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讀書人:讀書講義

讀書人:讀書講義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四始自於接受布萊克(節錄)

這件事情過後不久,我得知兒子不會作夢。在養護學校裡,當老師說起作夢的話題,並問「大家都作過一些什麼樣的夢呀?」之時,據說我兒子生氣了。老師告訴我,「府上的公子好像不會作夢呀。」我為此而感到放心不下,便向兒子解釋所謂作夢是怎麼一回事,並一次又一次地提出「你真的不會作夢嗎?」之類的問題。光則回以「那很困難」或是「已經忘了」等,拒絕了我的詢問。聽說,妻子也曾對他說過「莫札特有一首題為〈夢中影像〉的曲子,是克歇爾目錄第五百三十號作品(K530)。」等等。

於是,我就開始考慮不會作夢的光,甚至想像著被夢的光輝包裹著的光。在那過程中,我本人卻做了一個夢,夢見在布萊克創作的畫作中,年輕人裡擁有最俊美形象的羅斯、先前說到的從代表人類的神、唯一的神那裡流出來的——用布萊克的話來說,是emanate來的——那些人中最為俊美的青年羅斯,這是反寫太陽神的名字。在那幅非常非常漂亮的畫面中,這位羅斯張開雙臂走了過來。布萊克本人將那幅畫命名為〈Glad Day〉,意為歡悅的日子。我躺臥在床鋪上,夢見自己將光重疊在那幅畫面裡,在那個夢境中,光實際上正那樣站立在我的面前。

也是在那個時期,又發生了另一件事。當時我們打算帶著光一同前往建在伊豆的家裡,卻由於颱風將至而中止了那個計畫。然而,光絕對聽不進這個解釋。我輕聲細語地對他說:「因為颱風來了,今天就不能去了。」聽了這話後,光卻生氣地說道:「我去,我想要去伊豆的家裡。」(笑)他就是這樣措辭的人。無論怎樣說服,他也只是表示「我想要去伊豆」。

他的弟弟當時只有十二、三歲,試圖鼓勵他的哥哥,或者是想要嚇唬他。在這種時候,他通常會沉默不語地在角落裡整理和組織自己的思路,然後再過來進行說服。「光,伊豆半島好像本來位於太平洋中遙遠的遠方,漂流過來後與那裡發生了碰撞,這才成了伊豆半島。由於是漂流過來的東西,也許還會漂流而去。颳颱風的時候是很危險的,我覺得還是不去為好。而且,這種時候去也比較冷。」光聽了後便說道:「那就帶著冬天的毛衣去。」他還說,「我想趕在伊豆半島還沒漂走的時候到達那裡,因為颱風就要來了。」

儘管如此,妹妹還是勸說道:「你一個人去,會很寂寞的。」我家裡有個很大的日本偶人,兒子一直把它當作自己的偶人,將其稱為阿喬,這時他接著又說道,「因為我帶著阿喬去,所以我覺得不會寂寞的。」此時已經是晚上七點鐘了。偶爾我也會是那種產生「好吧,那就這麼做吧!」之類古怪想法的人,因而就說道:「那就去吧,假如颱風把伊豆半島颳走,那就不好辦了。趕緊去吧!」兒子便穿上冬天的毛衣,還背上阿喬,做好了一應準備。於是,我們父子二人就乘上電車,往伊豆而去。

我這張臉多少也有些人認識,在別人看來,那個叫作什麼的小說家一副想不開的模樣,倘若上前搭話恐怕會被其撲上來痛打一頓。我就這麼站立在那裡,兒子則坐在前一排座席上,將那個很大的日本偶人系在背上……就是那麼一種狀態,乘客們遠遠地圍觀著我們。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