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10
第二章 電子臍帶──過度聯繫的親子關係

榮獲書卷獎的安妮說:「真的很不容易!」,但現在似乎沒有她做不到的事,剛踢進學校的足球精英賽,還在國外進修了一學期,那麼不容易在哪?她想一想回答:「第一次不用靠爸爸完成自己的報告,而且發現我比他更了解這個研究主題。」她開始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她非常驕傲跨越了這一關,就從二十一歲起。

學生使用手機、iPhone、黑莓機、電腦、Skype及所有最新的科技和父母保持聯繫,但有因此變得更為獨立嗎?自認出自善意的家長是否覺得過度聯繫反而適得其反,讓孩子不願意成長?

密德貝瑞學院調查結果: 手機造成親子關係革命
密德貝瑞學院曾經對學生做過一項調查,有關與父母通訊的次數,考上學校之前心理所預期的和之後實際次數有沒有差別?

結果顯示,考上學校之前,學生預期使用的即時通訊(包括手機、iPhone、電子郵件、Skype等)交談頻率,每週平均只有一次,因為學生們非常憧憬未來的獨立生活,很興奮地談論離家後自己可以做決定,不需要每天向爸媽晨昏定省。一位男生驕傲地說:「我不會再將爸媽當作支援系統,我會努力建立自己的支援體系。」學生們的想法證實每週通話一次的假設前題非常合理,他們想像學校是一個沒有家長干預的園地,是演奏成年樂章的前奏曲,只要走進由交響樂曲譜成的學校殿堂,美妙音符就會自然流瀉,該假設前題似乎很合理。

不過,統計之後的狀況完全相反,甚至令人震驚,第一學期親子聯絡的頻率,每週平均是一四.四次,參與研究工作的畢業生娜娜驚訝地表示,她念高中時,同學很少隨身攜帶手機,現在校園裡卻隨處可見。行動電話先是攻占了學校市場,接著是家長市場,之後掀起了學生與爸媽之間的通訊革命。

這場革命帶來了重大改變,我們甚至不知道這一代學生要如何因應?對於引頸期盼獨立的初生之犢來說,很像是獵人突如其來打了一槍,但我們同時也發現了另一項警訊:儘管學生的期望值和現實之間發生極大的落差,但大多數的學生並沒有覺得不愉快。

回歸到基本問題:親子之間頻繁的接觸是否健康?在高中時期,孩子就受到家長的嚴格管教;到了大學,爸媽依舊沿用過去管教青少年的態度繼續監督,改用手機和電子郵件提醒孩子考試、打掃房間、掌握論文進度,令人訝異的是,學生習慣成自然,繼續依賴父母的管教。

專家開始擔心「電子臍帶效應」對學生心理造成的影響,《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爾街日報》和其他相關媒體開始相繼報導這項令人憂心的趨勢。

誰撥了這麼多通電話?
媒體大肆報導的同時,有人覺得未免過於杞人憂天,或許只會發生在第一個學期、只出現在那些貴族學校、只是特殊個案?也因為不同聲音出現,第二個學期結束後,我們又訪查同一批學生,說不一定長期離家關係會減輕思鄉之情,他們學會自己下決定?結果又和預期不同,親子熱線仍如火如荼地進行,其他調查仍顯示,就算入學前曾有短暫獨立生活的學生,比如:到其他國家遊學,並學習過管理自己的時間、金錢、生活等,但回歸學校生活後,仍然得接受家長遙控監督,所以獨立的種子剛萌芽,就被爸媽親手摘掉。

為了瞭解問題核心,霍芙與調查小組進一步針對近一千名學生與家長進行擴大訪查。新出爐的報告結果,再次讓我們失望,原本以為度過頻繁聯繫的第一學年,一切都會好轉,但事實正好相反,不論幾年級的學生,沒有地區或公私立學校之分,是一種持續增強的全國性現象,每週平均的家庭通訊次數是一三.四次,最常使用的工具是手機(九七%的學生都擁有),其次是電子郵件。

該項研究結果,同時粉碎問題全部出自家長的假設,小孩打電話回家的次數幾乎和爸媽一樣。媒體報導似乎偏向父母不願意放手、堅持介入的角度,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學生們也樂於接受,甚至邀請家長一起進入學校生活。

霍芙在迎新派對遇見了一位活潑的新生小米,她聽完該項親子溝通研究的結果:「真的就是這樣呀!我幾乎每天打電話給爸媽,閒聊參加社團、選課、跟室友互動的各種問題。」

透過訪談一再發現,學生通常會低估實際的聯絡次數,一位西岸的學生認為該項調查結果很荒謬,因為她一週「只」跟媽媽通話三次,她先是不屑,想一想之後大聲修正回答:「哦!其實我老爸每天在上班途中打電話給我,家人之間經常相互寄電子郵件,這種聯絡很適合我們。」

學生似乎不能意識到頻繁聯繫對成長時的獨立所造成的影響,所以他們的學校生活及體驗絕對和兄姊、爸媽有很大的不同。
10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