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只要還有一格希望……

在我成長的那個年代,物資並不像現在的小孩這麼充裕,加上家裡的經濟狀況不好,不允許我們隨心所欲買自己想買的東西,所以我從小就很會動腦筋,想辦法達成自己的目標。

沒有玩具玩時,我就找弟弟妹妹到建築工地去撿來一堆被丟棄的磁磚瓦片,拿回家後將碎片依顏色、大小做好分類,這樣一來,要當紙牌打、當積木玩、當骨牌推,通通沒問題。還有,超愛吃月餅的我,在老爸貿易公司結束後,再也沒有客戶提供免費的月餅時,我也會努力忍到中秋節隔天,店家降價大促銷時,才用少少的錢買到大大的滿足。

小時候念到「窮則變,變則通」這句話時,自然不知道此「窮」非彼「窮」,心裡只覺得這句話好有道理,所以後來有機會時,也一直身體力行著。

一票在手,希望無窮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但我們家確實曾經窮到連公車錢都湊不出來的地步。

我國二的時候,班上舉辦了一次班遊,老師要大家在台北火車站集合,每人準備好旅費一百五十元。可是到了出發當天,媽媽和我找遍家中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地方,就是湊不出一百五十元,更慘的是,連可能掉在椅子或床底下的零錢,也是半毛都沒有。

眼看集合時間就快要到了,我心裡很著急,但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不過心裡還是抱著一絲希望。我不死心地跟媽媽說,只要能讓我到火車站,其他的事我會自己想辦法。神奇的是,不一會兒,媽媽竟然從抽屜裡翻出一張公車票,上頭剛好剩下一格沒用。

看到車票時,我馬上忘了之前的著急和沮喪,開心地拿著公車票跑出門。我記得當時跟媽媽說了一句話:「只要還有一格希望,就沒問題了!」

我手裡握著公車票,搭上公車趕到火車站和同學集合,沿途中我在心裡不斷盤算,等一下要怎麼跟同學借錢?又該用什麼樣完美的理由,可以既合理又兼顧面子呢?或許是臉皮薄,覺得借錢終究是件丟臉的事,所以小小腦袋推敲了很久。後來我到底是用什麼理由借到錢的,現在已經完全想不起來了,只記得借錢時我的臉頰發燙,說話也支支吾吾的,而後來借錢給我的同學,爸爸是當警察的,家境也不是很好,能向這樣的同學借到錢,對我來說還真是一大考驗!

不過,那一天我還是開心地跟著一大群同學吃喝玩樂,還曬得一身黑才回家。回到家以後,我也忘了早上找不到錢的糗事,滔滔不絕地跟爸媽形容今天發生了哪些趣事。

長大後談起這段往事時,多數朋友都很訝異,除了驚訝臉皮薄的我也會開口向別人借錢之外,更好奇的是,為什麼我看到一格車票就覺得充滿希望,反而沒想到根本還缺了一百五十塊!?

老實說,我那時候還真的沒有想那麼多,心裡只覺得,在翻箱倒櫃半天、以為真的山窮水盡的時候,都能讓我找到一格公車票了,那麼接下來的一百五十塊應該也不會太難吧!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