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tudio的所有評鑑

蒙面女人‧漂亮男人:那些三毛沒告訴你的沙漠故事

蒙面女人‧漂亮男人:那些三毛沒告訴你的沙漠故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8/31

光看封面,就知道這是異教女性看伊斯蘭世界的書。由於伊斯蘭教對於女性的種種限制,所以「異教女性v.s.伊斯蘭教」這個衝突點其實是很多書的寫作主題,在台灣就好幾本。甚至小布希在美國國內聲稱阿富汗戰爭的合理性,也跟伊斯蘭的女性平權有關。

所以本來我覺得,這本書的視野大概就是我先前讀的那幾本國外女性作者的書差不多吧!

但是,果然文化觀察、體驗這種本來就充滿主觀的寫作主題,看國外的女生發牢騷,不如看我們台灣的女生發牢騷,對讀者來說,要理解牢騷背後的心情是更清晰,也更為立體。

沙烏地阿拉伯是伊斯蘭教中瓦哈比教派的大本營,因為王室紹德家族和瓦哈比教派有幾百年的合作關係,因此這支極端保守的伊斯蘭教派就因為紹德家族成為沙烏地半島的主人,跟著成為沙烏地阿拉伯的國教,也因此沙烏地阿拉伯境內對女性的生活及宗教約束,放眼整個伊斯蘭世界都是非常誇張的。作者在行前應該是沒有注意到這點,不然我猜她可能不願意陪著老公去沙烏地阿拉伯「坐牢」3年。

這本書,其實也就是作者在沙烏地阿拉伯「坐牢」3年的牢騷大全。身為作者的朋友,我還蠻佩服她居然忍受了3年,而她3年的觀察,就凝結成這樣的文字。作者的文案訓練,讓這本書的文字被精心設計過,乍看是流水帳式的敘述,其實讀完一個篇章後,會發現她埋了許多敘述上的轉折,等著給讀者心頭一憾。

作為國際關係訓練出身的我,其實對於作者描述的沙烏地法律現況、經濟現實已經多少有些概念,但是那是從「客觀」、「不帶感情」的報導、分析、論文中去認識這個國家,但透過作者的眼睛去看這個國家,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我們出身自相同的文化、有著相同的鄉愁,因此讀這本書時,當作者憤怒時,我陪著她憤怒,不再只是一個冷眼看著外國作者發脾氣的外人。單以這點論,這本書就該成為念伊斯蘭研究時該讀的參考書。

畢竟,所有的觀察,都該回歸到人。

我是不知道作者有沒有勇氣再繼續展開她的下一個異國冒險之旅,但我相信如果她再出發去下個國家,回來之時,我們又會收到一份第一手、主觀的、帶著飽滿文字情緒的一本觀察筆記。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2 人中有 11 人(91.67%)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歐洲的誕生:理念、認同、現實

歐洲的誕生:理念、認同、現實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8/22

廣場出版的書,至少到我目前為止,我的感想是這樣的:取材的歷史感非常大,如果喜歡大尺度的歷史書,廣場的書會很合你的胃口,不過缺點在我看來有兩個:一是廣場出書的紙質比較厚,因此同樣篇幅的書,廣場的書會比較厚,較不便於攜帶;二是廣場的文字校稿經常會有低級的失誤。

這本書先不說其他問題,單是校稿就表現拙劣,編排上在第一章就出狀況,雖然不影響讀者的理解,但是也實在是廣場所應該要加強的部份。

那這本書的內容如何?我認為這本書要嘛是作者寫的太抝口,不然就是譯者無法很順的翻譯出作者的心思。整本書的篇幅,有許多都是很難讓人理解的句子,讀完讓人摸不著頭緒,因此只好不求甚解的把整本書讀完,盡量把作者的想法拼湊出來。說實話,這實在是不大愉快的閱讀經驗。

撇開這些部分,作者在這本書中努力耙梳了「歐洲」這個概念在歷史上的演變,以及有誰把「歐洲」視為一個政治概念,而非地理概念。這個耙梳的過程其實蠻能讓人啟發的,因為等於簡要的閱讀了一次歐洲史,只是說相對於19、20世紀時,歐洲的定義和樣貌終於固定下來,之前我們要如何定義「歐洲」?歐洲的邊界在哪?這都是可以問下去的問題。

就我來看,作者的真正實力在最後一章才整個展現。因為最後一章是他全書中唯一沒有處理歷史的一章,也是唯一討論當下及未來,歐洲將會面對的衝突。他指出了歐洲的存在是建立在對他者的排斥,最初是土耳其帝國,而當土耳其帝國在一次大戰倒下後,這個他者就由猶太人取代。當猶太人在歐洲被趕出去後,現在這個他者就由穆斯林擔任。作者在最後一章指出了歐洲和穆斯林的衝突可能,也指出難民將會成為歐洲的新課題等等,這些看法現在讀來當然沒什麼,但如果考慮到作者的這本書原文版是在1995年出版,那實在不得被佩服作者的真知灼見。

如果可以,我會建議應該要找另外的譯者試試看翻譯這本書,希望能有更好的譯者能夠透過翻譯,把作者的意思更好的以中文表達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烏克蘭拖曳機簡史(小說)

烏克蘭拖曳機簡史(小說)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8/11

這本書在英國得到幽默文學大獎,但也許因為國情不同吧!其實我從頭讀到尾都沒有覺得哪段情節非常逗趣,倒是讀到小說背後的人生悲歡離合。我後來想了很久,覺得關鍵在於:我們也是一個移民國家。

這本書在講的是一個84歲的英籍烏克蘭裔老翁愛上一位36歲美艷動人的烏克蘭單親媽媽,兩人成婚之後引起老翁兩個女兒的反對。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老翁─女兒們─單親媽媽,非常簡單的三角習題。這個三角習題彼此互動的芭樂劇情其實在婆媽劇中是再熟悉不過的劇情,但是在作者把「移民」概念加入劇情結構後,原本的芭樂劇情就榨出了深度。

作者把老翁撰寫的拖曳機簡史拿來作為故事前進時的點綴,對我這樣的普羅讀者來說,一下子還真不知道作者為何這樣安排。但仔細想想,烏克蘭正以肥沃農地聞名於世,拖曳機其實也是從這片土地上誕生,仍而拖曳機真正的發揚光大卻不是在烏克蘭大地上。就這點看,作者用拖曳機的簡史其實也在呼應著小說的寫作主題:移民本身承載的過往和移動。

其實小說裡的情節,對台灣社會來說並不罕見。我們也有高齡的外省籍老翁,最後娶了年輕的中國籍配偶,同樣的也讓子女、外人認為這婚姻的動力是男人的遺憾和女人的財務慾望。這本小說裡都不避諱的自然寫出,但是再仔細閱讀,這本書其實是沒有壞人的故事,有的只是大家隱藏在外面之下的人生遺憾。作者在講到老翁家庭過往的悲劇,不願意太做深入的敘述,這或許是出自於她對讀者的寬容,也或許是連她自己也不願意再多提那段故事,但對我來說,倒是更可以理解為什麼逃離專制、獨裁的舊家園後的新移民,在進入歐美後往往在國家認同上非常右派──因為他們骨子裡根本認為歐美的一般人民不懂、不清楚人的黑暗面可以有多黑暗,只有經歷過這一切的他們會如此珍惜。

我不敢說這些移民的觀點一定是對的,但我可以確認的是,讀完這本小說,你一定會回頭問自己:那我們台灣的新舊移民小說,又在哪裡呢?

順便說,這本小說的封面設計的真好,版畫的設計概念完全切合小說主題,很多細節都處理的很好,甚至故意把版畫刷歪一點,設計者在設計上非常用心,讓人非常印象深刻。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

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7/11

讀這本書前,我最常聽到讀者(特別是對岸的讀者)對這本書的評價是:這本書描寫的某些情節感覺跟當代華人生活經驗很是熟悉。等讀完這本書,我想我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讀者們會有這樣的感覺了。

作者是費正清之後的美國漢學大家,這是他1984年到北京進行歷史研究時,在原本的研究課題外,意外找到的歷史研究題材。「叫魂案」雖然只是一個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期間的一個插曲,也不再作者原訂的研究題材之內,但是作者很認真的把叫魂案涉及到的地理、人口學、社會學、政治學、民族學的知識全給用上了,我不知道之前的漢學研究者有沒有這樣的功力,但是作者這本書一出,我可以理解當年為何立刻被視為漢學研究的大書:作者的功力之深,令人佩服,他幾乎利用社會科學建構了一個非常有敘述力量的漢學知識體系,雖說作者極少寫作,但是可以想像作者在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時光,真要丟題目考倒作者,恐怕很難。

這本書值得推薦的第二個原因,在於作者文筆優美,同時又遇到非常好的譯者。兩位譯者都是在美國大學教中國史的華人學者,除有原本的歷史訓練,加上他們取得作者引用資料的清史檔案影印稿,因此中文版的文字翻譯不僅兼顧了作者的想法,也正確的引用原始文獻,是很棒的譯作。

「叫魂案」折射出的是,滿清作為少數政權的憂慮,官僚體制如何在聖上的旨意和實際的民情之間做出調整,而民間又是如何的對於外來人口的不安全感,進而引發一連串的社會事件。我相信這本書之所以會引起許多人共鳴的地方,是因為故事的很多情節都可以在當代中國找到相似之處,特別是對岸的讀者應該更有感受。

然而,這也不禁讓我們要忍不住深思,為什麼這本引起共鳴的書,是由一個美籍學者完成?我想,正是因為作者高度理解漢文明,又具有對漢文明一定的旁觀態度,才能夠在一個只能說是鄉野奇談的案子中,抽絲剝繭出一個看漢文明的奇特角度。

也許,這是一本華人學者寫不出來的書籍吧!不是因為技術作不到,而是我們往往就是叫魂案中的一個角色,而非一個觀眾。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3 人中有 1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鐵橋下的鰻魚王

鐵橋下的鰻魚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5/23

讀完這本兒童小說時,心情好的不得了:小時候最崇拜的兒童小說家,他寫的小說即便是成人來看,還是好看的不得了!

小說從幾個孩子下課時的遊盪說起,講到他們認識一個奇特的獨臂人,有著高超的抓鰻魚技巧,但是卻對他的生平一知半解。就在這樣的氛圍中作者把獨臂人的故事慢慢講開,也講了這幾個孩子因肥胖感到自卑,到展現自信的心路歷程,獨臂人的故事轉折的非常漂亮,最後解開的時候一氣呵成,別說兒童,就算是大人,也會覺得很有震撼。

對於我這個從小學就是李潼小說忠實讀者的人來說,有時常常會想,現在如重讀李潼的小說,不知道還會不會有當年的興奮感。但看完這本小說時,覺得好的小說就是好的小說,也許文字比較簡易,也許篇幅沒有那麼長,但是好的小說結構不會因為是兒童小說而缺乏,相反地更有質樸的美感,這本小說就給人這樣的感受,強烈推薦!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野溪之歌

野溪之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5/23

很意外在舊書攤看到「李潼」的名字:這是我兒童時期最喜歡的小說家。

李潼的小說中有種天然的正義感,雖然說從成人的角度看會覺得有點教條、有點做作,但對於兒童來說,「正義感」卻是閱讀下去的力量。就像湯姆克蘭西小說裡的人物樣貌,「忠於國家」是其人物描繪的基礎因子,李潼小說裡,「正義感」就是他人物描繪的基礎因子。

在這本小說中,李潼把孩子的行為偏差用「野溪」來做比喻,因此書名「野溪的歌」其實有其雙關意,既指小說裡偶而氾濫爆發的野溪,也指在學武過程中走歪學壞的孩子。這本書以成人角度來說不算高潮迭起,但是對兒童角度來說,作者借故事而教孩子的用意是很明顯的。不過在這個價值觀多元的台灣社會,我猜這樣的兒童小說應該不容易吸引現在的兒童了。

這本小說的成就不高,談不上是李潼寫作的佳作,只是讀著讀著,會讓人想起,國小時讀李潼小說的那種興奮感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葡萄酒的世界史

葡萄酒的世界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5/23

首先,這其實是本老書。我不是說玉山社很早就出這本書,而是這本書其實很早就寫成了:作者是在1975年寫完這本書的。

第二,這本書和玉山社同系列的書相較,這本書的視野比較狹窄。作者是日本有名的釀酒家,本來就是釀酒世家出身,加上後來專攻化學,又在歐洲釀酒業服務,他在葡萄酒的專業是不容小覷的。不過葡萄酒作為人類非常早就發展出的古老酒類,其世界史應該會有非常寬廣的書寫空間,從葡萄酒的演進、各個時期的應用,以及葡萄酒和社會生活、甚至是大歷史的互動,都應該有很多可以著墨的地方,但是作者的探索面向沒有這麼寬,因此讀來從原本的期望甚高,到最後是小小的失望。

除了探討面向不夠廣之外,作者在耙梳歷史上明顯對於中世紀部分比較不熟。葡萄酒的歷史可以推到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然後在埃及時期都還有所改良。只是當時大宗的酒類是啤酒(啤酒甚至曾經被當做是薪資),葡萄酒沒有這麼普及。葡萄酒在歷史上第一次發光發熱的時期,主要還是希臘羅馬時代,因此作者用了很多篇幅在撰寫,這個部分讀來也令人感到暢快。但是當描述的筆觸轉到中世紀時,顯然作者對於葡萄酒在中世紀的發展的認識就比其他時期要少的多,因此這段歷史就可以看出作者草草帶過的心態。

然而今天我們知道,中世紀對葡萄酒的知識主要建立在修道院,其知識、相關記錄都被完整保存,以致於我們在研究全球暖化時,居然可以夠過西歐中世紀的修道院記錄查出葡萄採收日。因為葡萄酒的好壞,跟葡萄採收溫度有關,因此可透過採收日期倒推出當時溫度變化。也許是因為1975年時有些資料還沒有被挖掘出來,但其實葡萄酒在中世紀仍然有很多故事可以說。

總結的看,這本書作為介紹葡萄酒的歷史書是沒有大問題的,但是如果要期待透過葡萄酒理解飲食的發展歷程,那我建議你在這本書外,再找本書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伊朗與美國:從美國到仇敵

伊朗與美國:從美國到仇敵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5/11

這本書是我讀過國際關係的書中,算是第一本敘述一個國家和美國的關係史的書,讀完我的感受是:鑑於美國是冷戰後的世界超強,因此一般國家和美國的關係史,幾乎可以說是這個國家的外交關係史的大半篇章。

美國進入中東要到二戰末期才真正開始,因此這本書的起點也就是二戰末期美伊的開始交往,書中以時間軸為書寫,記錄到21世紀下反恐架構下的美伊關係,因此美伊之間的幾個重大事件,作者都各以專章交代,因此對於讀者想要理解那個美伊局勢風起雲湧的大時代,算有一定幫助。不過寫這種政治史回顧,往往是寫的細就很難有全局觀,這本書對於當時美伊政治人物的互動琢磨不少,但相對的當時國際關係的全局觀、客觀上美伊經濟上、軍事上的具體數據就少的多,因此建議在讀完這本書後,另外再找本書補充,是比較妥當的辦法。

由於是對岸學者書籍,因此不免酸一下美國的對伊政策如何差勁,也另闢章節寫中國、伊朗、美國的三角關係,這些都是閱讀之前就可以預期的,要說作者酸的偏頗倒也不盡然,畢竟他指出的美國為惡之處,在其他書中也有類似觀點,甚至美國官方後來也對當年部分行動表示歉意,因此如果讀者擔心閱讀時要提防對岸的反美意識型態,我是覺得可以放輕鬆了。

作者的明智之處在寫中美伊三角關係的專章,最是可以看出他其實有自己的一把尺。他指出了在推翻原有的腐敗帝制後,如今伊朗在教士攬下權政體系下一樣出現腐敗,因此認為專制的腐敗乃是必然,也指出中伊關係雖看似友好,實則不過是美伊關係惡化下,伊朗不得不選擇的備援方案,美伊都有深層的動力尋求和解,屆時中國的利益必將遭到犧牲。在書末的這些尾章,展現作者沒有服從於官方意識型態,而冷靜的分析。

這本書雖然不能說是拍案叫絕的一本好書,但是是不錯的美伊關係入門書,也對於伊朗在二戰後的處境寫的簡明扼要,值得在研究伊朗時,先翻一下以為基礎。

順便要說,博客來把這本書的書名打錯了,應該是「伊朗與美國:從朋友到仇敵」。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北城百畫帖

北城百畫帖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5/05

非常值得一看的漫畫。

從大一開始讀台灣史到現在快20年了,看過很多人用不同的方式重新演繹台灣史給有興趣的人閱讀,而這本漫畫應該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說史方法吧!

以漫畫講歷史,這件事並非創舉,坊間多的是,然而用漫畫虛構的情節交織在史實的基礎之上,對我這個台灣史的老讀者來說,是最驚豔也最感動的事情了。漫畫情節中串出的大量故事,其實都是史實,有些甚至連我也是第一次讀到。當然,我並不是台灣史的大咖或研究者,對於漫畫中的部分史實不清楚也是合理,但是讓一個漫畫作者找出這些史實並據以繪成生動的漫畫故事,那就真的讓人非常敬佩的了。

雖然沒有再細究,但我想以作者的龜毛態度,畫中的場景應該也都考據過了。做個漫畫考據到這種地步,作者應該可以稱為漫畫界的魏德聖了。

期待自己看到第二本的那一天,必然又是無法停下翻閱的手,欲罷不能的看完。也期待作者繼續努力,畫出更好的漫畫~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最純潔的種族:北韓人眼中的北韓人

最純潔的種族:北韓人眼中的北韓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5/05

這本書讀到一半,覺得這本書書名寫偏了。如果讓我取書名,我應該會這本書取名為:「神話的變遷:北韓的政治語言學」。

這本書是一位懂韓文的美國學者,針對北韓官方的刊物進行分析後的研究成果。「懂韓文」這件事情,讓他和其他研究北韓的外國學者相較有很大的利基,研究的深度大幅提高。作者自己也頗以為榮,因此在這本書中,作者不斷提示北韓的外文刊物、宣傳,其內容和韓文版完全不同。這些刊物翻成外文時,文字都收斂很多,但同樣的刊物文在韓文版卻完全不是如此,會特別強調外國的邪惡,因此不諳韓語的外國學者根本無法看懂北韓的統治技術,而單純的懷疑北韓的統治怎麼可能支撐如此長期的物質缺乏和官僚貪腐。

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北韓長期以來就在北韓人民心中建立一套北韓的民族神話。在這套神話底下,「偉大的領袖」、「純潔的人民」、「邪惡的外國」是神話的三個基礎,因此被醜化的外國不是只有日本、美國,就算是北韓的盟邦:中國、蘇聯也不例外。影響所及甚至對於中韓駐在北韓的外交人員造成人身威脅。

但是既然領袖不可能永生、外國不可能永遠為敵,因此神話就必須根據政治情勢進行修正,作者翻出不同時期的北韓官方刊物,指出不同時期北韓的官方神話有很大的變化,唯一的原則就是為政治情勢服務。

官方的神話不會只有文字,也就會有繪畫和影像,因此作者連北韓官方繪畫形式都做了考究。我自己覺得最精采的是作者指出北韓在冷戰結束後的時光中,領袖接見外賓時身後的大片壁畫都是以海浪拍打為主題,暗示著外國的壓迫就如海浪,雖然猛烈,但總會被岩石所瓦解。在漢文化,外賓來訪的文化架構其實是「華夷秩序」的具體展現,因此面子要做的漂亮,凸顯大朝威風,直到清末民初漢文化失去自信後才不再有這種氣勢。北韓的文化架構與和文化相較,其實是個很值得研究的地方。

作者在這本書中也輕輕的帶到,北韓人民可以接受這樣的神話,背後也跟朝鮮民族的民族性有關,因此他在南韓跟朋友、學生討論北韓的官方神話時,南韓人民對於這些神話並不是全然的排斥。或者我們可以說,神話的構築,終究要符合文化的潛意識才行。

比起眼前其他有如獵奇的北韓脫北者回憶錄,我認為這本書是有心認識北韓的讀者應該要買的一本書。北韓獵奇是怎樣也讀不完,畢竟這是個瘋狂的國家,但這本書有助於我們理解,北韓瘋狂的機制是什麼。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20上一頁 12345678910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