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7
如何做好一件事?
他們跟我們任何人都一樣,出發時沒有地圖,也沒有保證成功的起點。但他們走了出去……
在本書創作之初,我們的目的是找出本書採訪的每個成功人物獨特之處──究竟是什麼具體特質或方法,讓他們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然而在幾個月研究與一百多個小時的採訪中,我們常很驚訝地發現:網球冠軍得主的想法與搖滾樂團有多相像、或者一名賽車手和外星生命探索者有多麼類似的人格特質。
這些受訪大師的職業、目標、哲學觀點與個性或許南轅北轍,但當他們對問題的回應逐漸累積之後,我們開始看出了一些模式。我們逐漸了解到這些傑出人物的非凡成就,來自於許多共同的核心原則和做法。
以下是我們所發現的十大重要策略。瞭解成功人士的共同點,可能會因而啟發你思考自己的工作習慣和作法──至少對我們而言就是如此。
⑴全心投入
一個在牙醫診所翻閱雜誌的法國年輕人,和一位在家裡地下室一邊看電視播出水門事件聽證會、一邊燙著家人衣服的非裔美人青少年有何共同之處?
當時的法國人和非裔美人,現在都長大了,他們跟我們描述當初如何浮現未來職業願景的經驗。波迪翻著雜誌時偶然看到一張尚未建造的世貿中心圖,當下他深受啟發,開始了六年的冒險之旅,打算在一百一十層樓高、雙塔之間的虛無空間行走鋼索。而萊斯,當時那位邊看水門事件聽證會、邊燙衣服的青少年,深深折服於黑人女國會議員喬丹(BarbaraJordan)對著參議院委員會和國家起身發言的宏亮聲音。當時萊斯不僅把父親的襯衫燒了一個洞,她還領悟到自己注定要做的事──伸張正義。
發現了自己的夢想以後,波迪和萊斯完全不知道他們需要怎麼準備。波迪橫跨雙塔的夢想和萊斯伸張正義的宏願,都沒有操作手冊可以參考。為了完成他們遠大的目標,他們必須克服恐懼、測試計畫現實中是否可行,並且保持不為所動、專注於願景所指示的未來自我。
其他我們採訪的人士,也有類似的夢想啟發經驗,只是接收的形式因人而異。他們接收隱藏在自然現象、重要社會事件、因緣際會、書籍、電影、內心聲音等有關未來自我的訊息──有一位甚至從一碗普通的湯得到了靈感。有些啟發是瞬間出現;有些是逐步發生或是一連串短暫的刺激,它們出現在人生不同階段──從童年到中年。
共
7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