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2
對話篇
●我在世上的生活
問:我已退休,完成人生的俗務,願棄絕一切,從此做個雲遊四處的修行者。
尊者:你年輕時說:「我是學生」,然後說:「我是已婚者」、「我是父親」、「我是企業家」等,今天你說:「我是修行者」,你身份的屬性,不斷改變,但從未觸及你生命內在的真實核心。只有「我」消失,真我才能顯現。
問:我有意辭退工作,願與尊者您長期共處。
尊者:尊者總在你左右、在你心中,而你亦是尊者。你無須辭退工作,亦無須出家,棄世(renunciation)非謂拋棄衣物、家庭等,是指棄絕內在的欲念、情痴及染著。你無須交出你的工作,僅須交出你自己給神,你生命的負荷,由神承擔一切。一個已棄絕內在欲念的人,能擴展其愛心,而融入於外在的世界。四處雲遊的出家人(sannyasi),其毀服棄家的真義,並非厭惡他現有的人際關係,乃是他擴展愛心,博施濟眾;當修行者的愛心,真誠廣施,推及於眾時,他不自覺自己已遠離家室,這種狀況,有如瓜熟蒂落,自然而來。若無此成熟的狀況,而欲拋家棄職,則屬愚蠢。
問:在家居士,如欲尋求解脫,其生活應如何?他無須成為四處雲遊的出家人嗎?
尊者:為何你自認是在家居士呢?類似的觀念,如四處雲遊的出家人。出家人的自我感,總是縈懷不去。不論你在家生活或居於山間,你的自我感,籠罩心頭,這個自我,是你心思的源頭,讓你自認為是在家居士。若你出家,成為四處雲遊的出家人,則僅是從在家居士換成出家人、從家室的環境換成林間的山居,而自我感的心思,未曾改變,這心思才是你始終存在的障礙,換言之,換個環境,無濟於事。既然障礙在心思,則必須克服。不管你在家或出家,若能在山間修行,則為何不能居家修行呢?因此,為什麼要換環境呢?不論你身居何處,皆可努力修行。
問:我忙碌工作時,能否同時領受靈境的喜悅?
尊者:心惦於「我在工作」,是障礙所在。無須勞心費力於要工作或棄工作,你的勞心費力,是你的障礙。命中註定將發生者,必然發生。若你註定無須工作,縱使費心尋找,則你仍無須工作。若你註定必須工作,縱使全力逃避,則你仍被迫工作。因此,工作與否,交給至上大力你無法依一己之所願,選擇放棄工作或保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