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轉念--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4

轉念--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4

內容連載 頁數 1/2
第一章 轉念的基礎

改變意念的意義

西藏語中所說的「朗講」意思就是:訓練頭腦」或「轉變心念」,意味著一種「修心」為要的內在修為。改變意念與心智的重點就在尋找快樂,當我們談到快樂與痛苦時,當然我們談的是自己感受到的快樂與痛苦的經驗;也就是說我們要面對的是人類腦海中所直接承受的一切。姑且不論人類身體之外是否另有意識這個哲學問題,事實上每個人都清楚明白,身為人類,我們天生就喜歡追尋快樂,擺脫痛苦,這就是事實,我們可以從這一點做開始。

然而,在談到更多的細節之前,讓我們快速的看一下所謂的經驗本質。我想我們絕對可以這麼說:在意識或心智的層面,經驗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因為儘管我們談到的是實質經驗,但也並非僅只與肉體相關。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將身體的某一部分麻痺掉,我們就沒有感覺了,而我們的經驗是跟感覺有關的,這樣感覺就跟意識相關了。廣義的來說,經驗可以區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跟身體有直接關聯,主要是來自器官的體驗,而另一種則跟所謂的「頭腦意識」或「心智」有關。

目前,大家所關心的都是物質層面的經驗,在這方面人與動物差異不大。動物也有能力體會到痛苦與快樂。不過最能將人與動物區分出來的可能就是我們人類有更強烈的心靈體驗,表現出來的就是思想與情緒。當然,我們可以推測有某一些特殊的物種也可能會有類似的經驗感受,至少能達到某種程度──譬如有些動物有記憶力──但是就整體而言,我們可以公平的說,在心靈體驗能力上,人類絕對是超過動物的。

所謂區分成兩大類的經驗類型,其實別有涵義。最重要的是,如果一個人基本的心態是莊嚴寧靜的,那麼內在的平靜就可以勝過肉體的痛苦經驗。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一個人受到憂鬱、焦慮或任何悲傷情緒的干擾,那麼就算他能夠享受到物質上的安逸舒適,卻仍然無法真正體驗到幸福快樂。所以這就表示了在塑造有關快樂與痛苦的經驗時,我們的心智狀態,包括態度與情緒,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轉變心念」的《朗講》修行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能夠讓我們調整與訓練頭腦,做好準備,以便追尋我們渴望的幸福與快樂。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