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2
氣憤的根源
親愛的普朗,
謝謝你依言從倫敦寫信給我。泰國的雨還是下個不停,但是雨季已接近尾聲,天氣也逐漸轉涼,所謂一雨成秋啊!最近我忙著寫教本,有些日子也帶領禪修課程;我注意到近幾年來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對禪修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我會在近期課程中詳加說明。
昨天我接到了一個弟子打來的長途電話,聽聲音就能感受到他的痛苦憂惱,他一開口就請求我幫助他平息憤怒。他是個留學海外、擁有高學歷的公司總裁,員工超過五十人,公司資本額超過上億泰銖。你一定不相信他竟然無法戰勝自己的憤怒心。
這樣的人應該說他是成功還是失敗?
不管怎樣,我建議他先冷靜下來好好聽我說。由於他已經認識我很久了,聽我這麼一說,馬上乖乖順從。我要他舉起一隻手,檢查看看五隻手指頭是否一樣長,「如果你希望大拇指跟中指一樣長,或者希望無明指和小指一樣短,」我告訴他,「那麼你肯定會非常痛苦。」他問我這麼說是什麼意思,我說:「因為違反自然原則的願望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你的欲望不切實際,就注定要痛苦。
你也許想不透「五隻手指分析法」跟這件事到底有何關連,我就直接說了吧。這位先生之所以大發雷霆,是因為一個部屬沒有在他指定的限期內完成一件重要的案子,當這位職員向他報告工作尚未完成時,他自然而然就長篇大論地訓了職員一頓。
雙方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自都覺得理直氣壯。最後這位重要部屬先失去了耐性,一氣之下向他辭職,發誓再也不會踏進公司一步,而且撂下狠話說,公司沒有他一定會倒閉。事情經過就是這樣。而我的弟子,這位公司總裁當場被惡毒的挑釁氣得渾身發抖。不過,等到這位職員離開他的視線後,心中的盛怒馬上就被深深的懊悔所取代,現在他不氣這位部屬了,反倒更氣自己失去控制,造成自己和倚賴已久的左右手就這樣分道揚鑣。
你可以設身處地想像一下,如果你是這位剛失去重要部屬的老闆,而且這位部屬很可能一去不回的話,你會不會氣急敗壞?會不會懊悔不已?如果我是他的話,我想我可能會氣自己氣到七竅生煙。
不過,我的氣急敗壞並不是因為失去了重要部屬,而是懊悔自己竟然讓脆弱的友誼劃下一道鴻溝。
有一個座右銘我一直謹記在心:人生當中,絕對不要對任何人失去耐性,也不要疏遠任何人,更不要製造機會讓他人變成你的敵人。中國人有句代代相傳的話:「好友五百猶說少,怨敵僅一便是多。」
無論是私人或職場的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都必須先彼此了解、信任對方、把手言歡、決定一起合作和成長之後,才能成為朋友,這個過程要花上很多年的時間;但是有一天,突然之間,就因為某些事情不順遂,我們的脾氣就來了,結果可能一言不合而割席絕交,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讓自己淪為一時暴怒的犧牲品。
任何人自然都會對這種狀態感到悲哀。事件發生後,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開始發現自己做錯事了,懊惱到無法自拔,這樣的感受不斷地縈繞心頭,讓我們感到心痛。這就是為什麼我之前說,人生當中,千萬不要樹敵,因為我們不但會被敵人傷害,還會被那些記錄在潛意識中無法磨滅的痛苦回憶所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