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8
1 技工之死
我的父親已是九十六歲高齡。他是赫曼米勒(Herman Miller)公司的創辦人,公司的許多價值體系與內在能量都是他的貢獻,這一切至今依然是人們汲取的珍寶。一九二O年代時的家具業,大多數工廠的機器都不是由電動馬達驅動,而是用中央傳動軸的滑輪。中央傳動軸是由蒸氣引擎帶動的。蒸氣引擎由鍋爐得到蒸氣。至於鍋爐的燃料,以我們工廠來說,則是機電室裡出來的木屑或是其他廢棄物—好美的循環。
技工負責監管這個循環,整個操作活動都靠他。他是關鍵人物。
有一天,技工死了。
我父親當時還只是個年輕的經理人,不知道一個關鍵人物死去時,他該做些什麼,但他認為應當拜訪他的家屬。他到了那人家裡,家屬邀他到客廳與眾人相聚。裡頭有些教人覺得尷尬的對話—許多人都很熟悉的對話。
遺孀問我父親,她可不可以朗讀一些詩。他自然同意了。她進去另一個房間,帶回來一本線裝書,接下來她朗讀幾首寫得很美的詩,讀了好一會兒。她唸完之後,我的父親談到詩寫得有多美,並詢問詩人是誰。她回說是她的丈夫,也就是那位技工,詩人就是他。
如今技工過世將近六十年,我父親和許多公司裡的人還在想著:他是一個詩人而從事技工的工作,還是他是一個會寫詩的技工?
在我們的企業生活中,我們該從這故事中學習些什麼呢?除了那些財務比率與目標與參數與利潤之外,最重要的是,領導人必須認可(endorse)人們。初步的做法就是了解人們各式各樣的才幹與技能。
了解與接納多樣化的存在,我們就會明白,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也會讓我們開始考慮接納別人的力量,承認自己不可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單單是認清我們企業生活中的多樣面貌,就可以幫助我們將人們各式各樣的天賦串連起來,那是他們來到組織中工作與服務時就隨身攜帶的。公司擁有形形色色的人才,人人便能一展所長做出貢獻,使自己特殊的天賦成為企業運作的一部份。
認可公司裡形形色色的人,有助於我們了解我們有什麼樣的需求,才能去追求職場上的機會、平等與認同。認可公司裡的各種人才,會讓我們有機會實現意義、充實感與目的,這些並不單純的屬於私生活領域,正如愛、美與喜樂。它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對許多人來說,目標與薪酬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歸根究柢,我們企業團體中,不僅確實存在著多樣性,而且就和技工的故事一樣,往往不為人知。或者如另一位詩人湯瑪斯.葛雷(Thomas Gray)所說,才華可能無人留意,無人運用。
許多珠寶晶瑩,光亮剔透;
深藏於海中無人發掘的黑暗洞穴:
許多花兒綻放無人瞧見,
甜香糟蹋在沙漠的空中。
當我們想到領導人,以及人們帶到企業與組織來的各種才華,我們就可以了解,領導的藝術就在於解放這些才華,使它們得以施展開來,並更加發光發熱。
共
8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