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7
中共政權是一個新的朝代嗎?

哈里森•索爾茲伯里(Harrison Salisbury)關於中國的暢銷書定名為《新皇帝們:毛和鄧時代的中國》(The New Emperors: China in the Era of Mao and Deng),其暗含的意思是,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九四九年革命與建立中華民國的一九一一年革命是類似的,都可以視為新一輪的「朝代循環」。(9)其他西方作家也使用帝制隱喻來說明毛的為政之道和深居簡出。就像一位中國古代帝王一樣,毛也被視為神一般的政治人物。並且,中共高層內部的運作,甚至他們的日常生活,都被層層掩蓋——一切都隱沒在距離故宮不遠的戒備森嚴的中南海之中。

此外,在中國國內,也有對現任政權的批評者使用類似的隱喻質疑那些革命的代表人物,稱共產革命完全割斷了與歷史中國的聯結。比如,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期間,抗議者常常用「皇帝」一詞來描述鄧小平的行為。當時有一張大字報,將鄧刻畫為現代慈禧。慈禧(1839–1908)是清朝同治皇帝的母親、光緒皇帝的伯母,在大半生時間內,她一直是中國事實上的統治者(將鄧比作慈禧,其依據是,儘管鄧在一九八九年是中國最高領導人,但他卻沒有擔任任何正式職務,如黨的總書記、國家主席或總理)。另外,帶有嘲弄色彩的「太子黨」一詞常用來指稱中共高層的子女,許多民眾認為他們享有不公平的優勢,過著特權生活。薄熙來也許是其中最著名的、或許也是最聲名狼藉的一位。他是一位富有魅力的政客,在擔任重慶市委書記期間,贏得了廣泛的支持。然而,在二〇一二年初,他因一樁謀殺醜聞和大規模腐敗指控而遭到整肅。

此類帝制隱喻有其自身的價值,它凸顯了這樣一個事實:當前的中國仍被歷史上一再出現的政治問題所困擾,包括私人關係或某些狀況下的家庭關係所誘發的高層腐敗。然而,帝制隱喻不宜過多使用,也不能過於當真。在中華民國,蔣介石的繼任者是其子蔣經國。同樣的情形還發生在美國,來自布希家族的兩位成員便間隔不遠地分別擔任過美國總統。而在中國,沒有哪兩位最高領導人之間存在血緣關係。並且至少從毛時代至今,中共統治一直都帶有寡頭政治的色彩,由一個統治集團(其成員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共用權力,這有別於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

不僅如此,帝制隱喻還從許多方面模糊了中國現在與過去的界限。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經歷的變化是如此迅速,任何認為其歷史只會一再重演的觀點都只會帶來更多的害處,而不是好處。

然而,朝代循環和天命觀作為一種觀念,仍值得牢記。正如下面的章節所顯示的,中共領導人所擔憂的某些事情——如民間宗教的謠言、以及對自然災害的解讀——仍與古代皇帝據以判斷自身天命長短的那些擔憂極為相似。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