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 /8
第1章 序論:意念即為實質事物 31 當意念加上明確目標、毅力、熱切的渴望,所形成的強大威力,足以轉換成財富和其他物質。憑「意念」與愛迪生合夥 真的,「意念即為實質事物」(thoughts are things)。當意念加上明確目標、毅力、熱切的渴望,所形成的強大威力,足以轉換成財富和其他物質。三十多年前,艾德溫.邦斯(Edwin C. Barns)發現人類的確可以憑藉思考致富。他的發現並非突然而至,而是因為想與偉大發明家愛迪生共事的熱切渴望,一點一滴累積而成。 邦斯的渴望有個非常明顯的特色,就是明確性。他渴望成為愛迪生的夥伴,而非屬下。仔細觀察他將渴望轉化成現實的過程,你對這十三個致富的原則,將會有更深入的認識。 當這個渴望或意念第一次浮現在他心中時,有兩個障礙阻擋了實現的可能。第一個障礙是他不認識愛迪生,第二個障礙是他沒錢購買到新澤西橘郡(Orange, NewJersey)的火車票。大多數人都會被這兩個重大困難嚇倒,放棄做任何嘗試。 但他有十足的決心要實現他的渴望,最後他決定,寧願坐「貨廂」去(意思是坐載貨火車到東橘郡),也不願被打倒。 邦斯走進愛迪生的實驗室,告知他要來與之共事的意願。數年之後,愛迪生回憶與邦斯的初次見面,說道:「他站在我面前,看起來與流浪漢無異,但他臉上的表情顯示了他已下定決心要得到這個機會。這些年來,我從工作中學到一個經驗──當一個人擁有熱切的渴望時,為了贏得勝利,甚至願意破釜沈舟,這個人鐵定會成功。他向我要求的機會,我給了他,因為他顯然打定主意,不到黃河心不死。後來證明我這個判斷一點都沒錯。」 年輕的邦斯當天對愛迪生說的話,遠比不上他的意念來得重要。愛迪生自己也同意,不可能只因為邦斯在辦公室出現,就給他想要的工作,事實上,這種舉動適得其反。重要的是他的意念。如果你都能理解這番話的重要性,就可以不必再閱讀本書。邦斯與愛迪生第一次面談並沒有讓他成為合夥人,只得到一份薪水微薄的工作──在辦公室打雜。但對邦斯來說,這份工作已讓他有機會把自己的「商品」展示給未來的「合夥人」。 邦斯早就訂定了明確的目標,只是數個月過去,他一直苦於沒有展現的機會。不過他心中有股重要的意念,日復一日,他與愛迪生合夥的渴望不斷的增強。 心理學家曾證實:「當一個人已做好準備,從他的外在就可以觀察出來。」除了做好準備與愛迪生發展合夥關係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下定決心,除非達成目標,否則絕不放棄。他並沒有自暴自棄地告訴自己:「唉,有什麼用!我看我還是改變心意,做個推銷員好了。」而是說:「我來這裡的目的是跟愛迪生一起做生意,即使要花一輩子時間,也要完成這件事。」他的確說到做到。倘若沒有掌握明確目標,不計代價的堅持理念,事情絕對有不同的結局。
共
8 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1 2 3 4 5 6 7 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