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司馬遷筆下的江湖傳說

司馬遷筆下的江湖傳說

  • 作者:扶欄客
  • 出版日期:2010/11/22
內容連載 頁數 1/4
你在哪個皮囊裡—毛遂自薦
就在武安君白起準備一鼓作氣攻占邯鄲、滅掉趙國的時候,趙國和韓國派出了縱橫家蘇代去秦國面見秦國相國范雎。蘇代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指出如果任由白起滅掉趙國,必然會立下不世奇功,最後爬到范雎的頭上。范雎被蘇代的分析擊中了要害,於是他勸說秦昭王下令秦軍停止進攻,撤兵回國。

西元前二五八年(秦昭王五十年),秦國再次發起了對趙國邯鄲的進攻,主持這次進攻的先是五大夫王陵,後來是王齕,白起由於預測這次戰爭必然失敗而拒絕出山,最終白起因為得罪了秦昭王而被賜死(參見《司馬遷筆下的兵家傳奇》),一臺國寶級的戰爭機器就這樣悲涼謝幕了。

當秦軍兵臨城下的時候,邯鄲城裡一片恐慌,四十五萬大軍在長平全軍覆沒,此時的趙國實在難以抵擋秦軍的進攻。當時的六國之中,楚國和齊國的實力最強,而楚國也因為屢次遭到秦國的侵略與秦國結下深仇大恨,因此趙孝成王決定派平原君親自率領外交使團前往楚國,爭取說服楚王派兵援救趙國。與此同時,平原君也派出了使者去魏國見魏王和信陵君,爭取魏國出兵支援。

平原君知道這次出使楚國不僅關係到趙國的生死存亡,而且由於趙國向楚國正式提出求援,楚國也必須做出一個關係到國家命運的重要決定。當時的秦、趙兩國已經勢不兩立,如果楚王決定派兵援助趙國就必然會捲入這場無法預測結局的戰爭。

誰也不願意輕易捲入別人的戰爭,這次外交活動注定是一次艱難的任務。

平原君需要一支文武雙全的團隊來完成這次重要使命,於是平原君決定從門下食客當中選拔文武雙全(「有勇力文武備具者」)的二十個人,跟隨自己去楚國完成使命。戰國時期的「士」並沒有明顯的文、武界限,那時候的人才大多文武雙全,能夠以理服人當然最好,如果談不攏,就要具備當場拔刀拼命的心理素質和強悍武功。

對待這次求援任務,平原君的態度很堅決,他說:「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如果能用遊說、談判的手段成功最好,如果不行,就要與楚國歃血為盟,一定要完成任務再回來。不必從外面尋找人才,就從門下的食客當中選拔就足夠了)。」危急關頭,平原君說出了一個普遍的組織用人原則:「士不外索」。危機是危險也是機遇,這時選拔組織內的人才一方面可靠,另一方面也是給組織內的人才一個表現的機會。為了招攬人才,平原君耗費了大量的資源和精力,而平原君一直缺少一個檢驗門下食客素質的機會。現在機會來了,食客們當中是否真的包括可以為國效力的人才,需要透過這次重要的外交活動來證明。

選拔是嚴格的,最後平原君選拔了十九位文武雙全的人才,但是怎麼也挑不出來這最後的第二十位人才了。我們知道平原君的門下有數千名食客,即使按照百裡挑一的標準也不應該挑不出來這第二十個人。由此可見人才是多麼難得,同時也說明數千食客當中,大多數可能真的是來混飯吃的。這次任務太重要了,平原君決定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就在平原君準備放棄尋找第二十個人的時候,這位第二十個人自己找到了平原君,自己推薦自己,堅決要求跟隨平原君去楚國完成這次重大使命。

這位第二十個人就是毛遂,「毛遂自薦」的毛遂。
毛遂說:「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聽說您要去出使楚國完成和楚國結盟的任務,所以想從門下食客中挑選二十個人一起去,並且不打算從外面找人來完成這次使命。現在還少一個人,請您帶我一起去吧)。」

平原君顯然不認識毛遂,在此之前毛遂只不過是平原君門下數千混飯食客中的一員而已,於是平原君問毛遂:「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先生在我的門下幾年了)?」

毛遂回答:「三年於此矣(三年了)。」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