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千百年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已經變成一個各有說法的狡猾難題。教會人士會偏向先有雞的說法認為神先創造生物──雞,而不是生物的繁殖產品──雞蛋。但科學家的考證卻認為蛋存在的時間遠早於雞,比最古老的鳥類還早十億年?!雞屬動物,僅有八百萬年歷史,而雞更只出現了三百萬年左右。
雞的祖先從哪裡來?
雞的直屬祖先是原生於印度和東南亞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叢林雞,到了公元前 1500年,開始進入埃及,公元前800年左右抵達希臘,更被稱為「波斯鳥」。叢林雞為何被人類馴化成為家禽?一般認為不是為了雞肉,而是為了更有豐富營養價值的雞蛋。野生的叢林雞每次可產一窩十二顆棕色的蛋,每年只產數次,但經過馴化的叢林雞在工業化的生產環境下,每天可以產一顆蛋,持續不斷一年以上。
公元前800年的典籍《唱讚奧義書》如何歌頌天、地、太陽和蛋?
盤古之初,這個世界並不存在。它出現了。它開始發展,成為一顆蛋。它墊伏一整年。裂成兩半。其中一部份成為銀,另一部份為金。
銀的部份就是大地。金的部份為天空。原本的外膜成為群山。內膜則為雲與霧。
血管的部份成為河流。原本內含的液體成為海洋。
太陽出生自蛋。它出生時,喊叫與歡呼,所有生命與所有欲望都因它而起。因此每當它升起與重返時,喊叫與歡呼,所有生命與所有欲望都因它而起。
工業化的雞蛋廠房是如何運作的?
如今的工業化雞蛋「廠房」,擁有的蛋雞動輒上百萬隻,一位管理人員就可管理十萬隻雖,蛋雞在孵化器裡出生,在燈光下在鐵絲網籠中生活,吃的飼料不是天然而多樣化的穀類、樹葉和蟲子,而是在實驗室裡配製的黃豆與魚飼料。下蛋能力衰歇的母雞,在經過處理後更隨時成為下一代蛋雞的飼料,出現「雞吃雞」的情況。
自由放養的雞和所生的雞蛋有多自由?
由於許多人開始對蛋雞所受的不人道對待感到不安,更擔心這樣的飼養形式一不小心就會導致沙門氏菌感染大型爆發,所以寧可付出更多錢來購買「自由放養」 或者「有機飼育」的雞蛋,但取巧的雞蛋生產商只是把籠子做大一點,或者間歇把雞放到戶外一下子,就用上「自由放養」作招徠,始終唯利是圖。
下蛋母雞有多厲害?
母雞下蛋,如果以其每天可以產下的後代佔其體重比例來計算,每顆雞蛋約為母雞體重的3 % ,一整年的產蛋期下來,下的蛋是自己的八倍體重,每日用上攝取的熱量的四分一來製造雞蛋。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