特里哥的搭檔卡羅培神父被殘暴的溺死後,又見到了已經還俗的恩師費雷拉,神的旨意在他的懷疑與恐懼中,他漸漸得到答案,神不因對你沈默而不存在,也不因你的沈默而神不存在。

他禱告著希望眾人「因信得救」,也不希望「因信而死」,他內心竊以為殉教才能讓自己成為聖徒,而他恩師則點破,究竟是讓信徒活著重要,還是追求個人身後名聲重要?當他看到信徒如螻蟻般痛苦死亡,覺得如地獄般的景象,一點也不壯烈,只有殘忍的恐怖對待。終於相信,如果耶穌在這裡,也會為了信徒而棄教,因為耶穌的愛就是要為世人流血,承擔所有苦難,他決定揹這個十字架。

唯有凝視苦難的過程,莊嚴的神性必然浮現在沈默不語的腦海中。洛特里哥神父選擇了棄教,棄教的本身也是殉道,唯一不同的是,當他活著,就能讓更多的人活著,當他棄教,執政者就不會用信徒的死,來讓他屈服。雖然執政者要他棄教還俗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明基督教無法在日本生根,但活著的本身就能讓信仰的種子在內心深處發芽,在未來得以掙脫著壯,雖然後來洛特里哥直到死亡都未能親眼看到聖教榮景,遺憾中成為日本最後一個被迫還俗的司祭。

日本基督徒對於歷史上棄教的神父、教徒是非常鄙夷的,認為不能堅守自己的信仰,為主殉道殉教,不能為教犧牲成為偉大的聖徒,是非常嚴重的事情。但身為基督徒又是小說作家的遠藤周作,在研究歷史的真相中,他發現所有棄教的神父,沒有留下任何為個人辯解的隻字片語,也沒有任何對自己的選擇加以說明,好像不曾存在過,這些人內心深處真的放棄神了嗎?於是他透過自己的小說筆觸,剖析那個時代的氛圍,為這些曾經奉獻上帝的使徒,試圖平反昭雪令人動容的一生,你問作者是否相信這些棄教的神父一生都沒有悖離上帝,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內心深處神始終存在。

十七世紀的時代,歐洲透過傳教深入各地,在全世界建立起殖民地,日本的幕府發現這個危機,採取鎖國禁教,避免日本成為列強割據的殖民地。1853年美國叩關日本,史稱「黑船事件」,這時的清朝還在「太平天國之亂」,日本幕府無法處理黑船進逼,到了1860年明治維新改革開始,1867年德川慶喜「大政奉還」後,明治天皇遂宣布基督教可以在日本合法傳教,終於等到上帝打破了沈默。

#沈默
#遠藤周作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

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1/07

哲學家的餐桌

閱讀顏擇雅《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心得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第一次接觸顏擇雅的文字,是她還叫顏秀娟時所翻譯的書籍,珍奧斯汀的《理性與感性》。經常在廣播節目聽到她對國際時事、文學作家等議題侃侃而談,對於她音韻高朗、博學強記、學貫中西、橫亙古今的表現,印象至為強烈。若要形容她閱讀的淵博,只有用蘇軾在《稼說送張琥》的兩句話,來形容她的用功的程度。「流於既溢之餘,發於持滿之末。」與「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讀她的文章,常常有學然後知不足的窘境,在於她旁徵博引,用典之廣,讓人覺得目不暇給不可思議,驚呼這人怎麼那麼有料。此番出版這本《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更加讓人連呼嘖嘖,全書分為三個段落,第一輯著重在「哲學與思考」,第二輯談論「讀書、藏書與出版」,第三輯則是「從珍學到張學」,剖析珍奧斯汀與張愛玲的人生與作品。

《禮記.禮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食慾與性慾是人類最本能最快樂的事,在「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一文中,可以理解到康德最喜歡招待朋友吃飯,每天只吃午餐一餐,他本人嗜吃又懂得吃,還拿自己的錢招待朋友,讓朋友陪他吃飯,直到老去天天如此。

可以觀察到康德一定是一個好主人,還有跟他吃飯不無聊,想必準備的菜餚夠美味,加上他是一個名人,所以來和他吃飯的人都很愉快,康德也樂在其中,就算終身未娶,但慾望也滿足在口腹之慾其中。跟哲學家吃飯應該無所求吧?不像是德國投資家科斯托蘭尼,他每一次跟朋友吃飯,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藝文人士,每次餐桌上都是問他如何投資賺錢。更不會像華倫巴菲特,每次要出高價競標,和他一起吃熟成牛排,為了跟他聊天,藉以抬高自己的身價,甚至得到首富發財的知識。

《金剛經》也提到關於佛陀的用餐「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佛陀帶著眾弟子托缽化緣齋飯,然後回到精舍吃飯,吃飽喝足,收碗缽,把腳洗乾淨後,坐回自己的位置,然後大家開始問問題聊天。想必這種吃飯的自在,一定跟康德大不相同。

《論語》鄉黨篇,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孔老夫子用餐吃飯的規矩更多,肉要切的四四方方才吃,甚至「席不正,不坐。」位子歪了,也不入內坐下,想必跟他吃飯很難讓人覺得快樂。所以季氏篇,孔子說:「損者三樂。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有三種會損害自己的行為,愛好放蕩、愛好閒逛、愛好大吃大喝,對我們有害處。放在現代,我們會說孔子老師真難相處,如果康德是我們的老師,必然會帶學生去KTV唱歌吃飯吧!

作者提到讀書的數量,最可怕是那種像是趕業績的閱讀,一本一本囫圇吞棗把它看完,用一句豬八戒吃人蔘果,不識滋味來形容。《射鵰英雄傳》裡洪七公也把郭靖唏哩呼嚕吃下黃蓉一桌好菜,卻不知道滋味,只覺得都好吃,形容成「牛嚼牡丹」。大抵看完書,卻無法轉述內容,無法內化成知識營養,甚為可惜。

還有一種羨慕別人看很多書的人,這種人也很特別,叫他跟著看也不會看,一天到晚遇到讀書人就讚美,但要讓他打開書,就好像要他舉重,書就是翻不開。這種人其實羨慕的不是別人讀很多書,而是羨慕別人能博學強記,旁徵博引,口中能說出一朵花來。

讀書寫作的人,最怕遇到別人寫的文章無懈可擊,想超越其成就,又怕受傷害被稱爲「東施效顰」,又怕寫了文章,結果被發現是模仿複製,甚至是「偷」。這種心情,作者提到了李白看見崔灝詩詞《黃鶴樓》時,喟然而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灝題詩在上頭。」後來還是忍不住技癢,寫了《登金陵鳳凰臺》想一戰高下,文人的捉對廝殺成了千古佳話。

顏擇雅的文章極其美妙,在於她的用典精準,掌握文章節奏,完全無懼於可能落入掉書袋的窘境,可見她對於自己文章非常有自信。我喜歡她用中西各種典故,來論證她所想要傳達的概念,對於從高中就在國外求學的人而言,竟然連中國古典文學都能夠掌握到如此深刻,在目前實在是無出其右,值得我輩關注學習的對象。這本採用蒂芬妮藍、汝窯的雨過天青色做為書籍封面的裝幀用色,更有一種思想上清明的透亮感,讓你閱讀完此書,更顯得知識的學習,有種插上羽翼飛翔的自由。

#顏擇雅
#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3 人中有 11 人(84.62%)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沒有神的所在:私房閱讀《金瓶梅》

沒有神的所在:私房閱讀《金瓶梅》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7/01/06

菩薩垂淚的世界

閱讀侯文詠《沒有神的所在》心得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清朝孔尚任的《桃花扇》裡,有一句名言這麼說的「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最後眼看他塵土揚!用這句話來形容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是最貼切不過了,因為縱身在金權慾海之中,一切轉眼成空,沒有神的世界,卻見成住壞空。

《沒有神的所在》是侯文詠閱讀《金瓶梅》後所品評寫下的筆記文學。這一本書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情色」小說,但是如果只是界定在色情的渲染,那麼就是小看這本書的魅力,書中提到《金瓶梅》影響後來曹雪芹書寫的《紅樓夢》,在我看來一樣是影響到高陽《胡雪巖》的小說創作,撇開情色的部分,西門慶似乎和胡雪巖是一樣的人生,販官鬻爵,結黨營私,錢權勾結,妻妾成群的紅頂商人。

我們印象中的《金瓶梅》,基本上都與電影電視中的描寫有關,不管是誰寫劇本,始終不脫離性愛的場景,對於西門慶的介紹,就是一個好色的公子哥兒,而潘金蓮就是一個謀害親夫的淫婦,卻沒有看見西門慶如何運用金錢與女人,建立起他的政商帝國,活脫脫就是資本主義的黑金擁護者。

西門慶為清河縣的小商賈,繼承父親留下的生藥舖營生,賣藥的利潤雖然不是鉅富,但也可以養活家人,甚至三妻四妾不成問題。在侯文詠眼中,對於妻妾成群的西門慶而言,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西門慶的第一桶金即是娶了擅於做生意的寡婦孟玉樓,第二桶金則是來自於好朋友花子虛老婆李瓶兒,李瓶兒是宮中老太監的相好,為了安心擁有李瓶兒便把她嫁給他的義子花子虛,自然花子虛不敢碰觸李瓶兒,始終讓李瓶兒獨守空閨。

不甘寂寞的李瓶兒,在老太監身故後,怕失去靠山的情況下,來路不明的財產被官府查收,便把從宮中太監得到的財寶請西門慶家人看管,西門慶想人財兩得,讓花子虛在他出事後,趁他病要他命,西門慶順理成章的接受好朋友的老婆。有了這些錢財,在機緣巧合下金錢買通當權者,認識京城的蔡京蔡太師,並拜為義子,得到了一官半職,這也是西門慶意氣昂揚的開始,順手接受政府的各種標案採購,開始賺進大把的銀子。

對於西門慶來說,潘金蓮是他性好漁色下的戰利品,而潘金蓮則是把西門慶當成她的全世界,兩個人其實心態上的不同,所以當潘金蓮鴆殺親夫就顯得更殘忍無情,對西門慶而言,潘金蓮只是他眾多妻妾當中的一個,但對潘金蓮而言,她的世界不容許別人的侵犯佔有,後來陸續對西門慶的妻妾與相好下毒手,就連李瓶兒在她的設計下一命嗚呼,如此一來更顯得最毒婦人心。

西門慶雖然是一個小白臉阿飛,但對所有妻妾倒是很真心對待,在家中看起來是一個顧家的丈夫,只不過壞在對女人的巧取豪奪,更壞在為了得到潘金蓮而鴆殺武大郎。故事的最後,因為行淫縱慾過度,加上身染痼疾,在三十多歲一命嗚呼,死時剛好大老婆臨盆,生下一子,多年後在一個和尚的指點下,才知此子乃西門慶轉世投胎,因為冤親債主糾纏,經老和尚度化,西門慶的兒子乃跟隨出家,這西門家的故事,仿佛與《紅樓夢》的賈家一樣,最後賈寶玉也出家了。

《金瓶梅》第三個重要的女人,就是龐春梅,她是潘金蓮的丫鬟,服侍潘金蓮的起居,但被西門慶收用,跟自己的老闆有一腿後,她的地位便更穩固,雖然不是妻妾身分,卻是說的上話。在西門慶死後,她也是被販賣出去的奴僕,她很幸運被一個武官迎娶為妾,而後大老婆亡故,她變成正宮,身份便與往日不同,可惜丈夫帶兵攻打侵犯大宋的遼金,最後戰死沙場。龐春梅從此便耽溺於性愛,到精神崩潰而死於極度性愛之中。

西門家比較幸運的是,因為在蔡京失勢前,西門慶就已經病故,所以當蔡京被誅殺滅門時,反而讓西門家得以保全,沒有受到牽連。但潘金蓮在西門慶身故後,為了再找一個依靠,反而敗壞門風,被大老婆吳月娘一怒之下逐出家門轉賣,這時武松已經殺人刑滿回到清河縣,用了兩倍價錢買下潘金蓮,在武大郎的靈前,剖開潘金蓮的胸膛,拔出心肝,並砍下頭顱奠祭兄長,一代艷婦就此命絕。至此金瓶梅三姝,皆沒有得到善終。

侯文詠對潘金蓮下註解,她是一個可憐的女人。她從小到大被一賣再賣,努力圖求翻身,只因為方法不對,成了身首異處的可憐人。《金瓶梅》寫得是一群底層的弱勢族群,在尋找翻身的機會,但是沒有社會資源的世界,用的都是生命中最原始的本錢,那就是「性」來爭取人生的出路,看完此書更深刻暸解為何侯文詠充滿嘆息,如果要說此書的「性」描寫的很好看,恐怕已經比不上日本成人片的精彩,但是如果你閱讀的是書中的「人性」描繪,必然讓你驚呼連連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1112345678910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