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7
Part 1  愛因斯坦的「日記」

如果擁有一本愛因斯坦親自送給自己的日記,那麼你希望記錄的是什麼呢?是愛因斯塔改變世界的知識理論,還是愛因斯坦獲得成功的每一個腳印?

我認為,這一切都不重要,因為我們不是愛因斯坦!

如果真的有這樣一本日記,我期望日記中記錄的是愛因斯坦少年時的記憶,他是如何從一個平凡、甚至平庸的少年走向偉人的。

Chapter 1  愛因斯坦的大腦使用量只有百分之十

天才的大腦與常人一樣,只不過天才使用大腦的方式與常人不同。不要懷疑我們的大腦存在任何問題,我們未獲得成功,只是因為還未找到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你的大腦究竟有多「大」?

「你的大腦究竟有多大?」相信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有人認為我的大腦空間很大,可以記住各種有趣的事情,可以學會各種有用的知識,還可以思考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有人認為,我的腦袋明顯不夠用,做事經常丟三落四,學習總是學過就忘,腦袋裡只能裝下自己喜歡的娛樂項目。

那麼,我們的大腦究竟有多大呢?是不是人與人之間存在巨大的腦容量差距呢?當然不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與人之間的大腦容量並沒有太大差距,之所以表現出智力、記憶力的不同,是因為大腦的使用量,也就是開發量的差別。

我們公認的天才愛因斯坦,擁有不同於常人的大腦。愛因斯坦的大腦皺摺明顯比一般人複雜且深度較淺,因此思考速度非常敏捷。然而,即便是如此罕見的大腦,其使用量僅為人體大腦總容量的百分之十。

腦科學研究顯示,人體大腦中含有一百四十億個神經細胞,這一數字與銀河系星球的總數非常相近。這一百四十億個神經細胞形成的資料庫是無法用數字衡量的,我們可以這樣形容,人體腦容量可以儲存的資訊量超過十萬億,這是一萬臺電腦容量的總和,這也就代表沒有什麼東西是我們記不住的,問題只在於我們應該如何記。

講到這裡,難免會有人產生這樣的疑問:「我們的大腦具有如此大的潛力,為何我們仍如此平庸呢?」答案已經在先前提到了,就是大腦的使用量。可以說,每個人都能成為愛因斯坦,甚至能超越愛因斯坦,我們具備這樣的實力,而唯一的途徑就是深度挖掘大腦的潛力。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