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7
一過七月中旬,學生們就開始邁入暑假。手頭寬裕的學生為了追尋只屬於自己的夏天回憶,不停上山下海;手頭緊的學生則為了賺錢,只好努力打零工。這就是一個如此不公平的季節。
二十歲的大學生樽井翔太郎,明顯屬於後者。正因如此,他非得努力打工不可。不過,既然要做,就要找收入豐厚、工作輕鬆、全額給付餐費和交通費、請假自由的工作才對;啊,還有,盡是些臭男人的工作場所最討厭了,最好和一群可愛的女生一起製造夏天的回憶──,翔太郎每天的生活,就是一邊考慮這些有的沒有的任性要求,一邊翻著求才情報誌。
不過,理所當然,這種肥缺不可能出現在下關,就算找遍全山口縣,大概也八竿子找不著吧!
「東京的話應該有吧~」悠哉喃喃自語的他,說穿了,其實就是不知世事。
山口縣下關市,這是翔太郎居住的城市。
它是位於本州最西端的交通要衝,人口約三十萬人。這裡雖然是山口縣境內最大的都市,但居住此地者幾乎沒有人意識到自己是山口縣人,是一座奇怪的城市。一般人的印象中,這裡是一座點綴著合戰(譯註:指壇之浦合戰。西元一一八五年,平氏集結最後的軍力,在下關附近海面上的壇之浦與源氏決戰,結果遭到源氏名將義經擊潰,自此決定了平家的滅亡。)、決鬥(譯註:宮本武藏與佐佐木小次郎在下關附近的巖流島決鬥。)、維新(譯註:幕末攘夷志士高杉晉作,在下關附近的功山寺組成「奇兵隊」對抗幕府,是為維新的一大轉機。)、河豚生魚片(譯註:下關的春帆樓是日本第一家合法的河豚料理店,同時也是馬關條約的簽訂地點。)色彩的海峽之城。
雖然是海峽之城,打開電視卻可收到福岡電視台的電波。也因此,他們曾被福岡縣人揶揄為電波小偷。雖然他們如此接近福岡縣,但使用的方言還是山口話。語尾加上「~CHA」(~ちゃ)「~NOU」(~のう),語氣再稍微誇張點、帶點勁地說話,大概就是這樣一種感覺吧!如果當一群粗魯男生吵架的時候,這方言和廣島話同樣好用。
買東西要到「Seamall下關」,想看魚時去「下關水族館」或「唐戶市場』」,新年拜拜要去「赤間神宮」,約會去「海峽夢之塔」,至於巴士則當然是「SANDEN客運」。順帶一提,在下關,SANDEN巴士是跟腳踏車一樣方便的超主流移動工具。大概除了剛出生的小嬰兒之外,沒有人沒坐過吧。下關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市。
不算鄉下,但也稱不上大都會,就是一個普普通通,宜居舒適的地方都市。
然而,它也不是個四處有肥缺的城市。
對了,每到這個時期,在找打工的學生之間便會流傳著一則煞有介事的傳聞。聽說,有一份工作是清洗漂浮在關門海峽上的溺死屍體,那可不得了喔,據說會支付超高額的薪水─這個傳聞,真的很像港都城市裡會有的都市傳說。但不知幸或不幸,沒有人知道該去哪裡應徵,所以即使想去打工也沒辦法。
家庭式餐廳、咖啡店、書店的卡拉OK包廂等等,這些普通的打工不難找,但翔太郎對此都提不起勁。
共
7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