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4
好福氣的卡多尼
卡多尼是個有福氣的人。他不僅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有穩定經營的咖啡工廠,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貴人,而且不只一個,有兩、三個。
卡多尼個頭不大,頂多一百五十幾公分,自從他左腳受傷後,走路不像以前那麼快捷,加上這些年來又有點駝背,看起來更矮,但這並不影響他樂觀的個性。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日的早上,臺灣駐聖多美普林西比醫療團的所有成員,除了那天上午還得到聖多美市中央門診中心看診的團長江明哲外,全員出動,開了三輛四輪傳動的車子,到山上拜訪卡多尼。
才剛抵達,卡多尼一個箭步往前,緊緊抱住醫療團前團長張裕泰,「他是我的大恩人,也就是我的爸爸。」
「別聽他亂說,我哪是他爸爸!」張裕泰雖極力撇清,但語氣間卻是充滿了自信與驕傲。
難以癒合的傷口
「他是我最好的病人之一,」張裕泰說,卡多尼原本在電力公司上班,十幾年前有次外出工作時,一個不留神,從兩層樓高的地方摔下來,右腳的腳踝內側受傷流血,雖立即送醫治療,但傷口就是好不了,一直不斷地感染發炎,最後只能選擇退休,轉行種起咖啡。
卡多尼的咖啡種在海拔七、八百公尺的咖啡山,從聖多美市開車沿著三號國道往西開,大約二十幾分鐘就可扺達。說是國道,卻是雙向各一線道的小路,只要對面有來車,有時還得開慢一點,讓一讓,免得不小心對撞了。
更扯的是,整條國道坑坑疤疤的,開車上路得左閃右閃不說,還要隨時留意走在路上的行人。醫療團家庭醫學科醫師梁約翰記得,有次為了閃避行人,不小心撞到路上的一個大洞,全車人都彈起來撞到車頂,痛得大家哇哇叫。
臺灣醫療團進駐聖多美普林西比規模最大的中央醫院後,卡多尼慕名前來求診,張裕泰按部就班地用藥治療,但傷口卻時好時壞,未能徹底痊癒。他當時就覺得怪怪的,心想也許是卡多尼的血液循環較差,才導致傷口始終收不了口,於是安排抽血檢查,果然找出原因。
「都是鐮刀型紅血球貧血惹的禍!」臺灣醫療團牙科醫師祁力行解釋,一般非洲國家的鐮刀型貧血盛行率約在一成上下,聖多美普林西比卻高出一、兩倍,平均每十個人裡面,就有兩到三人有此毛病。
顧名思義,患有這種先天性血液疾病的患者,一旦出現狀況,紅血球就會變形,由原先的圓球狀,變成彎彎的鐮刀型,怎麼看都怪怪的。這種模樣怪異的紅血球,一來容易堵住血管,造成腦中風或心肌梗塞,二來也會讓肢體末梢微血管的血液循環變差。
祁力行把傷口底下的組織比喻為土壤,當醫師把傷口清理得乾乾淨淨,就像是整理出一塊良田美地,不管在上面敷藥或植皮,傷口都會逐漸痊癒,剛植上去的自體皮膚也會長得很好。然而,這些鐮刀型紅血球貧血的患者,由於血液循環變差,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既影響植皮的成長狀況,傷口也時好時壞,很多患者的傷口潰爛發炎,一拖就好幾年。
因為這種病患實在太多了,二○一一年五月,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蔡豐州曾來到聖多美普林西比,選在中央醫院進行短期的主題式醫療計畫。經過他觀察發現,這些患者的傷口不是流湯泛液,就是潰爛發臭,狀況相當差,有些較嚴重的患者二、三十年延宕下來,早已成為反覆發病的慢性傷口。
卡多尼就是個典型例子,確診是鐮刀型紅血球貧血患者後,張裕泰除定期幫他清創及敷藥外,也不忘再三叮嚀他,千萬不要太勞累,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儘可能把發病的機率壓低。這些醫囑,卡多尼都聽進去了,這些年來逐漸把咖啡事業交給兒子處理,少了誘使發病的危險因子,腳踝內側的傷口控制得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