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打電動打出電競運動的專業
張軒齊(暱稱SoBaD Rush)(台灣電子競技聯盟顧問)


可以一直打線上遊戲又有錢賺,大概是許多青少年夢寐以求的人生,暱稱「好壞哥」的SoBaD Rush ──張軒齊,正是第一位由選手轉型為企劃、主播兼賽評的電競專業人士。從小就打電動的他,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居然可以將課餘興趣發展成為正式職業,在這個產業闖出獨特的道路,但他強調:「為了逃避壓力而喜歡線上遊戲,跟專職以電競為業是兩回事,如果欠缺足夠資質、又沒有苦練耐操的決心,千萬別考慮選擇這一行。」

在電子佈告欄,還是榮譽佈告欄的榜上有名?

出生於一九八○年代的高雄眷村,張軒齊的童年,電玩娛樂風氣正盛。村外的柑仔店擺著大型機台,甚至早餐店裡面也有「快打旋風」遊戲機,喜歡打電動的父親本身就是魔術方塊遊戲高手,當然不會禁止他接觸電玩,父子倆分頭攻破各遊戲機台,是他永遠難忘的快樂回憶。過了幾年,網咖逐漸興起,他從國二開始征戰「星海爭霸」遊戲,很快就嶄露電玩競技的天分。

對於張軒齊愛打電動,媽媽卻抱持反對態度。因為,他雖然天資聰穎,平常考試成績不錯,但遊戲越打越凶,必然壓縮讀書時間而影響課業表現;另一方面,台灣當時沒有電競舞台,只能透過網路練兵,即使興致勃勃向媽媽炫耀BBS電子佈告欄顯示他成為「KING」的佳績,她也不知道這究竟有什麼厲害,反而冷冷回答他:「讀書也這麼認真就好了。你登上電子佈告欄有什麼用?還不如趕快努力讀書,讓名字貼在學校榮譽佈告欄上面啦!」

高中那年,張軒齊跟隨母親搬到台北,媽媽工作忙碌,沒有太多時間管束他,為了避免他一天到晚往外泡網咖,只好同意他在家裡玩遊戲,但有時看他玩得太瘋,又會忍不住生氣斷網。他笑著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她入睡之後,我半夜再偷偷爬起來玩。當時數據機還是舊款的,好像是56K吧,會發出嗶嗶嗶的聲音,我只好用棉被將它蓋住,避免聲音傳出來而被發現,為了偷玩遊戲,真的很『厚工』。」

張軒齊玩到著魔,甚至還偷偷跑出門,在附近的網咖瘋狂練功,打到天亮再回家,然後到學校打瞌睡補眠。然而,絞盡腦汁偷打電玩,終究被媽媽發現,把他罵到臭頭,還使出殺手鐧,家用電腦被搬到公司,他必須等到周末假日,上過補習班、做完學校功課,才能打個過癮。直到二○○一年,他拿下「星海爭霸」的世界電玩大賽(WCG)台灣區亞軍,名字登上新聞,媽媽看到報導,這才點頭稱許說:「嗯,不錯喔,好像真的還蠻厲害的。」

「愛打電動的人,那時候真的很辛苦。我玩星海爭霸打個人賽還好,朋友是那種五打五的團體賽,為了一年一度的賽事,必須想辦法集中特訓。他們有的還是學生,有些已經在工作,每年到了比賽前夕,五個人就合租一個房間,將電腦搬去那裡團隊練習,睡沙發、打地舖,全心全意準備那場比賽,比完又鳥獸散,回去各自忙自己的事情,等到隔年比賽之前再來找房子、搬電腦。」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