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4
第一章 你的孩子表達力怎麼樣
要想幫助孩子提高表達能力,家長們先要瞭解自己孩子的表達力怎麼樣。是不是經常說一些不知所云的話,讓人聽不明白?是不是經常說話聲音很小,跟蚊子叫似的?說話時不注意對象,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也不知道;即便敢於和他人說話,但是說話時卻不敢看人的眼睛。這些都是孩子表達能力差的表現,家長有必要把孩子的這些表現全部找出來,然後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提升表達力。
鏡頭一:「說什麼呢?亂七八糟,聽不明白!」
「媽媽,今天下午做值日的時候,我們班的李曉珊被大力不小心絆倒了。李曉珊最後哭了,老師找了大力,大力也很生氣,覺得自己不是故意的……」一放學回到家裏,南江就興致勃勃地向媽媽報告學校裏發生的新鮮事。
「兒子,你說什麼呢?怎麼亂七八糟的,讓媽媽都聽不明白。」媽媽聽了南江的話,還是一頭霧水。
「媽媽,我是說,李曉珊被大力絆倒了。」南江著急地向媽媽解釋。
「然後呢?」媽媽問道。
「然後,李曉珊哭了,老師知道後批評了大力。」
「最後呢?」媽媽繼續問道。
「最後,大力覺得自己並不是故意的,被批評後也很生氣。」南江說道。
「兒子,以後說話一定要組織好了再表達,一定要說清楚事情的先後順序和原委。就像剛才媽媽給你提示的那樣,一條一條說。明白嗎?」媽媽說道。
「知道了,媽媽。我就是說得太急了。」南江說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許多孩子說話總是急匆匆地說一堆,把事情不分來龍去脈、不分前後順序地混在一起。旁邊的人誰也聽不懂他在說什麼,這就是孩子說話沒有條理性的表現。孩子說話前後顛倒、沒有條理性,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家長經常代替孩子表達。孩子由於掌握的辭彙量少,在學說話的早期,往往不能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有時候只說出幾個詞語,家長就忙著把孩子的意思補充完全,不讓孩子有更多機會去進行邏輯思考,不讓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很容易出現說話條理不清晰的狀況。
孩子說話太心急。有些孩子說話沒條理,是因為心太急,急於向老師或者家長彙報,沒有理順說話的條理。沒有想好說話時先說什麼後說什麼,也沒有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結局去說,而是想起來什麼就說什麼,這樣自然說不清楚。
孩子說話沒有條理性的原因還有很多,家長需要做的是,根據自己孩子的表現,找出他說話沒有條理性的根源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糾正,幫助孩子有條理地表達。
⊙表達力提升新策略
孩子說話沒有條理性,沒有邏輯性,這對於他表達能力的發展十分不利,對他與人順利交往也會形成障礙。因此,做家長的必須要重視起來。可以通過以下幾種辦法培養孩子說話的條理性。
√培養條理性從教孩子有順序地進行觀察入手。孩子對他身邊的一切都充滿興趣,無論是自然界動植物的變化,還是社會上人們的行為,他們都想瞭解,喜歡看、問、摸。針對這一特點,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進行觀察,發展他們的語言。比如,為孩子買回一個布娃娃,就可以讓孩子說說布娃娃的樣子。爸爸媽媽引導孩子從布娃娃的頭部看起:是什麼顏色的頭髮,長髮還是短髮,什麼樣的臉、眼睛。然後看布娃娃穿什麼款式、什麼顏色的衣服、襪子和鞋等。在街上,可以引導孩子看看、說說路邊的樹(從樹幹、樹枝到樹葉)、樓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路上的車輛(從頭到尾)等。家長經常引導孩子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並把觀察到的物體按照同樣的順序說出來。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形成有順序觀察和有條理講話的習慣。
√教孩子按照順序說話。家長可以通過教孩子按照順序說話,逐漸培養孩子說話的條理性。如使用「先——再——然後——最後——」等句式敍述,說出完整的過程。平時可通過做一件家務事來教孩子,如讓孩子洗手帕,讓他自己邊動手邊記住洗手帕的順序,並按敍述把洗手帕的過程完整地敍述一遍。
√通過觀察圖片讓孩子學會有條理性地說話。培養孩子說話的條理性還可以從教孩子看圖說話做起。在教孩子看圖時,要細緻地告訴他看的是什麼,可以按照由上而下,從遠到近,從局部到整體,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觀察。一幅一幅地看圖,弄清楚了圖意,引發孩子說話的興趣,並鼓勵孩子從敢學敢說,逐步過渡到善於說。
培養孩子說話的條理性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們要多一點耐心。除了上述介紹的幾種方法外,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找出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相信經過家長的努力,孩子一定會成為說話有條理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