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50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50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 作者:高坤
  • 出版日期:2012/08/08
內容連載 頁數 1/4
第一章 你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嗎

注意力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法國著名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曾說:「天才的培養,首先是注意力的培養。」既然注意力是天才培養的第一步,那家長們是不是真的能引導孩子走好這「第一步」呢?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過於好動、做事三心二意,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不能集中注意力——這也是最讓他們感到頭痛的一件事。現在,家長們不妨與我們一同來看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種種表現,我們會對每種表現,都予以詳細的分析和解答。

鏡頭一:「看著我,你再東張西望,看我怎麼修理你!」

「好好看著媽媽的眼睛!再東張西望的話,看我怎麼修理你!」坐在書桌前的婉玉正對著5歲的兒子小光大發雷霆。

小光看到媽媽怒氣沖沖的樣子,只好稍稍收斂了一點,盯著媽媽的眼睛,不再像剛才一樣東張西望。可是還不到2分鐘呢,他的「老毛病」就又犯了,視線又從媽媽的眼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了。

婉玉看到兒子這樣,剛壓下去的火氣又竄了上來,忍不住再次對著兒子咆哮道:「你給我站到門口反省去,沒有我的同意不許進來!」

小光倒也聽話,慢慢走到門口,面無表情地看著門上貼的「門神」。婉玉害怕兒子會像剛才一樣堅持不到兩分鐘,便搬過一張凳子坐在門口當兒子的「監工」。

看到媽媽乾脆在旁邊監視起了自己,小光也有了精神,不僅身體扭來扭去,並且還對著媽媽扮起了鬼臉。看到兒子的樣子,婉玉再一次崩潰了……

在生活中,估計很多家長都會有類似的煩惱:孩子做錯了事情,當你對他進行教育的時候,很希望他能認認真真地聽你講話,然後老老實實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予以改正。但是這時候出現的情況,卻總是與你的希望背道而馳:孩子根本不跟你配合,認真聽你講,反而總是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對你所講的話更是心不在焉,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下次遇到同樣的境況照犯不誤——這其實就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一個表現。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有很多,針對上述中的這種表現,即接受批評時心不在焉,對批評的內容充耳不聞,我們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分析。

年齡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實驗證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維持的時間長短也是不同的,大體來說是這樣的:3歲的孩子可維持3~5分鐘,4歲的孩子可維持10分鐘,5~6歲的孩子維持15分鐘,7~10歲的孩子可維持約20分鐘,10~12歲的孩子最長可維持25分鐘左右。因此,家長不妨以上述資料作為一個參考,根據孩子的年齡,對比其注意力維持時間的長短,當他的時間少於其年齡段正常的時間時,就應該多多注意一下,因為很可能孩子的注意力確實有問題。

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家長不妨好好觀察一下,自己孩子的表現與其年齡段是否相符,若差距不是很大,就表明孩子沒有什麼大問題,他的注意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提高。

情緒緊張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除了年齡的原因之外,情緒也是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一個方面。例如在家長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情緒也會變得緊張、焦慮,這時候的他們,在語言、肢體以及思想上都會有所反應。對於成人來說,在其遭受批評的時候很可能會為自己辯解或者保持沉默。孩子則不同,由於其在各方面的發展都還不成熟,他會在自己被批評的時候,以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緊張或者反抗,如用心不在焉來掩飾自己的緊張情緒,而這恰恰就是家長眼中「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最好的做法,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和看待問題,採取其他更好的方式去批評和教育孩子。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導致孩子被批評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如平時被家長嬌寵慣了,在家長對其批評的時候言行舉止會帶一些撒嬌的成分。當然,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引起的,都要從孩子各個方面去觀察和考慮,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對孩子進行一些專業的測試,從中找出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最主要的原因,再對症下藥。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