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3
認識快樂的來源
我們的生活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動之流中,因而會遭遇許多困境。然而,如果以經由修行所得的平靜清明之心來面對的話,這些問題全部都能順利解決。相反地,如果內心充滿著憎恨、自私、嫉妒和憤怒,不只不能自我把持,還會失去判斷力。在這種狂野的時刻,任何事都可能發生。破壞性情緒污染了清明心識,而使我們無法平順安穩地過日子。我們需要透過修習智慧慈悲來清淨自己內心的想法。
當你被煩惱困住時,就會失去自己所擁有的最大財富:你的獨立自主。當你的心受到干擾時,至少你原有健全完整的判斷力暫時會降低。當心情受到強烈貪嗔情緒的掌控時,你會忘記分析這個舉動是否合宜,甚至還會口出狂言,動作粗暴。等到事情過去後,當激動的情緒消退後,通常你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對自己先前的所作所為感到抱歉。這個事實清楚說明,當我們受制於強烈情緒的影響時,分辨對錯好壞及合適與否的能力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雖然逆境需要加以排除,但如果以嗔恨之心去處理,這個解決辦法就會自動再製造出問題,因為受到偏見扭曲的仇恨心無法看清問題的真相。然而,我們可以經由客觀的分析排除造成阻礙的狀況,所以要事先不被負面情緒的副作用所影響,才能坦然面對事實而加以檢討,看清楚真正問題的所在之處。
在所有的生命型態中,只有人類具有判斷和推理的能力,因而我們能夠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並且可以從長計議。再者,人類可以發展出無限的愛,而動物卻只有形式有限的情感和愛意。然而,當人陷入發怒的狀態時,這些潛能全部都將消失。縱使手中握持武器的敵人也無法壓制慈愛等這類美德,使其不起作用,但憤怒卻有這種能力,因為它本身就是個毀滅者。當動物基於貪愛嗔恨等負面情緒而有所行動時,那只是一時或表面的表現而已,牠們沒有能力也不想把破壞的範圍與力道愈搞愈大。但是人類卻能想出各種方法來大肆作亂。由於我們如此的聰明,因而有能力成就非常好的事情,但也可以壞事做盡。
當我們深入觀察這些事情時,就可以在心中找到正確行動的藍圖。讓自己陷入困局的心態乃出於不自覺的無知愚昧,而非真正本意如此。同樣地,我們也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致勝的成功之道。若能自我約束和自我覺察,並且清楚了解憤怒的缺點和慈愛的優點,就能擁有快樂和平安。例如,你目前可能還是個很容易被激怒的人。然而,當你有自知之明時,就能夠漸漸收斂易怒的脾氣,之後,甚至還可以完全改掉。
如果我們容許慈悲心被憤怒壓制住,將會犧牲人類智力中最好的成分:智慧,那是我們判斷對錯的能力。如果讓憤怒伴隨自私心一起發作,那將是當今世界所要面對的最嚴重問題之一。對於種種目前在亞洲、中東、非洲所發生的衝突,以及有關高度工業化國家和經濟未開發國家之間的爭議,憤怒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些衝突都是因為不了解彼此之間有這麼多的共同點而產生的。
發展經濟和加強武力並非解決問題之道,這也不是光依賴純政治手段或科學技術就可以處理的。我們不能把所面對的問題都怪罪到某一個人或某一個單一原因上,因為這些問題是我們自己忽略不管所造成的後果,真正該做的是強調彼此之間的共同點。憎恨和鬥爭不能帶給任何人快樂,甚至對於獲勝的人而言也是一樣的。暴力只會製造苦難,因此,根本一點好處也沒有。
那麼,在這個到處充滿憎恨和憤怒的世界中,要如何做才可能達到真正的幸福快樂境界呢?如果檢視人類長久以來動蕩不斷的歷史,就會發現我們的確需要找到更好的出路。強權國家試圖以武器競賽來控制別的國家,不管是經由核子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或傳統武器,結果一定是適得其反。大國製造成千上萬各式各樣的武器軍火,而且在國際間販賣,只會為暴力添加燃料。但比槍械彈藥更為危險的是憎恨、缺乏慈悲心和不尊重別人的權利。沒有內心的和平,外在的和平就不可能存在。只要人們心中有恨意,就沒有真正的和平。我們只能經由真正有效的和平方法來解決問題,但不是只靠和平的談話就夠了,而是要依賴基於和平的心所產生的行動才有用。這才是我們未來可以活在更美好世界的正確道路。
從每一個層次而言,我們所面對最會搗蛋的麻煩製造者就是憤怒與自我中心主義。我這裡所說的自我中心主義,不是指有一種「我」的感受,而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過度誇張態度,進而導致我們做出操縱別人的行為。一旦心性受到憤怒的控制,我們就沒有機會享有持久的快樂。為了要得到平靜、安寧及真正的友誼,我們必須儘量減少憤怒,並且培養一顆慈愛溫暖的心。一旦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鄰居、朋友和雙親、配偶與小孩就更少有機會感受到我們的憤怒,這會促使他們成為更有愛心、更慈悲、更幽默的人。當生活周遭的氣氛變得更快樂時,甚至也能促進健康。這就是改變世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