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3
第一章 清潔工
2004年4月2日,丹羽社長在貿易記者會上宣布「提前適用固定資產減損」,左為會計部長兼執行董事梅野。(提供.伊藤忠廣報部)
(廣報部:政府機關或是企業以及各種團體之內,專職負責將事業內容或是活動狀況對外說明以期獲得理解,或是代表團體負責對外宣傳事務之部門。)
「清潔工」的重要職責
二○○四年四月二日,伊藤忠商事在記者會上,公布二○○四年三月的年度合併決算,列入三百二十億圓的虧損,這是因為提前適用自二○○五年度開始啟用的「固定資產減損」q會計處理之故。這也是我在社長任內最後的大事。
不用說,我決定提前適用資產減損的會計處理,目的在於資產健全化。也因為前一年度(二○○三年三月)有二百零一億圓的盈餘,收益力提高,所以想在公司還有體力的時候斷然實施。
一般企業多由負責財務的董事公布決算,但自從我就任社長以後,伊藤忠一直由社長公布。並非有什麼特別規定,只是原本說公司業績不好時由我出面,沒想到業績總是很差,我也就一直陷身其中。嚴格來說,還是有業績不錯的時候,但在我印象中,壞的時候遠較好的時候為多。
老實說,關於提早適用資產減損一事,公司內部也有贊成與反對兩派言論。一派秉持軟著陸的意見,主張不用慌,耗費兩年的時間慢慢來。另一派則持批判性意見,質疑是否會繼一九九九年的特別損失處理之後,再度出現虧損。但不論哪一派,都知道導入資產減損後會出現虧損,因此趁公司還有體力時斷然實施較好。於是我下達指示,「我不喜歡拖延,既然要做,就一口氣做好。」
由於九九年的特別損失處理時獲得市場理解,因此我對這次的市場評價也有自信。向銀行說明時也獲讚「了不起」,有無前例,反應相當不同。 話雖如此,我也不是毫無不安。就結果而言,市場是對我們的斷然處理反應很好,但在未宣布前,我們並不知道。只是,如果是在公司快要倒閉的狀態下實施,肯定會遭到「不是凡事都斷然去做都好」的批判,幸好我對本期(二○○四會計年度)的決算很有自信,認為應該沒有問題。
之後,我在六月二十九日辭掉社長職務。因為就任當初,我即公開承諾任期只有六年,並按照計畫讓路給後輩。這也是我提早採用資產減損的理由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最大的要因。我想在公司毫無問題的狀況下交棒給新社長,因此有心在我任內完成這事。人各有務,各司其職,身為企業領導人,更是任重道遠,尤其身為像「中興之祖」或「擴大事業的要角」,角色定位必須相當明確。回首前程,我倒覺得自己的社長角色像是「清潔工」。
我不是沒有想過,退任之時能夠備受世間矚目,讚譽集於一身。如果我真的想這樣做,或許能夠心想事成。只要不提早適用資產減損,採行盈餘決算,至少可以在豪華盛大的歡送場面中揮手離去。 可是,我對那種事情沒有興趣。每個人都有他的職責。歸根究底,我的職責就是擠出伊藤忠所有的惡膿。因此提早適用資產減損,就是我這「清潔工」的最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