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青世代─創業.圓夢的淚與笑

青世代─創業.圓夢的淚與笑

  • 作者:
  • 出版日期:2013/08/09
內容連載 頁數 1/1
謝若琳:獻藝造樂山再創幸福感文◎魏紜鈴

「『Sandwishes』來自眾多細沙般聚集的願望,連結各領域專業教師與治療師,希望帶給機構豐富的滿滿好料,就像三明治一樣。」北藝大生創辦的三明治工公司,以設計長才結合品牌行銷,協助社福機構提升形象,讓弱勢更能被看見。

三明治工公司是一個鎖定開發特殊族群創意課程及文創商品的藝術團隊,由臺北藝術大學學生創辦。團隊成員都是北藝大不同系所學生,包括藝術跨域研究所李萬鏗和曾韻潔、美術學系宋艾凌、電影系李安娪和新媒體藝術研究所謝若琳,眾人集合各自專業,而能提供多元創意作品。

三明治工創立緣起於李萬鏗和曾韻潔參與學校一堂藝術社會參與課程,隨音樂治療師接觸社福機構「樂山療養院」。學期作業繳交、課程結束後,樂山院童除帶給他們美好回憶,還有純真無敵的震撼,進而促使他們繼續投入樂山,並帶著更多北藝大同學謝若琳等人一同擔任志工,協助院慶完成空間設計。

發揚院童畫作最佳宣傳
樂山療養院長姚雨靜說,樂山療養院成立近八十年,每天須照顧一百二十九名重症身心障礙病童,需仰賴各界捐款協助才能妥善經營,因此希望能有更多人認識樂山,關心樂山。

樂山療養院位於新北市八里觀音山下,人煙罕至,連公車也難到達,常常有些來賓或院童家長開車很容易開過頭。謝若琳說,院童畫畫用色大膽、構圖極富張力,因此志工團隊決定將院童畫作發揚光大,轉製成院內大型裝置藝術指標、動物餅乾及樂山相關宣傳明信片。

如今樂山裡裡外外都能見到三明治工設計的裝置藝術,院童畫作化為實景,讓療養院環境生機盎然,充滿幸福感。三明治工為樂山療養院院慶設計出的明信片,更被小英教育基金會選為一○二年向捐款人致謝的賀年卡。後續也有收到卡片者打電話詢問樂山療養院捐款事宜,對提升樂山知名度及募款工作很有幫助。

這群七年級生起初以志工精神協助樂山,但姚雨靜覺得應給這群年輕人實質上的鼓勵,因此這群北藝大青年志工們收到了第一筆設計費用。

教育部創業計畫獲優選
駐樂山療養院認識參與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與治療,謝若琳看到能為社福團體與特教學校設計藝術治療的特教教具、工藝文創商品的創業可行性。她決定以此概念於一○一年成立三明治工公司(取三名志工諧音),並向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申請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獲選文創業優選獎。

教育部青年署評審對於三明治工團隊將樂山院童畫作透過設計巧思,化為各種風格獨特的藝術商品,表達強烈讚賞。青年署並指出,社會企業精神是近代社會功能完備的重要一環,三明治工團隊具有高水準的設計能力,透過團隊創新發想加入更多商業元素,能創造改變捕魚環境的理想性,落實以認同代替施捨的社會價值。

謝若琳說,進駐樂山後才深入瞭解,多數社福機構業務繁瑣,幾乎沒有餘力做其他設計工作。臺灣企業公益每年有四百億募款,但似乎沒有被平均分配,「知名機構很容易得到資源,但規模小或偏遠機構就不易得到資源,我們希望透過三明治工成員的藝術和設計專才,協助這些機構獲得更多資源。」

此外,三明治工與治療師幾經交流後,發現臺灣特教人口比例高,治療師在新教具的需求量大,因此將開發特殊教育教具納為業務範圍之一,利用磁鐵與色彩分辨概念設計出的「PizzaTime」教具,就是三明治工花了半年時間做出來的代表作。「PizzaTime」的成功讓三明治工團隊更加確立,除了提升社福機構形象、企業公益合作作為主業務外,開發特殊教育相關軟硬體也是可行業務。

奉獻進而創業青年表率
一群七年級生從校園走進社福機構奉獻進而創業,不僅是青年逐夢踏實的表率,更為有心無力的社福機構帶來全新氣象

三明治工青年的進駐,發掘樂山院童的畫作潛能,透過不同媒材創造更多價值,姚雨靜說,「院童一些看起來畫得亂亂的畫作,這群藝術系青年卻能分辨出這張是什麼畫派、那有什麼創作風格?」三明治工團隊以他們特殊敏感專業的藝術眼光挑出院童作品,重新整理呈現,姚雨靜也表示,「樂山人看到他們的作品都很驚豔,老師們也都很感動,院童看見自己的畫作做成指標看板也很開心。」

姚雨靜感謝三明治工團隊不走短線,花很長時間陪伴關心院童,詢問院童每幅畫作的創作想法,「作品不該只是漂亮而已,更該有靈魂」,他們讓作品如實呈現樂山院童們內心世界,讓重症身障孩童的藝術才華能嶄露頭角。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