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展
愛如一炬之火

愛如一炬之火

  • 作者:李惠綿
  • 出版日期:2010/12/10
內容連載 頁數 1/6
中年之後,歷經世情冷暖,逐漸放下﹁永恆﹂的執念,轉而體悟掌握﹁當下﹂。李白︿月下獨酌﹀詩曰:﹁醒時同交歡,醉後各自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所謂﹁無情﹂並非木石其懷,而是來自莊子:﹁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一旦安於自然之所授,不作人為的追求,可免因好惡、是非、物我等種種理障而﹁內傷其身﹂。能臻於此境者,自能不為人情羈絆而鑿性斧身。正因為詩人李白可以充分品味當下與月影交歡的喜悅,因此無須感慨醉後各自離散的惆悵,這一轉念,才能進入﹁永結無情遊﹂的境界。李白轉用莊子哲學思維於詩境,讓我體悟,原來﹁永恆﹂不存在於世間之情,而存在於文學殿堂與藝術天地之中。追懷蔣夫人,感念振興,記憶深處依然是她風華絕代的神韻氣度。猛然驚覺﹁永恆﹂竟也存在於近代史上這位遺世獨立、美心善容的絕代佳人。

人,沒有永遠的形體和青春,也沒有永遠的權勢和財富;然而蔣宋美齡女士創造的社會福利與生命事業,是昊天罔極的恩典,成為歷史永恆的女性典範。她展現的大愛猶如一炬之火,是我心中永遠的第一夫人。

不遲到的提盒便當
我就讀中小學的年代,沒有營養午餐。鄉村小學,居家鄰近者回家用餐,偏遠者攜帶便當。我家距離學校騎腳踏車只需五分鐘,但我都在學校午餐。

每到中午十一點五十五分,母親準時出現在教室門口,她總是站在我視線可瞥見的位置,這對我是一種﹁安心﹂。一下課,母親隨即走進教室,將手上提盒放在書桌,然後用摟抱嬰兒的姿勢,在我背後,一手摟住我的前胸,一手托住我的臀部,急步直奔洗手間。那個年代只有蹲式廁所,十歲左右的我,應該頗有重量,不知道是母性潛能或是練就工夫,母親竟能以半蹲的姿勢,將我安穩地摟在懷裡把尿而不弄溼衣褲。

回到教室座椅,母親才開啟提盒,輕聲細語:﹁趁燒趕緊吃!我要轉去︵回家︶顧店。﹂鋁製提盒內有三層,下層裝菜湯,中層盛白飯和蔬菜,上層放煎魚或紅燒肉,分盤放置桌上,熱煙裊裊,香氣四散。三十年後我與小學同窗重逢,他說:﹁我還記得當年你的提著六公斤背架支架,上身直挺不能俯彎,上樓必須改換倒退跳躍台階的方式。父親扶持上下樓的過程,總是沉默,父女額頭上的汗珠沿著雙鬢滑下,成為彼此無言的淚水……。如今追憶此事,仍然覺得那是一段遙遠的來回路程。回到教室座椅,筋疲力盡,看到提盒便當,如同行軍百里載飢載渴的士兵見到豐盛宴席。行路難的轉學生涯,午餐便當成為支撐求學意志的主要能量與生命甘泉。

母親和父親相繼以接力的方式,守護重殘的女兒完成中小學學業。南台灣的冬天雖然溫暖,也有寒流逼人;夏秋之間,也有颱風侵襲;炎熱暑夏,也有閃電雷雨,正午時分,更是烈日當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按時送到教室的提盒便當,恰似雙親的愛,永遠不缺席不遲到。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