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小說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P.26
四個注意力誘餌(或者說,你怎麼讓別人注意你)
第一個注意力誘餌:你自己先留意別人
你若想得到別人的注意,就從你自己先去注意別人開始。注意你周圍的人,明白表達出你察覺他們的存在,只要簡短的問候即可達成初步的目的。簡單地點個頭,說聲「哈囉!」或是「日安!」,這些作為是在暗示對方:我看到你了,而且你值得我注意—你在表現你的關注。

當你一踏進房間便要開始釋出注意力誘餌。別沉默地坐在一旁,你可以短暫地以目光掃過已經就坐的人。一旦對方回望你,你就點個頭或說聲哈囉與他們打招呼。這麼做的出發點在於:每個人都有渴望獲得別人重視的強烈需求,而你就是那個能給予如此重視的人;你也因此讓人留意。

第二個注意力誘餌:對談時稱呼對方的名字
任何人一聽到自己的名字馬上敏感起來。名字確實是吸引注意力的磁鐵。你跟人說話時,請記得先提到對方的名字。舉例來說,「我想接續麥爾先生剛剛提過的。」這起碼會讓麥爾先生用心傾聽你要說的話,因為你剛剛提到他的名字。

你要更常提及在場人士的名字,因為這會使他們產生一種期待的心態。週遭的人全都因為你剛才有提到他們的名字而專心聽講,於是你就獲得了全體人士的注意。

除此之外,這個注意力誘餌還附帶著一個有趣的心理作用。別人只需直接提及我們的名字,就能讓我們頓時有種受恭維的感覺,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正面的關聯。

想像一下,你在一場會議中這麼說:「卡琳剛才提到,我們必須改善我們的供貨。在策略上有必要將漢斯-尤根的專案小組納入其中。」現在卡琳和漢斯-尤根就從這個團體中稍稍凸顯出來,而他們一有機會也會禮尚往來,因此形成正面的關聯。那兩人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矚目,於是現在會更注意你。你變得有意思了。

同樣的情形也能應用在兩人的對話中。在交談中你說出對方的名字即可引起他的注意。你說話時萬一發現有人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不妨在接下來的話中直接提到對方的名字。「你知道,米勒先生,我仔細考慮過那件事。我們可以將事情簡化,只要⋯⋯」米勒先生一聽到他的名字,馬上就會從白日夢中清醒過來。心思立刻轉回談話中。

一旦你覺得談話的對象分心了,可以在話裡插進對方的名字:「我認為這件事得好好處理,而且要盡量公平處置。施密特女士,我很高興我們現在就能針對這事交換意見。如果我們⋯⋯」

提及名字還有個附帶的正面效果:當你在談話中說出對方的名字,會讓你說的話聽起來更加懇切與真誠。

第三個注意力誘餌:讓你的陳述聽起來更吸引人
選一句能引起人們好奇的話作為開場白,說一些會讓所有人都豎起耳朵的話;可以是一句鏗鏘有力的話,例如「我有個提議可以使所有事情變得簡單。」或者「有一點是我們以前從沒想過的。」

如何在你的陳述中以稍微誇張點的話作為開場白,這正是羞怯的人亟待學習的。要遵循俗話所言:自吹自擂。

另外,你若能顯露出富感情的一面,也同樣會令人印象深刻,舉例來說:
「我不太確定這事到底該不該現在說。」
「關於這件事,目前是有些棘手。」
「我現在說這些的同時,心都還在怦怦跳,因為它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

藉由這麼一個效果十足的開場白,你是在告訴對方:注意了!現在要說的是一些你還不知道的事。這會引起對方的興趣而仔細聆聽。現在所有人都好奇起來,特別是假如之前的討論風格偏向於平淡、實事求是、不帶感情時,效果會更明顯。在這種客觀冷淡背景下,說出如此帶有個人色彩的陳述,簡直就是對比演出。你打破了習以為常的例行公事,投下了新的刺激。

長篇小說或短篇故事開頭的幾句文字,之所以舉足輕重的原因就在這裡。那一小段文字決定了我們是否有興趣繼續讀下去,或者把它放回書架。

第四個注意力誘餌:發言要緊湊、扣人心弦
你說話的風格決定了對方到底是慢慢進入迷糊昏睡狀態,還是專注聆聽。說話風格愈是單調,聽眾的心思愈早飄離。假如你講述的方式像是在自律訓練課程裡對著學員指導說明般的朗讀,你的聽眾很快就會放鬆,做起白日夢。單調的說話方式指的是一成不變的節奏,從頭到尾都是相同的音域,沒有高低起伏也毫無變化。

務必養成能適時改變說話方式的習慣。除了使用長的句子外,也要時常穿插一些俐落、動人的簡短句子。簡短的句子能讓你話中的重要訊息深印在聽眾的腦海中。觀察你說話的對象或聽眾。當你要提到重要訊息時,不妨以一種戲劇化的聲調來敘述,彷彿你是在講述偵探故事,正打算揭露凶手是誰。

避免口若懸河似地講個不停,偶爾也要暫停一下,讓重要的話稍稍停留,使它有機會進入聽眾的腦海中,引發迴響。這會產生全神貫注的效果;若能巧妙運用,甚至還會讓人有種屏息以待的急切心理。你可以憑藉靈活多變的說話方式來掌握住說話對象的全副注意力,就算你只是在解說平常的例行公事,譬如填寫表格或是審查估價。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