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_加碼
內容連載 頁數 1/8
孩子既不資優,也沒績優?
但有「動機」絕對優!


被科學數據認定是「天才」、「資優」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的內心永遠不能失去這個關鍵:動機!
在我的教養之路上,能夠確立「動機」的重要性,
比能夠確立孩子是不是「資優」更可喜。

二年級時,學校會進行一項祕密考核活動:資優生篩選,孩子經過三關的篩選,然後從智力測驗與學習觀察中找出所謂的「資優生」。這個作業大概每年三、四月前會有些眉目,我家老大翔翔和老二凱凱都在第二關被刷下來。

凱凱的導師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和我談及此事:「我一直覺得凱凱這個孩子很特別,喜歡的事物、做事的風格都很特別!我認為他某些部分是很資優的,他第二關沒過讓我有點意外!」

「老師,其實我很了解凱凱,他雖然很會畫畫,也喜歡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但是他的數理邏輯方面有時候滿鈍的!」
老師不可置信的補了一句:「不會吧!一年級時他的智力測驗還得滿分啊!」這位老師真的是把孩子放在心頭上吧!對孩子寄予的厚望似乎和家長不相上下,我聽了感覺很窩心。

■孩子不是資優生,只是過得很精采
其實,自己的孩子有幾斤幾兩重,做媽的我一直瞭然於心,只是每當孩子的作品攤在別人面前,溢美之詞不絕於耳,也常常飄飄然而不小心誤入海市蜃樓般的幻象裡,連外婆看到凱凱畫畫都會大聲問我:「凱凱真是天才耶!他不是資優生嗎?」

不用等到智力測驗的結果出爐,只要想起我教凱凱數學時,一旦碰到稍微複雜的邏輯推理,他那副目瞪口呆、霧煞煞的模樣,我就能夠勾勒出凱凱性向智能的清楚輪廓了。

然而經過這幾年,每天看著三隻小豬總是馬不停蹄、精采忙碌、自得其樂、充實豐富的過日子,我早已不需要「數據」的有力佐證,也能判定他們即使沒有額外的「資優教育」,也能自己過好「優質」的分分秒秒!

「老師,其實我覺得凱凱只是過得很忙碌、很精采、很充實而已,他總是能找到自得其樂的事情,而且會盡全力去做,非常享受在其中! 所以讓你看起來好像滿有智慧的樣子。」

和老師聊著聊著,我似乎為凱凱的「假象聰明」找到了合理的解釋。
然而,真正的答案是在母親節過後確認的。

■真正的答案是「動機」二字
按照慣例,我們南下高雄和婆家一起度過母親節。回來時一路塞車,到家時已超過了十二點,孩子們凌晨一點才上床睡覺,我心裡已經打定主意,第二天乾脆讓孩子晚一點去學校,沒想到凱凱一臉堅決否定。

「不行!」
「為什麼?」
「因為早上七點半桌球隊要練習!」
「一天不練老師應該不會怎樣吧?」
「可是我非常想去啊!」
「好啊,你起得來再說,現在已經一點多了!你不可能起得了床!」

第二天,我一如往常喊凱凱起床,沒想到才喊一聲,凱凱立刻跳起,雖然天色仍然幽暗、睡眼依舊惺忪,他卻一秒也沒耽擱。我被眼前這八歲孩子鋼鐵般的意志打敗,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不敢相信孩子的動機能夠如此強烈,才睡不到六個小時啊!就在此刻,我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動機。

一個孩子可以既不「資優」,也毋須拚到「績優」,但是絕對不能沒有的就是動機,也就是一股自發性想要完成某項任務的強烈欲望!

三隻小豬幼兒時期天馬行空自不在話下,直到上了小學也沒閒著,不論養食蟲植物、研究魔術、猛練桌球、研發百變金剛、寫故事……一次次強烈的驅動力讓他們全心投入、不斷探索,然後盡情的、忘我的、渾然不覺的自行鞭策至精熟的境界,就是這個特質讓旁人產生「資優」的感覺,因而讓老師覺得凱凱「特別」吧!

在凱凱從床上一躍而起的那一刻,我不僅找到了答案,更確立一件重要的事:被科學數據認定是「天才」、「資優」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內心永遠不能失去動機!在我的教養路上,確立「動機」的重要性,也算是一個里程碑,比確立孩子是不是「資優」更加可喜!

■「動機」改變大腦,創造永恆的歡愉
動機就像火車頭,愈強的動機所牽引的學習容量愈大、學習周期愈長、愈深刻!

一個有動機並且願意付諸實踐的孩子,不需要任何數據佐證,即使天資平庸,一樣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同時也更為積極快樂。

每當我看到孩子在自己追求的目標上達到了一個境界,從一路坎坷不平穩地進入穩定的高峰,就會感受到他們無比的歡欣與自信。在《童年播下5顆快樂種子》以及《讓天賦自由》等書中,都說明了這種達到「精熟」狀態時的喜悅,稱作「神馳」或「心流」

(flow),彷彿時間與空間完全靜止,整個世界只剩下自我,甚至忘了自我。一個人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早已在自我認同中完全滿足,而能獲得永恆的歡愉。大腦所分泌的「多巴胺」,正是因為人們進入「神馳」狀態而分泌的一種正向情緒神經傳導物質。

我自己在創作或寫作的過程中,也常常經歷這種美妙的感受。不論成人或孩子都一樣,真正的滿足在於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動機」就有「希望」,動機驅使人類不斷探索,創造一座又一座的文明高峰。有動機的孩子絕對不笨,大腦不斷更新,「多巴胺」永不枯竭,快樂又聰明!

但是,要讓動機真正化為具體行動,就需要父母供給無條件的愛作為精神後盾。我們是孩子支取力量的堡壘,安全又安心的依附關係正是孩子勇於探索的基石。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