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展
藝術,以XX之名

藝術,以XX之名

ART In the Name of X X

  • 作者:高千惠
  • 出版日期:2009/07/01
內容連載 頁數 1/5
以酒神之名

以酒神之名,許多節慶活動都動起來了,許多公共經費也灑了起來。

1.
廣義的文化創意產業範疇義中,有一種以酒神之名的活動,成為官民「公共性」的橋樑。因為,以酒神出巡之名,任何套上「文化」的行動和活動,都正當有力,一切都具有「奉獻」和「犧牲」的社會意涵。

屬於常民節慶式的文化活動,基本上是建立在對節慶主題的信仰,並且透過年度的變化,延伸出它的歷史意義,以便積累出新的文化資產。它有「大拜拜」的意味,乃在於「festival」或「fest」一詞,在精神上、俚俗上,都具有以祭物牲品供奉主上的意思。與「祭」相關,自然須要供奉出許多好東西,同時也要享用許多平日不易享用的好東西。季節性的「節慶」,因與四時運轉有關,往往呈現人們對自然生息的祟敬與讚美。是故,節慶化的活動有其特點,一是關乎地方上的風俗信仰,二是期能造成承傳的儀式活動,三是具有將知識傳遞給下一代的目的,四是每一次的文化內容,都能是未來的參照。因為這些虔誠的心意,推出的活動作品,應該都是好東西才對。

當代藝壇,繼「雙年展」之後,另一個新名稱「藝術節」或謂「藝術祭」( Art Festival),正以節慶化、活動化的姿態紛紛在各地出現。當代藝術原與傳統文化相對,有了這些「節」或「祭」的出現後,當代藝術也意謂著承傳的渴望。取代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不連續或斷裂性的語意,現行藝術(Live Art)以涵括當代和傳統並存的親和力,逐漸出現在當代文化活動的名稱裡。

無論是用「Festival」或「Live Art」,地域性的當代文化活動,以回顧與再生的方式,總希望能在年代風潮中,推廣出地方性或社區性的文化觀光魅力。這個構想並無過,但若沒有一個承傳性的集體信仰,對活動主題的投入支持,並使其滲入生活,所有的活動,很可能是消耗意義大於文化意義。不過,活動有沒有意義,現在已愈來愈不重要了,反觀昔日的節慶文化活動,其實有其年代生活條件。

2.
在各地城邦節慶活動裡,最早完整出現活動美學,並因此建立哲學系統的論述之地,當屬希臘雅典。希臘的酒神戴奧尼斯崇拜是在西元前13世纪左右,從小亞细亞傳到希臘,並成為希臘大城雅典的傳統活動。至西元前七、八世纪,酒神祭的活動,除了傳統遊行之外,也出現了表演競賽,使整個城市為了競賽活動的準備,上下全年都有了文化狂熱。

酒神的祭祀一年有四個。十二月是「鄉鎮上的戴奧尼斯節」,一月是「雷納亞節」,二月下旬是「安塞特亞節」,三月下旬則是「城市的戴奧尼斯節」。除了安塞特亞節之外,其它三個節慶都有戲劇演出。十二月的鄉鎮酒神祭,是屬非常地方性的部落活動,鄙俗不拘。一月的雷納亞節,因值風浪較大的時序,外地觀光客少,乃以雅典居民為主要參與對象,所以不用擔心家醜外揚,可以努力以臧否城邦人事為主題。至三月下旬的城市酒神祭,氣候宜人,海上觀光客擁進,活動自然要提昇到「國際規格」,重要表演競賽,也在這為期四、五天裡發生。這至少二千五百年前的城市文化活動,已顯示出具有宗教、經濟、藝術、娛樂和外交等多重意義。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