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第一章 天生我才,獨一無二: 多元智慧與學習風格
「凱爾斯公園男子中學」這個校名可不是隨便取的。因為它真的位在凱爾斯公園的對面,而且真的不收女生。
那年我們十二歲。我們的英文老師是丹德戴爾女士,她很受到高年級學長的敬重。英國境內每間學校每個老師都會有一個代碼,通常就是姓名的縮寫,方便忙碌的行政人員節省時間。我的代碼通常是PB或PBE。丹德戴爾(Dunderdale)女士的代碼是DD。她半開玩笑地告訴我們,這個DD其實是Double Diamond(雙鑽)的縮寫。「雙鑽」是一種啤酒,那年代他們為這款啤酒取了這個響亮的名字,創造了銷售奇蹟。丹德戴爾女士說,她也能夠創造奇蹟。
而她真的創造了奇蹟。家長會上,她把我寫的作文拿給我媽看。作文的內容大概是:我在海邊捕到一條小鯊魚,出於噁心又把牠丟回海裡去。丹德戴爾女士跟我媽說,我有「遠見」。我到現在還是不太清楚她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但是她這句話我三十年來一直沒忘。
不只對我,對於學校裡另外一個我認識的男孩,她也做出了不可思議的舉動……
還在國小部的時候,下課時間我總會跟一群好朋友踢足球。我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既不在意也不關心彼此之間的差別,不管是膚色上的、家庭經濟狀況上的、或是學業成績上的。但是升上初中部的第一天,我們被分到不同的班。(後來我才知道這個殘酷的制度叫做「能力分班」。)我坐在禮堂裡,看這我的朋友一一離去,三兩成群地被分到別的班。最後最後,只剩我跟其他二十九個男孩坐在禮堂裡。他們全都戴眼鏡,說話全都一口上流社會的腔調。老師跟我們說,我們是「資優生」。顯然我是我們那群好朋友中唯一的「資優生」。接著,我就跟我的新同學坐進安靜的新教室,人稱「資優班」的所在。
漸漸地,我那群好朋友忘了我,我也忘了他們――美好純真的童年友誼化為烏有。我們在資優班裡學會了恃才傲物、狂妄自負。我以前的好朋友在他們所謂的「後段班」裡學會了翹課、鬼混、罵髒話。到了初二的時候(現在稱為八年級),我們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種類。比如說艾倫就不再跟我說話了。我聽到他在學校餐廳排隊時把我叫做「畢德」,畢德是我的姓。他以前總是叫我的名字,但是現在他覺得我連個名字也不夠資格有。我是「好學生」,他是「壞學生」。這一點讓我很難過。我爸媽和他爸媽是朋友,我以前還去過他家。我才十二歲,就已經開始想念他了。
有一天,丹德戴爾女士在我們班上英文課,有人提起艾倫。一個資優同學大聲說:「噢,艾倫啊,他很笨。」我聽了很氣憤,因為雖然艾倫不理我了,我還是覺得要護著他。但是丹德戴爾女士比我還氣憤。她怒不可遏,大發雷霆。「笨?」她高聲說,「笨?艾倫能在一個下午之內把整座汽車引擎拆開來再裝回去,什麼手冊也不用,全憑記憶。你做得到嗎?哼?你做得到嗎?不要再讓我聽到你說別人笨。」
丹德戴爾女士真酷,我想那個資優同學也學到教訓了。而我也學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幾十年來一直影響著我的教師工作:世界上沒有「笨」這種東西。世界上也許有些孩子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才能,但是絕對沒有「笨」這種東西。
有些念書比較辛苦的孩子,基於某種原因,認定自己就是既沒能力,也沒天分。這種自卑心態只會阻礙學習,阻礙孩子從教育中得到需要的啟發與訓練。只因為他們在某些科目上比較吃力,他們就開始相信自己學不好這幾科了。他們當然能夠學好。但是你不能拿錘子去削馬鈴薯的皮,而一罐豆子如果不用開罐器開,最後還是關著。你必須用正確的方法走進孩子的心靈,讓他知道自己能夠有所成就。他是聰明的,而且他的聰明是獨一無二的,與任何一個曾經站在地球上的人都不同。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