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教養展_短波66
輻射、地震、海嘯救命避難手冊

輻射、地震、海嘯救命避難手冊

  • 作者:
  • 出版日期:2013/01/23
內容連載 頁數 1/2
part 1 恐怖的輻射能汙染(摘)

三一一災變引發的輻射汙染事件,迫使日本社會遭受重大衝擊。臺灣也有核能發電廠,因此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護我們的下一代。輻射對孩子的影響比成人來得大,所以不能以成人的基準來判斷,況且孩子是無辜的,大人的錯不應該由孩子負責。長期處在遭受輻射汙染的環境,絕對沒有「安全」、「沒問題」這些字眼可言。──審訂者的話 小出裕章

1.輻射能就是輻射線釋放的能量,輻射線沒有所謂的安全標準

POINT
● 尚不清楚低輻射劑量對人體會有何種程度的影響
●「 放射性物質」有時也稱為「輻射能」

輻射能對人體的傷害
最恐怖的輻射汙染,就是人體曝露在輻射中。就算是再輕微的曝露,不斷囤積體內的結果,就是幾年後可能會罹患致命疾病。問題是,因為無法得知自己究竟遭受多大傷害,所以更讓人覺得惶惶不安。

輻射線沒有所謂的「安全標準」
我們常在媒體上聽到「在這標準內的輻射線是安全無虞的」,其實這說法並不正確。輻射劑量不管再怎麼低,還是會影響人體。也就是說,輻射線沒有所謂「安全」、「沒問題」的標準。

如何區分「輻射能」、「輻射線」與「放射性物質」
「輻射線」釋放的能量稱為「輻射能」,具有輻射能的物質稱為「放射性物質」。在日本,有時連放射性物質也稱為輻射能。

輻射線就是「粒子的朋友」與「光的朋友」
輻射線中,有又大又重稱為「粒子線」的粒子,以及沒有大小、重量,與光和紫外線屬於同一類的「電磁波」。雖然兩種的性質和能量都不一樣,但它們的共通點是:與物體產生碰撞時,物體不但會出現小小的傷口,狀態也會有點改變。

42.海邊戲水時,除了注意洋流方向,也要留意輻射檢測資訊

POIN
● 開車經過汙染地區,一定要特別小心
● 游泳池的水一定要按時換新
● 海邊戲水時,除了留意輻射檢測資訊,也要注意洋流方向

開車經過發生事故的核電廠附近,會危及性命嗎?
發生事故的核電廠附近是禁止進入的警戒區,一般車輛與電車都不能通行,只能繞道。如果必須經過,因為坐在車內一樣也會受到輻射曝露,可根據輻射劑量與汙染情況,以及開車開了多少時間等,計算出輻射曝露量(例如,假設在每小時高達六.○微西弗的汙染地區,開車開了十五分鐘,輻射曝露量就是一.五微西弗)。

經過汙染地區時,應關緊車窗,迅速通過,之後除了全身除汙之外,車子也要記得除汙。事故現場的周邊飛行區域,也被列為禁飛區。不過,因為飛機是由密閉的金屬殼打造,加上飛行速度快,影響相對比較小。為了確保安全健康,還是盡量避免接近災區附近。

游泳池還安全嗎?
核災外洩的大量放射性物質也會汙染游泳池,所以游泳池一定要按時清掃,換上乾淨的水。游泳池的水多是自來水,加上水會換過,所以比較不會有什麼汙染問題。不過,更換前的舊水絕對不能再使用,必須當作汙水處理。

可以去河邊或海邊戲水嗎?
去河邊或海邊戲水時,應留意周遭地區的輻射偵測結果。尤其是海邊,因為放射性物質會隨著洋流移動,所以千萬不要以為離事故現場很遠,便掉以輕心。在日本像是神奈川縣等地方政府也開始針對海水浴場,進行輻射濃度檢測,務必留意相關訊息與洋流方向。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