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1
三十之後,容貌開始記錄生活
以前聽人說過,一個人四十歲之後的容貌,是自己決定的。聽這話的時候我還非常地年輕,只絕望地認為自己會一直胖下去,因為天生就胖,基因就胖,細胞就胖,這些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由我決定的。
當青春的顏色逐漸褪去,當真實的生活開始降臨,當後來再度遇見一些老朋友,我才知道,人的樣貌是會改變的,而容貌是可以寫下自己決定的故事。
年輕時非常清瘦的男生,再見面時已顯老態發福,妳看得出來,他不再是當初那個風骨峭峻的書生,而是半個生意人,社交生活非常地活躍。
年輕時胖胖的不起眼的女生,再見面時是艷麗的尤物,妳看得出來,她沉醉於愛與被愛的歡愉中,不再容許被忽視。
年輕時是男人眼中一塊肥肉的美女,再見面時體態和樣貌沒改變,倒是眼角邊的細紋透露出對人的防備挑剔,妳看得出來,她正面臨被他人防備挑剔的人生之苦。
如果說「命」是什麼,我想就是出身、天資(包括外貌和腦袋〉,它決定很多事情,包括妳是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擁有很多現實面的資源;包括妳是不是天生美麗帥氣,可以不需要努力便贏得他人的重視;包括妳是不是天生聰明,可以順利地讀書升學,靠學歷得到社會認同的第一張門票。
如果天生沒有這些基本盤,那也是一個命。我見過從國中就必須打工維持家計的人,也認識打小就可以在「雙聖」點餐點到爽吃到飽的人;我見過那種誰第一眼見了都會愛上的人,也見過那種付出到底也得不到暗戀對象青睞的人。這些人,在年輕時期都活出了他們的命,享受到他們命中註定該享受的,也有受挫於他們命中得不到的。可當中年之後,再見到這些人,卻完全不一樣。
他們其中有些人沒看清楚自己的命,就順著他們的命盡情享受天生的資源,一直到資源被時間和環境揮霍殆盡;也有些人看清楚自己的命,接受命運,並且將自己的優勢發揚光大;還有一些人看清楚了自己的命,但不願意接受那樣的命,而以堅持和信仰改變了運。
「命」給了我們人生小說的大綱,但我們還是可以編寫其中的內容;「命」就像是冰箱裡的食材,我們可以從這些食材變化出不同的料理。
因此,即使同樣是玫瑰,每一朵玫瑰也都有她自己的故事,故事情節是從她對自己的認知和期望而來,她可以選擇讓刺更堅硬更密集,排斥各種被接近的可能;它也可以選擇讓刺變柔軟,用智慧篩選被接近的機會。
我想,只有認識真實的自己,才能看見自己的命,找到方法改變自己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