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教養展_短波66
內容連載 頁數 1/5
前言--不開藥單,還能為病人做甚麼?

「我得了精神病,要不要吃藥?」

每天問診室的門開開關關著,這是形形色色的患者,常說的第一句話。

是事實,但是,每一顆藥的背後,都是醫師無助的心。

時間拉回從前,當我在花蓮院區服務時,認識一位護理長,她是虔誠的基督徒,無論對病人還是醫生,她都面帶微笑,感覺非常溫暖。我們私底下常常談天,有一天她告訴我:「鄭醫生,我常常覺得很心酸,每天笑著面對病人,但一轉頭就流淚。」

聽到這句話,我非常驚訝,是什麼原因會讓一個笑口常開的人,偷偷拭淚?原來每天在病房間穿梭換藥,見證病患的生老病死,心裡明明知道,藥物對精神病患來說,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會增加身體器官的負擔,許多患者的死亡原因,不是因為精神病,而是因為長期服用藥物引發的慢性病。

護理長親眼看見病患吃藥後,眼神呆滯、腦筋遲鈍只能傻傻的笑,話也說不清楚,渾然不見以往的神采;但如果不吃藥,當精神病一發作,病患又會痛苦萬分。這樣的心理掙扎,逼出開朗的護理長,心酸的眼淚。因為缺乏有效的方法,讓精神病患恢復健康,醫師也只能無奈地開出一張張藥單,惡性循環持續,讓她覺得精神病患很可憐,醫師也很辛苦。

她把另一個精神科專科醫師的深沈感慨,轉述給我:「我是無能的醫師。因為經過我的治療,大部分的病人只是長期服藥控制,不會痊癒。」

醫師當然不是萬能,我必須承認:非藥物治療並非適用於每個人,但真正嚴重的精神病患者比例不高,所以,可以透過非藥物方式來改善的人,是佔多數的。如果有比藥物治療更好的療法,我想身為一個想幫助患者真正痊癒的醫者,應該多瞭解並設法讓求助的患者受惠。

我在花蓮的時候,曾經接到一封信,信中寫道:「鄭醫師,你是上帝派來拯救我的!」

原來,是一位在神召會做全時間奉獻基督徒的來信,她是一位精神病患者,無法穩定的工作,長期服用藥物的結果,只是讓她精神更不集中、昏昏欲睡。她想不起上一次露出笑容是什麼時候,只記得自己無時無刻都想哭泣。

在她情緒最低潮的時候,流著淚走進我的診療室。她的痛苦、鬱悶,在幾十分鐘的訪談中通通傾倒出來,當時我只是一個很單純的想法:「我要幫助她!」經過一次次的深談,我漸漸深入她生命中的癥結,幫助她走出了陰霾,將要長期服用的精神科藥物都停下來,且能繼續穩定的工作。

「鄭醫師,我心裡終於出現了陽光!如果沒有你,我可能一輩子心中都烏雲籠罩。」她的信裡這樣寫著。

生命的一切改變,自有安排,神愛世人,不是嗎?

醫師只是盡人事,然而在盡人事的過程中,將副作用與傷害減到最少,好讓身體恢復更沒有阻礙,我不相信神是要人吃很多藥才會健康。

我並不偉大,只是幸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更好的治療方式。很多人,可以獲得比藥物更好的幫助。我只是以非藥物的方式,儘量協助每個有需要的人。

除了開藥單,我們還能為病人做些什麼?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