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4
5 Out 出
不斷改變的語法(九世紀)
創造新字時,有一種簡單的方式是選一個字後,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將它用在句子裡,如此便可轉變成另一個字。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動詞,然後把它變成名詞,或者將形容詞變成動詞。任何詞類的字詞都能透過這種方式改變它的語法。用來描述此過程的專門術語是轉化(Conversion)或功能性轉變(Functional Shift)。
早在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英語使用者就開始用這種方式變化字詞,例如出out 這個小字,它既可以是動詞:to out 的意思是「驅逐」或「讓⋯⋯離開」;也可以是副詞,例如draw out a sword 抽出一把劍,或是驚嘆詞「唉呀」的意思,但現在只能在一些地區性方言裡聽到這樣的用法。它也可以是介系詞,例如out the door 在門外,儘管現在的標準英語主張out 不能這樣使用,但在地區性方言中卻很常見。形容詞的用法則有the out edge(外緣),但我們現在會用 the outer edge 的形式。自十七世紀起,這個字就開始被當作名詞使用,例如the ins and outs 裡裡外外(指「錯綜複雜的事物」)和looking for an out 尋求出路(指「避開的方式」),以及棒球術語two outs 兩出局 等。
這一類的比賽中,新的用法不斷產生,到了六○年代,形容詞的用法衍生出全新的意思,當時的人們會使用the out crowd(不時髦的一夥人)一詞。後來,又發展出新的動詞用法如out oneself or someone else(自己出櫃或幫其他人出櫃),是指將尚未公開的性取向公諸於世。不久後,人們開始用這個字表示揭露各種私人資訊。自九○年代開始,已經開始出現以下用法:某人「outed」可指某人為構想的發起人、是某個組織的成員、是某個兒童的父(母)親。
除了out,還有數千個字也歷經這樣的語法變化,例如,laugh 笑、look 看、push 推 和lift 舉起 等字全都產生名詞的用法。形容詞可變成動詞(to calm 安撫、to empty 倒光)和名詞(a nasty 討厭的人、a given 理所當然的事)。名詞也可變成動詞(to host 主持、to contact 聯絡)和形容詞(garden chair 園藝椅、railway station 火車站)。
莎士比亞是語言的轉化高手,例如:I eared her language.「我耳〔聞〕了她的話。」、He words me.「他〔用好聽〕話〔騙〕了我。」他的轉化用法之中,不乏極其大膽前衛者,甚至連人名都可轉為動詞使用,例如:Petruchiois Kated.「佩特魯修〔變成〕凱特了。」但事實上,他只不過是善加利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直到現在,英語中都還使用這些說法。多數的父母不都說過類似的話嗎?
孩童(就寢時間):可是我想看米老鼠。
父母: 你如果不立刻穿上睡衣,我就把你〔變成〕米老鼠(I’ll
Mickey Mouse you)!
儘管這類的轉變用法歷史悠久且相當常見,但有時仍不免出現一些反對聲浪。十二世紀起,已有spend 花費 這個動詞,二十世紀時,商人開始將這個字用在advertising spends 廣告開支 等語詞中,從此賦予這個詞新的生命。媒體開始有撻伐聲浪,投書者抗議使用這樣的「恐怖新詞」。
事實上,這種用法一點也不新。十七世紀時,約翰班揚(JohnBunyan)就曾把spend 當成名詞使用。同樣地,在歷史上也可找到名詞轉化為動詞的例子,這種用法有時也會遭到批評,特別是 author 作者 一詞,更是招致諸多批評,例如:She’s authored anew book. 她著成一本新書。最早將author 當成動詞使用的紀錄是1596 年,不知何故,這種用法始終招來批評。
到了現在,名詞幾乎可在轉瞬之間變為動詞。搜尋引擎Google於1998 年9 月推出(參閱第77 個字「Robot」)(譯註),到了該年年底,大家已經紛紛把它當動詞,使用了如「大家都在google」這樣的方式。
譯註 作者以其100個字的主體性串連各單元的關聯,故以參閱其他單元序號的方式來供讀者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